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失去章子怡
撰文 | 赵宇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最热的文娱新闻,莫过于章子怡汪峰官宣离婚,宣布8年婚姻终结,并表示未来两人将以亲人的身份共同抚养、陪伴孩子们长大。
章子怡微博声明图
在此之前,其实关于两人离婚的传言便一直都有,如今官宣,让人感觉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根据文娱春秋报道,2021年底,两人持股的“新影佳映(新沂)电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两人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当时也出现在热搜高位,但双方工作人员迅速辟谣、否认离婚。
到了2022年2月9日,汪峰还在章子怡的生日派对上献唱《当我想你的时候》,看起来感情顺利。
一边是手握三本离婚证的“摇滚浪子”,一边是事业顶峰的国际巨星,两人在一起时便不被大众和双方家人看好。一朝离婚,两人的微博评论区更是天差地别。
章子怡的评论区下,祝福居多,许多粉丝表示支持,“希望姐接下来好好搞事业”。相比而言,汪峰那边就要惨淡许多,“哥,这次头条稳了”牢牢占据着热评第一的位置,有人怀疑,已经离婚4次的汪峰是不是根本无法处理亲密关系。
失去了章子怡,汪峰的口碑似乎更难逆转。他身上的故事,任谁都能调侃上两句。
站在当下回头看,汪峰的口碑并不像是一艘巨轮,慢慢沉没的。眼花缭乱的故事宛如惊涛骇浪,始终围绕着它,也拍打着它。
由王旭和刘刚两位农民工组成的“旭日阳刚”,曾经唱红了汪峰的《春天里》。起初,汪峰表态支持,但仅仅一年后,他便以“侵权”的名义将“旭阳阳刚”告上了法庭。
旭日阳刚组合与汪峰
有人说,汪峰就是嫉妒他们红了。
紧接着汪峰又变成了一个三天两头争着上头条的人。
2013年9月,汪峰发长微博宣布离婚
天后王菲在同一天也公布离婚消息,头条没了
2013年11月,汪峰深情告白章子怡
那一天,恒大夺冠,登上头条的机会再次被截胡
几天后,汪峰打算发布新歌
当天凌晨吴奇隆、刘诗诗公布恋情……
他身上突然有了很多奇怪的标签,“头条哥”、“渣男”、“皮裤”、“眼镜。这些标签里密密麻麻地写着人们对其人性和品味的讥讽。
另一些攻击,来自对汪峰“身份”的质疑。
汪峰是个摇滚歌手,但如今,他的音乐不再愤怒了,取而代之的,是《飞得更高》、《我爱你中国》这种传唱度极高的流行歌曲。
他与主流文化握手言和。他在更大晚会献唱;他登上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担任导师,逢人便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的梦想是什么”成了汪峰的又一个符号
更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汪峰的商演价格,其从几千元暴涨至一场200万上下。尤其是,他还娶了事业比自己更成功的章子怡。
于是很多人断言,汪峰用“妥协”换来了名利双收。
四十分钟,几句话,一个决定,将汪峰带到了如今的地位上。
那是2000年,汪峰当时还是鲍家街43号乐队的主唱,出版了两张唱片,主打歌被广为传唱,但每张唱片给他们带来的实际收益是每个人分到不足一千块钱。
生活像块苦味的纯黑巧克力。其实在鲍家街43号乐队组建初期,汪峰和乐队的兄弟们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鲍家街43号乐队
他们都来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带着某种“名门正派”的优越感。这种正统,让乐队有一种清高,1993年组队到1996年,他们拒绝一切商业演出和地下走穴,这和黑豹、唐朝、轮回等的艰难经历形成鲜明反照。
大家没钱买乐器,汪峰的师哥小伟,也是鲍家街43号乐队名义上的经纪人,自费拿出20万元给他们买,只因为哥儿几个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
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很快便被人们传唱。他们当时还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作,成功地担当了话剧《浮士德》的全部音乐创作及配乐演奏。
美好与荣耀正在环绕着这些年轻人。
不过仅仅两年后,当鲍家街43号乐队签约唱片公司、正式被推到市场上时,汪峰等人才发现,他们和大部分摇滚乐队遇到的情况一样,“有人喜欢,没人买”。
那段追求梦想的日子里,经济收入慢慢变成了当务之急。
不过与此同时,改变际遇的机会也悄然而至。
时任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的许晓峰看到了主唱汪峰的潜力,便打电话邀请他到朝阳公园附近的一个餐吧聊聊。
许晓峰是个痛快人,他和汪峰一见面,就把几厘米厚的全英文合同扔到了汪峰面前,说华纳唱片想要签他。
汪峰非常开心,签约一个国际唱片公司意味着他和乐队的兄弟们终于可以用音乐养活他们自己了——但这份高兴中也隐藏着一丝着急与忧伤,因为华纳只想签他一个人。
此后,汪峰天天约许晓峰见面,给他打电话,就是希望华纳可以把乐队的所有人都签下来。
许晓峰耐不住汪峰的软磨硬泡,只好和他说了实话:
“所有的歌、词是你写的,大部分的编曲也是你,主唱还是你,你让我们怎么选择?”他用半开玩笑地口吻警告汪峰,别谈条件,只确定一件事,到底还想不想做音乐了。
现实向这个年轻人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经过两个多月的挣扎和考虑,汪峰将乐队成员们召集在一起开会,宣布了自己将退出乐队,独自一人加盟华纳唱片的决定。
“那我们就散了呗。”
那一晚,在东直门簋街的一家饭馆中,并没有发生汪峰想象中兄弟反目的情节,大家反倒是给予了理解,这让他更加感到愧疚。
汪峰跟大家坦白说,他可以为了哥们儿义气拒绝签约,但一两年之后,他一定会懊悔这个选择的。当乐队和他自己的境遇再度跌入谷底时,他们还会互相埋怨,而那时,“也是大家的关系真正变糟的时候。”
鲍家街43号乐队
汪峰跟小伟也说了解散的事情。他后来公开回忆,“他说你一定要好好继续,要拿出所有好的作品来。他一句都没有提‘为什么要这样呢’。”
直到出门,下楼,汪峰突然发现外套没带,返身回去敲门。“小伟开门的时候,我看到他流眼泪了。”
其实汪峰当下并不知道这次告别正确与否,他只是隐隐约约感觉,与新公司的合作会让他的歌“往上走一走”。
从地下闯入主流唱片公司的音乐人总会有极强的不适感。曾经的黑豹乐队签约香港劲石唱片后,虽然获得了漂亮的商业成绩,但主唱窦唯却无法接受商业化的创作,以及从音乐人到艺人的身份转换。
当时窦唯的女友姜昕曾这样描述他与唱片公司解约、脱离黑豹的那个冬天:
大家都在劝他改变主意,我也一样,可我后来明白了,因为,他找到了新的方向——“Bahaus 和 Deep Ocean,这才是我想做的音乐!可我不想勉强别人,所以,只有离开!”“我不想做什么被歌迷捧得晕头转向的明星,到哪儿屁股后边儿都追着一帮傻了吧唧的女粉丝……”“我需要冷静,你能理解吗?”
相对来讲,外表粗犷的汪峰却有着比旁人更加灵活的身段。
科班出身的他不仅明确的知道音乐可听性的重要性,而且他从最初就从不回避地想要得到商业上的成功。
“你心里面只要是有追求的,财富就完全不会有害,只会更好。”汪峰说。
汪峰还说服自己接受“艺人”身份,在那之前,他更像个音乐人,离娱乐圈还很远。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必须要这样的看待自己,你才可以尊重你的事业,和你身边所有的这些工作人员、老板、同事。我有独立的人格,我有个性。可是难道你把自己当作一个标准的艺人,这些就没了么?凡是有这种概念的都是脆弱的。”多年后,汪峰这样回忆。
至少在事业这个层面上,汪峰像个理智、成熟,随时随地处于精密计算状态下的机器。正因为这样,他的成功要比同时代的很多人来得迅速。
在加盟华纳唱片后发行的第一张唱片《花火》,汪峰就听从公司的意见尝试了台湾化的专辑名称和明显亮丽起来的封面设计;他发现带着乐队表演将会丢失80%-90%的演出机会,就干脆就学着“一个人统治舞台”。
专辑《花火》封面
私底下,他还在研究摇滚乐怎么能和大众情绪相结合。
在鲍家街43号乐队鼓手单晓帆看来,汪峰的转变并不意外。他们还在一起演出的时候,汪峰就开始“摸索观众的喜好”,而其他乐队成员更希望坚持学院派路线。
某种程度上,2004年出版的唱片《笑着哭》,就是汪峰不断试错、调整之后的产品。其中收录的歌曲《飞得更高》大获成功。
“第一次听到《飞得更高》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钱的声音”,汪峰前经纪人姜南洋回忆说。当时整个国家沉浸于在大国崛起的亢奋之中,他们隐约地感觉到一个摇滚歌手制造出了一种“社会需要,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的东西”。
2005年,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州六号"升空,《飞得更高》被选为其升空时的背景音乐。汪峰也像是坐上节节推进的火箭,红了。
从那时起,这个曾经演出只能分到几百块的地下摇滚歌手终于开始收到大量的商演邀约。有人统计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汪峰在《同一首歌》等各种舞台上唱了300多遍的《飞得更高》。
他同时也是地产商们心仪的唯一人选。“他们(地产商)希望他的歌曲能够烘托气氛,汪峰的嗓音浑厚、充满力量,当他开始唱歌,大家的注意力和情绪都会被抓过来。”某年会的负责人说。
同"神州六号"一起升空的汪峰,并没有很快开启自己的回程。他随后发表的《勇敢的心》、《怒放的生命》、《我爱你,中国》继续向着时代的脉搏切下去。
主流、励志、符合时代情绪式的音乐让汪峰被大众拥入怀抱,但与此同时,他也背负上了“摇滚背叛者”的骂名,因为通常意义上,摇滚代表的是小众、愤怒和不迎合。
同样是摇滚歌手出身的大张伟讽刺汪峰当时的音乐特别像是“机场贩卖的成功学”:
“汪峰告诉你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能成功,一定能飞得更高。”
彼时的大张伟并不相信汪峰音乐对人们的鼓励。
那是一个摇滚的黑暗时代,在选秀节目的凌厉攻势下,这门充满个性和反叛思想的音乐风光不再。像大张伟一样,很多年少成名的摇滚歌手当时都处于无歌可唱、无节目可上的状态。
一些情感要比看上去更复杂。
虽然大张伟瞧不上汪峰,但他仍羡慕汪峰还可以做音乐。
大张伟曾多次在综艺节目里模仿汪峰
在某个发布会上,大张伟一边模仿汪峰搞怪,一边像粉丝一样,细数着这个他讨厌的歌手所创下的成就。“他之前没火的那些歌,奥运会的时候狂放,然后又火了。《北京北京》又红了,后来因为和章子怡一起,还老上头条……”讲完这一段,大张伟的眼里突然闪过了一丝落寞。
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是汪峰真的变了,还是两个人地位的悬殊,让他无法再平视汪峰了。
那些不好的评价会通过朋友、网络、节目到达汪峰那里。其中“背叛”这个词深深地刺痛了汪峰。
每当记者有意无意的提起“摇滚风格”、“鲍家街”,汪峰总是一脸委屈地强调“我没有变。” 这个说法难以验证,但至少某些事实无可争议。比如,被摇滚乐迷们吐槽的“励志歌曲”实际上只占到汪峰全部作品的20%。在一张专辑中的大多数时候,他还在坚持摇滚。
2009年,汪峰创作了歌曲《信仰在空中飘荡》。这首歌致敬的是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经典之作《答案在风中飘荡》,汪峰想通过它表达“摇滚不死”的精神。
歌曲一开始就知道是从前的汪峰回来了。有的老乐迷说,“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坐在了鲍家街43号乐队的表演现场……”
那些在《飞得更高》之后追随汪峰的新听众,仿佛生活在另一个割裂的时空里,《信仰在空中飘荡》这样的“汪式摇滚”,不会进入到他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而且你无论让他们怎么评价汪峰,他们只会告诉你“励志、温暖、正能量”,推荐歌曲则是《勇敢的心》《怒放的生命》《我爱你,中国》。
除了昂扬的摇滚态度,汪峰还没有抛弃的是那种属于叛逆青春的痛苦与迷茫。
在未成名前,他写了《晚安北京》;成名后,他又写了《北京北京》。
两首歌的歌词同样延续着他在这个城市里的无奈。
“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晚安北京》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北京北京》
更难能可贵的是,汪峰并没有拘泥于自我表达。在别人痛骂他“妥协”的时候,他却始终保持着洞察与批判。在《尊严不重要》、《满》等一系列歌曲里,他把当下这个被物质搞得混乱的社会扔到吉他的轰鸣中,搅个稀碎。
一切都没变过。汪峰对内心的坚持似乎也没怎么影响他在主流市场上高歌猛进,赚钱出名。
这仿佛是一个成功样本式的故事,整个故事的精华在于:一个怀揣理想的年轻人,主动投入现实的洪流。多年后,他没有被洪水淹没,反而成了时代的冲浪手。
但是,等一等,如果你仔细看,这故事的逻辑里有些裂缝。友情、金钱,摇滚、流行,叛逆、迎合,音乐人、艺人……这些完全相悖的东西真的能像汪峰展现的那样,波澜不惊地共处吗?
媒体人季艺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签约华纳之后,汪峰并未马上迎来想象中的改变,相反,作为一个商业公司里的摇滚歌手,他曾经身处极大的失落之中。
为了让汪峰的形象更为国际化,公司还让他穿上皮裤,在腰间垂下一条粗大的铁链,他一开始十分不自在,常常忍不住要用手去遮挡这条链子。当时的华纳高层黄小茂并没有再做更多的描述,他只用了“十分痛苦”四个字一笔带过汪峰那段纠结的时期。
汪峰有个外号叫“皮裤哥”
他的音乐也需要进一步改造。
有一次,汪峰写了一首新歌,命名为《机器》。歌词压抑、愤怒、充满呐喊和咆哮,描述了一个丑陋的社会。
“这就是怒放的生命,成为一台报废的机器,这就是我梦想的仙境,一望无际无爱的丛林,这就是怒放的生命,成为一台精良的机器,这就是我梦想的仙境,钢筋水泥荒芜的丛林。”
当华纳总裁许晓峰正准备否定了这首歌时,当时的企划主管李志明阻止了自己的老板,他认为,如果汪峰愿意在歌词上做出调整,这首歌未必不能卖。
“如果歌词可以改动,将意境贴近《飞得更高》,这首歌也许会成为一首金曲。”
不到一周,汪峰就完成了修改,还是同一首曲子,但歌词已经完全相反,从《机器》改为了《怒放的生命》。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李志明在之后的采访中,曾经以此举例,说明汪峰是一个“聪明的艺人”,但从没有人问过汪峰的感受以及他内心的挣扎,也没人知道是否存在一个残酷的顿悟时刻,成就了现在的他。
现在的生活是过去的汪峰无法想象的。
他在那首名作《春天里》里,对过往的困苦有过细致的描写:“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故事本可以有其他走向的。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汪峰,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中央芭蕾舞团。算上基本工资和演出,当时他一个月能挣到三四千块钱——在九十年代,这个收入在已经非常可观。只要安安稳稳的做下去,汪峰一定会有个富足的生活。那将是一条崭新的故事线。
汪峰拉小提琴
但那条故事线并不存在。一个崇拜罗大佑和鲍勃·迪伦的年轻人,怎么可能甘于在一个事业单位里给《红色娘子军》伴奏呢?
排练、打麻将、去食堂打饭、吃完回家——在目睹了那些年长乐手的无聊生活后,汪峰决定用辞职来表达自己的恐惧与厌恶。他还顺手写下歌曲《李建国》,淋漓尽致地讽刺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
辞职之后,汪峰从家中搬了出来,并且和爸爸妈妈断绝了经济往来。这个北京孩子开始四处租房住。后来他在很多采访中都提到过:如果冬天你在他的出租屋里放上一碗水,它一会儿就能结上冰。
为了维持生计,汪峰不仅要带着乐队演出,还要写歌卖钱。有一次,买家那边都要进棚录音了,汪峰还是没有收到钱。在几次哀求后,对方终于答应把4000块创作费付给他。
那天下着大雨,汪峰突然发烧,无法下床,对方却依然坚持要求他亲自来拿。无奈之下,他姐姐怀着8个月的身孕,去找那位很有名的制作人要回了4000块钱。那恰巧是汪峰一个月的房租。
二十年后,汪峰在一个投资论坛上感慨地回忆了这段往事。
对大多数摇滚歌手而言,这种伴随着消极、贫穷的故事往往会被他们视作“荣耀”,但汪峰心里只有“痛恨”。
“它(这种生活)有点影响到我写歌了,我已经开始特别偏激地愤世嫉俗,在这么下去我就完了!”从那一刻起,汪峰便决定做出改变。在那之后的故事,全民皆知。
汪峰是幸运的,作为曾满怀无限心志的年轻人,他并没有在对抗外力的裹挟中逐步失控,最终放弃理想。近几年,他仍在试图找到一种方式,帮助同样处于对抗中的人们。
与此同时,“汪峰上头条”也变成了一种玄学,总是会被更大的新闻挤走,留下的只剩看客们对他所作所为的调侃,少有的几次热搜也总是与章子怡有关。而这次离婚换来的头条,也让“汪峰上不去热搜”这个被广为戏谑的点化为确定的事实。
成为“聪明的艺人”,最后让汪峰失去了摇滚。
今天,汪峰再次失去了章子怡,以两人商业版图的重合度,未来会如何发展,尚未可知。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部分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周刊《汪峰的成功学:中国式成功人士炫耀沧桑》
2. 南方人物周刊《商人汪峰》
3. 博客天下《汪峰:23年了,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表演》
原标题:《汪峰,失去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