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精选|是记忆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记忆?

杨庆峰
2019-03-14 15:46
来源:澎湃新闻

记忆,有关时间和历史,有关个体、集体、民族和国家,也有关认知、情感、想象和认同。记忆的本质是什么?被回忆起来的是被遗忘的还是新的东西?遗忘有哪些模式?哪些内容最终被提升到意识的表层?

与心理学、历史学家不同,哲学家往往围绕着记忆的起源、记忆与知识、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近期,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庆峰做客问吧,与读者围绕记忆展开讨论。本文为问吧精选问答。

记忆不是错觉,也不是真实

haha1379:杨教授,您好!人的记忆是以蛋白质存在人脑中的吗?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谢谢!祝好!

杨庆峰:你好!记忆信息存储在大脑神经元中,这是神经科学的观点,科学家已经定位了各类记忆的神经回路和位置。但是哲学家的看法不一。关于时间的本质,物理学的理解可以阅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哲学著作可以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时空篇章,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

义戈游点渍炼:请问,哲学家研究记忆时,是怎样定义记忆的?记忆有哪些前提条件吗?

杨庆峰:传统哲学家把记忆看做是灵魂的能力及构成部分,近代哲学家把记忆看做是心灵的能力(不是理性的能力),当代哲学家把记忆看做是意识的状态。

我就不信:人的记忆是真实的吗?

杨庆峰:这个问法会误解记忆,记忆类似于雾和烟充满一个房间的过程,越来越浓,给人带来越来越不一样的感情(柏格森)。还有一种理解,记忆是让我们在过去得以停留的方式或者让过去成为对象的条件。

人民观察家:有很多场景似曾熟悉的经历是真实存在记忆中还是瞬间的错觉?有很多梦中景象,在几个月后,或几年后会真实的出现。这是人类的未被公认的预感能力吗?

杨庆峰:你所说的是记忆现象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似曾相识。心理学的解释是以往曾经经历过但不遗忘的场景,以一种奇怪方式被记起。物理学的解释根据可以从多元宇宙中获得,其他宇宙的信息在当下宇宙的残存再现。哲学的解释是从存在层级来讲,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出现了不合适的再现。后二者有些相似,但实质上存在极大差异。物理学的解释更多是实体性的,而哲学的理解更加强调记忆的时间特性。

玉露一相逢:请问对于一些“我好像来过/见过/做过”的记忆,是应该单纯理解为记忆的错误,还是所谓的轮回、时空扭曲之说呢?而时间真的是虚幻的概念,还是某种像场一样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呢?

杨庆峰:记忆不是错觉,它是对过去之物的表征,好像把过去之物唤回到眼前一样。在现象学观念中,时间本身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拥有的是可以测量的时间,这种时间能够用某种特殊的计量工具表达,可测的时间是内时间意识构成的结果。

Daisy:杨老师您好,越来越发现人的记忆具有“自我欺骗”倾向。比如我记忆中的童年,与朋友们记忆中童年的我就存在差异,人是不是都会在记忆中加进自己想要的东西?记忆是主观的吗?如何看到最客观、最真实的记忆呢?(也许催眠是个方法?可是有没有可以自主实现的办法?)谢谢!

杨庆峰:你好!回忆本身是有着重构的特性,所以才会出现回忆之物与现实之物存在差异。另外,记忆之物不是事实,所以不存在最客观、真实的说法,记忆之物包含着众多可能性,取决于当前的意识建构。

花开花又落:人的记忆力为什么会出现衰退?

杨庆峰:通常的说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存储记忆信息的神经元老化,所以出现了记忆力衰退的现象。这种解释主要是依据记忆内容来的。而从提取能力看,随着人自身的增长,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人类自身的提取能力却因为自身的原因,如知识、环境等限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所以,固定的提取模式与快速增长的信息储存之间形成了矛盾,也就是说衰退现象。

Echo完2:杨教授您好,我想知道是记忆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记忆?

杨庆峰:你好!记忆与历史的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留下来的都是记忆,普遍化为历史,这个时候记忆塑造了历史;但是反过来,我们对历史的知觉反而成为记忆的源泉,尽管我们没有经历某些事情,但是依然保留了对他们的记忆,如历史事件。不同的是,经历过的事情的记忆是体验记忆,而对没有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是表征记忆,即对表征物的记忆。

靖取次:记忆是在专注中更深刻,还是在无意中的更深刻???

杨庆峰:都有可能。专注意味从理性上理解外界刺激着会留下较深的印象,而无意可能对人的冲击更大,从直觉上感受到会留下深刻印象。

LittleTiger:教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个困扰我的问题,请问哲学上如何看待记忆与“自我”之间的联系(如果说基因已写定人基本的行为和意识能力,记忆是否如同注入容器的内容物,失去了记忆会否也失去知识、情感,最终失去大部分的自我)?另外上述假设前提是否成立,想法又是否类似极端机械论,过于割裂人类机体和意识?

杨庆峰:你好!英国哲学家洛克专门讨论过记忆与自我的关系,他提出了“记忆自我”的概念来与笛卡尔的“我思自我”来对应。就这个问题本身来说,记忆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自我的确立恰恰是基于记忆之上而建立起来的,记忆确保了自我认知的连续性。患有失忆症的人往往不具备自我认知能力的,因为他们无法在不同的自我之间建立连续性和同一性。记忆可以是内容,就像烙印和印象一样,但更多是行为和能力,作为情感和知识的条件存在。

哲学不是神学,也不是万金油

vangelis:我觉得记忆这个问题应该是生物学的研究范畴,怎么变成哲学在研究?而且用哲学说记忆还容易把人带到唯心之路,对进步毫无帮助。未来,关于意识在生物学的答案也许也只是简单可笑解释。另外,哲学只是人的世界,人的背后是生物学,生物学的背后是物理学,物理学的背后是数学。在当今细分时代,哲学涉及的领域渐渐变少,让人感觉它已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我的问题是,当哲学都来研究起记忆,是不是说哲学已变成万金油?

杨庆峰:“应该是”是你的认识。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就开始对记忆进行探讨了,而那时候还没有生物学概念。另外,你所说的“哲学只是人的世界……物理学的背后是数学”存在两个问题:1)哲学只是人的世界,这是对哲学的偏狭理解;2)在你的背后逻辑中,没有指出数学的背后是什么,现代哲学家如罗素等则回应了这个问题,在数学的背后是逻辑学。

当然,你所说的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哲学让人感觉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确有这个情况存在。但是这也只是从现象而言的,但是现象背后的思想却是恒定的。试想一下,如果思想自身容易发生变化,也就不成其为思想,而只是意见的表达了。所以,今天哲学研究记忆只是唤醒其古老的哲学话题,被人们遗忘很久的话题。

熊:人类的所有活动不都是在哲学思维中进行吗?为啥绝大多数人类反而不研究哲学啦?

杨庆峰:哲学本就属于少数人的事情,这并不是一种夸耀,试想一下,当大家都在奔跑前行的时候,能够行走甚至停下里的人会有多少?同样,大部分是生活在世俗之中的普通人,他们安逸于生活,而想去超越、并放弃的往往是少数。

@panza:哲学到最后是否是在研究神学?

杨庆峰:哲学与神学是不同的文化形式,在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但是现代哲学则完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

Readygo:我是谁,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杨庆峰:这个问题是康德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回答却成为有趣的事情,实体论的思维方式会把“我”看做是已经完成的、可以规定的存在;而过程论的思维方式则会从发生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目前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试图去探讨这个问题。在我个人看来,除了学以成人,还有就是记得成人,这是不可或缺的维度。

闲谈梦落花:从哲学的角度而言,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杨庆峰:你好!在我的理解中,道德的本质通常是和德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品性。德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品性多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提升德性与提升品性形式相同,但是路径相异,前者靠理性实现,后者则是靠道德修养来实现。当然也存在其他的理解,如道德本质上是种道德感、道德行为或者道德命题。这只是不同流派的观点差异。但是对于人而言,道德多是和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的形式之一。

只睡着的鹤:杨教授你好!请问您怎么看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本我、超我?

杨庆峰:你好!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容易被接受,因为他的三分法很有技巧,符合人类的接受规律。但是仔细考虑,自我、本我、超我的划分根据并不是很具有说服力。

试想,我们的意识真的能够像切西瓜一样切成三块吗?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分别对应了三个我,如“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道德化的自我。意识是流逝过程,是不停地坠入深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无法划分为不同的区块。

Juray:杨老师,很多人一提哲学就都是西方哲学,那么中国自己的哲学领域跟西哲是重复的,还是独特的?有什么区别?

杨庆峰:你好!首先说明的是,你提到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来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哲学学科传统的划分模式,具体说来,哲学被划分为8个二级学科,其他6个分别为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和宗教学;这种划分根据有些混乱,在国外主要是根据问题域划分,如形而上学、知识论、美学、伦理学等。所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的哲学学科安排上会有相似重合之处。

另外,从哲学自身来说,都是指向人及其世界,只是西方学者喜欢从理性入手,探讨知识、自然等问题;中国传统及当代哲学家多是喜欢从道德入手,探讨境界、休养等问题。当然,在当前,人类面临共同的问题,如反思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意味着中西方哲学家共同面临相似的话题。

这风:老师,您对待生活中种种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是怎样的态度?

杨庆峰: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实然是现实,现状,可能不令人满意、不符合规范和原则;应然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每一个人实际上徘徊在这二者之间,往哪个方向走也决定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面对这种矛盾和张力,要看具体的情况,关键是找到平衡与腾挪的点。

达摩流浪汉:杨教授您好,请问哲学是怎样体现在您生活中的?会感受到发现问题时想要去思考的迫不及待感和思考过程的愉快感吗?在您早年学习哲学时是啃书本式的被动接受概念,还是真正的体味思考的快乐?

杨庆峰:我心中的哲学是让我们在时间流失中得以停留的东西,有了它,我才能够不至于完全沦为日常生活的附属,而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反思它。我个人早年接触哲学著作是在大一时期,有朋友送给我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时读的体验是如同血液被点燃了,心里很是激动,现在依然能够生动想起这种感受。

但是这种感受并不是思考带来的,而是非理性因素的迸发。但是后来读胡塞尔的著作,思考也不是快乐的,反而是带来的是痛苦,依然记得在博士期间读胡塞尔的时候,断断续续,进展缓慢。所谓快乐的感受也只是博士毕业5年以后才慢慢获得。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