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嗦粉、水果自由,国内避寒TOP1宝藏地,去一次就被馋哭了

2023-11-06 13:30
江苏

寒潮来袭,不少地方都进入了“速冻”模式,忍不住就开始想念温暖惬意的海南。

阳光沙滩,椰林摇曳,湿润的海风微微拂过,起伏的浪花哗哗作响……夏日的步伐,似乎在这里久久留驻。

小红书@ 何洒脱

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松软细腻,踏上静谧的岛屿,就能看见斑斓的珊瑚礁和鱼群,走进淳朴的渔村,就能枕着海风睡去,听着浪涛醒来……

小红书@ 一蕊Arise

不止有宜人的风光,几乎每一个去过海南岛的人,还会对这里花样繁复的美食念念不忘。

一口海南粉,一只文昌鸡,一碗清补凉,就足以让人叫绝!

小红书@ 不眠的小嗷娇

环绕的大海,起伏的丘陵,赋予了这里数不尽的鲜活食材,而随性的生活,也让海南人喜欢到处觅食消遣。

清晨起来,去米粉店嗦碗饭,中午整桌鲜活海味,午后去吃顿悠闲的老爸茶,夜色降临,再去吃嫩滑油亮的文昌鸡饭……

上图@ PEGGY-佩佩,下图@ 一根阿歪

还有各色的牛杂煲,椰子鸡,菠萝饭,糟粕醋……海南的饮食,就像是孕育了他们的大海那般地包容宽广。

小红书@ 不眠的小嗷娇

鲜嫩的海南鸡饭,风靡了整个东南亚。

在海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着煮鸡和鸡油饭团祭祖的习俗,后来勇于拼搏的海南人下了南洋,将饭团改良为鸡饭,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也传遍了东南亚一带。

小红书@ 好吃无限公司

街头各式的花样米粉,丝毫不输广西。

几乎下设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代表米粉,海口的海南粉,三亚的港口粉,文昌的抱罗粉,陵水的酸粉,万宁的后安粉,儋州的米烂……连吃一周也不带重样。

小红书@ 跟着晶晶吃不胖

遍地都是清甜瓜果,油炸火烤让人啧啧称奇。

在海南的一年里,各色水果总会轮番上场,于是便有了清鲜回甘的椰子鸡,酸甜可口的菠萝饭,还有炸香蕉,烤甘蔗,鲜切果肉蘸辣椒……怎么吃都不稀奇。

小红书@ 宜中

还有满街的糖水饮品,如凉风扑面,消散了海岛的湿热。

躺在阳光沙滩上,喝口清甜的椰子水,寻个清闲午后,去喝顿惬意的老爸茶,走在喧嚣夜市间,来碗爽滑的清补凉,还有甜薯奶、鸡屎藤、老盐柠檬水……

小红书@ 想去北欧看极光

穿行骑楼和街巷间,又会被琳琅满目的小吃馋哭。

鲜美辛辣的辣汤饭,热气腾腾的牛杂煲,椰香四溢的斑斓糕、外酥里嫩的炸虾饼……比想象中还要丰盛得多!

小红书@ 小岛瓜

有全年无休的热带水果,有眼花缭乱的各色米粉,有甜到心坎里的清凉饮品,有全国数一数二的白切鸡……

晒着明媚的阳光,吹着徐徐的海风,骑着小电驴穿街走巷,就能在海南的温暖冬日里悠闲逛吃!

中国最南端

藏着鲜活的自然味道

或许是由于湿热的气候,让海南人更为偏爱白切,白煮,白灼,海鲜与家禽共有,讲究的是食材的丰盛鲜活和原汁原味,每一口都是自然的味道。

小红书@ 肉肉包朵朵

/ 临高烤乳猪 /

产自于海南北部临高县的烤乳猪,素来就以“皮脆,肉细,骨酥,味香”而闻名。

小红书@ 潭潇蝶

选用肉质紧实细嫩的乳猪,一般会烤上约四五个小时,直至焦黄油亮,浓香扑鼻,让人闻着就忍不住咽口水。

小红书@ 大派

待金黄酥脆的乳猪端上了桌,蘸上些许酸甜酱料或是白糖,一口下去,焦脆的猪皮就发出嘎吱嘎吱的脆响,猪肉细嫩而又多汁,再配一碟酸菜,吃起来也不会觉得腻。

小红书@ 大派

/ 清蒸和乐蟹 /

秋风起,蟹脚痒,秋日也是吃蟹的最佳季节,而产自万宁的和乐蟹素来以“背黛肚赤,卵满膏多”而闻名,还曾是送入朝廷的贡品。

上图@ SHUANGSHUANG,下图@ 南七月

最常见的做法还是清蒸,与姜片,葱段,精盐,以旺火共同蒸煮,锁住了和乐蟹本身的丰腴鲜甜。

小红书@ 星级甄选

再配上一份姜蒜作底,酱油调和,青桔汁提味的揾碟,掰开红彤彤的蟹壳,脂膏金黄油亮,蟹肉洁白甘嫩,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小红书@ SHUANGSHUANG

/ 嘉积鸭 /

而在琼海,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的嘉积鸭则是餐桌上的常客,当地人也管它叫番鸭,相传是琼籍华侨早年自国外引进的良种鸭。

小红书@ 新加坡海南宝

嘉积鸭有白切、板鸭、烤鸭的三大食法,本地人还是偏好白切为主,做到三滚三烫,让鸭肉富有弹性而又没有血丝,吃起来精致细嫩,丝毫不觉得肥腻。

小红书@ 新加坡海南宝

对于揾碟的调配也颇为讲究,需以滚鸭汤冲入蒜茸、姜茸,再挤入必备的酸桔汁,添入些许辣椒酱,酸甜咸辣交织在一起,瞬间击中味蕾!

小红书@ 麻辣小饼干

/ 糟粕醋 /

提起爱喝醋,总会让人想起山西,但其实海南也有着自家的看门好醋,那就是糟粕醋。

小红书@ 海岛小甜甜

糟粕醋起源于文昌市铺前镇,当地也盛产稻米,有酿酒的习俗,剩下的酒糟便再次发酵,添入蒜油和辣椒酱等调料熬煮,制成酸甜可口,兼有米香的糟粕醋。

小红书@ 特务兔呀

如今,海南的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口糟粕醋火锅,它既有着酸酸甜甜的醋香和米香,又有着恰到好处的蒜香和椒香,尤其适合用来涮海鲜。

吃起糟粕醋火锅,海南人也自有一套下菜仪式。

半碗山泉半碗醋,迈出养生第一步,在开涮前先要喝上一碗汤,舀一勺汤底,兑上半碗清水,添入海米、海带和马蹄等,入口酸爽,回味甘甜,十分开胃。

小红书@ 吴小小小吴

随后便可以开始涮菜,先下口味鲜甜的贝类,任其鲜味在汤中尽情释放,随后下鱼类或是虾蟹类,然后便是菌菇和各色肉类蔬菜,最后下海菜,海带结等。

小红书@ 唐不苦

插播一条广告

海南旅行正在直播中,欢迎去直播间跟我们云旅行!

无鸡不成宴

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海南

靠着一道海南鸡饭,就风靡了整个东南亚,甚至被新加坡奉为“国菜”,在吃鸡这件事上,海南早早地就走出了国门。

小红书@ YANSING

但海南可不止有金黄油亮的鸡饭,还有椰子鸡,盐焗鸡,白切文昌鸡,椰香烤文昌鸡……把每只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 白切文昌鸡 /

在海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鸡不成宴,请客必点文昌鸡。

小红书@ 柠檬

文昌鸡也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最早是出自文昌市潭牛镇天赐村的,村里多榕树,鸡食榕树籽而肥,便生得皮薄骨酥,肉质嫩滑,肥而不腻。

小红书@ WING

海南人爱用最传统的白切,将文昌鸡的鲜美嫩滑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少不了蒜泥,姜蓉,鸡菜和海南小青桔所调配出来的各种灵魂揾碟!

小红书@ 眠眠冰

一口皮薄油亮的金黄鸡肉,蘸上些许秘制揾碟,满满的鸡油香在口中漾开,鸡皮爽脆,鸡肉嫩滑,又酸又辣地滑入口中,还带着丝丝回甘,让人吃过再难忘。

小红书@ YANSING

/ 海南鸡饭 /

而海南鸡饭,则是以白切文昌鸡和祭祖用的鸡饭团改造而来,据传是当年下南洋的海南人民,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了这一份鸡饭里。

小红书@ Jessiebabe

选用优质的大米,添入滋润的鸡油,再配上做白切鸡时的鸡汤,细细烹煮之下,便有了一碗金黄油亮,粒粒分明的鸡饭。

小红书@ 好吃无限公司

一口嫩滑的鸡肉,一口油香的米饭,就这么风靡了整个东南亚,不仅仅是好吃,更深藏着无数飘荡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依恋。

小红书@ 好吃无限公司

/ 椰子鸡 /

而清甜的椰子与嫩滑的鸡肉,也碰撞出了惊艳的滋味,如今,椰子鸡火锅也成为了海南人餐桌上的常客。

小红书@ 冬大發

将清甜的椰子水作为锅底,放入少许椰肉同煮,再涮上鲜嫩的文昌鸡肉,椰子的清香解去了鸡肉的油脂,每一口都鲜而不腻,回甘绵长。

小红书@ 四喜丸子-

/ 盐焗鸡 /

四面环海的海南,有着古法制海盐的悠久历史,再加之很多菜品,受到了粤菜的影响,于是便有了海南盐焗鸡。

小红书@ 胖胖辉

尤其是在儋州一带,当地人将文昌鸡杀好洗净,埋入大锅的盐巴里,锅下生起柴火,便将海盐的咸味一丝丝地焗进了鸡里。

小红书@ 胖胖辉

待将鸡从盐堆里扒拉出来,鸡皮色泽金黄,鸡香刹那扑鼻,轻轻一咬,酥烂的鸡肉瞬间脱骨,咸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一口接一口,让人停不下来。

小红书@ 胖胖辉

悠哉悠哉去嗦粉

感受海南的惬意慢生活

提起嗦粉大省,总会让人想起湖南,广西,但其实海南也是个低调的嗦粉王国。

小红书@ 方糖

清晨起来,就穿着拖鞋去楼下店里嗦碗汤粉,太阳毒辣的午后,来一碗酸粉清爽开胃,傍晚时分,也能点上碗柔韧的抱罗粉垫个肚子……

小红书@ 爱探店的Luca

/ 海南粉 /

在海南庞大的米粉王国里,海南粉无疑是鼻祖般的存在,尤其是在海南岛的北部城市。

小红书@ 阿伊崽

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在明末时期,海南岛共有120余个较大的墟市,皆设有海南粉的小摊,足以见得海南粉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小红书@ 方糖

海南的粉一般分为两种,加了汤水的汤粉和卤汁打底的腌粉,而海南粉则是地道的腌粉。

小红书@ 被啃成了圆头

以肉丝、笋丝、虾仁、生粉慢慢熬制出浓稠的热芡汁,拌上纤细如丝的粉,再缀上七八种配料,正因为米粉细,便能裹上更多的酱汁,每一口都醇香扑鼻,入味十足。

小红书@ 阿伊崽

/ 陵水酸粉 /

在海南的各色米粉间,最为重口的要数陵水酸粉,以独特的酸爽香辣而闻名。

小红书@ 我想静静静

陵水县聚居着不少黎族人民,他们种植了糯米用以酿酒,无意间发现发酵后的米浆可制成米粉,酿完酒的酒糟自带酸味,可与米粉拌食,于是便有了最初的酸粉。

小红书@ 狐狸不吃辣

如今,陵水酸粉会选来上等的陈米,制出细若发丝、弹韧十足的米粉,再以醋、蒜蓉、姜汁等多种调料制出卤汁,配上扎好的小鱼,花生等20余种食材,低调却讲究。

小红书@ 小心懒得取名

淋一勺卤汁,再加一勺黄灯笼辣椒酱,柔滑的细粉裹着酱汁嗦入口中,酸香瞬间上头,辣意直冲脑门,不一会儿就吃得大汗淋漓,格外畅快。

小红书@ 爱吃饭的李妙生

/ 抱罗粉 /

论起名气来,文昌抱罗镇的这碗抱罗粉,丝毫不亚于海南粉,圆滚滚的米粉条,有点像是海南版的“乌冬面”。

小红书@ JenniferPPPPPP

但与乌冬面不同,以大米为原料的抱罗粉,口感更为柔软顺滑,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米香。

小红书@ 王小肉肉肉肉肉

传统的抱罗粉是以汤粉为主,需以牛骨或猪骨久熬而成,香气扑鼻,汤色清亮,如今也有干拌的,淋上秘制的卤汁,拌以牛肉干,豆芽等,酸甜中带着一丝微辣。

小红书@ 吃掉美羊羊

/ 儋州米烂 /

而发源于儋州长坡镇的儋州米烂,曾被苏轼一扫而空,赞口不绝,连《早餐中国》也曾来打卡,虽然它被叫作米烂,但其实是腌粉的一种。

小红书@ 三口口澍

米烂的配料极为丰盛,分为大料和小料各七种,吃法也颇为多样,既可凉拌又可热烫,不少人还会选择拌糖水或者炒着吃。

小红书@ 被啃成了圆头

海米、牛肉丝、干虾米、猪肉丝、炒花生等配料统统都有,再来些许海南特有的蒜头油和灯笼黄辣椒酱,一口下去,咸香辣四溢。

小红书@ HaiLG

若是东坡先生能活到现在,尝一口这配料丰盛,咸辣鲜香的米烂,怕是会再次连连感慨,九死南荒吾不恨!

小红书@ 爱吃饭的李妙生

水果做菜吃,糖水随处见

每一天都酸酸甜甜

长夏无冬,终年湿热的气候,也造就了海南人民独特的饮食风俗。

水果一年四季不断档,当地人便创造出了无数种神奇的水果吃法,天气总是有些湿热,街头便开满了清甜的糖水铺,午后也爱去喝老爸茶……日子随性而又自在。

小红书@ 被啃成了圆头

/ 炸烤水果 /

在别的地方,将水果炸着吃或是烤着吃,可能会被视为“黑暗料理”,但是在海南,街头时常能看到炸水果或是烤水果的小摊。

小红书@ 哇哇w

最常见的要数炸香蕉,直接剥下整根香蕉,裹上面浆及面包糠,丢入滚烫的油锅里炸得金黄,再淋上绵密的炼乳,一口下去,外头酥脆,内里绵软,意外地好吃!

小红书@ Qiukejiang

秋冬还能遇见烤甘蔗、烤梨或是烤榴莲,细细长长的甘蔗被架在炭火之上,不时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拿到手时还蒙着一层薄薄的糖汁,吃起来热乎乎,甜丝丝。

小红书@ 哇哇w

/ 水果做饭 /

谁说水果不能当饭吃?除了油炸火烤的零嘴,海南人就拿水果做起了饭!

小红书@ DannyZhou

在琼海、文昌一带,就流传着椰子饭的做法,把椰子留下内壳,填入浸泡好的糯米,再灌入白糖、鲜椰汁、鲜奶等封紧,放入锅中小火慢炖就有了洁白晶莹的椰子饭。

小红书@ I am_章卉

半透明的糯米饭混合着清爽的椰肉,细细嚼来,既软糯又弹牙,透出丝丝缕缕的椰香,怎么吃都不甜腻。

小红书@ 水密桃桃

地处热带气候,也让海南的菠萝格外地酸甜可口,汁水丰盈,于是便有了菠萝饭。

小红书@ 甜甜芋头子

将翻炒过后的虾仁、肉丁、青豆,米饭和菠萝丁一同塞入掏空了的菠萝内,舀上一勺,大海的鲜美和菠萝的酸甜,一同在口中翻滚。

小红书@ Neko

/ 水果佳肴 /

有了酸甜可口的水果饭,自然也少不了将清甜解腻的水果做入家常菜,最独特的要数西瓜煲。

小红书@ 吃掉美羊羊

在海口地区,擅长以当地的西瓜仔来激活大海的鲜美,做成鱼腩西瓜煲、海白西瓜煲或是海虾西瓜煲,那鲜甜微红的汤汁,让人欲罢不能。

小红书@ 认真的猫小喵

还有菠萝炒排骨,菠萝蜜炒牛肉,黄皮焖鸡翅,杨桃炖鱼汤,芒果炒牛肉……把水果的花式做菜搭配,安排得让人啧啧称奇!

小红书@ Sekka养乐多-

/ 辣椒盐蘸水果 /

不少地方都有着腌渍水果的吃法,而海南则更为生猛,直接拿辣椒面和盐,调配出了辣椒盐,以鲜切的水果蘸着吃。

小红书@ 饭饭日记

无论是绵软香甜的芒果,还是清脆爽口的番石榴,亦或是西瓜,李子,菠萝,杨桃……通通都可辣椒盐,吃起来酸甜中带着咸辣,实在是刺激极了!

小红书@ 陈孙文爱喝椰子水

/ 清补凉 /

在每个暑气难消的炎炎夏日里,一碗冰冰凉凉的清补凉,就是海南人最好的解暑神器,苏轼也曾夸它为“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

小红书@ 鱼老蓓

相传,早在秦始皇时期,便有了清补凉,始皇平定岭南之地时,战士们受不了燥热潮湿,军医便制出了清凉温补的药膳粥,食之清热气,补元气,称作清补凉。

小红书@ HANS汉声

传统的清补凉是以红豆,薏米等制成,如今也加入了Q弹芋圆,爽滑凉粉,丰盈果粒等,配上碎冰叮当的椰汁,顺着喉管一路下滑,清甜和冰爽便弥漫开来。

小红书@ 是赛赛呀

/ 老爸茶 /

海南把上了年纪的长者称为是“老爸”,而让他们消遣聊天的茶饮方式,便被称为了“老爸茶”,若是想要感受海南的惬意与随性,那一定要去喝顿老爸茶。

小红书@ 大岛瓜

老爸茶在海口、文昌、琼海等地较为盛行,拐进街坊小巷中,就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当地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仿佛时光总是慢悠悠的。

小红书@ 琼海女孩

点上一壶普通不过的清茶,再来几碟垫肚子的小点心,常见的有菠萝包,番薯汤,虾饺,肠粉,猪血杂拌等,就能从清早泡到夕阳西下……

小红书@ 你的糖醋小排

/ 老盐柠檬水 /

若有什么饮料能为海南代盐,那必然要算上老盐系列饮品,各类老盐芒果,老盐黄皮,老盐菠萝……让人眼花缭乱,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老盐柠檬水。

小红书@ Itscookie

坐拥着儋州的千年古盐田,又有着中国三大盐场之一的莺歌海盐场,四面环海的海南岛最不缺的就是海盐,而经过当地古法晒制,又存放时间较久的,则被称为老盐。

小红书@ 觅甜cake~秋秋

当地人也信奉着,想更甜,得加盐,以老盐的咸味来解腻提鲜,吊出水果丰盈的甜香,甜润中微微透着丝丝清咸,似乎能让那份甜意更灵动,更绵长。

小红书@ K小仙女

走在夏日似火的骄阳间,来上一杯老盐柠檬水,盐的清咸,柠檬的酸甜,混合着冰块的凉意,仿佛阵阵凉风在口中席卷而过,刹那就解去了燥意。

小红书@ 小叽南

小尾巴

去海南拥抱温暖的冬日

吃一顿鲜活的海鲜盛宴

尝一口嫩滑的文昌鸡

来一份酸爽的糟粕醋火锅

各色的米粉闭眼挑,午后去喝老爸茶

还有一碗碗清甜糖水,一杯杯老盐饮品

……

不止有阳光,沙滩,大海,椰林

大街小巷的骑楼间更藏着吃不尽的美食

▏END ▏

本文作者:清圆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大众点评、马蜂窝,侵删

原标题:《海鲜、嗦粉、水果自由!国内避寒TOP1宝藏地,去一次就被馋哭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