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谷炎帝陵采风,上海歌剧院打造原创歌剧《天地神农》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8-10-19 12:15
来源:澎湃新闻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是民族远古的梦与文化的根,是历史的折射和影子。在创世神话林林总总的故事中,神农炎帝尝百草,种五谷开农耕极具意义。

“神农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从神话中汲取灵感,让艺术传递古老的精神,这是我们创作这部原创歌剧的初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院范建萍介绍,上海歌剧院目前正在以神农的故事为基础,打造歌剧《天地神农》。

10月14日-17日,《天地神农》的主创团队深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神农谷与炎帝陵,一路采风学习、寻找灵感、探讨构思。

剧组主创们在神农谷山脚下探讨创作思路。

《天地神农》的剧本将神农传说,以历史性与神话性,真实性与玄妙性融为一体。剧本中以一号人物神农炎帝为首的主要人物共有九个,神农和他贤达的妻子听訞,阴郁的伯强与两个妖女,昊天大神与凤凰天女,善良的老妪与天真的孩童。其间,人界与神界、人与人、人与妖都展开了他们各自的行动。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神农这样一个人,是无从考证的。人类的农耕和医药,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因由一人谋划、努力和牺牲而实现的。但是因为远古还没有文字的记载,且当时人类寿命极其有限,因此要想说清楚农耕和医药的起源发展,必然会具化到某一个人的身上,而当我们的先人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和能力都不足以实现这两项庞大的工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赋予这个具象的人一种神力,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半人半神的神农。中国自古就是农耕为主,农耕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根基,所以,神农二字,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具有‘神’一样能力的农‘人’,”该剧编剧游暐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是神话故事,但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是以写人的视角来写神农,“在剧本中,神农是一个具体的人,他善良勇敢、勇于开拓、执着坚定、自我牺牲,同时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和脆弱。除了神农以外,神农的妻子听訞,父亲昊天,虽然都是传说中的神,但我都是赋予他们人性,尤其是在神农决定去除神力尝百草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和表象,都让人感到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人的情感。”

游暐之介绍,《天地神农》为两幕七场歌剧,有序曲、尾声。目前是在初稿基础上修改的第二稿,第二稿和第一稿的区别主要是更加丰富了人物内心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按照目前剧本的篇幅,演出时长基本在一小时三十分至五十分之间,具体还要看作曲的情况。为了适于歌剧艺术的表现形势的需要,本剧没有更为复杂的故事,而是集中于神农为农耕寻找谷种,为医病寻找百草尝百草两个事件,并且从逻辑上进行有机的连接,让两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能够在一个戏剧结构中实现。

该剧导演陈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她读《天地神农》的剧本时,就像骑上了一匹黑马,奔向寻根之旅,“剧本的结构匀称,主题突出。核心事件、核心人物、核心场面、核心唱段很清晰,人物的声部配置合理,歌剧的音乐形式一应俱全:序曲、场景音乐、舞蹈音乐、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等均有设计。”

此次《天地神农》的音乐将由作曲家金复载先生完成,该剧的音乐形式一应俱全:序曲、场景音乐、舞蹈音乐、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等均有设计。“我们和金复载老师经过详尽的讨论,从文学剧本到音乐文本,将歌剧的戏剧性与音乐性结合的非常完整。令人兴奋的是金复载老师已经投了创作,他的创作以动人的旋律,对戏剧形式和人物戏剧行动有超群的理解力。”

陈蔚说,作为歌剧导演在分析剧本的同时,她认真地解读音乐,希望将音乐的视觉形象准确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看懂这个戏的同时,也听懂这个戏,“这部神话歌剧讲述着人类永恒的主题:贪婪与牺牲,对未知的探索与恐惧,生命的脆弱与精神的永存。我希望在宏大的叙事中赋予每个人物情感的推动力,刻画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们将挖掘剧院最大的潜力,调动歌剧团、舞蹈团、交响乐团、舞美中心,立体地、有深度地、丰富地呈现这部作品。展现上海歌剧院的综合艺术实力,体现他们在中国歌剧领域的原创力。希望历经观众的检验和时间的洗礼不断打磨,让《天地神农》成为上海歌剧院常演常新的剧目。”陈蔚介绍,《天地神农》将于明年8月上演与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