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木叶:用词语把拥有过的美好汲取出来
青年批评家、诗人木叶的早年作品集《那些无法赞美的》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近日,木叶与青年批评家、复旦大学教授金理来到上海图书馆,以“语词初临”为题,与读者们分享这本新书。
木叶解释道,“语词初临”,就是指生命中总会有某一事物在某一时刻没有任何先兆就突然出现了,有时候它可能就是一个词语,瞬间触动你、照亮你、颠覆你,让你惊喜而又不知所措。
“人生中很多事物在某一个时刻到来,你可能接住了,可能错过了,可能忘记了,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再次与它一同行进,惊奇、美好而又宿命,我觉得就是‘初临’。”他说,“语词像光一样初临。”
那些出神的时刻
书名《那些无法赞美的》取自木叶的一首小诗。这本书分四辑,辑一为诗小说与散文诗,辑二是古今诗思的交汇,辑三为信件,包括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也包括关于画家、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摇滚歌星、异类人物的文字,辑四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对诗歌的一些思考。
金理形容,这是一本不太能够归类的小册子,它的背后是一颗自由的心灵。
诗人木叶的早年作品集《那些无法赞美的》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
“我在读这本小册子时,经常有出神的时刻。”金理举例,比如其中一篇写王朔,木叶一开始就写了一段非常印象式的关于王朔的描述:“他的话未必都对,但都好玩,就是隐约间有些幻灭,仿佛一块石头在天上飞”。
又比如写贾植芳先生的那一篇,结束采访时,木叶写道:“这位老人一生的激荡、潇洒与磨难仿佛都收拢在一根拐杖的拐角——有着纹络,有着光润,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写着一撇一捺”。
“贾先生反复告诫我们,要把‘人’字写端正。木叶兄突然之间能够把一个非常惯常的表达重新擦亮。”金理说,“读这本小册子,我时时会因为记忆沉浸其中,但又时不时出神一小会儿,这是非常美妙的,给我双重享受的阅读过程。”
活动现场
每一次动人的相遇
《那些无法赞美的》中收录的文字,最早的写于1995年,那时木叶还在读大学,最晚的写于2008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金理因此想起一个乐评人曾谈及听音乐的两种状态,一种是一年之内听五十首曲子,还有一种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和这五十首曲子一次一次去相遇,木叶的这本小书就是后者的状态。“相遇,不只是人和音乐的相遇,当中有家事、国事、天下事,包括你的心事。每一次相遇的时刻都是非常动人的。这样一个个让人怦然心动的时刻,需要一个稍微长时间的跨度去容纳。”
木叶坦言,这本小书是他的处女作,想献给的一些人——他们大多并不在身边,或者已经在时间之流有了自己新的运行方式,但他们的那些才情、智慧和事迹是不灭的。“每一个书写者可能有一点小小的使命,把那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智慧、才华汲取出来,如果能变成文字就变成文字,如果不能变成文字,也可以一言一语地讲给身边的人:他们会走到时间之中,他们会开出花来。”
木叶
在另一场读书会活动里,青年批评家黄德海与作家赵松也分享了自己对这本小书的感受。赵松体会出了新作中的诗性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他认为全篇简练灵动,赋予读者一种“江上行舟”的感觉,就像在读一部诗人的精神自传。黄德海也对木叶的诗人属性尤为关注,他认为新作是木叶所构建的世界,容纳了不同文学家的意见。读者可以在书中见到各种木叶的化身,因为这其中悬挂着他对世界所有的爱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