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真实的城市夜禁生活

2023-12-13 19:09
北京

本文选自《烟火大唐》,师永涛/文

上元灯彩图(局部)| 明 | 佚名

尽管唐人的夜生活如斯之丰富绚烂,然而,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室内的宴会。实际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严格执行“夜禁”的朝代。这一方面导致后人对唐时夜生活的质疑,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对夜禁下唐人的风花雪月充满了好奇。

夜禁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先看看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描述:“街道可是越来越黑暗,越来越冷清了。夜禁的钟声早已敲过,偶或在街上能遇见个把行人,在住家窗户上能瞅到一线灯光……那数不清的小街、岔路口和死胡同,错综复杂,仿佛是被猫挠乱了的一团线。”

《唐律疏议》卷八《卫禁》说:“又依《监门式》:‘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若公使赍文牒者,听。其有婚嫁,亦听。’”暮鼓响后,开始实施夜禁,这包括关闭坊市大门和禁止居民无证夜出两方面措施。唐代的夜禁只是把居民夜间行动限制在坊内,有证的人和迎亲队伍是可以上街的。不守规矩的夜猫子被抓到了,不是挨板子,就是交钱赎罪,在《元典章·刑部》中有处罚条例,可据此推想唐时情况:“违者笞二十七下,有官者笞一下,准赎元宝钞一贯。”夜禁什么时候结束呢?京师各条街道由专人负责晨暮传呼,作为居民行止的信号。即使是大臣到宫中朝拜皇帝,也须有头戴红色帻巾的卫士呼报时间。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虽然有唐一代严格执行夜禁,却不是一些人想的那样阴森恐怖,夜禁并没有禁止夜生活。实际上,就今天的城市生活经验来看,即使不夜禁,你晚上也不可能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乘夜在四九城乱窜的梁上君子和盗墓者除外。

真实的历史是,在制度和欲望的博弈中,制度往往败北。随着社会的兴盛,或许更多的唐人习惯了安逸和玩乐,严格的夜禁制度渐渐放松,各大城市中的夜市悄然兴起。宋敏求《长安志》卷八记载,崇仁坊“工贾辐凑,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王建的诗句中出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寄汴州令狐相公》)等情景。

而官方正式承认的全民夜生活,少得可怜,那就是每年一次的上元灯节。《岁时广记》卷十《上元上》引《唐西京新记》载:“京师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元宵节前后的夜晚,可谓“大唐狂欢节”,男女尽情出游,人潮拥挤,热闹非凡。《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天时部》引《雍洛灵异小录》载:“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昼,山棚高百余尺……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

既然是狂欢,人就容易兴奋。景龙四年(710)正月十四夜,中宗李显与韦后微行观灯于长安市里,还放纵宫女数千人出游,结果到了第二天,有许多宫女私奔、逃跑。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世纪欧洲狂欢节的情况,通过《狂欢史》(Burgo Pamidge, A History of Orgies London: Anthony Blondm, 1958)中引用安东尼·芒戴(Anthony Munday)的这些描述可见一斑:

“罗马有一次狂欢节,持续三四天,他们称为‘谢肉’。其间教皇有意离开罗马,听任城中喧闹狂欢。绅士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有的装扮成女郎,有的则扮成土耳其人,总之,每个人都显得稀奇古怪。他们不是骑马,就是坐在车上,没有人徒步行走,因为徒步行走过于危险。满街车马横冲直撞。

“艺伎们兴高采烈,她们在窗台上铺上床单,人就斜靠着站在上面,听凭下面的绅士们将香水之类抛洒在自己的脸上。

“人人都戴着面具,因此彼此面对面也不知道是谁。如果有人嫉恨某人,也许这时就是诛杀仇敌的最好机会,谁也不会制止他,这时刻,法律业销声匿迹……伤害事件层出不穷,有的是蓄意谋杀,有的则遭车马践踏或冲撞。然而,人们对此毫不在意,照样狂欢不误。”

这样恣意纵情的狂欢,或许才符合我们对唐朝的猜测,尤其是第一次参加上元灯节的人,当时的心情该有多么兴奋,简直难以想象。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