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国荣62岁:风继续吹,真的你再不归

2018-09-13 14:08
广东

▲图片来自豆瓣

不管你走多远,我们都将一直思念。

旧篇章

对于纪录片来说, 创作追求的终极奥义是真实的反映这个世界。而在反映真实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多方利益,需要挑战世俗权威,更需要面对非议指摘。一个优秀的导演将尽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这个世界,他们赋予了纪录片以真实和勇敢的特质。

而今天,我想纪念一个具有同样特质的人。

▲图片来自豆瓣

不知不觉,距哥哥离开已经整整15年了。

在这15年间,粉丝们每年都会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去纪念他。在大家的心中,他从来都是那个温和谦恭的翩翩佳公子,从来都是那个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哥哥,也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如果他还活着,今年都62岁了。

▲图片来自豆瓣

可能是天妒英才,所以时光故意把这个人留在了46岁,这样我们回忆里的他才永远不会老去。

记忆中的他,是风流倜傥的十二少,是痴情少年宁采臣,也是“女娇娥”程蝶衣。

这些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加之跳楼身亡后,人们对他做出的诸多性格缺陷推论,让他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过于阴柔。

▲图片来自豆瓣

但事实上,他对待人生的方式要比普通人勇敢太多。

他人眼

出生于传统的家庭,由于父亲常年对婚姻不忠,哥哥姐姐年纪又远远大过自己,他与家人的关系总是很疏离。

▲左下为张国荣(图片来自豆瓣)

所以他13岁就飘洋过海去了英国,登机时头也不回毫不留恋。

家庭亲情淡漠可能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缺失,但与张国荣相处过的人却一致认为他重情义、有爱心。

演唱会结束后为所有工作人员送礼物,帮演技生疏的演员对戏,讲笑话让心情不好的同事开心,为患病的工作人员安排医生,给生活困窘的小龙套找活干……

▲图片来自豆瓣

在他们的眼中,他是这样的。

香港著名女作家林燕妮:“哥哥,对朋友有情,对粉丝有情,对工作有情。”

《开心鬼》导演黄百鸣说:“像哥哥这么大牌的明星很乐意提携后辈,在这个圈子里很少见。”

刘嘉玲说:“他教会我怎么有品质的生活。”

“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张国荣或者Leslie,我喜欢大家叫我哥哥。因为有亲人的感觉。

▲图片来自豆瓣

也只有这样温和博爱的他,才能被人来人往的娱乐圈记住吧。

做自己

知乎上有很多人提问喜欢张国荣的原因,我最喜欢一个回答:因为他做自己。

做自己,所以他毫不掩饰对张曼玉的欣赏,对她在《甜蜜蜜》中的演技大加肯定,然后说黎明也被张曼玉的演技带起来——言外之意,四天大王之一的黎明,演技没那么好。

▲图片来自豆瓣

谭张争霸之后,他在接受访问说,和谭咏麟是朋友,马上补充“不算很好的朋友,普通朋友而已,好朋友是梅艳芳陈洁玲之类”。

换了别人,一定不这么说,只是他忠于自己,不会说谎。

▲图片来自豆瓣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个人对身份地位相当的人施以援手不难,难的是对陌生人、不熟悉的人、身份地位不如你的人雪中送炭,如一手提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张卫健等,这些他都做到了。

巅峰时期他急流勇退离开了歌坛,后和皇后饭店的东主合股,在铜锣湾开了一家咖啡店,名字叫做“为你钟情”。

他还承诺,要请看完自己90年告别演唱会持票尾的观众每人一杯咖啡。

▲图片来自豆瓣

在“跨越97”演唱会上,他大方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给妈妈和唐鹤德,几乎正面承认了自己所爱。

随后他又说,男也好女也好,他只是中意唐先生。

▲图片来自豆瓣

或许现在对于明星的取向问题,我们已不再那么苛刻。但当年的社会还未如此宽容,能够有勇气去面对随之而来的非议指摘,想必一定很勇敢了。

坦荡荡

能够做自己,愿意做自己,一直做自己。这对于现代成年人来说,已经是人际交往中极其稀缺的品质了,所以哥哥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图片来自豆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霸王别姬》中,面对程蝶衣的痴狂与疯魔,段小楼摇头叹息: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呀。

原是安慰程蝶衣,但却道破了他的结局,而这恰恰也是张国荣的命运。

▲图片来自豆瓣

生而为人,这一世必然因为生活历尽坎坷。大多数人只可能在红尘中碌碌的生老病死,很难有人能一直活得开心顺意。

在这样艰难却美好的生活中,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不顾他人眼光去追求所珍爱的东西,是困于藩篱中的我们多么渴望的洒脱啊。

▲图片来自豆瓣

木强则折,张国荣选择了以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但即使十几年过去了,每年他的生日忌日,还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用各种方法纪念他。

更多的“哥”迷应该还是会通过影视或歌曲的渠道去缅怀巨星,最真实最有史料价值的当然还是纪录片了。

关于他的纪录片有很多,如《永远的张国荣》、《无足之鸟》、《哥声魅影》、《不死传奇》、《不羁的风》等等,可以在各大播放器上找到资源。

▲图片来自豆瓣

逝者已去,纪念常在。对于现代人来说,一直保持本真或许很难实现,因为有狐假虎威,有明哲保身,有生活教会我们的狡诈圆滑。但平心而论,谁不想每天活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呢。

愿他的真实和勇敢能够激励我们更努力的生活,更坦荡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在时间的洪流中抱元守一,留住一点更本真的东西。而这种本真,也正是我们做纪录片的一点初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