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娜·瓦斯康丝勒|女武神手中的美与心中的勇
“光带来颜色,颜色汇聚成美,美生发合宜”——艺术之道。
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传统和经典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1971年出生于巴黎的葡萄牙艺术家琼娜·瓦斯康丝勒早在2005年便以颇具争议地用25000枚卫生棉条塑成的水晶吊灯《新娘》(The Bride,2005)参加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而闻名。那一年,也是首个由女性担任艺术总监的威尼斯双年展。之后,瓦斯康丝勒先是作为首位女性艺术家,成功于2012年在凡尔赛宫举办个人展览,后又于2018年成为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首位举办个人回顾展的葡萄牙艺术家。
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的Dior秀场内,在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空间里,瓦斯康丝勒呈现了两件遥相呼应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瓦尔基丽迪奥小姐》(Valkyrie Miss Dior)与《女武神玛瑞娜·瑞娜迪》(Valkyrie Marina Rinaldi)。我们与瓦斯康丝勒的对话先后发生于深圳和北京,这两座城市分别立于中国的未来与历史的当下。通过畅聊手工艺、女性身份和各国文化,一种谓之和鸣(Harmony)的美学之道清晰浮现。
琼娜· 瓦斯康丝勒身着Dior女装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为其定制的“战袍”,一件绿色花卉印花连衣裙,搭配一件相同元素的歌剧式长袍。
秀场中央,有一间伏于深蓝迷雾中的巨大有机体。
它悬浮于“群岛”景观之上,在半空中,弥散着微弱星光,俯瞰并包容着所有的造访者。
“您就像童话故事里公主们的‘继母’。特别是当您穿着这样戏剧化的长袍在秀场里来回走动时,这个场子似乎只有你一个人了。”
“我想你首先承认了我的美貌,因为童话里的‘继母’都挺漂亮的,但我肯定不是一位邪恶的后妈。”
琼娜·瓦斯康丝勒,这位葡萄牙国宝级的雕塑艺术家穿着一袭绿色花卉印花长袍,这是Dior女装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特意为她打造的“战袍”。梳着春丽式的丸子头,搭配烈焰红唇和暗黑眼线,宛如一位正从自己精心建造的蓝色仙踪中踱步而来的女王,等候着这漫长一日里络绎不绝的“拜见”。
作为Dior 2023秋冬成衣系列发布秀的秀场置景设计师,瓦斯康丝勒所呈献的大型场域特定装置作品《瓦尔基丽迪奥小姐》从巴黎杜乐丽花园降临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它再度体现了这位长年深耕于手工编织领域的重量级艺术家身上所具备的强烈个人特质:热情且艳丽的色彩,复杂却纯粹的构成。
将极大体量的作品与时尚场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艺术气质,正在成为Dior女装秀场上的一道“景观”。针对这场“景观”,瓦斯康丝勒表示:“艺术和时尚的结合,既延展了手工艺作为历史文化在应用层面的边界,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传统文化的立体叙事。” 秀场装置上的提花和色彩都来源于Dior典藏馆中的经典花卉印花,既是品牌创始人Christian Dior的毕生挚爱,也是Dior早年间设计中的图案。装置表面的斑驳面料和金属绣线,经由手工剪裁,呈现出诸如如树叶、钩编太阳花、鳞片爱心等图案。整体的色彩以宝石红、托帕黄、宝蓝、祖母绿为主色——所有这些均是瓦斯康丝勒对迪奥“花冠”(Corolle)系列的致敬,这也是秋冬成衣系列中的格纹印花半身裙的名字。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秀场置景的内核,那会是什么?”
“愉悦!”
瓦斯康丝勒与Dior已经合作过多次。过去的十几年里,她曾围绕品牌经典的 “Miss Dior迪奥小姐” 香水,打造过特定的艺术装置作品,也曾参与“Dior Lady Art”艺术家限量合作系列项目,以艺术视角重新演绎Lady Dior手袋。她认为自己与品牌之间的互相欣赏和彼此信赖是出于双方就“女性典范”在理解与表达上的一致性。
聊到时尚与艺术的共性,瓦斯康丝勒的见解近乎一针见血:“纺织类艺术品所用到的针线布料本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些材料,并常常用它们制作衣服和裙子。布匹、手工技艺,这些东西非常传统和日常,但也是它们,一针一线地构建了我们今天的‘时尚’。”她感慨道:“时尚,就是令人感到优雅、愉悦和向往的。这些都是时尚的精神,也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琼娜· 瓦斯康丝勒为Dior2023秋冬女装成衣系列秀场打造的装置《瓦尔基丽迪奥小姐》,其表面的斑驳面料和金属绣线经由手工剪裁,呈现出诸如树叶、编太阳花、鳞片、爱心等图案。整体的色彩以宝石红、托帕黄、宝蓝、祖母绿为主。
两件“女武神”大型装置作品矗立于深圳和北京,两座一南一北的超级大都市的特定场域里。
神话、女性、历史与当下,瓦斯康丝勒的思考仅从作品标题上即可窥见一斑。
女武神瓦尔基里最初源自北欧神话,是效忠于众神之王奥丁(Odin)的一位女战士。她骁勇善战,强大且自由,是挑战死神、让死者复生的冲锋女神,也是众多英雄的梦中人。“Dior的妹妹,Catherine Dior,她的独立与纯粹,以及她用花卉赋予人们希望的精神,也是启发我结合女武神瓦尔基里进而创作同名系列的灵感之一。”瓦斯康丝勒掷地有声地说道,“历史上的优秀女性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她们持续不断地给我启迪,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的Dior秀场内,在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空间里,瓦斯康丝勒呈现了两件遥相呼应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瓦尔基丽迪奥小姐》(Valkyrie Miss Dior)与《女武神玛瑞娜·瑞娜迪》(Valkyrie Marina Rinaldi)。
空镜图:承蒙Dior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关于女性典范、女性主义,她在其诸多体悟中,选择了使用具有普世背景和联想共情的符号,来讨论与之相关的身份转变、生存困境和观念传承问题。
名为《玛丽莲》(Marilyn,2012)的作品是一只巨大的“高跟鞋”,由若干个不同尺寸的不锈钢锅、平底锅和锅盖制成,密集而有规律地排列组合成了一对比真人还要大出不少的巨型装置,凝练的观念在这件作品中被解构成一种极为短平快的强劲表达——假使炊具代表了女性在家庭空间中的责任,高跟鞋则是公共空间中社会对女性魅力的设定——女性在二元进退之间要如何权衡,选择成为其一或是巧妙兼备,如何在重重的外部凝视中寻求自我,如此庞大冗杂的话题在这件巨型雕塑落地之际,似乎仅取决于观众所站的视角。
高跟鞋作为一个经典符号,其公共性既昭显着一种传统文化,也与当代女性息息相关。同样有着鸭兔哲思的作品,还有瓦斯康丝勒的经典“三件套”:婚戒、婚纱、婚礼蛋糕。“作为女性,当你被求婚时,婚戒会出现;当你笃定婚姻时,婚纱披在了你身上;当这场角色转变的派对圆满之际,被切分的婚礼蛋糕即化身为这场盛宴的句点。”瓦斯康丝勒诠释道。从古至今,婚姻对于选择了它的女性来说,都意味着不同程度的身份剧变。从2020年委托创作于英国约克雕塑公园的《钻石婚戒》(Solitaire ring,2020)到今年落地于英国沃德斯登庄园的《婚礼蛋糕》(Wedding cake,2023),瓦斯康丝勒始终在纪念碑般大规模的宏伟雕塑中深化其对于女性在各时期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身份的辩证理解,同时,也关照着当今时代中的价值观更迭、消费主义和闪亮文化(Bling Culture)的心理叙事。
追溯她使用“现成品”的历史——威士忌酒杯、汽车合金轮、锅具和葡萄牙陶瓷——瓦斯康丝勒认为它们与颜料和布料无异,都是工业生产的结晶和艺术创作的原料。手工和工业的二分性在艺术家看来是可以弥合边界的,没有绝对独立的手工艺品,也没有凌空存在的工业生产。
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瓦斯康丝勒的“成名作”《新娘》即是一个典例。和锅具酒杯的堆砌造型类似,25000枚卫生棉条按照严谨的组合逻辑相互勾连,配合灯光最终塑成了一个观众从远处看神似巨大而奢华的水晶吊灯的意象。很显然,卫生棉条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女性代表性符号,而之所以将之拼搭成一顶吊灯,瓦斯康丝勒解释说:“因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水晶吊灯意味着一个家庭的财富水平。巨大、珍稀、奢华万分的吊灯,意味着耀眼、富裕和丰沛,但是你知道吗?这些东西近看不过就像是一块块普通的玻璃、简单的灯芯,或者——平凡无奇的日用单品。只有在我们的视觉和想象世界里,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等于一个超乎寻常的抽象符号。”因此,事实上,卫生棉条与水晶吊灯何尝不是互相凝望、互相成为?
瓦斯康丝勒对符号的构成及其意义有着诸多深刻的理解,“当你远看它时,它璀璨稀有;近看却完全不同。”她对于观看视角的本质剖析,颠覆了世人对于价值的定义,进而犹如蝴蝶效应般影响了诸如艺术、时尚、女性、梦想这些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的“珍贵”。“美就藏在日常里,只是我们经常熟视无睹。比如深藏于柴米油盐之间的女性们,未尝不是一种珍贵。是的,这仅仅取决于你的判断视角。”
通过此番深入对话,瓦斯康丝勒也表达了她对于当今社会中女性权利、身份地位、角色转变和生存状况等的高度关注,认为所有这些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亟需被重视、解决和完善。“在性别平等的宏愿面前,我是一名女性主义者,也会为了这个理想继续战斗下去。”谈到塑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公共环境时,瓦斯康丝勒笑意盎然地介绍了她所创立的工作室和艺术基金会,坦言其工作室成员的性别对半、注重人文关怀和营造良好氛围,也动情地讲述了作为一名相对已有能力帮助他人完成梦想的艺术家,她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带领众人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趋近。
瓦斯康丝勒站在自己于疫情期间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燃烧之心”的下方。
随着瓦斯康丝勒在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山海渡”的开幕,我们的对话从深圳Dior秀场平滑飞行至北京798艺术区。在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展开了穿越古今、聚焦文化本身的再度探讨。
作为一名从葡萄牙里斯本走出、迈向全球的女性手工艺艺术家,瓦斯康丝勒对于符号学的观察和理解亦是细致而独到的。当被问及,最喜欢的中国符号是什么时,瓦斯康丝勒几乎脱口而出:龙!“这可能是很多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广袤而神秘,十分古老却拥有强大的力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正在举办琼娜·瓦斯康丝勒个展“山海渡”。
空镜图:承蒙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山海渡”现场的首件作品便充满某种来自异域的神秘感。这件由综合材料——不锈钢水槽作为主体部分,再由聚酯纤维和钩针织物、LED灯与供电装置等,融汇混合制成的《顺其自然》(Go with the Flow,2021)是对当今公共及私人领域、隐私的保护与破坏,以及诸多贪得无厌的窥探和侵犯的一种形而上的批判。
作为家庭内饰的水槽,被五颜六色仿佛外来物种一般的纺织物刺穿乃至占领,原本的稳定结构和理性秩序随即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外表看似辉煌盛大、实际蛮横无理的侵占者,这一对峙体现在作品标题上又徒增了一分悲怆的哀鸣。
在如此清晰的基调下,观众将随即留意到左右两边的别致雕塑,《没有你也忘不了你》(Ni Te Tengo, Ni Te Olvido,2017)和《黛安娜》(Diana,2020),这也是两件在形式风格上极具代表性,又在内核层面上强化了瓦斯康丝勒对于旧的阶级文化和新的审美趣味的循环语汇。
承袭19世纪葡萄牙著名陶瓷艺术家博尔达洛·皮涅罗(Bordallo Pinheiro,1857-1929)的工艺流派和古董制品,瓦斯康丝勒从1990年代起开始尝试将钩针编织的图案覆于其上,像给原本表面光滑的雕塑生成了一层带有规律肌理的新皮肤,也像是给古老的手工艺品穿着新衣,保留了时尚的美与功能性,也在此刻成为了一种艺术的积极代言。
穿过艺术家置于地面的大型装置,若干件动物形态的作品散落于白墙之上,尤为吸人眼球。这些被编织蕾丝网住的彩陶制品,有牛头和马面,亦有羊、蛇、蜻蜓等动物昆虫。这使人不禁联想到中国传统生肖,低头查阅时,你定会惊呼这些奇妙作品的标题名称:天龙、长江、蔡伦、红色、福……如此强烈的在地感表达形式,既扎实,又淳朴。
“和中国相比,葡萄牙的传统文化里没有那么多的生肖动物。中国的历史底蕴是令人尊敬的,我每到一地,都在试着观察当地的人、文化、风俗和历史遗痕,并尽一切可能向他们学习和交流。尽管我们也有公鸡,我也做过一件关于公鸡的作品(Pop Galo,2016)有关时髦和色彩,但与中国生肖图腾比起来,仍然是差异巨大、衍生自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符号代表。”问及中西方动物符号的区别时,瓦斯康丝勒如是说。“不仅如此,和中国,尤其是深圳这样的超现实主义城市相比,欧洲大多数国家仍是如此地怀旧,甚至活在历史中。在欧洲,当你前往里斯本、巴黎,或是英国,那种感觉好像只是去拜访一个你的表亲。但前往中国则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它有着全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她举例这次展出的另一件作品《吉普赛》(Gipsy,2015),“吉普赛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分布在欧洲和美洲的各个地区,而且非常特别的是,他们有着极为罕见的传统习俗,但同时他们又可以很好地与临时居所的当地习惯相互渗透并保持平衡。吉普赛人生活在何处,他们的文化就扎根在何处,这是十分绝妙的。”
而瓦斯康丝勒的作品《吉普赛》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文化韧性的赞叹之上,藤蔓和水滴状的织物挣破了平面木框的二维界面,几乎像是一组从异世界涌入现实的巨型纤维。“它是一件突破了空间维度的抽象景观图像作品。可以说,所有放进画框中的布块作品,都想要打破边界,以一种更直观的降维方式冲进观众视野。”这些团块来自过去还是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刻,原本被无声地束缚于固定的框架或维度内的元素,互相打开、碰触、弥合了。瓦斯康丝勒笑叹道:“历史就在此刻,未来也已到来。”
站在深圳文化东方酒店顶层酒吧玻璃窗前,琼娜·瓦斯康丝勒将深圳视为一座带有超现实主义的魔幻大都会。
在艺术创作的媒介森林里,之所以选择手工编织,是因为瓦斯康丝勒坚信,立体作品也可以扁平化理解,就像将复杂的时间轴舒展平放,从而更接近跨越式的理解和独具个体经验的多重感悟。她的创作以具象符号为基本元素,分解和提取特定文化与历史中的抽象象征,让所有逻辑与情感张弛有度地串联嵌套,直至在标题处画上句号。
“在葡萄牙,传统是一种被视为很当下的东西,传统也与我们时刻保持着对话。”瓦斯康丝勒再度强调,“中国看未来的视角显得更为清晰,在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未来’每天都在发生。在艺术中,我所追求的是将历史和传统保存并传承下去,但同时也融合未来,尝试在一种互相交织的方式中生产出新的对话。”瓦斯康丝勒表示自己非常注重传统手工艺以及传统文化,有一种必须要把人类遗产呈于当下、带去未来的使命感。在她由60名员工组成的工作室里,所有大大小小的作品均出自成员之手,而并非机器或任何形式的科技产物。“我们不使用普遍的大工业生产或任何机械织造方式,艺术难道不正意味着有很多人,为了同一个愿景,凝聚在一起,共同用双手创造的人文瑰宝吗?”
在艺术创作中,瓦斯康丝勒特别细心地保留着她眼中寄托着的爱与一切美好的经典元素,也诚如她所述,时尚也好、科技也罢,她从不抗拒与之“合作”;相较于工具、路径和我们所使用的词语字眼,“找到那个平衡点,我们就不仅仅只拥有单薄的美,而是抵达了一个平和的绝对领域。这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能力。”
与瓦斯康丝勒标志性的风格——手工钩编的纺织物创作相比,反观中国乃至当今全球的艺术生态,各媒介、各学科的相互介入,已体现在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和NFT等形式作品的方方面面。像是一场互相碰撞、互相渗透的大型知识盛会,大量的纵横交织贯穿始终。
“在今天的开幕仪式上,我们邀请了钢琴演奏家来现场表演;而Dior的发布会也是我的一次行为表演现场,身着主题统一的新季服饰的模特们穿梭于巨大的女武神之间,共同完成了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她笑称,“我们十分有必要与祖先、与彼此、与这个时代的新兴产物,一起分享这个世界,链接和创造通往各自归途的有机桥梁。尽管我们今天仍不断制造着矛盾和灾难,但也请记住,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不妨试着互相关照,和平共进。”
从深圳的Dior秀场,到北京的个展现场,瓦斯康丝勒的创作背后,是更具使命感的文化弥合与和鸣美学,也是一种成熟的、心怀世界的疗愈能量。
“就算是在今天,战争仍在爆发,它就是我们当下现实的一部分。”瓦斯康丝勒控诉道,“那些充斥在报纸、电视机和网络上的新闻图片,几乎都是暗淡无光的。我们都知道:光带来颜色,颜色汇聚成美,美生发合宜。在没有光的世界里,和平与美与爱,全都消失不见,那必将成为一个人人毫无希望可言的人间地狱。”
如果说艺术创作更多是从精神上启发人们,瓦斯康丝勒创立的艺术基金会则从实际的支持来推动人们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趋近。瓦斯康丝勒讲述了一个发生于她所创立的艺术基金会的故事。尽管故事的主人公没有实际身处战争之中,但由于贫寒的家境和闭塞的环境,也使他几乎无望于成为一名音乐作曲家。基金会得知后,资助了这位年轻的艺术逐梦者从葡萄牙小镇前往荷兰鹿特丹音乐学院完成三年专业研习。现如今,这位昔日的寒门学子已成功地成为了一位常驻于比利时的作曲家。瓦斯康丝勒及其基金会显然改变了这位年轻人一生的命运,也帮助他重新找回了希望和生活的正轨。“我们的心愿,就是让那些被迫放弃艺术家之梦的人,重新找到一个属于Ta的更好的位置。”
她坚信艺术可以给晦暗的人带去希望和慰藉,而艺术家则采用各种方式努力着,为我们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找到美、找到平衡、找到精神之光。同时,艺术的功能还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连通古今。作为一种真正无国界的语言,艺术和诸多文化珍宝都可以使人类在当下世代更为凝聚,从而共同营造一个更为平和、愉悦、充满更多奇迹且令人期待的未来。
在瓦斯康丝勒的创作背后,是更具使命感的文化弥合与和鸣美学,也是一种成熟的、心怀世界的疗愈能量。“我从里斯本出发,去过欧洲、中国、日本、布鲁克林和阿根廷,很高兴见到各地的人们都在尽其所能、用各种正统又不失新意的方式,向他们的后代传承着各自引以为傲的传统精髓。如果说,我是说如果,未来有一天,被分割得四分五裂的地球子民重新汇聚在一起,一同为所有人类的文化瑰宝而努力,我想那会是极其伟大的一天,我们的使命和终极的和平均得以解放。”
摄影:邱小乐(深圳)、张鑫(北京)
采访、撰文:唐煜婷
策划:戚茂盛
编辑:戚茂盛、吴亦飞
制片:魏振伦
摄影助理:林星驰、欧元元、关春明
场地: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深圳文华东方酒店、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封面服饰来自Dior
排版:Jacob
原标题:《琼娜·瓦斯康丝勒|女武神手中的美与心中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