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满铁路⑤|旅顺:寂静遗骸

马特
2018-10-02 09:07
来源:澎湃新闻

离开日俄监狱,我前往白玉山脚下的旅顺火车站,南满铁路的南方终点站,也是整个满洲地区最南端的火车站,可惜2014年之后已经不再发车了。1900年俄国人修建了这座火车站,最初的位置在现在的火车站对面,后来作为车站派出所使用。现在这座火车站是1908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在俄国未完工的新站舍基础上建的,称为旅顺驿。

旅顺火车站是一座俄式建筑风格的木质平房建筑,黄色墙面上白色线条装饰,屋顶是绿色的鳞片状铁皮瓦片,中间顶部为穹顶塔楼,站台上为木结构风雨棚,早期为了军事用途,铁道是直接铺进港口里的。

这座火车站虽然不再使用了,但还可以售票,候车室内可以进入,我进去转了一圈没看到有人在,而且通向站台的大门锁住了,没法走到站台去。在这里拍照的人特别多,游客们都愿意来此取景,本地的老人们也会来这里怀念一下。

旅顺火车站目前已经不再上下旅客了。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离开火车站,我搭车前往鞍子山露国墓地,也就是旅顺苏军烈士陵园。在这座墓地里埋葬的不只是苏军官兵,还有日俄战争阵亡俄军官兵和居住在旅顺的俄国平民。苏军烈士陵园前广场上耸立着苏军烈士纪念碑,进入陵园有一条通道,两侧是苏军烈士墓,这些墓碑上有一些带着十字架,还有一些装饰着阵亡士兵生前的军种、飞机或者船锚的雕塑。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纪念碑

通道的尽头是另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后面是一排矮树组成的树墙,树墙后面就是俄军墓地和俄罗斯侨民墓地。我走进墓园的最深处,那里有一大片墓碑上写着“露兵之墓”。旅顺争夺战中俄军死亡两万多人,其中14873具俄军遗骸就葬在园区内“露兵之墓”中,这是日本为俄国阵亡官兵修建的。日本人把俄国称为“露西亚”,将他们的士兵称为露兵,所以叫“露兵之墓”。

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在1906年7月8日成立了将卒遗骸委员会,负责战后俄军遗体的埋葬善后,这些墓葬里的遗体是从旅顺各个战场迁过来的。每个墓穴都是同一战场或相近战场阵亡士兵合葬的,墓碑上刻着他们阵亡的地点。

在俄国公墓的中心位置立着一座白色东正教标记的纪念碑,纪念碑中间还有东正教圣像。这是俄国为在日俄战争中战死的军人修建的,碑文正面写着“永远怀念为了信仰沙皇和祖国而献身的阿尔杜尔港的英勇保卫者”。

墓园内的东正教纪念碑

阿尔杜尔港是俄语转译的亚瑟港的意思,1860年,英国海军阿尔及利亚号护卫舰来到旅顺维修,以军舰指挥官、皇家海军上尉William C.Arthur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亚瑟港。有一些中文网站的文章中认为,是以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或者弟弟的名字命名,其实女王的丈夫就是她的表弟,叫阿尔伯特,不叫亚瑟,这是个以讹传讹的说法。

在俄军墓地,我发现了一座石碑很精致的墓,我的朋友尹宁帮助翻译了一下碑文,上面用俄文写着“我们很快会再见的,我可爱的朋友”,这是一位1900年在天津与义和团作战中受伤阵亡的将军的墓,隶属于东西伯利亚军团。尹宁猜测他可能是个贵族,不然不会33岁就当上军团司令。

在这片墓地里除了俄罗斯人,还有其他民族的墓,主要是犹太人。我发现了几座墓碑上面的文字不是西里尔字母,黑龙江大学的唐戈老师帮我问了李勤璞老师,才知道是希伯来字母,这是个俄国犹太人的墓。

尹宁补充说上面的两种文字虽然是希伯来字母,却是意第绪语,墓主人出生在奥匈帝国的捷尔诺波尔(现在是乌克兰境内,斯大林时期进行了民族置换,曾经那里是犹太人、奥地利人和日耳曼人的城市),在奥匈帝国的犹太人都用希伯来语来标注其他语言。

犹太人的墓碑很有特点,是一个蜡烛一样的圆柱形,这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墓碑上的希伯来字母下面的西里尔字母也不是现在的俄语,而是十月革命前的旧俄语,很多字母不发音,现在仅存于教会斯拉夫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和马其顿语中。

我走到墓地西北侧穿过一道小门,看到一座四四方方的建筑,顶端有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这是1907年日本为阵亡俄国官兵修建的纪念碑,碑侧面刻着:“旅顺阵殁露军将卒之碑”“大日本政府建之 明治四拾年十月”。碑的正面有一座白色雪花石柱,用俄文刻着这样一段文字:“这里是在保卫阿尔杜尔港的战斗中悔过的阵亡俄罗斯士兵的遗骸”。

日俄战争后日本为阵亡俄国官兵修建的纪念碑

纪念碑南侧另有一条通道,通道尽头有一个院子,院内有南北两座红砖平房,其中一座较高的是墓地祈祷所。祈祷所很小,正门上方有黑色铁制雨棚,雨棚上方是一个小小的东正教十字架,上方有梯形墙面,中心向内凹进去一块,镶嵌有马赛克圣母头像,上方屋顶有一个小小的洋葱头和东正教十字架。祈祷所旁边是守墓人小屋,红色墙面的一间平房。

苏军烈士陵园内刚刚翻修不久的东正教祈祷所

在旅顺,大部分的历史建筑都集中在太阳沟,这里被开辟成旅游街区,主要建筑基本得到了完善的保护,但还有一些改造严重改变了建筑原貌。

我从苏军胜利塔沿着斯大林路向西出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废弃的建筑,只有两条狗在这里看门,朝着我狂吠。这座二层建筑坐北朝南面对大海,看起来很豪华,侧面有一座红色建筑,红色建筑正面有几根高大的立柱,墙面上有一些涂鸦。

这座建筑是曾经的关东都督府,也是关东州厅,建于1900年。最初是俄国建造的旅馆,日俄战争期间成为俄军医院,1906年日本将前一年设在辽阳的关东总督府迁往旅顺,并改名为关东都督府,实行军政合一,民政部就设在该楼内。

1900年修建的关东州厅目前已经是一栋废弃建筑

1919年,日本废除关东都督府,将关东都督府民政部改为关东厅,实行军政分治,这里成为关东厅民政部办公楼。1934年,关东局在长春成立,改设关东州厅,受关东局管辖,这里成为关东州厅办公楼。1937年关东州厅由旅顺迁至大连,此后,这栋建筑被当做旅顺师范学校和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后,这座楼就成了苏军的礼堂和俱乐部。

现在这栋建筑已经废弃了,院门紧锁,院子内遍布杂草灌木,隔着铁门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大楼,白色墙面和黄色屋顶,还有墙面上的精美雕花。

从关东州厅继续向西走到中央大街,就是太阳沟最主要的几栋老建筑:旅顺博物馆、关东军司令部和华俄道胜银行。

1899年,俄国驻旅顺首任总督阿列克谢耶夫主持旅顺街区规划,在旅顺新市街中央部位修建一个大型广场,周围建立行政机关驻地、银行、邮局等,广场南端修建士兵俱乐部,就是今天旅顺博物馆的前身。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在华俄道胜银行旧址建了物产陈列所。1917年,关东都督府将原来的俄国士兵俱乐部扩建为博物馆,第二年博物馆开展,1934年改为旅顺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后面有一大片绿地,原本是1929年日本人建的动物园,现在早就没有动物了,围墙等设施也都拆除了,但有一个特别巨大的圆形铁鸟笼还保留着,但我看了半天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旅顺博物馆是旅顺历史旅游街区的中心建筑

旅顺博物馆越过友谊塔,对面的两层建筑是关东军司令部,建成于1903年,是近代俄罗斯新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俄国关东州陆军炮兵司令部,1906年之后作为日本关东都督府陆军部,1919年改为关东军司令部。1931关东军司令部迁到沈阳,这里成为日本关东军下属陆军医院。我去的时候,这栋建筑正在维护装修当中,没有开放。

在关东军司令部东面是华俄道胜银行,一栋两层的俄罗斯古典建筑。1898年,俄国在旅顺旧市街设立华俄道胜银行旅顺办事处,1901年升为旅顺分行,是当时关东州唯一的银行,从事国库金融事务,1902年迁到现在的地址。1915年改作关东都督府物产陈列所,展出文物和存放各种图书,是旅顺博物馆的前期展馆。1918年改为千岁街图书分馆。1925年改为俱乐部,成为娱乐场所。

从这三栋广场建筑继续向北走,五四街和文明街一带东西向是旅顺的老街区,有很多日俄时期的建筑,多数是别墅,有很多当年俄国和日本官员的住宅,除了被军区占用的大型官邸之外,其他的民居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开放的大型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五四街与太光街交汇处西北侧的一栋两层俄式建筑,之前是社区医院,现在是海参博物馆。

在海参博物馆西南侧,是一大片住宅区,其中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建筑是旅顺工科大学校长故居,这是一栋二层砖木结构的欧式建筑风格,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的设计和雕花特别漂亮。1927年旅顺工科大学校长、理学博士井上禧之助入住此楼,之后这栋楼就作为历任校长的住宅。

从校长故居继续向西走,在一个下坡处转弯掉头,会看到一栋二层楼房,黑色墙面红砖墙边,这是肃亲王府。这栋楼房原是俄国人的别墅,日俄战争后归日本人所有,1912年,肃亲王从北京逃到旅顺,日本军方将这栋楼房作为肃亲王府使用。1912年,日本参谋本部的高山大佐、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与肃亲王等策划成立蒙满王国,并在日本黑龙会的支持下组织了宗社党。肃亲王为进一步取得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帮助他实现复辟清室的梦想,将自己的女儿金璧辉过继给曾担任过乃木希典翻译官的川岛浪速作义女,金璧辉从此改名叫川岛芳子,称为著名的间谍。不过这栋肃亲王府并不开放,而且与老照片上的样子相差较大,应该是进行过修复改建了。

从肃亲王府东南走过两三条街有一个小广场,广场南侧是215医院,这是一座属于军区的精神科医院,在此之前是驻旅顺苏军的远东陆军总医院,里面有几栋老建筑。进入医院正门往里走,最先看到的是建于1901年的俄国尼克巴基赛旅馆,一座中间一层、两侧三层的欧式建筑,这是俄国统治旅顺时期开设最早的私营大型旅馆之一。1909年被日本改为关东都督府中学,是日本人在关东州创办的第一所日本男子中学,后来改为旅顺中学校寄宿舍。苏军接管后作为远东陆军医院的内科楼,现在是解放军215医院放射线科和疗养科楼。

在215医院内还有一座日本警察官练习所,最初是俄国人修建的商店,日本占领时期,这里先成为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后来关东州政府在此开设警察学校,1919年关东厅成立以后改称为关东厅警察官练习所,苏军接管后改为远东陆军总医院的院部。

解放军215医院内曾经的尼克巴基赛旅馆

之前提到华俄道胜银行曾经作为关东都督府物产陈列所,1915年,陈列馆搬到一座新建成的三层西洋古典建筑里,第二年改称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这栋建筑就在215医院隔壁。在满蒙物产馆马路对面,我在墙面上发现一块残存的广告牌,上半部分被黄色墙面盖住了,下半部分露出来“廉卖所”三个字,这也是日占时期修建的一家商店,老照片上看最初的名字应该是“旅顺商业廉卖所”。

在满蒙物产馆南边一条街的距离,是曾经的旅顺大和旅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当时的样子。这栋建筑建于1903年,原本是一幢俄式二层楼,1906年,日本人将该楼改建为大和旅馆,归满铁经营。1927年,肃亲王的女儿金碧辉(川岛芳子)与蒙古王子甘布尔扎布在这家大和旅馆举行婚礼。1931年,溥仪皇帝从天津来到旅顺,在大和旅馆居住,与日本人达成了建立伪满洲国协议,1945年这座建筑被苏军接管,后来变成海军招待所所。

现在这栋建筑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样子,而且很难与老照片对应上,不仅外墙装饰不见了,整个屋顶都抹平了,增建为三层,外部结构被严重破坏,我去的时候这栋建筑被围起来,大概是要进行维修。

曾经的旅顺大和旅馆已经完全失去了原貌

在大和旅馆对面是一排三层俄式风格建筑,这是曾经的旅顺师范学堂,建于1901年。最早是一家杂货商店,日俄战争后,随着为中国人开办的小学越来越多,加上旧的师资不合格,日本开始培养中国人当小学教员。1915年,日本将旅顺公学堂和金州公学堂的师范科合并,在此楼组成旅顺高等学堂师范科。1918年,关东都督府旅顺高等学堂,师范科改建为独立的旅顺师范学堂。

曾经的旅顺师范学堂

我向东走到隔壁街道,这里有一栋建筑和师范学堂有点像,区别是全白色没有黄色装饰,也没有尖顶,而且只有两层。这是曾经的沙俄财政局,在日本占领期间,改为安倍晴明研究会,专门研究日本著名阴阳师安倍晴明。

在安倍晴明研究会街对面,有一座闲置的两层建筑,外观看起来保护状况不佳,有些破败,文物保护名牌写的是“海军新顺酒楼”,旁边一块字被拆除的红色牌匾上的印记是“大连结婚殿堂大酒店”,实际上这里原本是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宪兵队是一个残酷的刑讯机关,这里应该有很多血腥凄惨的回音,在这种地方开一家婚礼酒店,难怪要倒闭。

想要了解日本在旅顺的刑罚,在旅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博物馆,就是关东都督府法院,在旅顺人民医院里面。这座法院由两侧平房与中间主楼组合而成,两侧平房是1902年俄国建的兵营,中间主楼是1906年日本人所建。建筑落成后,关东都督府的高等和地方二级法院入驻这里,朝鲜义士安重根就是在这座法院被判处死刑。1923年,地方法院迁至大连,1948年开始作为中苏友谊医院。1953年,苏军将医院移交中国政府,改为旅顺人民医院,2006年5月作为法院旧址陈列馆对外开放。

在旅顺的最后一站,我去了一个远离城区的旅游景点——老铁山,整个满洲地区陆地的最南部,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我找了一辆车,艳阳高照的海滨,司机带着我前往老铁山,那里有一座标志性的灯塔。

从老铁山停车场沿着台阶走上几分钟,在一片山坡上就能看到这座灯塔。1893年大清海关海务科把灯塔设置在这里,1898年老铁山灯塔移于俄国管辖,后来又被日本占领。1945年,苏军接管灯塔,1955年苏军将旅大海域的航标设施全部交给中国海军管理。

我登上了老铁山,但是通向灯塔的小路并不开放,只能仰望一下灯塔,好在当天天气不错,中午的时候云层散开,阳光照射在海面上,能够看到黄海和渤海间一条分明的界线,分开了黄蓝两色。

离开了旅顺和大连,下一站我将前往营口。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