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人·潮起海上|她见证自贸区速度: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在成长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2023-10-17 06:51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行至十年的中国自贸区来说亦是如此。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揭牌。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一片热土之上深耕“试验田”。

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十年来,中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轻舟已过,未来可期。澎湃新闻 “十年十人·潮起海上”系列报道正在推出,本篇关注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副局长施文英。

人物简介

施文英,女,汉族,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历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分局一科副科长、一科科长、副局长。2016年被评为“全国企业登记工作成绩突出窗口工作人员”,2020年浦东新区好干部,2020年浦东新区优秀共产党员,2019-2020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2022年度荣获二等功。

周寰 设计

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施文英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那时候,她意识到,自贸区企业登记需求,将迎来大爆发。

果然,从那一天起,位于基隆路的自贸区办事大厅每天前往注册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队伍常常排到大厅外。

10年后,随着自贸区扩区,注册业务呈几何数增加,办事大厅易址、扩容,最初鼎沸的人声,已被电脑上噼里啪啦的打字声替代,大厅虽然人来人往,却透着从容。

“不是不忙了,而是随着数字化水平提高,让我们有了更多精力去思考企业的需求,去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施文英在窗口工作已23年,更全程见证自贸区10年以来政府服务的发展。而今,她已是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副局长。她说,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的10年,是改革不断深化的10年,也是服务型政府成型成长的10年。

见证改革深化:加速审批,2小时内就能得到回复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因着制度先行先试,吸引了大批企业落户与投资。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企业数量猛增,对窗口的考验也随之一次次加码。

“企业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快,更快,越来越快。”施文英回忆,2014年1月1日,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正式挂牌,浦东新区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在上海首家试点合并。2015年,上海自贸区从外高桥扩展到陆家嘴、张江等片区,窗口登记业务呈几何倍数增加。那时候,每天必须完成200多份执照的审批,加班对审批工作人员而言是常态。

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本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好在没多久,随着“一网通办”在上海逐步落地,“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互联网+政务模式迅速跟上,“一窗通”智能平台上线。

“这个智能平台,就像‘开了外挂’的受理窗口。慢慢的,企业登记从‘最多跑一次’,到现在可以一次都不用跑。”

施文英介绍,现在,大部分企业会选择网上提交申请材料,这大大缓解了企业服务大厅“门庭若市”的现象。不仅如此,前台提交的材料也已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施文英和她的同事们则退至后台,专注于审批。

这样的调整,直接加速了企业审批速度。现在,网上提交材料设立登记,工作时间内,最多2小时,一定能得到回复。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底,浦东市场监管局、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确认制方式,共受理各类企业设立登记26740户次、变更登记54817户次。

施文英

服务型政府:站在企业侧思考,一步步深化、集成

从窗口登记节省下来的时间,施文英都投入到改革举措的调研和思考。“自贸试验区发展这10年,我最大的体会,还是要从企业侧的需求出发,去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施文英分析道,“商事制度改革后,我们越来越强调服务型政府。改革越深化,政府的服务性也就越强。”

服务型政府,急企业所急。

比如,施文英曾接待过一名年轻人,原本自己创业开办一家公司,后来通过应聘,收到一家银行的入职邀请。令他没想到的是,入职前,银行方告诉自己,他名下还有一家企业的注册信息,根据要求无法录用他。但事实上,他应聘的时候,这家企业已经停止营业。

如果按照原有流程,这名年轻人光登一个清算公告,就需要45天,再加上清算过程,其名下企业至少需要50天左右才能注销。但问题是,50天,对于应聘者而言,往往意味着机会的流失。后来,施文英根据自贸区探索的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办法,使其公告时间压缩至10天,用时11天即完成了注销。

所谓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单来说,就是经营主体只要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就可以办理简易注销登记,从而方便经营主体快速退出市场。这一改革从自贸区开始,后推广至全国。如今,上海又推出了简易注销异议预检服务,方便企业随时查询异议情况。

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

2019年7月,浦东首批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2019年7月,浦东在“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率先在便利店业态试点“一业一证”改革,即把一个行业准入在“政府侧”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企业侧”的“一张许可证”,大大降低企业行政成本。2020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总体方案》,明确浦东新区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在全国范围合法有效。2021年4月,“一业一证”改革在上海全市范围推广实施。2021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作为第一部浦东新区法规落地施行,为引领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2022年8月1日,又一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只要作出承诺并提交必要材料,就可以开门营业。

“自贸区的改革措施,很多都是从企业的一个需求点开始,一步步深化、集成,这也促成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制度红利。改革永远在路上,自贸区的创新须臾不停。”施文英说。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