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雅| 飞廉笔下丰美、丰饶、丰富的云梦泽唉

2023-10-29 18:37
北京

近日上架的活字新书,是“新乡土写作”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南中国腹地“云梦泽”的散文精选集。作者采取在城市和乡园间往返穿梭、半城半农的独特创作及生活方式,深描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邮票大小乡园的灵性多重宇宙:从风物仪礼、神话歌诗,到人情食味、消逝与变迁。

飞廉的家乡云梦泽,是否真如书中那般丰美、丰饶、丰富?保光村的松路是否悠长,澴溪边的红蓼怎样开放?平凡地道的云梦泽人,又如何看待这位同乡的生活实践与写作探索?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湖北云梦县人、作家范小雅为《云梦泽唉》撰写的书评,以及来自飞廉故乡现场的一手生活图像。

■ 范小雅,湖北云梦县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9届高研班学员。湖北省作协第十、十一、十二届签约作家。作品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文艺报》《光明日报》《长江文艺》等。已出版诗集《早安云梦》等3本。

《云梦泽唉》的写作环境探秘

文|范小雅

本文原刊公号“早安云梦”

国庆前夕,收到舒飞廉老师的散文集《云梦泽唉》。翻开扉页,只见上面用碳素笔写着三个大字:舒飞廉。下面则用圆珠笔工工整整题着一行小字:小雅老师指正,后面还打了一个句号,但句号没有合拢,像是匆匆而就。这一行字下面,用同样的圆珠笔迹写着他的本名:郑保纯。并题下日期。端详一番,感觉大字里有一股肆意奔放的气势、一种笃定沉着的力量,而小字的形态,则如女生那般秀气和斯文。不知道这两种风格,在飞廉老师那里是如何做到兼而有之的,以后见了面一定要问一问,哈哈!

舒飞廉老师是从孝感走出去的知名作家,很多年前就认识,也拜读过他的系列作品:《飞廉的村庄》《绿林记》《草木一村》《云梦出草记》《阮途记》。记得几年前读他的《草木一村》,根本放不下,为什么呢?他的老家离云梦特别近,只有几公里的距离。他书中所描述的一草一木,地上的动物、天上的飞鸟,以及风土人情、方言俗语、民歌传说等等,都是我极为熟悉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能够感同身受。

收到这本最新散文集《云梦泽唉》,把封面、封底、书脊、折页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把目录和中间的插图翻了一下,果然有水气、云气、地气、夜气、巫气交织的感觉。还没有开始阅读,已预感中间这些文字一定继承了上一本书的风格:细腻,深情,热烈,优美。对我这个云梦人,我想,这又将是一本洗涤灵魂、唤醒灵魂之书。

收到这本《云梦泽唉》是9月25日,看完这本书是10月17日,算了一下,书中四十三篇文章,我花了二十二天读完。很惭愧我看书很慢,也很惭愧我没有第一时间分享读后感。我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害怕一下子读完了,害怕这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持续不久就要消失。他的每一篇文章,不仅标题取得漂亮,如“紫茄如霞,白茄如玉”“白杨好听,枫杨好看”“乡村夜气”“蛋白质乡村”“甜如蜜”“阳雀来啄枫树花”,而且看内容,文字也是极其丰富广阔的。比如一篇《歇会亭》,你从中可以读到苏东坡、陶渊明、司马迁、秦琼、尉迟恭等历史人物,还可读到金庸、贝聿铭、安东尼·吉登斯等现代人物,这是漫步乡村写就的一篇小文章,可是读完后,我的脑海里却蹦出“飞廉老师真是读书破万卷、博古通今的人哪”。还有顶顶漂亮的那篇《乡村夜气》,读来更是让人抚书而叹,击掌叫好。对车灯照耀中的深夜乡村公路的描写、对关掉车灯后人坐在车里静听田野万物的描写、对生死的描写、对良知的描写,真是贴着心写出的一般,又真实,又有温度;又苍凉辽阔,又细腻动人!让我这个云梦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读完,竟是呆坐了好半天!狄兰·托马斯、王阳明、孟子、梵高、肖邦、阿炳、沈从文、汪曾祺、黄永玉,唉,飞廉老师在文章中信手拈来,他广博的知识面和记忆力,他纯熟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读完整本书,回头再看封面上,说他是“沈从文、汪曾祺之后的乡土中国深情抒写者”,这个定位,真是极其准确。

《云梦泽唉》夜气很足的内页

我觉得飞廉老师的这本散文集,为当今社会形态下的乡土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从传统中向内深入挖掘,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寻找新时代乡村文学写作的意义。这种探讨和实践方向,契合了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飞廉老师以最熟悉的、自己出生的乡村为出发点,深入了解、深入探索,翻阅族谱、村史、县志,查阅关于植物、动物、食谱、非遗、民俗、掌故、民歌、俗语等各方面书籍,把自己出生的一方水土、地方历史来龙去脉了解得门儿清,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他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丰富、有趣,我想,也为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们提供了关于乡村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新的研究方向。

飞廉老师身为大学教师,每日穿行在华师校园与武汉的家之间,看上去,这和大多数都市人的生活没有区别,工作,生活,上班,下班。但是,飞廉老师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每个周末开车一个多小时回老家,回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回去干什么?观察和写作。据说他的这些散文都是在乡村老宅里完成的,断断续续,用了五到六年的时间。书中写到:赶涂河的早集买菜、过早,沿着村前屋后的小路跑步,和村里的老头老太闲聊咵天(咵天为武汉方言,指聊天),在门前开辟菜园下籽种菜,出门散步看花看草看狗看牛看鸡看鸭听风听雨听虫鸣。我们在这些文字中看到,飞廉老师深入农村生活一线,以试着回归传统的、简单的、半归隐的生活方式,唤醒儿时大量生活记忆,面对触手可及的、鲜活的、热气腾腾的现场。他此身此在此境积累的阅历和体验更是全部激活,从而完成一篇篇乡土气息浓厚,生活趣味盎然,读来深情细腻、口舌生香的美文。一个作家如果不是特别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选择,怎么可能另辟蹊径去寻求突破,寻求写作方向上的与众不同!这种执着与坚定、勇气与专注、探索与实践,实在是令人敬佩。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好奇:这些优美的文章究竟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中写成?他的家乡云梦泽,真的如文章中所写的那般丰美、丰饶、丰富?他所指的云梦泽,因为地理上的近距离,我想,也是我们每个云梦人的云梦泽。我们都生活在云梦泽里,都有类似的成长经历与感受。舒飞廉老师的云梦泽,就是我们的云梦泽。鉴于这个原因,我拨通了飞廉老师的电话,说想带这边的摄影师去他写作的地方及周边走一走,看一看,拍点图片,算是为他的新书做个宣传,也顺便为读者揭秘一下这本散文集背后的创作环境。

飞廉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约定了时间。

10月19日清早六点钟,天蒙蒙亮,我,诗人绿夭,摄影师陈志勇,一行三人从云梦出发,相约半小时后到飞廉老师书中经常出现的“涂河集”碰头。飞廉老师说,他在那里等着接我们过早。以下图片,大多为碰头后陈志勇老师所拍。

保光村的松林路。左起:我,飞廉老师,诗人绿夭。

汪家竹园澴溪桥。

涂河集的红萝卜。

村里老人的牌桌。

蛋白质乡村的水泥新景。

镜头拉远看看飞廉家的老屋,一窗一桌一灯一笔记本。这环境可真简陋啊,简陋点好哇,人容易静下来。

澴溪边的红蓼花。

云梦泽中的《云梦泽唉》

相关推荐

舒飞廉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

2023

本书为“新乡土写作”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南中国腹地“云梦泽”的散文精选集,也是近年发表于《文汇报》“笔会”副刊专栏的文章结集,延续沈从文、汪曾祺、孙犁以来乡土写作文脉的书写实验与创新。取自楚剧“悲迓腔”的“唉”字,既是作者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对科技狂飙时代古老乡园何去何从的真切提问。

近十年间,身为高校文学院教师的舒飞廉以每月定期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一片邮票大小乡园的泥土、星斗、流水和荒野。他以祖居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为身体位移、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沉浸体验,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传统不断消逝变动的乡野,以身体作为方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将都市气象与乡居烟火、神话志怪与具象现实、农夫与贤哲、传统与数字化、幼年回忆与中年心气交会一炉的“在地”之书。

原标题:《范小雅| 飞廉笔下丰美、丰饶、丰富的云梦泽唉》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