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揭露扎心真相:天天鼓励教育孩子,娃却越来越躺平?

2023-10-10 11:33
安徽

原创 Dr.T 谷雨星球

大家好,我是Dr.T,一名空间物理学博士。

在育儿界,有几个困扰无数家长多年的棘手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初中刷掉一半小学学霸,高中又刷掉一半初中学霸?

为什么用奖惩制度养娃,娃越鸡越躺平?

为什么成人世界里遍布对自己职业的麻木呢?

这也是无数心理学家终身试图解答的课题。而为了回答解决这个问题,行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家等做过不少著名的实验。

实验对象从小白鼠到儿童、大学生、成人不等,大家都在试图通过实证回答:「胡萝卜加大棒」这套看似好用的奖惩制度,为什么在教育中却失效了呢?

小白鼠的实验

要说清楚奖惩机制的来源,必须提到的现代心理学的一大派系——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客观可观察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外部刺激的调控,即食物,金钱,惩罚等外在强化物,如何激励人类及动物采取特定行为。

在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论提出者)的迷宫实验中,他发现给予饥饿小鼠以食物的奖励,可以提升它的学习效率,使其在最短时间里走出迷宫。

而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杠杆箱实验中,他发现不断给予强化物,小鼠和鸽子可以习得以固定的节奏来按压操作杆.

但当强化物消失时,行为也逐渐消失。

■斯金纳箱老鼠可以通过操作压杆来得到食物,操作错误会被电击惩罚

激进的斯金纳认为人类本质上和小鼠、鸽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人类只不过是将其合理化,冠以各种意识、欲望、情绪等等名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外部刺激和行为结果,而不是内心的挣扎。

在某种意义上,行为主义的研究是成功的,至今仍然是训练动物甚至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当时其被过度泛化了。

这种理论对于成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企业里流传大量类似的管理方法,通过奖赏或惩罚来进行管理,在他们看来,任何动机的缺乏都可以归因于缺少刺激。

因此来自外部的激励(incentive)和惩罚也成为了管理的核心。

奖励惩罚机制在企业里见效快,深受推崇。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胡萝卜加大棒」无处不在,比如一次涨薪、奖金或责骂等,而我们也很习惯地将这种教育用在孩子身上。

家长对孩子基本套路就像对小白鼠一样,通过外部刺激来管理孩子——用「胡萝卜」引诱和奖励,做不到则用「大棒」来约束他。

但随着这套理论的越发广泛的应用,来自精神分析流派的人本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学派提出了激烈质疑,发现了「奖励的恶果」。

德西经典实验

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对统治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流派愈发怀疑。

如果奖惩制度这么有效,为什么成人世界遍布对职业的麻木?赚了再多的钱内在动机却消失了呢?为什么工作越努力,却没有成就感呢?

他猜测,这会不会跟外部世界不恰当地激励存在着关系?

他与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设想惺惺相惜,但他们也意识到在科学化的浪潮下,必须通过严格的实证才能让人们相信。

为此,德西设计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来探索人类内在动机和外部激励的关系。

实验很简单,他们召集了一群大学生来玩一种特别抢手、热门的拼图游戏,实验对象被分为了两组,进行了三次实验。

所有实验对象在研究情况在场时候玩拼图半小时,此后他们会被告知需要独自等待8分钟供研究人员处理数据。

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自由行动,旁边书桌上放着不少休闲杂志。

在实验对象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德西记录下他们在自由阶段自发拼图的时间,以此作为内在动机的强弱指标。

其中,第一组在三次实验里是一直没有回报的,而第二组里,第一次没有回报,第二次(Time 2)有金钱奖励,第三次实验里(Time 3)回到没有奖励的状态。

■索玛拼图,不同组在自由选择环节,花在拼图上的时间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

如上图所示,被给予金钱回报的学生(Experimental Group),在金钱的激励消失后(Time 3),更加不愿意在自由时间里玩他们本来兴致盎然的拼图,而是选择看杂志和发呆。

而没有金钱回报的学生却保持着对拼图的兴趣,在实验结束之后依然恋恋不舍地玩。

在德西看来,金钱回报作为外部激励,严重损害了个人内在动机,其损害的大小可以用Time3-Time1来衡量。

这项实验后来以各种通俗的版本流行于世,最经典的莫过于下面这个版本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爱午睡,却有一群孩子总在中午来他家门口踢球,令他不胜其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找回了宁静:

第一周,他每天给孩子们十块钱,欢迎他们来踢球,孩子们兴奋不已;

第二周,他每天给孩子们五块钱,孩子们开始有点失落;

第三周,他不再给孩子们钱了,孩子们愤愤不平,发誓再也不来他这踢球了。

■德西的经典书籍《内在动机》。

而自德西之后,不少人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也类似——

不管是对运动员、学龄儿童、公司职员相似的实验,都发现金钱和外在激励会损害内在动机。

有研究发现,相较于那些没有受到外部激励的孩子,为了金钱奖励而绘画的孩子,在奖励消失后,对绘画的兴趣也急速下降。

心理学家特蕾莎·阿马比尔观察了受到外部激励和没有外部激励时孩子们实际绘画的质量。

那些自主绘画,也就是内在动机更强的孩子,画出的画质量更好,使用的颜色更多,设计更新颖,图案也更多。

还有一则针对孩子运动的研究发现,家长物质奖励或强制安排,都会降低孩子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

而日本教育心理学家Masaharu KAGE做的这个实验,与家长们更关心的学习成绩提升密切相关。

他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学习同样的内容,在之后进行不同的方式测试。

其中一组学生要将结果交给老师打分,并用来作为最终的课业评价。另一组学生自己检查小测验的结果,成绩不作为最终评价的一部分。

Masaharu发现,那些为了测试而学习的孩子们,对材料的理解上会比不用测试的孩子更差。

当他们知道老师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就会更加专注于记忆事实,而不是真正掌握知识。

实验一周后,研究者再次测试孩子们发现,参加评估性测试的学生忘记的内容更多。

「他们就好像拔掉了塞子,让原本记住的东西流走了。」借用计算机术语,德西的合作者瑞安将之称为「核心转储」。

■难怪我高考后知识点全忘了……

当然,德西以及相关研究者的结论极具争议性,但也为我们去理解看似完美奖惩制度划开了一道口子,也为我们找到真正内驱力提供了一个方向。

奖励的「恶果」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本身很享受这个活动,额外的奖励不是应该让我更享受这项成就吗?

这可能是因为当我们接受外部回报时,会出现过度合理化的趋势(over justification),即将做这件事看作是为了达成他人目的,获取金钱或避免惩罚的途径。

这种认知侵蚀了原有的感受,行动者不再认为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喜好而行动了。

内在动机的关键在于我们成为自己行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作的棋子。

但外在的奖励削弱了行为者对这项活动的自发性的评价,与他们渴望掌控自己和自身行为的渴望产生了冲突。

于是,这项活动被视为工作,被视为自身对外部世界的妥协。

当然,金钱等外在刺激的力量虽然很强大,在其存在的情况下会使人朝着其激励的方向去行动。

但一旦外在激励消失,人们就会终结这种行动,摆脱这种被操控的异化感。

外部激励还会变相地鼓励抄近路,只注重呈现结果而不是真实所获。

更糟糕的是,这种对结果的关注会伤害内在动机,长期来看会降低行为者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以及愿意投入的时间,最终产生厌学、厌世的情绪。

这可能也是用外在动力鸡娃,越鸡越废的原因。

■简单心理发布的青少年压力来源分布,父母的压力、考试压力、迷茫占了大头。

这让我想起马克思曾经写过这种以纯市场的外部奖励方式,是如何摧毁了我们的幸福感。

在大工业化时代之前,一个小镇上的皮匠是备受尊敬的角色,他熟知每个人的脚型和需要,从生皮开始鞣制打样缝合,为其制作合适的鞋子。

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被穿在街坊邻里的脚上,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喜爱和需要。

他有选择工作内容的自主权和胜任感,为自己的手艺自豪。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没人想回到工业时代之前的贫穷与卑微,现代世界的财富必不可少,一份没有收入的工作也注定不能长久。

那么真正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放弃这种奖惩机制,而是帮助孩子寻找到激励某项行为的「内在动机」呢?

美国最猛烈批判「奖励与惩罚」教养方式的教育专家艾尔菲·科恩在《奖励的恶果》里写道:

「胡萝卜加大棒」的底层逻辑源自「控制动物行为」的手段,是把孩子当成了「宠物」。

如何不以养「宠物」的方式帮孩子找到这种内驱力?

很多实验也试图找到答案,下一篇详谈。

参考文献

[1]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rticle i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Edward L Deci, April 1971

[2] A Critical Review of Studie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2(3):345-359, Masaharu KAGE, January 1994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 2000-5

[4] The Risk and Reward of a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s of a Merit Pay Program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3):400-418, John R. Deckop, Carol Cabrey Cirka, September 2000

[5] Changes in intrinsic motivation as a function of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reats.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Edward Deci, Wayne F. Casico. April, 1972

[6] Amabile, T. M., Hennessey, B. A., & Grossman, B. S. (1986). Soci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The effects of contracted-for rewar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1), 14–23.

[7] Amabile, T. M., DeJong, W., & Lepper, M. R. (1976). Effects of externally imposed deadlines on subsequent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1), 92–98.

[8] 《内在动机》,[美]爱德华·L. 德西(Edward L. Deci) / [美]理查德·弗拉斯特(Richard Flaste),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原标题:《心理学实验揭露扎心真相:我天天鼓励教育孩子,怎么娃却越来越躺平?》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