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计划”十周年,展演、论坛、回顾展系列活动陆续展开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23-10-16 18:14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系列活动将于10月20日拉开帷幕。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2个视觉艺术项目经过严格评审筛选而出,将于10月20日—11月22日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今潮8弄美术新空间陆续亮相。

今年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设“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也是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携手推出“青年艺术创想周”的第十个年头。 “十周年回顾展”将在上戏端钧剧场展开,同时,一场“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也将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和历年参与“扶青计划”的艺术家,一起回顾和总结“扶青计划”十年发展及经验。

委约作品首次面向全球,数量再创新高

十年来,“扶青计划”已有来自不同领域的92位青年艺术家获得委约,15部委约作品28 次前往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及线上展映,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人文理念和创新姿态。

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扶青计划”与上海戏剧学院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委约招募。最后共收到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313个申报项目。

最终选出的8部作品涵盖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舞台艺术。其中《彼岸5.0》是“扶青计划”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团队的主创秦毅和徐志博是往届“扶青计划”的委约艺术家,在“扶青计划”创作中成立合作团队,他们推出了《彼岸》系列作品,都深受好评。这部特别为扶青十年创作的作品相信会给观众不一样的现代艺术体验。

此外,张雪峰的现代舞作品《带着疑问与世界对话》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观众对生活保持好奇追问和热爱。肖智仁带来的面具肢体剧场《面影3.0》则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以面具与肢体为核心元素进行艺术表达。

青年作曲陈耀显带来的混合室内乐与电子音乐作品《丝路流风》融合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新媒体,体现丝绸之路的风采。芬兰的Pangosmos组合以盘古开天辟地为灵感创作的《开天记》寻找中华神话中的音乐密码。

赵淼带来的《右之左》,以其成熟的肢体表演方式探讨现代人的“关系”。马璇带来的戏剧《失眠症》聚焦自身与他人的困惑。朱燕鸣和王婉娜通过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向老舍同名小说致敬。李海渊、邵凌霜创作的戏剧《从天而降》借由末世寓言探讨关于生命的思辨。

扶青计划今年还首次委约视觉艺术类作品。策展人王懿泉的群展项目《无题》将展现与他同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实践。周颂凯的个展项目《未命名的道路》以艺术家的绘画、影像等作品为视听集合,不断引导观众进行解读。

本次“扶青计划”还分别推出了聚焦人工智能主题的音乐剧《还“Ai”》和传递海派温度的《云时代》演唱会两个推荐演出。

音乐剧《还“Ai”》

回顾展览和大师论坛回首“非凡十年”,探讨未来发展

在“扶青”走向新十年之际,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活动,除了作品演出,还有回顾展览、主题论坛等。

端钧剧场内,“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回顾展以图片、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这个国内首个创设的综合性青年扶持平台携手青年艺术家们共同走过的“非凡十年”。回顾92位青年艺术家的78部作品在“扶青计划”上的创作历程。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交互影像、资料检索等手段,对“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启动以来近500部作品进行深入完整的了解。

运用科技+手段成为展览一大特色,户外艺术布置采用了增强现实(AR)的技术,弥合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十周年回顾展

作为十周年重磅活动之一, “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将在10月23日举行,特邀国内外多位知名文化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历年“扶青计划”的艺术家参与。

嘉宾包括“扶青计划”艺委会主席谭盾,美国亚洲协会文化和外交总监瑞秋·库珀、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创意总监杰夫·汉、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苏国云、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张麟、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张军、青年艺术家赵淼、马俊丰、达彦等。他们将以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回顾十年成就和经验;同时深入讨论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索青年艺术家扶持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