大唐帝国的后半生:书写中晚唐动荡而吊诡的历史变局

2023-12-13 19:08
北京

内容简介

中晚唐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成为唐宋变革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重心南移、门阀贵族没落、普通民众打开上升通道以及民族政策从开放逐步趋向保守等重要变化,还形成了扬州、成都等一大批重要的商业城市,为宋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历史性转折,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从大度开放变得日益保守,从崇文尚武变得重文抑武,从开拓进取变得内敛精致,从大刀阔斧变得缩手缩脚,甚至连文坛的风格也从唐诗的大气磅礴变成了宋词的小资婉约……

书中以大量史学典籍为依托,从安禄山走上叛乱道路为起点,详细讲述了中晚唐时期的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安史之乱、马嵬之变的治世和变乱,以及影响历史走向的帝王名相、贤臣名将、文人名士等一众风云人物,剖析解读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现象,多角度呈现了这个治乱交织却又绚烂多姿的时代,展现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全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晚唐历史图景,为读者讲述了一段风起云涌、诡谲多变并充斥着权力与人性对峙的历史。

作者简介

云淡心远,本名陈炜,江苏江阴人,畅销历史作家,以严谨有据而又通俗的写作风格解读历史。著有《彪悍南北朝之十六国风云》《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彪悍南北朝之枭雄的世纪》《彪悍南北朝之乱世终结者杨坚》等畅销历史作品。

精彩片段

洛阳失陷后,封常清曾先后三次派使者带着自己所拟的表文去长安,想向皇帝汇报自己和叛军作战的心得体会,提醒皇帝千万不要轻视叛军。

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隆基竟然每次都拒绝接见。

封常清心急如焚——这么重要的大事,怎么可以耽误!

无奈,他只好亲自骑马回京,想要当面请示。

然而他这次甚至连长安的城门都没能进得去—刚到渭南(今陕西渭南),李隆基的敕令就来了:革去封常清一切职务,削职为民,立即以白衣的身份回到军中效力!

飞驰的马一下子停了下来。

沸腾的血一下子凉了下来。

令封常清心凉的,不是因为他被免职——对此他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是因为他和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教训无法传递到皇帝那里,他担心以后还会再次重蹈覆辙!是因为他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皇帝却将其当成了病毒——避之唯恐不及!

可事已至此,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潼关。

好在他的老上级高仙芝并没有抛弃他——高仙芝让他以小吏的身份监巡左右厢诸军,继续辅佐自己。

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潼关的防务越来越完备。

与此同时,安禄山也没有发动新的攻击。

因为他正忙着准备一件大事——称帝。

如此轻松就占领了东都洛阳,不仅大大出乎了李隆基的预料,也大大出乎了安禄山的预料。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就如穷人中大奖后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疯狂享受一样,安禄山取得洛阳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过一把皇帝的瘾。

他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决定在洛阳登基称帝,从而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

但做皇帝毕竟不那么简单,安禄山需要考虑的事很多——定什么年号,让谁当宰相,国宴上喝什么酒,还有,要承受史上最重量级皇帝的体重,御座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固……安禄山需要做的事也很多——一套一套烦琐复杂的程序,一遍一遍全体参加的演练,一次一次费尽心思的劝进,以及一个一个亲力亲为的选妃……

安禄山每天都忙得晨昏颠倒,对打仗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叛军的攻势就这样缓了下来。

开战以来一直节节败退、疲于应付的唐朝政府军,终于得到了些许喘息之机。

高仙芝、封常清之前一直绷得紧紧的神经总算松弛了下来,开始未雨绸缪,谋划未来。

可惜,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