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丁法章:《新民晚报》美国发行记

丁法章/口述 谢黎萍、郭继、张鼎、黄啸/采访整理
2018-10-06 12:3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上海,19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从负担沉重的全国“后卫”,一跃变“前锋”,实现大变样。浦东开发的高楼大厦背后,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开发的规划政策背后,开发开放的高速进展背后,有着怎样的大胆尝试、奋力进取的故事。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采访了部分上海改革开放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们讲述上海改革开放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该文将收录于即将出版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丛书中。

澎湃新闻 刘筝 图

口述:丁法章(曾任《新民晚报》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党组书记、总编辑)

采访:谢黎萍、郭继、张鼎、黄啸

整理:张鼎

时间:2018年6月26日

我是1988年进入《新民晚报》的,可以说是在非常好的基础上挑起担子接起班的,应当继续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些事情。1989年1月,市委决定同时调整《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主要领导人的职务,任命我为晚报党组书记、总编辑。时任市委副书记的曾庆红同志专门找我和《解放日报》党组书记周瑞金、总编辑丁锡满,《文汇报》党组织书记张启承谈话,向我们宣布了任免决定。作为新任总编辑,我充分掂量了自己所处的位子和肩负的责任,决定把握办报方针,坚持继承开拓。

晚报“飞”出国门的缘起

1994年11月1日,《新民晚报》通过卫星传版,在美国同步印刷发行,成为中国大陆省市级报纸中迈出国门,走向海外的第一家。这是一件前无古人,到现在为止后无来者的事情。从此以后,《新民晚报》这只在国内“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乐在海外播友谊,甘为游子传乡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华彩乐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记得《新民晚报》顺利在美国发行后,天津《今晚报》老总曾问我是怎么走出去的,我说这件事情说来话长,过程非常艰辛。应该说,《新民晚报》之所以能够走出去,是因为当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条件。

《新民晚报》拥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晚报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社长赵超构先生,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晚报界的一面旗帜。毛主席对他非常赏识,曾单独七次接见他。赵老提出的“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十六字编辑方针,不光毛主席很欣赏,江泽民主席也很认同。1991年11月《新民晚报》复刊十周年前夕,江泽民主席还应允把十六字方针题写给了我们。赵老不仅创立了这份报纸,确定了它的办报方针,还培养了一批精兵强将。

催生我们把《新民晚报》推向海外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应当说,《新民晚报》能够飞出国门,是随改革开放的发端而发端,随改革开放的扩大而扩大,随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深化的。没有改革开放,《新民晚报》不可能走出去。1992年,我到《新民晚报》的第四年,恰逢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上海震动很大。南方谈话强调“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我们新民报人通过学习,觉得在报业改革上也应“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当时碰到的突出问题是,《新民晚报》原本是四开8版的小报,很多经济改革的内容限于版面无法刊登,尤其是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每天都有新事物、新经验和新人物出现,我们想要报道,但是苦于没有版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信息需要通过报纸等媒体以广告形式传播,但因我们晚报版面不够,且要严格控制新闻和广告的比例,因此在《新民晚报》上刊登广告要排队三个月,这也是很大的矛盾。海外很多华人华侨想要到国内投资,希望晚报能够更多地介绍改革开放的政策、投资信息和经验等,但也限于版面无法刊登。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严密地论证,我们觉得要顺势而为,只要领导同意,读者欢迎,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所以,在市委分管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关怀和直接指导下,我们大胆地作出了从1992年7月1日开始扩版的决策,由原来的四开8版扩为四开16版。应当说,《新民晚报》的扩版是抓住了先机,动手比较快,一炮打响。读者欢迎,一片叫好,社会效益有所提升。报纸的发行量不降反增,达到130万份,到1997年更是增长到185万7千份。另外,扩版也满足了广告客户的需要,报社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总体来说,扩版非常成功,我们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报社同仁一片欢欣鼓舞,领导很高兴,兄弟报社也很欣赏,来学习交流的也不在少数。

1992年7月,上海凤阳路上市民排队购买新改版的《新民晚报》。

社会效益让《新民晚报》名声在外。加之又有经济支撑,对外交流日渐增多,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仅1994年一年,报社就安排出访团组35批,共62人次,接待来访34批,达203人次。通过对外交流,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然而,外出考察的同事们普遍有一个感觉:我们中国大陆在海外的声音比较微弱,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台湾,大都是西方媒体在唱主角。大家都认为,我们在海外的宣传和国内的大好形势很不相称。当时,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和宣传部长金炳华曾对我说:“你们晚报的效益比较好,能不能考虑在外宣上做点奉献,扩大我们在海外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开始酝酿研究能否在外宣方面做点事情。

1993年12月,我和报社经理部经理陆其祥以及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荣牧民组成赴美考察小组,在美国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先后到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纽约、华盛顿等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广泛征求上海籍移民、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总共历时半月左右。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当地华人非常迫切盼望《新民晚报》在美国发行。原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到海外求学、经商、办企业和探亲的中国人日益增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上海人。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直在牵动着广大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心。为此,他们有的通过北京中国国际书店在世界各地的发行渠道获得《新民晚报》,有的就通过国内亲属不定期邮寄《新民晚报》,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耗费钱财,而且由于数量有限,传阅到最后,往往就成了一张张碎纸片。因此,不少华人读者坦率地提出,希望有关方面采取更便捷的方式,在美国发行《新民晚报》。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拜会了我国驻有关城市使领馆和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的领导,听取他们对《新民晚报》在美国印刷发行的意见。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在接见我们时表示,这是一件扩大对外宣传的好事,欢迎《新民晚报》尽早来美国发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王学贤在宴请考察组时还主动建议我们把发行机构设在洛杉矶,认为洛杉矶有相较纽约距离中国比较近,有约80万华人,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友好人士众多等诸多有利条件。

考察回来后,我们向市领导作了详细汇报。陈至立副书记明确指示:《新民晚报》赴美发行是加强外宣工作的一件大事、实事,应作为上海1994年上海对外宣传的一项重大举措,切实抓好。你们要抓紧时间筹备。报社班子讨论后,大家也取得一致意见:我们现在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这方面为国分忧,为加强外宣,向海外侨胞传播祖国声音,让他们了解家乡了解祖国,我们作为媒体人责无旁贷。大家决心要把《新民晚报》进一步发展成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流晚报。

实现美国同步印刷发行

作为一家地方报纸,搞跨国印刷发行,国内尚无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搬。于是我们就制定了“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稳扎稳打,积极进取”的方针。

首先要按照驻外机构必须要经国家批准的规定办有关手续。陈至立副书记和金炳华部长在北京开会期间,特地抽时间陪我一道拜见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曾建徽主任直接听取了我的有关汇报,当即表示支持。1994年4月底,我们收到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对外贸易部的正式批复,同意《新民晚报》在美国发行,批准在洛杉矶组建新民国际有限公司,并核准14人的编制,其中6人国内派遣,8人在当地招聘。公司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印刷发行《新民晚报》,二是为美国版《新民晚报》代理广告,三是发展与报纸有关的产业经济,如印刷、机械、纸张等等。

1994年8月底,我们报社派编委顾龙和技术骨干杨俭俭飞抵洛杉矶,投入公司选址、注册登记、卫星传版、印刷发行等紧张的筹备工作。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调试,10月13日,通过国际通讯卫星传输的第一张《新民晚报》版面在洛杉矶诞生。为了使更多在美游子能了解《新民晚报》,认识《新民晚报》,我们决定从11月1日起,先免费赠阅两个月。我们在国内报纸披露了这一消息,短短10天内,编辑部就收到了近三万封提供在美国亲友姓名和住址的来信。设在洛杉矶的公司更是电话不断,有的是要求订阅本报的,有的是来咨询有关问题的,也有表示祝贺的。在发行方面,我们采取自助取报的方式,先以洛杉矶为主,在当地人流密集路段设立了93个自动售报箱,读者投进去一美元,就会吐出一张报纸。非洛杉矶地区的读者,则委托邮局向全美投递。

10月25日,当一切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后,由当地一家中文报纸印刷厂代印的第一批当日《新民晚报》顺利下线,喷吐而出,标志着《新民晚报》在美国印刷发行已经胜券在握。当晚8时,《新民晚报》在美发行盛典在洛杉矶巴特维切大酒店隆重举行。160只彩球飘在会场上空,象征着发行160多万份的《新民晚报》已经同步发行海外,实现了“隔洋同阅当天报”的夙愿。曾建徽、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周文重、公司所在地的阿罕布拉市市长宝地江以及当地华人社团和读者代表等400多位宾客应邀出席。金炳华作为上海市市长代表专程莅会表示祝贺。我以《新民晚报》总编辑和新民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宣布从11月1日起《新民晚报》将在美国同步印刷发行。

1994年10月,新民国际有限公司揭牌。

在此之前,曾建徽、金炳华、周文重等还于当天下午应邀参加了新民国际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并与公司员工合影留念。他们还分别题写了“传播祖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贺词。李道豫、已就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的王学贤以及知名美籍华人陈香梅都派代表赴会,并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刚抵达上海就任美国驻沪总领事的柏瑞琪也特地从上海发来贺电:《新民晚报》在美国发行将会促进美中两国的理解,而这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宝地江市长推掉另一个重要会议赶来道喜,说:“我的城市成了《新民晚报》在美利坚发行的发源地,这是洛杉矶华人的一件大喜事!”他还郑重地将一份荣誉市民的证书授予我。这一天,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向全球播发了题为《新民晚报在美国正式发行》的新闻稿。

经过公司员工的努力,《新民晚报》在美发行量稳步上升,很快遍布美国50个州和一个特区。海外游子在大洋彼岸看到家乡报纸,倍感亲切,他们把看到《新民晚报》比作“每天喝一口家乡的甘泉,既知家乡信息,又抚思乡情怀!”有的读者来信说:“《新民晚报》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海外寻常游子家,把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带给我们,我们离家更近了!”周文重充满深情地说:“《新民晚报》不仅是上海人的,也是中国人的,更是海外华人的!希望永不满足,不断开拓,求实创新!”

《新民晚报》同步印刷发行取得了很好效果,一炮打响。为更好地改进工作,我们在1995年年初从八个方面征询读者意见。在随机抽出的2000份样本中,对“《新民晚报》是否需要增加美国和社区新闻”这一条反应最为强烈,约占样本总数50%以上的读者认为应该增加美国当地新闻。读者们通过看《新民晚报》了解上海了解祖国的政策和形势,固然很好,但如果报上只有中国新闻,总觉得实用性要稍逊一筹。而且当地华人大部分属于工薪阶层,如果报上没有当地新闻,就还要去订一份当地报纸,这样负担太重。还有71%的读者建议增辟祖国大陆投资专版,这样不仅可以看到国内经济发展的缩影,还有助于回国寻求投资项目。也有不少读者建议增设海外华人咨询服务版,旨在报道祖国、投资、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以及人才聘用、招商引资等信息。这次专题性的征询调查,以及日常来电、来信、来访,都让我们找到了“原汁原味”的《新民晚报》在美国发行存在的不足,并开始思考:如何使美国华人读者更加喜欢《新民晚报》,从而更到位地为海外游子服务?于是,“创办美国版,设立驻美记者站”这个更加宏伟的目标就在1995年初春被提上议事日程。

成功创办《新民晚报·美国版》

创办《新民晚报·美国版》的设想无疑是大胆的,但与在美国同步印刷发行相比,不知要困难多少倍。然而,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有问题有困难,只能靠创新靠发展来解决;畏首畏尾,坐失良机,就是最大的失误!我们的想法和打算完全被市委宣传部领导所理解和接受,并很快得到了市委主管领导的首肯。为了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1995年5月中旬,我们分别走访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源潮和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两位领导都表示一定全力促成这件好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于1996年2月15日正式下达了同意《新民晚报》在美国设立记者站、创办美国版的批文,核准驻美记者3名。

又经过半年多积极紧张的筹备,《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首批记者胡劲军、李新肩负重任,于1996年8月26日启程赴美。我们也在反复研究中,确定了《新民晚报·美国版》的办报方针,即以“报道中美重要新闻,传播华人资讯,提供各类服务信息”为宗旨,在保留晚报主要版面的前提下,新推出4个版面,包括两个新闻版,即综合要闻版和美国新闻版,在洛杉矶采编,主要用来充分报道美国华人读者关心的国际新闻和华人社区新闻,为在美华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提供帮助;另两个是专刊版面,由国内编辑部根据在美华人读者的口味“量身定制”,例如我们当时打造了一个浦东专版,向海外介绍浦东的发展情况,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各项政策,等等。

两位记者一到《新民晚报》美国公司,便马不停蹄飞赴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落实有关事宜。中国驻美使领馆对《新民晚报》的新举措表示全力支持,已就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的周文重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冯树森等都在百忙中接见了两位记者。他们说,创办《新民晚报·美国版》顺应形势,很有必要,希望抓紧筹备,尽快出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力求一举成功。周文重还勉励两位记者以“生活在华人读者中”为目标,更好地为华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中国的声音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和中新社纽约分社的领导在接到国内总社的指令后,对《新民晚报》也格外关照,他们同意每天以最优惠的价格向本报驻美记者站发送稿件,并提供传稿软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主流大报的领导也表示积极支持。在我国驻美各地使领馆的关心和帮助下,记者站很快物色发展了一批兄弟单位的记者和社区华人积极分子,作为特约撰稿人,他们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为创办美国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华盛顿美国新闻总署外国记者管理中心,当《新民晚报》两位记者提出申办全美通行的采访证后,短短20分钟就办理成功。据说,当时全美国只有400名外国记者发放给了类似的证件。时任加州州务卿的比尔·琼斯也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单独约见两位记者,并表示要为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多做工作。此外,我们与美国城市通讯社经过友好协商,也很快以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签订了供稿合同。城市通讯社属美国的地方通讯社,以采访当地新闻为主,美联社和全美十大报纸都是它的订户。这样,《新民晚报·美国版》就可以适当选用当地通讯社的稿件,从而拓宽自己的新闻来源。

《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外景。

可以说,从1996年8月底至10月底,这是异乎寻常的两个月。从报社总部到洛杉矶记者站,从确定美国版办报方针到锁定版面框架,从提供人力资源到后勤保障,前方和后方一直保持着频繁的热线联系。至于两位驻美记者和公司全体员工,为了联系作者、落实稿源、走访侨团、拜会名流、租借用房、调试设备,直到两次试版成功,几乎是天天连轴转。就这样,1996年11月9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成立和美国版问世这一双喜临门的日子!

1996年11月9日,在洛杉矶闻名遐迩的雷志·卡尔顿饭店高高的尖顶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新民晚报·美国版》创刊暨记者站成立仪式在这里如期举行。中国驻美使领馆官员、侨团首领、各界友好人士与读者、作者代表600余人欢聚一堂,热烈祝贺中国大陆第一份在海外采编出版的报纸正式创刊。

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专程赶来出席盛典。他亲自为《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揭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以一位晚报老读者的口吻说道:“我在上海每天都看《新民晚报》,从晚报上,我可以知道哪条马路还不是很干净,哪里的下水道需要去疏通……我也是体育爱好者,是申花足球队的球迷,申花队输了输在哪里,赢了赢在何处,晚报上都有权威的评论……”最后,徐市长不胜感慨地说:“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春风得意马蹄疾’。是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新民晚报》的事业得以飞速发展,得以从国内发展到海外。在此,我衷心祝愿《新民晚报·美国版》旗开得胜,越办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晚上,徐市长在参加当地华人社团的招待晚宴中继续帮我们宣传《新民晚报》,讲述晚报的内容和特点,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对晚报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非常感动。

庆典上,周文重、冯树森、国务院新闻办副秘书长康春华、洛杉矶中国企业家联谊会会长黄朱正、阿罕布拉市原市长泰尔麦基·伯克先后发言,特烈祝贺美国版创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陈文英宣读了洛杉矶市市长雷登的贺信,并将一帧贺匾赐予我。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总干事沈小平代表全美70多所中文学校向《新民晚报》赠送祝词为“海外之光,读者福音”的贺匾。一位与会的老华侨动情地说:“《新民晚报》到美国来发展,且举行如此规模盛大的庆典,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最后,我代表报社全体同仁致答谢词,表示一定以燕子衔泥的精神,锲而不舍,涓涓不弃,为友谊之桥更加坚固、理解之窗开得更大作出实实在在的奉献!新华社和中新社都对这一盛典播发了电讯稿,国内主要报纸纷纷予以刊登,港澳地区的不少媒体也十分重视。

美国版问世以后,在美国华人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行量不断上升。有读者反映说《新民晚报》比较客观公正,不仅新闻真实可信,而且副刊专刊特别好看耐看。洛杉矶中文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日报》的社长在对采编人员的讲话中还将我们视为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从电子传版、同步印刷发行到美国版创刊、设立记者站,相隔两年时间,这是很不容易迈出的一大步。正如徐市长所讲,“春风得意马蹄疾”。

让我们备受鼓舞,更加激动的是,1997年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江泽民主席专门接见了我们晚报驻美机构的全体人员。关于这次接见,早在江泽民主席出国前,我们通过市委向中办打了报告,希望能在美国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中办批准了我们的申请,外交部对这次接见作了具体安排。1997年11月2日下午5时许,江泽民主席在圆满结束访美之际,于下榻的洛杉矶世纪广场大饭店亲切接见了我们晚报驻美机构的全体人员。接见时,我将随行人员逐个向江主席介绍,他高兴地同每个人握手。我向江泽民主席简要汇报了从1994年11起《新民晚报》在美国同步印刷发行,以及近一年美国版创刊后受到广大华人读者欢迎的情况。江泽民主席含笑频频点头,并说:“这是一件好事,有人已向我作了介绍。”接着,江泽民主席非常仔细地询问了诸如公司建在何处、记者站设在哪里、美国版主要内容、读者构成状况、大体发行范围、采用何种字体印刷等问题,我都一一作了回答。接见即将结束时,我们请求江泽民主席为《新民晚报》同仁和广大读者说几句话,他随即用中英两种语言勉励说:“希望你们把《新民晚报》办得更好,把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交流和合作的工作做得更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薪火相传创新业。我们《新民晚报》全体同仁牢记着江泽民主席的谆谆嘱托,在发展海外报业、加强外宣工作中奋发进取,屡有建树。以创办《新民晚报·美国版》为起点,从2001年起,《新民晚报》加快在全球布点,截至到2010年,已在世界各地编辑出版了《澳洲版》《英国版》《日本版》《俄罗斯版》等26个海外版。这些海外版既使得海外合作方无偿得到有价值的信源,节省了编辑成本,《新民晚报》也无需承担海外版在当地印刷、纸张和发行的费用。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是我退休后,报社继任领导班子闯出的新路。《新民晚报》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扩大。

【口述人简介】

丁法章,1940年9月生。曾任《江西日报》言论组副组长、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上海《青年报》总编辑。1988年2月起,历任《新民晚报》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党组书记(1991年起改为党委书记)、总编辑,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其间,组织推动《新民晚报》实现美国同步印刷发行、创刊“美国版”、设立驻美记者站,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上海形象的独特窗口。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