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非遗丨来吉林你不得不带的非遗伴手礼——泥人

2023-11-20 14:20
吉林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泥塑艺人手中,泥巴仿佛有了生命。他们选用带有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等手法制成泥,再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制成泥塑作品。二十多年来,“关东泥人张”传承人张金东,创作了千余件展现关东风情的泥塑作品。大棉袄、大棉裤、靰鞡鞋、东北三大怪......很多现在年轻人听过但没见过的物件,还有很多关于东北的民俗和童趣,都在张金东的作品里得到还原。2021年,“关东泥人张”入选了吉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人是以特制泥土为原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一种雕塑。咱们的关东泥人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土就能做出来的——“取粘性好的土,含沙量不能大。”张金东说,“大量砂石夹杂在原土之中,因为水分他们粘连在一起,想要精细分离并非易事,通过晾晒让水分自然蒸发,是个绝佳的选择。” 加上水,摔打、揉,就像揉面一样,把土特有的韧劲揉出来,劲道儿了,就耐用了。早在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就有关于泥人的记载,可以说,泥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各地都很盛行。而“关东泥人张”就以其独有的关东特色和重塑不重彩的创作风格自成一派。

冰车、灶台、滑雪、钓鱼等一系列泥塑作品,这些带着“大棉袄、二棉裤”东北时代气息、风土人情的泥人,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写实,共同点是脸上都洋溢着开朗热情、定格幸福的快乐。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