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亚信秘书长萨雷拜:变局之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亚信转型在路上
“亚信拥有28个成员国,是地理覆盖范围最广的泛亚洲合作机制。在亚信成员国中,有些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彼此之间有时甚至没有外交承认,但却能够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进行交流,这正是亚信的巨大价值和独特之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以下简称“亚信”)秘书长海拉特·萨雷拜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2023年8月27-30日,由中国外交部指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亚信智库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除中国外,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驻华使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当前亚洲安全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8月27至30日,第十一届亚信智库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 主办方供图
面对冷战结束后亚洲复杂的安全局势,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1992年10月5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发出倡议,呼吁建立全亚洲范围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亚信应运而生。2022年,在亚信迎来30周年之际,各成员国通过了《关于亚信升级的阿斯塔纳声明》,决定启动亚信升级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进程。
如今,迈入第31年的亚信正走在向地区性国际组织转型的路上。在第十一届亚信智库论坛中,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构建文明互鉴与合作共赢的亚洲:亚信的角色与使命”这一主题贡献智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亚信应以更加完善的多边合作机制应对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加剧、“逆全球化”趋势显著、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新局面。各国应充分利用亚信平台优势,以文明交流、务实合作促进相互理解与和平稳定,建立“亚洲安全观”、“亚洲文明观”,摆脱西方影响,发出真正的亚洲声音。
面对变局,迈入而立之年的亚信如何发挥自身独特性及优势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多边主义面临危机的背景下,亚信在转型中将遇到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第十一届亚信智库论坛期间对亚信秘书长萨雷拜进行了专访。
多边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亚信欲发挥优势促和平
澎湃新闻:2022年,亚信迎来“而立之年”。是什么使得亚信在30余年中保持有效运作?亚信机制有何特殊性及优势?
海拉特·萨雷拜:亚信拥有28个成员国,是地理覆盖范围最广的泛亚洲合作机制。也正因此,亚信为来自地区内较小次区域的国家提供了更多机会,使其能够与更广泛区域的国家共同实现和平、稳定与繁荣的理想,从而加强整个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联系。
同时,在亚信成员国中,有些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彼此之间有时甚至没有外交承认,但却能够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进行交流,这正是亚信的巨大价值和独特之处。在包容、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之下,各成员国开展平等交流,为促进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下,亚信为凝聚亚洲各国集体智慧、推动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澎湃新闻: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化进程遭遇严重冲击,新的威胁与挑战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亚信将如何为维护地区安全、增加国家间互信助力?
海拉特·萨雷拜: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地缘政治矛盾加剧的极其动荡的时代,国家利益在各国外交政策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此情况下,亚信制定了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原则,各成员国在做出决定时秉持协商一致原则,并且有权自愿参与建立信任措施。历史经验表明,基于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的多边决定虽然难以实现,但(一旦实现)将具有巨大力量,因为这是各国在善意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政治承诺。
在应对安全问题时,亚信还采取了“亚洲方案”,即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亚信成员国多样化的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背景中,发掘能够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因素。
与此同时,世界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从打击贩毒、恐怖主义到应对气候变化、流行病及信息安全威胁,安全挑战正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出现。在应对这些新威胁和新挑战上,亚信成员国也开展了广泛合作。
澎湃新闻:您提到了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亚洲方案”。是否可以认为,亚信首先在更易取得共识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开展合作,随后将关注政治、军事冲突等极易引发矛盾的传统安全议题?
海拉特·萨雷拜:的确,“从简单到复杂”是亚信的基础,其意义在于先从那些问题较少、不会引起成员国之间尖锐矛盾的领域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而在政治及军事冲突等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上,如果成员国间存在极其尖锐的矛盾,也许等到我们创造了克服这些矛盾的条件之后,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但仅仅等待是不够的,为了不断取得进展,我们应该寻找新的方法来应对尚未解决的冲突,为需要克服某些矛盾的国家营造充满信任及信心的良好氛围。
面对“信任危机”,文明互鉴搭建沟通桥梁
澎湃新闻:本次亚信智库论坛会议议程与文明密切相关。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当下对文明互鉴予以特殊关注?
海拉特·萨雷拜: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个人、社会的自我身份认知愈发强烈。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而言,对自我独特性的认知都不应导致与他者的冲突。为了避免此类冲突,保持不同文明间的对话非常重要。归根结底,文明是一种世界观体系,我们应当在各自的世界观中找到共同点,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中找到联系点,并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更多新的对话途径,而不应在一些被想象出来的矛盾中寻求共识。
澎湃新闻:亚洲是一个文明多元、发展模式多样的地区,这既为交流借鉴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为相互理解带来了困难。亚信机制为解决国家间“信任危机”、促进地区文明互鉴、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提供了怎样的平台?
海拉特·萨雷拜:亚信精神的核心实质就在于,通过建立对话与信任、开展互利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亚洲的主要优势,也即多样性,确保亚洲所有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亚信为促进整个亚洲大陆的互动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在亚信创始文件《亚信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中,各成员国承认亚洲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并确认了各国在弥合分歧方面可以做出的努力。该文件还指出,有必要保护文化及精神遗产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各成员国同意促进相互理解、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而在应对安全问题时,亚信也采取了一种全面的视角,认为文明互鉴领域的合作与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新挑战和新威胁领域的合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2021年更新的《亚信信任措施目录》中,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地区互联互通被列为优先事项。
变局之下,亚信转型在路上
澎湃新闻:去年,亚信成员国通过了将亚信转型为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决议。您认为亚信转型的契机是什么?
海拉特·萨雷拜:无论从经济潜力还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来看,亚洲都正在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引领全球发展的主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亚洲必须而且必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联合体,各国应追求共同的目标、解决自身的内部问题,并为世界和平、安全和进步作出贡献。而亚信作为亚洲最大的政府间论坛,为亚洲各国充分参与构建全球安全架构以及全球性多边决策进程提供了平台。
经过30年的发展,亚信已经具备了一个正式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地位、作用、结构、职能、工作方式等特征。在做出向地区性国际组织转型这一历史性决定之前,亚信成员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磋商,并认为亚信已成为一个能够有效建立信任、推进合作的多边机制,具有成熟且长期保持运作的体制结构。
澎湃新闻:可否介绍一下目前有哪些转型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海拉特·萨雷拜:在亚信第六次峰会上,亚信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决定将亚信最高理事机构制度化,建立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外交部长理事会,并正式设立亚信秘书长一职。
2023年,亚信主席国哈萨克斯坦、亚信秘书处与各成员国一道,共同制定了亚信升级路线图,涉及8个即将进行改革的领域。该草案在8月22日获得亚信高官委员会会议同意,准备提交亚信外长理事会批准。根据该草案,成员国将围绕制定宪章、改进建立信任措施的实施方式、未来合作领域的优先方向、预算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等问题进行磋商。
毫无疑问,亚信成员国在这些领域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有助于提高亚信的合作质量,加强本组织的机构建设,并最终增强亚洲的国际影响力。
澎湃新闻:亚信转型正值多边主义面临危机之际。在转型过程中,亚信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
海拉特·萨雷拜:的确,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令各国对国际法、首先是《联合国宪章》的响应度越来越低。联合国是当今多边主义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我们越是不遵守其原则,全球秩序就将越混乱。
亚信也是一个多边机构,动荡的局势也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影响。我们在某些问题上并不总能达成共识。我不否认一些成员国将其双边问题带到了亚信的会议中来,而其结果往往是谁都无法从中获益。
不过应当指出,尽管目前地缘政治形势严峻,但我们的成员国都展现出了进行谈判、做出决策、达成并履行协议的能力,这对于在全球建立全新的亚洲(形象)、在本地区建立全新的国家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