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化社会的来临,民俗学应做出怎样的改变?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3-09-28 09:27
来源:澎湃新闻

随着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当今都市社会中的新常态,在给当代人带来各种风险改变其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论坛,来自海内外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9月23日至24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召开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追寻可能性的城市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论坛。来自海内外多所高等院校的40余位知名学者出席,从多学科视角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民俗学的现代转型、都市生活方式、审美与艺术实践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和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发表开幕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指出现代民俗学应以关心都市文化研究、以直面日常生活及其新动向为重要方向。

在随后的主旨发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以及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分别从“城乡中国”及“新型城镇化”等角度进一步强调中国民俗学研究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们的研究都致力于提高民俗学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解释力。

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发言

高丙中提出,在城乡贯通的中国社会预期下,当代民俗学应该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中国”,从“特殊人群”走向“一般国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非遗项目是特殊人群的文化实践,非遗保护的过程使得它们演变为公共文化,演变为一般国民的生活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城乡打通也是重建新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而新的民俗学将积极参与这个过程。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长达4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又开始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山水自然、乡愁和传统文化等要素也会有所增加。”周星认为,以“当下”为指向的中国现代民俗学,自然不能无视“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也不能忽略“都市型”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活革命”在亿万国民的生活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

其后的海外民俗学专场中,来自日本和美国的五位学者从民俗学研究贴近当下日常生活的方法,以及传统民俗之于当代社区、社区民众的意义等方向发表了精彩研究。

23日下午,本次论坛进入学术研讨环节,两个平行会场同时进行,且每个会场均分为上下两个专题。第一会场的第一项专题主要围绕“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探索”展开,6位发言人均以“都市”和“日常生活”为关键词进行探讨,尝试提出现代民俗学研究应对不确定性的可操作路径。第二专题从地方与空间出发,不仅有对传统的空间理论和文化聚落等概念的反思;同时也涉及到地方IP、非遗影像等前沿话题。第二个平行会场则以都市生活方式、审美与艺术以及都市中的艺术实践为讨论核心,发表者从多学科立场出发,分享了多项丰富的经验研究。24日上午两个平行论坛重点讨论了对“手工艺”在当下的“实践性”和意义的思考。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对“附近”的学术思考,试图对不确定的社会语境中所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回应。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强调,相比于应对不确定性,作为学者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之中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以帮助人民获得确定性,从而建构属于个体自我的美好生活文化,这也正是本次论坛筹备的初心和旨归。

“随着城市化社会的来临,城市人群置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既面对各种风险,也拥有了多样化生活的可能性,城市中的民众为应对不确定性和探寻可能性进行了传统的化用,建构了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新的文化实践。面向当下,追踪、记录和解析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活创造实践,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是现代民俗学的坚守方向,也是民俗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担当经世济民之学的现代要义。”徐赣丽表示。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