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 - 犹存的盛唐
本文总字数约8000+
阅读完成时间约12min
一,佛教东传及大雁塔营造史
二,雁塔形制及层高演变推测
三,大雁塔主要建筑结构剖析
四,塔院木构复原及院落变迁
西安,作为家喻户晓的古都,上至秦汉,有着始皇帝的兵马俑、汉唐的长安城,而下至明清,古城墙与钟楼等等,都是数一数二的历史遗存。
对于这座古城而言,历史更迭留下的痕迹过于深厚,而千百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都还来不及冷却故都的余温,就再一次步入下一个王朝的历史之中。
如今,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记中,唐王朝的历史,或许是最为璀璨的一段。
仅剩遗址的大明宫含元殿台基 摄影:李文博
只可惜历代城市的叠压,让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留给我们的遗存,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所覆盖。
西安城俯瞰 摄影:余明
如今我们可以触及的长安,除了古城东北角的大明宫遗址几乎被完整保留下来,其余均以片段的形式出现。
其实隋唐长安城遗迹的片段式分布,也源于唐末缩城使得长安城的大部分城区面积没有实质被继承下来。
西安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实则大面积占据了原唐代长安城范围,遗址被现代楼房地基破坏挤占,故而零星不成系统。
唐天坛遗址、青龙寺遗址、明德门遗址、含光门遗址、曲江池遗址以及兴庆宫遗址等地均开辟了遗址公园,虽然散落,但也不失为寻找唐长安城的注脚。
长安城明德门遗址 摄影:李文博 明德门复原:丁雨佳
(前方建筑为建模复原,后方建筑为遗址示意现状)
如果要在西安大地上找到一处最能代表唐王朝的建筑,还是非大雁塔莫属。
西安大雁塔 摄影:刘夙培
从最初建造时的藏经之所,到如今西安城的文化地标,大雁塔在不同时期都见证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变迁,作为唐代的“物证”,它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那依然炽热的盛唐。
壹
大乘西来
要搞懂大雁塔,我们还需要从佛塔的源流开始讲起。
佛塔这种建筑形式源自于古印度。
佛塔梵文称为窣渚波(stupa),从形式上来看,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塔的形式大不相同。
以桑奇大塔为例,印度佛塔一般由塔门,围栏,塔基,覆钵,冠顶五部分组成。与中国境内的佛塔基本上不沾边,更像一个巨大的“坟包”。
实际上,窣渚波还真就是佛陀的坟墓,佛陀涅槃之后,其弟子会在其佛骨舍利之上建造成坟冢,再围以栏杆,这就是窣渚波建筑的雏形。
印度窣渚波,古塔之源 摄影:李文博
窣渚波因埋葬佛骨舍利,所以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佛徒通过围绕佛塔,完成对佛陀的礼拜。
- 形制源流 -
窣渚波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在汉代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
彼时,中国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建筑体系,从汉代出土的陶楼中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建筑多建造为楼阁形式。
所以佛塔的中国化也需要与中国本土建筑融合,将窣渚波和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结合起来,更便于佛教传播。
此时,窣渚波的元素作为了象征性的意向放在了楼阁的最顶端。
襄阳博物馆馆藏 东汉陶楼
已明显发现窣渚波和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结合起来的形象
东汉时期笮融在徐州建的浮图寺,文献记载“重铜架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见当时的佛塔已经开始中国化。彼时“塔”这种建筑尚未脱离楼阁的范畴,它将窣渚波和楼阁建筑进行了结合。
至北魏,从云冈石窟中刻画了早期佛塔形象中可以看到佛塔的形象进一步发展,多以四方楼阁式塔的形式出现。
图片来源:《中国石窟·云冈石窟》插图
除此之外,洛阳永宁寺塔的发掘,也进一步证实了北朝时期建造方形塔的实例。
永宁寺塔复原 摄影:禹涵
至隋唐,建筑构造较北魏而言更成体系,此时的佛塔的形象大部分已经楼阁化了,虽然唐代木塔在中国没有留存,但从唐朝传至日本的佛寺木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楼阁式塔的大规模建造。
但最初大雁塔的建造,却与汉代佛教传承以来的楼阁塔样式不同。
我们或许会奇怪,如今的大雁塔是一座接近四面木楼阁塔样式的砖造塔,但为什么它与早期佛塔不是继承关系呢?
这和著名唐代僧人——玄奘法师有着直接联系。
- 西天取经 -
玄奘法师不必多说,我想《西游记》的家喻户晓,已让我们对这位“唐僧”有了初步的了解。
虽然没有了吴承恩笔下四个徒弟和一众妖魔鬼怪,但玄奘西行这一路所经历的困难远可能比我们所想还要艰辛。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镰仓时代14世纪 佚名 玄奘三藏像
贞观元年(627年),为解心中疑惑,玄奘法师在“有诏不许”的情况下,独自离开长安,踏上了西行之路。当然,在我们如今看来,玄奘属于“偷渡出境”了。
喜马拉雅山南坡广袤的南亚次大陆,即玄奘足迹所致 图源:NASA
我们熟知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已在动乱中被毁)也曾在玄奘西行时被记录,如今我们依然能从玄奘见闻中对照出各个中亚及南亚国家。
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
巴米扬西大佛
巴米扬东大佛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盘卧像,长千余尺。
他途中穿越戈壁大漠,翻过高山雪玲,渡过湍急大河,历经十七年,最终带回来几千卷真经。
玄奘西行线路参考:子直
https://www.ageeye.cn/map/53779/?static=0#5/0/0/89.03836/29.51103
“西游记”到这里就结束了,但玄奘的历程却并没有结束。
玄奘后半生也可以用西游记一句歌词形容:
“人生总有限,功业总无涯”。
回到长安后,他又花费毕生精力,翻译所求的经文,正如西游记主题曲中所唱:“要把这真理妙谛播天下,要让我九州处处批锦霞”。
最初,翻译经书的地点设在了弘福寺,但此后,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报答其母长孙皇后恩典,于长安东南的晋昌坊内修建慈恩寺。
高宗请玄奘法师担任慈恩寺主持,玄奘入慈恩,那译经的场所也从弘福寺转到了慈恩寺。
随着译经工作的持续展开,为了存放西域经像,安置翻译的经书,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奏表高宗,要在慈恩寺中建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
三年春三月。法师欲于寺端门之阳造石浮图。安置西域所将经像。其意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
浮图量高三十丈。拟显大国之崇基。为释迦之故迹。将欲营筑附表闻奏。
佛陀伽耶大菩提寺,推测为玄奘修塔的参考 摄影:李文博
但这提案因三十丈石塔耗工较大为由,被皇帝驳回,转而只在慈恩寺中建造了五层的砖塔,这便是大雁塔的前身。
敕使中书舍人李义府。报法师云。师所营塔功大恐难卒成。宜用砖造。亦不愿师辛苦。今已敕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助师。足得成办。于是用砖仍改就西院。
慈恩寺塔告成后,玄奘用余生的时间和心血翻译了包括《般若波多蜜心经》等经典经文,并在翻译经书的同时,用1年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2卷10万字的《大唐西域记》,囊括西行路上西域各国的地理、人文、政治情况。
大唐西域记 南宋绍兴二年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刊本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还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与《述三藏圣教序记》,存放于大雁塔中。
南面有两碑。载二圣三藏圣教序记。其书即尚书右僕射河南公褚遂良之笔也。
唐麟德元年,玄奘大师圆寂,遗体运回长安,初葬于白鹿原。唐总章二年迁葬樊川,修建护国兴教寺,造塔供奉,至今玄奘舍利塔犹存。
兴教寺,玄奘舍利塔 摄影:李文博
玄奘塔与雁塔类似,塔高21米,底层边长5.2米,塔身五层,平面为正方形,同样为砖造仿楼阁式塔。
兴教寺,玄奘舍利塔 摄影:李文博
与大雁塔不同,玄奘塔塔体有砖仿木斗拱,其外立面砖仿木立柱则为八棱柱,相对而言更接近木楼阁塔,但体量较小一些。
了解完玄奘法师的一生,让我们回到大雁塔。当然,大雁塔起初并非以“雁塔”为名。
- 雁塔提名 -
唐初刚刚建塔的时候,塔随寺名,称“慈恩寺塔”。雁塔之名,实际来源于佛教故事。
《大唐西域记》卷九载: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
相传佛曾经化身大雁,从天坠落而死,以此告诫世人不要杀生,唐人将大雁作为鸟中的吉祥物,遂之以“雁塔”命名。
初唐之时,雁塔也并非作为某座塔的专称,只是佛塔的一种“泛称”。而在长安开始逐渐有了“雁塔题名”的活动之后,雁塔也由“泛称”逐渐过渡到了“慈恩寺塔”。
大雁塔一层嵌,明代雁塔题名石刻 摄影:李文博
雁塔提名,即自唐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及第,先同游曲江池,在杏园参加御宴,然后登临大雁塔,于寺内题名留念。
唐 佚名 宫乐图 图中描绘了唐代聚会筵席的场面
如白居易曾在一举及第时书写下自己的激动: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到了宋代,文献中已将慈恩寺塔明确称之为“雁塔”,可见这种提名活动让慈恩寺塔逐渐更名。
后至明代,考生们依然仿唐代“雁塔题名”,中举之考生在西安慈恩寺塔和荐福寺塔立碑留念。为便于区别,将慈恩寺塔称为“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
既然雁塔提名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明代,那大雁塔本身,在这千年的时光中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贰
改制再考
虽然楼阁式塔在唐初已经定型,但大雁塔最初却并非遵循楼阁式塔修造,反而借鉴了玄奘在古印度看到的窣渚波。
古印度窣渚波 摄影:李文博
这或许是玄奘在西行游历期间笃信古印度佛塔样式更为标准的缘故。
大雁塔,实际上是佛塔演变中的一次逆潮流。
- 初建五层(六层) -
玄奘最初主持建造的大雁塔,是仿照西域塔的形式建造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
其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倣西域制度。不循此旧式也。塔有五级。并相轮露槃。凡高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馀粒。上层以石为室。
印度古代圆板状浮雕供品
图片来源: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 杨鸿勋
当然也有一部分初建为六层的记载,但五层和六层的外形基本描述差别不大,《长安志》卷八《晋昌坊》:
半以东大慈恩寺,寺西院浮图六级,崇三百尺。砖表土心, 仿西域窣渚波制度, 以置西域经像。
可见最初玄奘法师建造的塔应该更接近窣渚波的形象,但大雁塔建设依据的似乎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窣渚波,反而更像印度佛陀伽耶大菩提寺中的“塔”。
印度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摄影:李文博
《大唐西域记载》:“ 菩提树东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广二十余步;垒以青砖,涂以石灰;层龛皆有金像,四壁镂作奇制,或连珠形,或天仙像,上置金铜阿摩落伽果。”
印度佛陀伽耶大菩提寺 摄影:李文博
杨鸿勋先生曾经依据印度的“佛陀伽耶精舍”推测大雁塔最初建造时候应当为五层,方形平面,四壁雕满佛像,塔顶作平台,设置金刚宝座塔,中间为高大的覆钵式的塔,四角为四个小型覆钵式的塔。
如果我们将记载中最初的大雁塔的一百八十尺高按唐尺反推,那大致就是如今大雁塔第五层高度左右,可见大雁塔最初接近“佛陀伽耶精舍”的推断是比较合理的。
- 改建争论 -
玄奘法师五层塔建好之后,于高宗朝或武周时期经历过一次改建,这次改建“依东夏制表旧式”,将原来西域样式塔改成了传统的中国四方楼阁式样的塔。
中国四方楼阁塔,如汉魏洛阳城中的永宁寺塔,依照塔基可以推测,永宁寺就是我国早期楼阁木塔的实例。
改建大雁塔的匠人把塔刹换成了中国式样的金属塔刹或者宝顶,宝塔比之前更高,内部也设置了木楼梯可以登临。
北宋宋敏求所撰《长安志》,记载了本次改建的经过:
(晋昌坊)半以东大慈恩寺,寺西院浮图六级,高三百尺。注云:沙门玄奘所立,初唯五层,祟一百九十尺,砖表土心,仿西域窣渚坡制度,以置西域经像。
后浮图心内卉木钻出,渐以颓毁。长安中更拆改造,依东夏刹表旧式,特祟于前。
但这一次改建大雁塔的高度,在学界一直有着争议,杨鸿勋老师给出了历代大雁塔的沿革推测,但其复原的收分与现状仍有着不小的差别。
玄奘所建五层窣渚波样式的“塔”在文献中被描述为“后浮图心内卉木钻出,渐以颓毁。”我们不清楚这一次“颓毁”是被被彻底拆除重建还是在旧塔上大加改造。
文献中并没有确切说这一次建设将塔加高至几层,因此有了七层和十层两个说法:
- 七层说法 -
虽然高宗及武则天时代并没有确凿证据,但是在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岑参所作一诗中明确描述为七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等同僚诗友郊游,来到慈恩寺,他们登塔拾级而上,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据此诗可见,大雁塔在岑参攀登时,应为七层。
且岑参(718-769)所处年代与武则天(624-705)所处年代前后相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雁塔是否加高降低又再一次经历改建,我们很难判断。
而大雁塔被改为“东夏旧式”,我们假设原塔仍然有留存一部分,那其实只需要向上加层并改掉“窣渚坡”顶式,重修塔体内构,添加楼梯和塔刹即可,五改七是较为合理的。
高宗朝或武周期间的这段描述十分笼统,我们只知道这次改造是按东夏刹表旧制,也知道比原来高,但什么时候改造,改后有几层并没有论述。
- 十层说法 -
学界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武周时期,武则天为了打破古塔层高为奇数的特征,将大雁塔直接改成了十层。
“十层”的说法,来源自两处: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 —779),唐代诗人章八元写过十层:
《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仙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章八元,睦州桐庐人,代宗大历六年(771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时曾为句容主簿。
章八元诗词中虽有“十层”描述,但对比诗句下文更像是夸张修辞,类似“南朝四百八十寺”一样,并非实际有“四百八十寺”。所以这里的十层比岑参“七层”来说略有点虚。
而北宋张礼在《游城南记》中也有关于十层的记载:
长安中摧倒,天后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层。
张礼与宋敏求同为北宋时人,但宋敏求《长安志》中并没有关于武则天改建了十层的记载,只说“特祟于前”。
《游城南记》作为游记,我们也不清楚张礼的“十层”考据自何处。
抛开文献,我们假设将明代大雁塔的包砖去除,从梁思成先生及喜仁龙绘制的首层平面来看,大雁塔一层门楣确为唐构,也就是说底层宽度在包砖前后的变化是不大的。
且有记录在建国后大修时,测得明代包砖厚度大约在六十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包砖前后其实大雁塔收分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大雁塔一层券门 摄影:李文博
从塔身收分来讲,若将大雁塔加盖至十层,最上部的塔身会很小,整个塔会形成一个尖锥体,最上层甚至类似“四门塔”的样式。
济南市历城区四门塔,隋大业七年 摄影:李文博
这种尖锥形很难说与唐代同时期木塔舒展的屋檐样式相符,甚至与楼阁式塔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除非大雁塔上层砖体在历代剥落严重,让收分变大,那还原其十层的样式就显得更为直立,但从明代和唐代砖体来看,其实这种可能性不大。
故而我们合理猜测,大雁塔自武则天改建以来,可能一直保持着七层的外观至今,并没有增建。
但我们如今看到的大雁塔,可以说是唐代风貌吗?
唐末五代至宋元明清时期,慈恩寺经历过多轮毁建修缮,大雁塔又经历了什么呢?
叁
塈土叠砖
五代至宋时期,基本上都有文献记载大雁塔为七层,可见自唐代改建以来,至少在五代之后,基本维持七层未变。
张礼《游城南记》注文中云:塔自兵火之余,止存七层。长兴中,西京留守安重霸再修之,判官王裕仁为之记。
大唐灭亡后,长安缩城,雁塔被远抛在城外,除了塔身受创,慈恩寺也几乎不存。
当然,这期间大雁塔多次失火遭到破坏,致使木楼梯烧毁,无法登临雁塔。
张礼 《游城南记》中记载:熙宁中,富民康生遗火,经宵不灭,而游人自此衰矣。
此后至金哀宗正大年间,慈恩寺整个寺庙已经废毁殆尽,仅大雁塔存留。
仍留有断壁残垣的大雁塔 摄影:Osvald Sirén
《游城南记续注》中记载:正大迁徒,寺宇废毁殆尽,惟一塔俨然。塔之东西两龛,唐褚遂良所书《圣教序》,及唐人《题名记》碑刻存焉。
- 明代大修 -
明代,大雁塔经过嘉靖年间大地震,塔刹震落。经历过多轮摧残,可想而知这座塔几乎已经濒临倒坍的边缘。晚清旧照片中的大雁塔周围,已是十分萧条。
大雁塔与残垣
大雁塔与大殿后禅堂
直到在明万历年间,尚书温纯重修此塔,安装了木楼梯,重新砌筑了外立面砖层,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雁塔样式。
《陕西通志》(卷四)记载:“重加修饰,施梯始得至其颠”。
后清代乾隆年间大雁塔也经历过一次修葺,但七层方形楼阁式砖塔的基本样貌没有改变。
明代的修缮,奠定了如今大雁塔的面貌,但唐代的雄风仍在。
- 土塈、砖砌 -
现存的大雁塔为七层,外包青砖,高64米,整个塔坐落于高4.2米的基座之上。
大雁塔塔从结构开看,属于土木混合结构。主体建筑利用土塈(土塈为湿土夯筑的风干砖)和青砖构造,内为土塈,外为青砖,内夯外砌,支撑起大雁塔。
但也正是由于内部土塈问题,大雁塔一层劣化比较明显。
大雁塔一层明显劣化 摄影:李文博
从底层开始,整个塔身用青砖层层垒砌,每一层都用内外两层砖砌筑,砖的平均厚度都可达到6米左右。
大雁塔每层砖构券洞
大雁塔出檐砖构细节
大雁塔为了保持塔体稳定,使用大量土塈砌筑塔身,其内部空间其实极为狭窄,每层实则只有中部筒体(塔心室)空间和伸向四边的券洞空间。
塔身层叠而上,叠涩出檐,逐层收窄。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顶平砖攒尖,置釉陶宝葫芦塔刹。
大雁塔脊刹 摄影:李文博
- 券洞 -
塔身底层南面设置三个门洞,东北西面各一个门洞,南面居中门洞为通入塔身内的券洞,左右为佛龛,不与塔身内贯通。
南面左右券洞内设《圣教序》及《圣教序记》两块石碑,没有移动过的形迹,与《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载相符。
西龛为唐太宗李世民撰文
东龛为唐高宗李治撰文
塔身一层四面券洞门为花岗石叠积成。在门楣上有唐代题记,以及西门楣中,有唐代建筑形象出现。
这四块石刻图,基本可以认为是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改建时的遗物,是初唐时期(618—712)长安佛教艺术的代表。
二层往上,其上六层均有中心方形塔室,塔室四面,每层均当心间辟券门,设置一个券洞,各层环绕着矮短的檐廊。
大雁塔上层券洞内部 摄影:李文博
故而我们可以得知,大雁塔自创建以来,塔身基础和下层布置基本没有改动过,但塔体上层历朝均有修葺。
- 木架、木梯 -
1931年,“佛教将军”朱子桥发愿修整大慈恩寺,他募款2.4万元,整修上殿和塔内盘梯,并添建观堂一座。
对于雁塔而言,土塈与青砖用以承重,而塔身内部搭接木柱,木柱上搭接了螺旋上升的直角木梯,每层架楼板,使得我们可以沿着木梯盘旋而上,登临眺望。
如今我们看到的塔内楼梯为建国后修缮时加固过的样子,其一至二层为双螺旋,二至七层为单旋,虽观感较新,但依然能看出早期登塔时楼梯的主要构造。
由于楼梯和塔心室并未发现有结构性关联的横向构件,我们可以认为雁塔塔身承重主要还是依赖砖土结构承重,无木构承重结构。
大雁塔一层盘梯 摄影:李文博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雁塔长存,但盘梯毁建无数,可见内部木构主要用于支撑塔心室地面与上下楼梯,应与塔身结构关联不大。
- 外立面 -
而塔身外侧,1991年维修塔檐、塔顶时,发现明代包砌的外层砖对内形成了隔离空间,有利于保护内部结构。
雁塔外壁,每层做仿木构处理,在出檐下,以砖仿木做出木柱、枋、阑额、斗栱等木构建筑形象。这些砖仿木构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木构做法,可谓古意浓重。
我们回到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先回顾一下唐代木构出檐的上下结构。相对而言木构对铺作的结构性作用更为偏重,大小连檐几乎被压缩在屋顶的一个面上。
大雁塔其立面则以砖仿木,简化了木构建筑上铺作(斗拱)这一部分结构,而强调了阑额等横向联系,其上下构件为:柱头承栌斗一朵,栌斗上为上下两层枋,其上为叠涩出檐,施菱角牙子。
这些仿木的砖柱在塔身形成开间:
一至二层,两层做九间;三至四层,两层做七间;最上面三层做五间。
自此,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塔身构造,但大慈恩寺却不止一座雁塔,穿越千年,让我们再看看这座古寺有着怎样的变迁。
肆
慈恩普护
慈恩寺建造之初,面积很大,占据半坊之地,寺内共有十三个院落,房舍一千八百九十七间,重楼复殿、云阁禅房。
“虹梁藻井,丹青云气,琼础铜㧺,金环华铺,并加殊丽”
只可惜时过境迁,偌大的寺院如今在地面上仅有雁塔留存。幸而我们在雁塔西门门楣上依然得见唐代佛殿的线刻,或许门楣上所刻的这座五开间的佛殿,就曾在慈恩寺出现过。
梁思成绘制 大雁塔一层西门楣,唐代佛殿图手稿
虽不能复原整个唐代慈恩寺,但我们不妨通过线刻反推,一睹这座五开间唐代佛殿的盛容。
《佛殿图》中明确绘制了唐代建筑斗拱(铺作)的特征,其中不乏有双杪单拱造与人字栱蜀柱等形象出现,可见到了盛唐时,斗拱做法已经非常多样,尤其是人字栱所代表的早期木构特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斗拱以外,《佛殿图》还绘制了唐代院落连廊的处理方式,鸱尾的大致样式以及我们常见的早期覆莲柱础,这让我们对慈恩寺曾有过的木构有了进一步认知。
唐代的慈恩寺不仅是玄奘法师译经的场所,还是长安城中赏花、看戏的好去处。
寺院中牡丹繁盛,元果院和太平院是赏花的重要场所,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牡丹花开得最为繁盛的时候。
辽宁省博物馆藏 传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除此之外,慈恩寺在唐代还是一座有名的戏场,唐代的戏场表演并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而是多以杂耍表演居多。
由此可见,唐初的慈恩寺是一处集聚多种功能的公共活动场所。
唐 佚名 仕女图
一千多年的更迭,现存的慈恩寺早已不是原来格局,规模仅及原慈恩寺的西塔院。
慈恩寺明清院落旧影
现存院落共四进,中轴线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兜率(法堂)大殿、大雁塔。大雁塔北为后纪念玄奘而建设的三藏院,用以陈列玄奘相关史料。
大慈恩寺院落格局现状 摄影:丁俊豪
山门为三开间建筑,旧照中原貌为硬山顶建筑,重修后改为歇山顶。檐下匾额“大慈恩寺”由江泽民总书记所题写。
大慈恩寺山门 摄影:禹涵
进入山门,东西两侧置钟鼓楼,对向而立,为砖木混合结构,其一层出檐与大雁塔还有些许相似,颇有趣味。
大慈恩寺钟鼓楼 摄影:禹涵
北面为石台基上的大雄宝殿,山门北侧至大雄宝殿之间旧时还有一道门,旧照中显示为面阔三开间硬山顶建筑。
大殿前三开间硬山房旧影
如今此门不存,改为广场。由钟楼可向前直达大殿,此门去除后广场空间显得更为空旷。
大慈恩寺改建后的空旷广场 摄影:禹涵
旧时此门向北至大殿前放置的许多碑刻,远远看去仍存古意。应当是寺庙重修时将碑刻搬迁至其他地方保存。
大雁塔旧时影像 摄影:Osvald Sirén
碑刻前为大雄宝殿,落于高台之上,面阔五间,旧为硬山顶两山面出假歇山翘檐。
慈恩寺大雄宝殿旧影
大殿今改为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释迦牟尼、阿难迦叶及十八罗汉像,梁架有清光绪年题记1则。
大慈恩寺改建后的大雄宝殿 摄影:禹涵
大雄宝殿北侧,为兜率殿(法堂),面阔五间,旧为硬山顶二层楼阁建筑。底层为法堂,上层为藏经楼,今改为单层单檐歇山顶。
大慈恩寺改建后的法堂 摄影:禹涵
殿内供奉弥勒佛,东西两壁刻有玄奘撰写的《请太宗文皇帝作序并题金表》和《谢太宗文皇帝制三藏圣教序表》。
东南侧为塔林区,共有和尚灵骨塔九座,经幢一个,明清碑刻八通。
大慈恩寺内的塔林 摄影:李文博
实则大慈恩寺从盛唐营建至今,也几乎只留有雁塔与部分明清寺庙木构建筑,且均已在建国后修缮中逐渐重修改制。
大雁塔旧照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BY Ernst Boerschmann.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慈恩寺,实际上是杂合了唐代至今各时代的营建,且建国后对主体改动尤大。
大雁塔南望,慈恩寺建筑与远处的大唐不夜城 摄影:禹涵
部分仿古建筑在重修或复建过程中与旧貌差别还是很大的,如北部三藏院的建筑风格与南部明清寺庙风格有着极大的不同。
大雁塔北望,慈恩寺仿唐三藏院 摄影:禹涵
我们在如今的大雁塔下,几乎难以看到明清西安城外大规模农田与隋唐长安城遗迹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仿唐新造之物。
伍
长安在望
从整个地理位置来看,大雁塔位于唐代长安城的南侧,与唐代大明宫位于同一轴线上。
作为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唐文化建筑,大明宫现已不存,而大雁塔却依旧屹立在安城南侧,延续着唐文化的根脉。
大雁塔与西安市区 摄影:刘夙培
大雁塔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雁塔北侧为纪念玄奘法师而建的三藏院
西天取经,即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
摄影:禹涵
至今天,大雁塔依旧是西安城重要的文化节点。2006年,西安市政府开始启动“大唐不夜城”的建设。
以大雁塔为起点,空间上延续大明宫—大雁塔的空间轴线,在大雁塔南侧打造长约2公里的商业步行街。
大雁塔南大唐不夜城 摄影:刘夙培
曾经的坊市互闻,如今的灯火通明,大雁塔历经千年而来,成为大唐长安城留给人们最后的盛世气象。从古至今,从长安到西安,它的形象都已经根植于每个长安人和西安人的精神深处。
大雁塔夜景及周围商圈 摄影:丁俊豪
请不要再说它“烂怂”,因为长安的余晖,至今依然在它的身上洒下斑驳,那是与千年前别无二致的光影。
长安如梦,而正因为有了大雁塔,这个梦才在人们心中无比真实。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筑科普文章悉数华夏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参考文献-
1. 景亚鹂.大慈恩寺历史沿革与文化利用[J].碑林论丛.2019(00)
2. 王亚荣.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文化价值[J].佛教文化.1998(05)
3. 阎文儒.西安大雁塔考[J].史学月刊.1981.(02)
4. 申秦雁.西安大雁塔名称溯源补正[J].考古与文物.1999(02)
5. 栗功.浅谈大雁塔内部的空间意境[J].品牌.2014(03)
6. 赵汗青.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J].西北美术.2016(04)
7.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原标题:《大雁塔-犹存的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