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作业册里有你的回忆吗?

2023-09-03 08:21
未知

原创 申知沪志 方志上海

又是一年开学季,同学们拿到新课本、新练习册的心情想必是很兴奋的吧。在沪上知名收藏达人董雄飞先生@格里董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十余本作业册。所不同的是,它们更久远、更特别,泛黄的封面内,饱含着记忆和故事。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

徐汇中学

1849年法籍耶稣会士南格禄在徐家汇招收了二三十名中国儿童开始启蒙讲学,清道光三十年(1850)正式取名为徐汇公学,也称圣依纳爵公学(Collège Saint Ignace)。公学的内部组织和管理方法都沿袭法国的教会学校制度,由耶稣会院长总揽全权。学生参加各种宗教仪式,立志修道者入耶稣会初学院,清同治元年(1862)首批入初学院的有马相伯等11人。

1905年2月10日《申报》刊登徐汇公学招生启事,其中写道:

徐匯公學正月十六日開學。本公學宗旨向來中西並重,上午敎法授文英文,下午華文,凡穎馴良子弟,年在十一歲以上十四歲以下,有志來學者,請速至本公學報名。指定上午學習或英或法一國文字,下午專讀華文。每年修膳金一百二十元,春秋兩季上學時,先繳一半

坐落于深受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影响的徐家汇,徐汇中学开启了中国中西教育交汇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拥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中国西洋办学第一校。民国21年(1932年)向中国政府教育部门办理立案,更名徐汇中学。民国26年(1937年)起由中国籍神职人员担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是张家树。

民国初期,徐汇公学足球比赛场景

1949年上海解放后,实行学校教育和宗教分离的政策,并取消分院制。组织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新生的徐汇中学重视对学生政治方向的引导,注意发挥全校各个方面的齐抓共管教育的合力;重视老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全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增强学生体质,20世纪80年代,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连续五年达市先进水平。

1959年,漕溪北路南望。图右就是徐汇中学老楼,现今东方商厦位置

20世纪60年代,从徐汇中学老楼远眺肇嘉浜路

现今徐汇中学校园内的马相伯雕像。马相伯是徐汇中学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治十一年(1872),马相伯任徐汇公学校长兼任耶稣会编撰,为当时仅有的中国籍校领导

徐汇中学历史悠久,教学上首开数理化教学,设置音体美课程;与土山湾油画院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学生很早就接受西方绘画训练;1862年前已开始组建学生西洋乐队,好评如云;1947年辟建英语语音室。

徐汇中学素以教育、教学严谨著称,形成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个体发展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历届校友遍及世界各地。学校现有3个校区,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科创特色高中,科创课程领先全市、全国。“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建设及深度实施”获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徐汇女子中学

这是上海市第四中学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该校沿革示意图,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历史的久远。而且徐汇女子中学和启明女子中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徐汇女子中学创于同治六年。光绪二十四年(1888年)取校名“崇德女校”。早期学生均系圣母院所收孤女,后专收富裕教徒家庭女孩,寄宿就学,故法文称“寄宿学校”。1911年改为4年制中学并附属小学。后又改为6年制完全中学,名称也改为徐汇女子中学,开始招收走读生。自同治六年至1938年的70年间,该校共收学生5162人,后来进各种教会合计958人,占了学生总数的近两成。

启明女校是徐家汇拯亡会办的第二所女子中学,专收非教徒女生。光绪三十年二月,务本女校(今上海市第二中学)30余名学生,在校长带领下,到徐汇女中参观后有4个女生转学该校,因此,拯亡会决定创办启明女校。第一学期仅有11名学生,当时没有独立校舍,向徐汇女中借了2间教室和1间卧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3月,有学生50人,到9月增至71人,于是借圣母院孤女院部分房屋,暂作校舍。1914年,学生达160人,决定自建新校舍。1917年新校舍落成。这也就是今天天钥桥路100号校园内的上海市登记的不可移动之文物——启明楼。该楼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征。立面为古典对称,横五段、纵三段的构图。

1929年全体启明女校学生合影

"私立徐汇中学启明女子中学准予立案"告示

资料来源 | 《上海市教育局教育周报》 1933 年 第210期

杨绛先生在《我在启明上学》中如此描述启明楼:“我们教室前的长走廊好长啊,从东头到西头要经过十几间教室呢!长廊是花瓷砖铺成的。长廊下面是个大花园。教室后面有好大一片空地,有大树,有草地,环抱着这片空地,还有一条很宽的长走廊,直通到‘雨中操场’。”她也是第四中学最知名的校友之一。

启明楼近照

2006年,上海市第四中学被徐汇区政府命名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中学

清同治六年(1865年),龙门书院在上海县城厢创立,后相继改为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堂、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与江苏省立商业专门学校等校合并改组成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实行多科制,1934年迁今址,1949年改为上海市属。

1905年3月7日《申报》刊登龙门师范学堂开学的消息

1932年6月29日《申报》刊登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招生启事

上海中学旧影

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中学校园曾被日寇用作“盟国侨民集中营”(Shanghai Civil Assembly Center)。图为作为侨民居所的龙门楼,楼顶有各盟国旗帜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196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学生证及校徽

现今上海中学校园内的龙门楼

1954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95年,教职员工246人,其中教师159人,有高级教师50人。学生1789人。学校现占地面积340余亩,在校学生4200余人。本部为高中建制,学生近1200名;国际部为1—12年级完整序列,学生近3000人,来自60多个国家或地区。学校为上海市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的学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

近年来,上中学生累计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12枚,学科与科技等方面国际奖项40余个,国家级330余个,市级1350余个。其中有2名学生获“小行星”冠名,3名学生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1名学生获“丘成桐奖计算机金奖”。从上中走出的学子,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以及同级别高校的超过70%,进入“双一流”高校或专业的比例超过99%。

上海中学基本沿革及校址变迁

时间

校名的更改

校址的迁移

1865—1905

上海中学前身龙门书院

上海县城城南(今黄浦区尚文路)讲堂学舍四十间

1905—1910

苏松太道立龙门师范学校

同上

1910—1927

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上海县县城城南(今黄浦区尚文路)

1927.7—

1927.10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初中部设在南市区尚文路,高中部设在南市区陆家浜路

1927.10—

1928.2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上海中学

同上

1928.2—

1928.4

江苏大学上海中学

同上

1928.4—

1929.9

国立中央大学区立上海中学

同上

1929.9—

1942.1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2月24日

全部迁入上海漕河泾区吴家巷新址

1942.1—

1945.10

私立沪新中学

上海法租界菜市路(今黄浦区顺昌路)

1945.10—

1949.6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1946年3月迁回漕河泾区吴家巷原址

1949.6—

1950.2

军管后的江苏省立

上海中学

仍在吴家巷

1950.2—

1970.7

上海市(立)上海中学

老沪闵路上中路

1978.7复校

至今

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中路400号(后改为南大门。正门百色路989号)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格致中学

清同治13年正月十七(1874年3月5日),正值洋务运动时期,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佗的倡议下,徐寿与英人傅兰雅(John Fryer)向中西绅商集资并呈请李鸿章核准拨款,创办于福州路元芳花园北首。光绪二年闰五月初一(1876年6月22日),学校落成,以“格物致知,求实求是”为校训,取名为格致书院。旨在使国人“考察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的中西合办学府,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格致先驱取《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致精神,旨在关注新学,穷究事理,获得真知,强我中华。

1874年3月16日《申报》刊登“拟创建格致书院论”,其中写道:

吾友徐君雪村告余日君亦知中國西學之將大盛乎盖四國駐滬縂領事麥君將有創建格致書院之舉欲以四學訓導華人也吾聞之樂以忘憂喜而不寐因爲之說日孔子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至聖斯語豈非謂人無賢愚皆不可以不學哉故自古昔聖帝賢王知人之不可不学也……

清末思想家王韬曾任山长(院长),主持教育工作。按照最早的构想,麦华佗所希望创立的是一个阅览室、展览馆类型的机构,后董事徐寿、傅兰雅提出“不仅要办阅览室,还要办成一所工业技术学校。”经董事会批准,书院英文定名“The Chinese Polytechnic Institution and Reading Room”。全院建筑按功能分为藏书楼、新知堂和讲堂。

在格致书院期间,曾经发行刊物《格致汇编》(旧作“《格致彚编》”),自1876年至1892年出版了60期,是近代史上重要的科学类刊物。1914年10月,格致书院的经营权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收归己有,改名为“华童公学”,1917年又改名为“工部局立格致公学”( S.M.C. Polytechnic Public School)。1941年底,日军占领公共租界,接受英美资产,控制了工部局。学校寄办于育才中学,半天上课,备受摧残。

20世纪30年代的工部局格致公学外景

1947年《老上海百业地图》中标注的格致中学及周边地区

图片来源 |《老上海百业指南》 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重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校的管理权随同整个公共租界被转交给国民政府,随之改名为“上海市市立格致中学”。1949年5月,上海解放。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上海市格致中学,沿用至今。已参加格致中学接管工作的陈尔寿被任命为1949年后首任校长。格致中学不断壮大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扩展办学规模,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

格致中学曾经使用过的校徽

1951年的上海市立格致中学毕业证。落款为陈尔寿校长签名

多年来,学校继承“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精神,形成了“全面发展、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格致中学1958年即被定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又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及诸多荣誉,现有黄浦和奉贤两个校区。

圣芳济学院 | 北虹中学

前身是由法国天主教帕修欧神父(Rev.Father.Bassuiau)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在法租界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创办的圣芳济学院(St.Francis Xavier's College),也称圣芳济书院。

学校成立之初只有教师1人,外藉学生4人,来自丹麦、爱尔兰、美国、德国4个国家,两间教室,以邻近之一片栈房空地暂作为操场。至第一学期结束,学生为17名。1875年,学校交由法国圣母小昆仲会全面接办。

1879年,外侨学生增至90人,原校舍不敷使用。1880年,修会出让洋泾浜圣若瑟堂相邻的一幢楼房作为校舍,同年开始招收中国学生,学校粗具规模。1882年,修会在南浔路的虹口天主堂(圣心堂)对面建新校舍。

1882年11月,学校奠基,历时3年竣工。主建筑为法式四层洋楼一幢,前后有大小操场各一个。1884年5月,学校建校十周年之际,圣芳济学院正式迁至虹口南浔路新址(即今北虹高级中学校址)。时任上海道台邵友濂送赠一组大型建筑钟,安置于新建大楼的三角屋顶上。其时学院有学生196人,中国学生23人。

1888年8月26日《申报》刊登题为“教授西学”的圣芳济公学招生启事,其中写道:

今日本報後幅登有聖方濟各西學院告白廣招學生入院,按該西學院在虹口南潯路創設有年,地址有數十畝之廣,房屋宏敞院規整肅,中有西士多名,盡心教授,無論英文法文臘丁文以及句股算學畫圖等,事莫不具備造就西國學生,已有成效可覩中國近來仿效西,若將聰穎子弟送入該學院,肄業當必能相與有成,也其詳已見告白中茲不復贅

圣芳济学院南浔路校舍旧影

1893年,学生总人数达到286人,中国学生也与日俱增,因该校收费昂贵,早期入校的中国学生,大多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官宦子弟。1905年,学校首次派遣学生4人参加英国剑桥大学公开考试,即有3人获合格文凭。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学生名额增至740人,修会着手计划将中、西两部,分地设校,但因诸多原因未果。

1934年,圣芳济书院总校于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再次为筹建分校幕捐。两次募捐所得,用于建造福煦路(Avenue Foch 今延安中路)1157弄福煦坊的新校舍。1937年,新分校行将落成,七七事变爆发,接着日军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圣芳济书院分部无法正式开课,被迫又迁至孟德兰路(Mandalay Load 今江阴路)及南京路女子中学两处上课,直至1939年9月迁至福煦路新址。上海沦陷后,学校为日寇接收,其间改名圣芳济中学。

1947年《老上海百业地图》中标注的圣芳济教会学校及周边地区

图片来源 |《老上海百业指南》 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重印

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圣芳济中学及时代中学校徽

1949年上海解放后,学校被人民政府接收。原圣方济学院神职人员前往香港(开办现今位于中国香港九龙的圣芳济书院)。1952年,学校更名私立时代中学。1953年,在延安中路的南部分校区保留原名,在虹口南浔路的本部校区改名北虹中学。

1987年北虹被列为虹口区重点中学;1991年,被选为上海市首轮“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1998年被确定为上海市第二轮课程改革科研基地学校;2003年改名为北虹高级中学。

广肇公学 | 粤东中学

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珠海人卢颂虔来上海,次年得同乡赞助,在北四川路清云里租两间石库门房办培德小学,招收学生20多人,定“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为校训。民国7年,学生增至200余人。民国10年(1921年),学校由粤人旅沪团体广肇公所接办,改名上海广肇公学,卢颂虔继任校长。民国12年(1923年),广肇公所拨出福德里(今四川北路1702弄)空地六、七亩,建造三层楼新校舍。民国18年扩办为广肇中小学,后小学部改为广肇中学附属小学(广公第一小学),又在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增设第二附属小学(广公第二小学)。

《申报》1922年2月2日刊登的广东旅沪培德公学改称上海广肇公学通告

1923年5月6日,广肇公学新校奠基仪式举行

民国21年(1932年),广肇公所拨款4万银元,并成立以卢颂虔为总干事的募捐委员会筹款,先后募得捐款36.7万银元,建造占地109亩的水电路新校舍,改名为粤东中学。民国24年8月,新校舍落成,并修筑校外广中路(水电路至东江湾路段)。新校规模之宏大,设备之齐全,为当时上海中学中所罕见。

1956年,位于四川北路的粤东中学改为公立,后又改名为66中学、四川中学。1958年,四川中学高中部划出虹口区改为宝山县存瑞中学高中部。四川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89 年11 月 27 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四川中学恢复粤东中学原校名。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粤语课。

1999年,九年一贯制上海市粤东学校成立,校址在广粤路328号。2001年,粤东学校小学部划入凉城一小,民办虹口新时代实验学校进入广粤路校址内办学。2002年,粤东中学撤销,师资力量并入粤东学校,2004年,粤东学校停止办学,2010年粤东学校撤销建制。

育才中学

前身是英人嘉道理(Ellis Kadoorie)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育才书社。民国元年(1912年)迁至山海关路445号今址,改名为工部局育才公学(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Ellis Radoorie Public School for Chinese 也称嘉道理华童公学),以陶伟(K·G·Dowie)为校长,1/3教员为西人。

1912年11月24日《申报》刊登育才公学定期开幕的消息

1946年2月7日《申报》刊登上海市教育局招考公告,其中列有育才中学、晋元中学、格致中学等

1947年《老上海百业地图》中标注的上海市立育才中学及周边地区

图片来源 |《老上海百业指南》 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重印

除中文及中国史地外,各科均用英语直接教学。民国28年(1939年),开始成为6年制完全中学。民国32年(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该校,改为“市立”。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时,改称上海市市立育才中学。

1949年6月,上海解放后,市军管会接管该校。翌年,始招女生。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市重点中学之一。1950年,段力佩出任校长,从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等根本问题着手,团结教师,力主教育改革。

从20世纪50年代的减轻学生负担到60年代的教学法改革,发展成为80年代开始的整体改革。学校坚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调动以学生为主的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制订方案,切实探索。该校是上海市排球传统项目重点学校。

20世纪70年代,育才中学化学课教学

1998年,学校从静安区迁校至嘉定区马陆镇,为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初中部仍在山海关路原址),是上海市首批市重点中学、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传承百年育才的文化精髓,营造善于学习,勤于反思,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氛围,发展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凝聚合作、进取的教师文化,继续做精做强育才教育品牌,办学质量蒸蒸日上,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中法学堂 | 光明中学

光明中学,校址在淮海东路70号。前身为法文书馆,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法租界公董局设于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63号。首批入学者均为宗教徒,仅78人。夜间附设补习科一班,专教法租界巡捕补习基础法语。光绪二十五年迁至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天主教“主母会”接办。民国2年(1913年)迁至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自建校舍,改名中法学堂。法国学制,小学3年,中学4~5年。每周除安排两节国文课外,余皆采用法文教材,高中毕业后可直接升入法国大学院。毕业生大多在法租界警政机关和法商企业任职。民国35年(1946年)改为中法中学。

20世纪20年代,中法学堂外景

正在学习打字的中法学堂学生

20世纪40年代,中法学校使用的成绩单

1951年易名私立光明中学。1953年改为公立。1956年与新进中学合并。1959年在邑庙区被定为市重点中学。1978年在黄浦区被定为区重点中学。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91平方米。1992年有初、高中班级24个,学生1263人;教职工159人,其中教师96人,中、高级职称分别为61人和33人。

解放后,光明中学使用的校徽

民国8年(1919年)部分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民国20年部分学生参加九一八抗日活动。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学生先后去浙江四明山等地参加新四军。民国27年中共地下组织派人领导中法校友会,激励抗日爱国热情。民国30年中法校友会被迫解散,转入地下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思想教育渗透于教学、管理与服务之中。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开设第二外语——法语。语文教学从预备班开始,严格进行写字、朗读、写作、速记教学和课内自由命题的五分钟说话训练,强化课外阅读指导。1983年数学课试用美籍华人项武义主编的中学数学试验教材,获国家教委嘉奖。学生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

光明中学校园近景

光明中学是上海市一期和二期课改基地、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培训基地,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曾荣获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华文教育基地、上海市首批沪港澳青少年教育实习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基地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务本女中 | 上海市第二中学

坐落于徐汇区永康路200号的上海市第二中学校址,占地12132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学校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吴馨(怀久)在老城厢花园弄设立的务本女塾,“务本”,取义于《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校是上海国人最早创立的女子学校之一。

清末的务本女塾学生

清宣统元年(1909年)迁到黄家阙路新建校舍。民国2年(1913年)吴馨将女塾捐归县有,改制为上海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仍设置有各种讲习所和文理专修科。三年后改组成上海县立务本女子中学,民国17年改隶市属。抗日战争爆发,华界校舍被毁,被迫迁入法租界毕勋路(Route Pichon 今汾阳路),校名改为私立怀久女中,1942年租界沦陷后停办。

雷米小学运动会场景,此处便是此后务本女中以及现今第二中学的校园

1952年7月12日,上海市务本女中更名为第二女子中学仪式

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门

1982年,上海市第二中学八十周年校庆使用的纪念校徽

抗日战争胜利后,务本女中复校,1947年初,全校迁入原法租界雷米小学原址,也就是今天的永康路200号(永康路原名雷米路 Route Remi)。1952年改称上海市立第二女子中学,1954年定为市重点中学。翌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先进单位。1968年增收男生,校名也改为“上海市第二中学”。200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闵行中学

1928年8月,闵行中学的前身,上海县立初中学创办。初期规模很小,当时只有三个班级,学生111人。校址在建设路原闵行区教育局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

1946年8月11日《申报》教育版刊登的众多学校招生公告,其中左侧第三栏为闵行中学

抗日战争中曾先后改称私立闵行中学、北桥特别区区立闵行中学和申江县立闵行中学。抗战胜利后改名上海县立闵行中学。民国36年(1947年)恢复上海县立初级中学原名。1951年与私立文绮高级中学合并,定名上海县中学,校址在今上海染料化工厂技工学校。1958年秋新建校舍竣工,学校迁至江川东路950号今址。

20世纪50年代,上海县中学校门

20世纪80年代,闵行中学校门

1959年,闵行独立建区,“民办新闵初级中学”并入闵行中学。闵行建区后,学校归闵行区教育局管理,因此改校名为“上海市闵行中学”。1964年6月,闵行区撤销,其辖区划归徐汇区管理。同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五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81年11月,闵行恢复建区,学校重归闵行区管辖,并被列为区重点中学。2007年,闵行中学成为上海市第三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现今的闵行中学校园

位育中学

位育中学的前身是于1932年在上海创立的位育小学(现为向阳小学)。当时正值一·二八事变过后,上海部分实业界与教育界知名人士痛感国家积弱,试图从教育入手振兴国家,主张开办一所试验性的小学校。于是取《中庸》中“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的“位育”二字为校名,并成立了以穆藕初为董事长,穆藕初、蒉延芳、黄炎培、江问渔、杨卫玉等为董事的位育小学校董会。首任校长为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不久由杨卫玉继任校长。学校最初曾先后借吕班路(现重庆南路)与辣斐德路(现复兴中路)上的洋房为校舍,后在拉都路(现襄阳南路)自建校舍。

1932年8月3日《申报》刊登位育小学招生告示(左侧第一栏)

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占领的上海教育事业受到重创,一些著名中学或停办或因陋就简而质量下降,故应学生家长之请,学校在沪校董决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建中学,以蒉延芳为董事长,并推陶行知的弟子李楚材为校长。中学创办之初不分初高中,施行五年一贯制。抗战结束后,于1949改为六、三、三制,即初、高中各三年的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位育中学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1953年学校在复兴中路新建校舍,并于次年全部搬入。1956年,政府对私立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学校因此便为公立,并更名为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学。

1953年,上海市私立位育中学毕业证书

五十一中学及位育中学使用过的校徽

20世纪80年代,复兴中路位育中学校园旧影

1956年与1958年,淮海中学高中部与上海市第六十八中学先后并入位育中学。1960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并定为市重点中学。文革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开始恢复,成为上海市标志性中学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区级重点中学。

1987年,学校恢复位育中学之名。1998年8月,初高中脱钩,学校(高中)南迁华泾地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初中则留在原址继续办学。自1999年起,学校进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历史阶段,于2005年2月成为上海市首批28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

中国中学

中国中学创办于1933年,学校创办人周慎修先生目睹日寇侵略气焰嚣张,民族危机日重,倍感“欲救亡图存,非教育不足以言此”,遂决定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以“智勇仁恕”为校训。

1933年1月8日《申报》刊登中国中学及附属学校招生公告(最右第一栏)

于右任先生题写的中国中学校训

20世纪30年代,永嘉路中国中学正门及街景

1940年的私立中国中学成绩单

建校三周年(1936年)之际,一百多位爱国志士为学校题词,张学良将军题写校名,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题写校训 :智、勇、仁、恕。

中国中学曾经使用过的校徽

目前中国中学是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老校区设在永嘉路,新校区设在钦州南路。建校九十年来,学校秉承“爱国兴校”办学传统,以“责任教育”为办学核心理念,以创建“特色高中、优质初中、一流完中”作为办学目标,以培育具有“中国心、世界眼、未来梦”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和优秀公民作为育人目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学校着力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办学质量持续攀升,社会声誉日益增强。现为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徐汇区体育(游泳)特色学校、徐汇区法制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等称号。

复兴中学

复兴中学创建于民国35年(1946年)春,但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工部局麦瑟尼克学校,始建于1886年,后又沿革为汉璧礼男童公学(Thomas Hanbury School)。上海沦陷后停办。1946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复建,始称“上海市立复兴中学”,校名“复兴”,取“复兮旦兮,兴我中华”之意。民国36年(1947年)秋,中共地下组织在该校建立党支部。上海解放前夕,中共支部发动师生为迎接解放、保护学校财产做了大量工作。

《申报》1946年2月6日教育简讯中刊发的“筹设复兴中学”消息

20世纪20年代,北四川路汉璧礼男童公学校园及主楼(现今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位置)

1947年《老上海百业地图》中标注的上海市立复兴中学及周边地区

图片来源 | 《老上海百业指南》 200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重印

解放后,师生们积极配合军管会接管学校,迅速复课。抗美援朝时期,学生踊跃参军,为此,市政府授予学校“复兴光荣”的锦旗。20世纪50年代被定为市重点中学。

1960一1966年,学校作为市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1978年被重新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78—1984年进行教材改革试验。1986年,制订教法十条,确定以“求真”为校训。1990年,学校进行分层分类.因材施教教改试点。1992年起,在初三和高中年级试办理课超前班,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复兴中学使用过的校徽

1982年国家体委、教育部授予上海市排球传统学校和培养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称号。校男女排球队曾17次获市中学生运动会冠军,3次获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冠军,还获得第10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亚军。1986年,学校成为上海市排球传统学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

1997年,投资1.76亿元,占地83亩,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的复兴寄宿制高级中学在江湾地区动工,并于1998年8月30日建成开学。

现今复兴高级中学校园一角

复兴与复旦大学根出一脉,文化相承。复兴是复旦基础教育联盟成员之一,两校有着多年深厚的情感积淀,早在20世纪60年代,两校就已共同探索数理化教学改革。进入2015年,复兴与复旦加强合作,共同举办“苏步青班”,积极探索大学与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新途径。2005 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0 成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首批实验学校。

斯盛中小学

这所学校,顾名思义与浦东乡贤、实业家杨斯盛有关联。事实上,斯盛中小学与杨斯盛创立的浦东中学确实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杨斯盛于六里桥创办私立浦东中学。首任监督(校长)黄炎培。民国5年(1916年)试行文、理分科;民国13年起,高中部分设普通科、升学科和职业科。学校当局严格遴选导师,积极支持学生组织学术研究团体,开展课外活动;并审时度势,内外结合,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如陈独秀、沈雁冰、恽代英、郭沫若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华尔德等来校讲演。

浦东中学办学,历来以高质量、严要求著称,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人才。范文澜、钱昌照、罗尔纲、王淦昌、童纯才、潘序伦、夏坚白、王艮仲等均曾在浦东中学肄业或毕业。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浦东中学师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全市工、商、学界的统一行动,罢课两周。民国14年“五·卅”运动,全校学生参加上海市区的游行示威。“九·一八”事变后,浦东中学学生会领衔通电全市学校成立上海学生抗日救国会,并以该校分会的名义印发《告同胞书》。不少学生如烈士胡也频、殷夫、陈培仁、邓拔奇等,由参加爱国运动开始,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浦东中学重视体育运动。创办第一年10月,召开第一届规模盛大的校运会。1925年以前曾六次获得江苏省立中等学校联合运动会的13个单项冠军和全运会的两项亚军。“八·一三”抗日战争中,校舍被日机炸毁。1937年10月,迁校于上海市区杜美路(今东湖路)。

1951年9月,浦东中学在六里桥复校。1955年与私立曙光中学合并,改归公立,易名上海市浦东初级中学。1958年恢复高中部,遂定今名。

《申报》1934年1月11日刊发“私立斯盛中小学招生公告”。其中写道:

(重要聲明)本校原名浦東中學初中二部及浦東中學第一附小奉教育局令改用今名(學額)中學一年級揷班生十名小學各級揷班生六十名(考期)第一次一月十九日第二次二月四日(報名)即日起(章程及投考須知)函索即寄(校址)上海南市多稼路公立上海醫院西首

1935年5月21日,私立斯盛初中学校立案准予备案令

斯盛中小学建于1933年,由楊斯盛后人及浦东中学校董会出资在南市多稼路建立私立浦东中学分校,定名斯盛中学。1937年抗战爆犮,南市沦陷,学校租借太仓路225号为临时校舍继续办学,抗战胜利后,经校董会、校友会和浦东同乡会各方筹款兴修,于1946年迁回多稼路校址。

《申报》1946年7月19日刊发斯盛中小学在原址复校消息

1956年,斯盛中小学改为公立,更名为上海市多稼中学,校址多稼路120号。至1992年,办学规模为12个班级,学生500余人,教职员工近80人。2005年,多稼中学与上海市第八中学结成"教育协作链",更名为上海市第八初级中学,校址在复兴东路123号。

你还有哪些珍藏的母校记忆?

END

内容参考

特别鸣谢:董雄飞先生 @格里董 提供珍贵老作业册资源

部分文字来源:《上海通志》《上海普教志》

《上海市志·教育分志·基础教育卷》及各区县志

《申报》资源:爱如生申报数据库

部分图片源自各校官网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奉献

原标题:《开学日 | 泛黄的作业册里有你的回忆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