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人民广场演艺区添新丁,邬达克设计的长江剧场改造后重开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8-10-16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位于南京西路黄河路口的长江剧场,原名卡尔登大戏院。1923年,这座出自赫赫有名的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之手的剧场正式开幕。95年间,见证了上海的历史,一度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名片之一。

2018年10月15日,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长江剧场经过全新改造,再度隆重开业。重修后的剧场包括热烈温暖的“红匣子”和科技炫酷的“黑匣子”两个小剧场,观众容量分别为230和100人,剧场空间的全新面貌和现代配置让人耳目一新。

长江剧场历史照片

百年剧场重生:从卡尔登大戏院到长江剧场

诞生于1923年的卡尔登大戏院,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设备先进和装修奢华执上海滩之牛耳,被誉为“上海第一影戏院”。

上世纪三四十年,卡尔登剧场、大光明影院与功德林素菜馆所在的地段,是上海市区最为奢华新潮的区域。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记录了几代上海人的文艺情怀。

阮玲玉在此演唱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万里寻兄词》;田汉、欧阳予倩、周信芳在卡尔登成立上海戏剧界抗日救亡协会,周信芳的移风剧社在这里上演了多部民族大义的作品。

1950年代开始,卡尔登更名为长江剧场,成为上海话剧和戏曲演出的主要地标。袁雪芬主演的越剧《西厢记》成为长江剧场更名后的第一场演出。黄佐临、费穆、朱端钧等话剧名家在此活跃多年,上演了《秋海棠》《浮生六记》《雷雨》等一系列佳作,多次创造话剧史上的票房纪录,也由此奠定了这个剧场“中国话剧大本营”的美誉。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久失修的长江剧场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至2016年底,在上海市政府、市委宣传部、黄浦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等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长江剧场启动装修改造工程。两年后,焕然一新的长江剧场终于亮相,“环人民广场演艺区”也由此多了一位新成员。

“红匣子”

“红匣子”和“黑匣子”:两个不同常规的小剧场空间

改造后的长江剧场建筑面积3055平方米,包含 “红匣子”和“黑匣子”两个小剧场。

“红匣子”采取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最远观剧距离不过10米。和一般剧场不同,剧场的观众席座椅并没有固定,可随内容和体验形式灵活摆放。剧场安装了电子声罩,混响时间可以根据不同节目要求做调节。同时,舞台安装了P3规格电子屏,可以使多媒体视频配合演出成为可能。

而打破了传统剧场概念的“黑匣子”更具有可变性。11块升降台既能做舞台,也能当观众席全方位转动升降的灯景吊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艺术的表演要求做自由组合。

在开幕活动上,一场多媒体情境下的昆曲和越剧演出让在场观众大为惊叹,科技感十足的现场让人忍不住频频拍照摄像分享。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14块多媒体屏营造出强烈的酷炫感,电子透声投影技术实现了观众视野的360度环绕。而剧场音响采用的全息声技术更是把临场感推向了极致。

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的剧场,这两个设备先进的小剧场空间,让最古老的戏曲与最前沿的舞台艺术有条件实现连接。长江剧场也由此填补目前沪上戏曲演出创新性、实验性小剧场缺乏的空白。

据悉,长江剧场今后将定位为先锋性、实验性、创新性小剧场,以戏曲为主,兼顾戏剧类演出和教育展示活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表示,场景剧场的开幕,让剧场、剧团、剧中的多样性合作不再遥远。

“黑匣子”演出昆曲

开幕演出季持续三个月,未来将推出多个演出品牌

长江剧场的开幕演出季将持续三个月,包括京剧《京探》、昆曲《牡丹亭》、越剧《闺秀》演唱会、评弹《繁花》《唐三彩》《四大名著》、爵士歌仔剧《许仙》、《田耘社》相声专场、《天真自得2.1》古琴昆曲新媒体电子音乐会等节目都将先后上演。

此外,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今年11月底也将开启第四届,长江剧场将成为重要舞台之一。届时京剧、昆剧、越剧、淮剧、黄梅戏、瓯剧、梨园戏等多个小剧场作品将轮番上演。

在未来的演出季中,长江剧场将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麾下六大院团,以及全国乃至海外青年戏曲人才成长搭建平台,2019年会陆续推出沁园春——“双创”系列演出。

除了沁园春之外,长江剧场还将陆续推出艺无界、笑剧场、剧场新秀、戏乐FUN等系列演出,关注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跨界。

“笑剧场”结合海派喜剧的渊源,关注喜剧作品;“剧场新秀”关注青少年亚文化,在最潮流与最传统之间构建交流平台;“戏乐FUN”将是一个为青少年观众普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新的长江剧场将在制度创新上大胆尝试。经过前期的社会公开招标,曾经有新天地ARK,北京星光现场,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等场馆运营经验的上海星在文化正式成为长江剧场的运营主体。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