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五: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应对
导读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学术对话五“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应对”于2023年9月24日上午在武汉成功召开。
本文字数:4687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风险机制复杂、影响广泛,如何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推进城市韧性可持续发展必须回答的命题。9月23-25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武汉召开。2023年9月24日上午,“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应对”学术对话在武汉国博会议中心举办。此学术对话是本届规划年会重要议题之一。
本次学术对话包括学术报告和圆桌对话两部分,学术报告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经南教授主持,圆桌对话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邵继中教授主持。会议邀请了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任国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黄焕,青岛城市学院创新中心主任、教授艾利·切希(Ali Cheshmehzangi),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桂学文,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胡海波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开场致辞
张振山:加快低碳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
张振山主任致辞时说,气候变化没有因为疫情的肆虐而停止,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1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四项关键气候变化指标都创下了新的记录。如果不控制,人类会受到气候危机的影响。现实告诉我们,在21世纪高碳增长是不可行的,实现城市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张振山主任提出,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出努力:
一是塑造低碳的城市形态,通过城市规划实现紧凑、高效、混合用途和功能平衡,为公众创造和维护更多优质、方便、实用且绿色的公共空间;
二是实现高效的资源使用,流程管理和技术升级并重,追求产业共生和循环经济;
三是形成包容的城市治理,通过信息透明、公众参与和多方治理来培育低碳社区,建立明确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环境门槛和评估机制,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张振山主任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建设零碳、韧性和包容的城市,采取技术上可行的低碳措施,改变建筑、交通、材料、废物和土地利用方式,创建紧凑互联和清洁的城市。张振山主任呼吁,各界应进一步开展合作,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不懈努力。
学术报告
主持人:黄经南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学术报告阶段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经南教授主持。他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到下半场,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仍然有很重的任务和挑战,也面临着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普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我们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尤其是季风性气候带来的洪水、内涝、风暴以及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如何防范气候风险,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任国玉:城市气候变化及应对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
城市气候变化是指发生在城市区域的气候要素均值、极值和变率随时间渐进演化过程,包含各种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要素长期单向趋势性变化,是目前所知最复杂的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的变化。城市化气候效应是城市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子之一。
任国玉教授认为,城市气候变化关系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市短历时强降水增多、城市干岛效应和城市静稳岛效应变得明显,都需要在城市建设规划、能源消耗调度、人体健康管理、排水设施标准制定、城市空气污染物防治等领域加以考虑,做出调整和安排。城市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在于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考虑多重时空尺度驱动影响,既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还要考虑快速城市化本身引起的城市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逐渐变化及影响。
任国玉教授说,我们不仅需要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也需要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和积极作用。城市气候变化监测和科学研究是科学应对城市气候变化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才能实现城市气候变化应对的针对性、综合性和科学性。
黄焕:武汉城市风道规划与建设的探索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城市风道对于改善城市风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显著效果。武汉市以“风”为导引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治山理水营城,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黄焕副院长以武汉市风道规划为例,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城市风道研究动向,分析武汉市域风环境本底特征,并指出夏季气温升高、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浅水湖泊众多等自然因素,以及规划管控不到位、局部建设强度高和开敞空间不足等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针对这些特征和成因,从风道规划与建设两方面提出了对策,按照“顺应自然、主动干预、持续改善”的思路,构建城市风道体系,提出保护内外风源、巩固自然风道、优化人工风道的方案。在风道建设方面,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将风道、水道、绿道三者的建设有机融合,并遵循绿色基础设施自我生长的规律,提出了完善风道规划管理、“活水”增强风动力、“增绿”拆解城市热岛、集中试点建设人工风道四方面的建议。
艾利·切希(Ali Cheshmehzangi):气候适应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for Climate-Resilient Cities)
青岛城市学院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我们正处于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时代。艾利·切希教授近年来的研究与中国和气候高度相关,他认为现阶段应该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气候变化这一事实本身;应把注意力转向城市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改良和调整。
艾利·切希教授从建筑密度、能量效率、建筑配套装备、城市小气候、防晒隔热、虚拟能耗、运行能耗、维护能耗、建筑通风、材料运输、后续利用、建筑设计等12个方面阐述了绿色低碳的城市设计范式,提出从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减能减碳。他还提出,通过合理控制城市密度、减少高层建筑的方式降低城市能耗。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相对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在能量效率方面并不占优势,建设需要更多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且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更多能耗,防晒隔热、运行、维护和通风能耗也高于低层建筑,拆除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能耗及污染。
艾利·切希教授认为,由于设计者考虑的因素不同,设计偏好的差异,在气候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过程仍需共同努力。
李晓江:气候适应-关注安全韧性与绿色发展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当前,城市不仅面临气象和地质等常见自然灾害,还面临气候变化引发的非传统自然灾害,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造成的超常规降水、热浪、寒流、冻雨以及引发的一类或多类的次生灾害、关联性灾害。如何有效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李晓江院长指出,要从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两个维度拿出举措。气候减缓重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适应则是让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适应不可逆的气候变化。
人口、经济密度不同导致灾害暴露度、灾害损失差异大。气候变化对流域的上下游、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带来的灾害类型不同、风险不同。在气候适应大背景下,流域治理要加强跨行政区协同,向历史经验学习,针对灾害类型和变化趋势,采用“多目标综合解决方案”。对城市而言,要重点关注影响城市安全韧性的三方面隐患:一是城市发展模式隐患,特别是超特大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密度高,新区建设缺乏科学论证;二是高层住宅引发的消防、卫生防疫和关联灾害隐患;三是过度的地下空间开发引发的安全隐患;此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以及灾害应急保障不完善都给城市安全韧性带来隐患。
李晓江院长建议,从长期适应和应对短期两个维度应对这些变化。规划要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更新等不同层面作出应对。总体规划层面,要加强对城市灾害与安全韧性的系统评估,加强历史和情景分析,优化城市布局,加强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详细规划层面,要对规划的价值观和方法做出改变,转向居民和使用者的高便利、高保障,转向建筑和场所的绿色低碳、安全韧性,转向在微观中观层面关注人的需求、人的活动和人的安全、便利。同时,要加强地下空间、混合功能开发的安全控制,制定安全防灾的强制性规定。
李晓江院长说,在城市生活领域,不同的收入水平、居住条件、房产类型、年龄结构,带来的碳排放都有差异。在推进气候减缓和绿色低碳时,既需要推广绿色材料,绿色装备,改变能源结构等绿色技术,还要考虑到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公共场所安全这些问题,推广绿色的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繁荣、低碳集约、循环利用、公平包容、安全健康的美丽城市。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们就如何规划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如何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互动讨论。
主持人:邵继中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李晓江院长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多学科共同合作和研究来解决。在区域层面上,需要政府间合作,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日益增强的当下,合作学习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桂学文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桂学文总工谈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交通、生态、千城一面等城市病。同时,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革,当今的人类更需要深入探索人与自然,城市、生态以及文化之间深刻的关联性,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人居环境。针对于武汉,他提出,要利用武汉的水空间来打造大江大湖的空间格局,使城市空间与自然更加关联。
张振山主任针对于中国的复杂空间环境提出应对气候问题,不仅要减缓气候变化,还需要城市空间去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拥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城市规划应做好适应气候变化的准备,强化城市应对城市病,增强城市空间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任国玉教授针对于当今气候变化研究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需要考虑多重时空尺度驱动的综合影响。其次,对于气候变化,既要考虑风险和挑战,也要抓住、利用机遇。
黄经南教授针对海平面上升相关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谈到海平面上升会使人们处于风险之中,威胁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此外,黄院长谈及新加坡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系列措施,如垂直绿化、修建海岸屏障等,值得关注与学习。
胡海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
胡海波总规划师觉得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的落实不是一时的,需要长期的投入与努力形成稳定的规划体系。他建议规划师改变思维方式,反对过度消费主义,更多从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
艾利·切希教授认为平衡中国用地缺乏与降低密度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区域层面而不是城市层面,比如对交通方式的革新等都会对其有所帮助。
总结发言
邵继中教授作圆桌对话总结发言。他谈到,对于气候变化的危害,首先是认知,然后是应对。但是,目前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危害认识不够,他希望能够多方合力,共同达成目标。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他呼吁规划师们以专业视角贡献中国智慧,予以世界中国方案。“地球不需要我们拯救,她有自己的疗伤机制,种种措施拯救的是人类自己!“邵教授最后如是说。
关注我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您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账号,年会资讯早知道。
微信、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中国城市规划
微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网、规划年会
规划年会官网:http://www.plannin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网:https://www.planning.org.cn/
其他年会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通知!童鞋们、盆友们如何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本文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气候适应 |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气候问题及韧性城市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冷红: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适应性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会】学术对话二十八:气候变化与空间健康风险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标题:《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五: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