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造假”,逼真到流口水

2023-08-22 13:48
江苏

原创 JOY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当代年轻人的求知欲,主打一个旺盛!

白天“摸鱼”学英语,晚上b站听罗翔,

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家门口哪家炸鸡最好吃,也要盘得清清楚楚。

所以,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点东西!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有哪些神奇的来源?

那些你以为简单的东西,有着如何奇趣的制作过程?

01

模型食物,越做越真

说到模型食物,有网友表示:

“饭店门口的菜模型,摸起来QQ弹弹的,越来越逼真了。”

有意思,以前的菜模型,大多是硬邦邦,

如今技术革新,不仅模样更像了,就连手感都更新换代了。

制作食物模型,其实和自己在家玩硅胶模型,有些类似,

如今制作食物模型更多采用PVC、硅胶、硅油等材料,并1:1还原,

比如制作这条鲈鱼模型,首先要拿一条真的鲈鱼去开模,

将真鱼放置在盒子中粘住,并倒入液态的硅胶,凝固后拆掉盒子,取走鱼,只留下模具。

(ps:这用完的真鲈鱼,可千万不能吃啊!)

在模具中倒入乙烯树脂做填充,并送入烤箱烘干,使其固化,

将胚料取出,修修剪剪,不整齐的边缘都要处理干净,

仔细看一下,纹路明晰,鱼尾灵活,

可见,模具开的好不好,直接影响细节部分是否到位。

接着就是给胚料上色,整体喷银色底漆,背部喷深灰色,

最后,在模型表面刷上一层亮漆 ,

一条“活灵活现”的鲈鱼,就可以上桌了。

同样的制作远离,还可以做寿司、雪花牛肉等各类食物,

等胶体凝固后,刷上颜色,

一盘盘诱人的食物,简直看呆。

02

旺旺雪饼上的小白点

真是的雪花变的吗?

小时候过年,最快乐的就是收到旺旺大礼包,并精准掏出里面的旺旺雪饼,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款国民零食,旺旺雪饼是怎么制作的呢?

其实,雪饼和普通饼干的制作过程大差不差,

洗净沥干的大米,倒入巨大的碾米机中,碾碎并过筛,得到雪白雪白的米粉。

米粉加水,混合成米团,

蒸熟后来回挤压揉碾,就能得到超柔软的米团。

接着,将超柔软的米团送入机器中,压平,并用模具套出一个个圆饼状,

小圆饼先烘干去除水分,再送入烤箱,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送入烤箱,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直接烤的话,就会便成一个凹凸不平的小烧饼啦。

关键来咯,在烤好的圆饼上,均匀喷洒用白砂糖和明胶按比例调配成的糖浆,

在喷糖机的高压作用下,糖浆会在喷出的瞬间雾化,附着在饼干表面,便成一颗颗细小白点。

最后,就有了送到我们手中的旺旺雪饼,

塞入口中,饼干的香脆,配合着糖霜,在嘴里甜滋滋地融化。

03

流水线上的月饼

马上就到月饼节,哦不,是中秋节啦!

五仁、豆沙、莲蓉、咸蛋黄、椰蓉......这么多月饼口味,你最爱哪个?

每年送到大家手中的月饼,无论是形状还是口味,都五花八门, 大家在品尝月饼的时候,是否有好奇过,月饼是怎么在工厂里制作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主要介绍一下广式月饼的流水线制作过程。

制作中主要分为月饼皮和馅料两个部分,

月饼皮原料有糖浆、枧水、油、面粉,混合搅匀后,用机器包入馅料,

看下面的机器,传送带尾部角度斜切,就可以将贴边的馅料和饼皮一起卷起来。

接着,由机器分割成一个个小团子,送去塑形,

这个机器大家应该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次,同样的运作方式在制作包子上也有应用。

塑形的压模机上,自带红外线感应,

机器感应都有团子过来,模具随之落下,

一个个压出花纹的月饼雏形,就可以摆盘送入烤箱了,中间还需取出一次刷上蛋液,再二次送入烤箱上色。

最后,一个个金灿灿、香喷喷的月饼,就可以出锅啦,

装袋、封盒,就是送到我们手中的中秋礼品了。

04

济公的蒲扇

竟然是用火烤出来的

90后的童年,一把蒲扇拯救一个夏天,

那时候大大的蒲扇,只要五毛钱一把,如今淘宝搜一圈,一把价格三四十,

飞升的物价,让不少伙伴直呼“自己复刻”,

好的,象君把制作过程搬来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首先,你要有大大的棕榈科植物——蒲葵叶子,

将粗壮的叶杆子削平整,用作扇子的柄。

叶子部分,同样去除焦黄不整齐的部分,

批量悬挂起,使其干燥,并烟熏防虫。

接着将叶子用火烤至定型,并压平叠放于一处,

用模具冲打,成为一个个我们常见的蒲扇形状。

最后,在粗糙的叶边上,用布料包边,做最后的定型,

一片不起眼的大叶子,就成了蒲扇啦。

如今各种扇子挑花眼,还得是一把老式蒲扇最凉爽。

05

老丝瓜到搓澡巾的

变身之路

餐桌上的丝瓜,竟然能变成搓澡巾?

看似不可能的变身,在父母一辈,可是性价比超高的实用好物。

用丝瓜瓤制作出的洗碗布、搓澡巾,虽然已经成了时代的记忆,但却是一致公认的洗刷刷神器!

首先,要等丝瓜变老,嫩的丝瓜还是炒炒做菜吃比较合适啦。

老丝瓜黄、干、硬,内部布满粗糙的网状纤维,剥下后除籽,就可以加工了。

无籽的老丝瓜,反复水洗,去除内部的汁水,

放在通风有日照的地方晒干,静待下一步的加工。

在以前,晒干后的老丝瓜串根绳子,就能直接用,

但现在网络售卖的,则更为精细一些,所以还需要在造型上二次加工,

先沿着丝瓜的侧面剖开,这样圆滚滚的丝瓜,就成了一个相对较平的片状物,

送入两个滚轮中,压平。

最后在机器中裁出需要的形状,

包个边,打上logo,就是一个精美的洗碗布啦。

当然,也可以把把丝瓜络和棉布、海绵,依次叠起来,做成一个“三明治”搓澡巾,

劳动人民的智慧,还真是无穷无尽。

06

每多一包棉花糖

就少一只“二师兄”

棉花糖和猪,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那还要从猪皮说起,

猪皮经过加工处理,能够制成一款糖果中常用的增稠剂——明胶,

化开的明胶中加入淀粉、糖、色素等,就是棉花糖的初始状态了。

棉花糖的得来,少不了二师兄的功劳。

那一头猪,如何转化成明胶呢?

新鲜的猪肉剔下猪皮,放入稀释的酸溶液中浸泡,酸化。

酸化后的猪皮,用清水洗去多余的酸,

接着将猪皮在一定温度下,熬煮至出胶。

拿我们家里煮的鱼汤、大肉来举例,

这些大菜静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油脂分层的现象,猪皮提取胶质的原理便是如此。

最上层是油脂,最下层是皮肉,中间的部分就是所需的明胶了。

只要将熬好的猪皮送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得到胶液,

胶液送入真空浓缩锅中,蒸发多余水分,进一步浓缩。

浓缩的胶液冷却后,由机器挤成面条状,并再次切碎,加热蒸发水分,

最后,就能得到呈淡黄色的明胶粉了。

做糖果,做糖霜,许多烘焙都会用到它。

07

大火的克莱因瓶

你会吹了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刮起了一股吹玻璃瓶的热潮,

如果你能吹出克莱因瓶,那绝对是高阶选手,

克莱因瓶,在数学领域中是指一种无定向性的平面,没有边界,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假设一只苍蝇从克莱因瓶的外部起飞,无需穿过表面,沿着瓶颈就可以直接飞到瓶身内部。

因此,制作克莱因瓶全靠人工吹制而成,无法量产,

制作过程大同小异,先做瓶身,再接内胆,最后连上耳部,

瓶身很简单,就是一个圆圆的瓶子,

吹出瓶身后,在其底部继续吹出一个玻璃泡,并将其去除,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开口,用来连接内胆。

提前做好的内胆,放进去调整到正确的角度,用火将其和瓶身连接在一起,

按照之前瓶身开口同样的方式,在内胆的顶端上吹出一个小包,去掉后,就可以在瓶身中两头打通了。

去掉多余的部分,并略做修饰,瓶身和内胆就算连接成功。

最后,只需将做好的耳部安在瓶身上即可,

用火将耳部和瓶身烧熔连接,注意,是连接在内胆的通口里上,这一步要格外小心,校准好位置再下手。

三者全部连在一起后,一个克莱因瓶就搞定了。

看起来很“匪夷所思”的形状,解构一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08

葡萄干是先摘后晒

还是先晒后摘?

因为“葡萄干晒在地上从来不洗”这个新闻,象君属实有一段时间没敢吃葡萄干,

但最近听闻,葡萄干竟然是在树上晒干后再收割的,这又引起了我的兴趣,

难道,葡萄干不是摘下后再烘干的吗?

其实啊,制作葡萄干有很多方式,

最常见的日照晒干,也有更耗时的阴干,或是添加催干剂,微波蒸发水分等方式,

当然,也有农民会在葡萄成熟后剪短其枝干,使其缠绕在铁丝网上,晒上六七周,

这么一来,水当当的葡萄,成了含水量只剩15%~25%的干货。

尤其在气候干燥且炎热的新疆地区,村民会用砖头搭建阴干房,

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于墙壁上,大约等个40天,热风就会将葡萄吹成葡萄干。

成串的葡萄干只需放入带梳齿的机器中,“哐哧哐哧”一振一翻,

果实、枝干自动分离。

最后将葡萄干送到工厂,批量冲洗,并质检,

一袋袋封装的葡萄干,最后就送到我们的手中啦。

09

八宝粥里的“小秘密”

标题卖了个关子,其实也不算秘密啦。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象君一样,小时候吃八宝粥,就爱挑里面的莲子吃,

可是,一大罐的八宝粥,永远只有一颗莲子,所以在小时候产生了莲子是很宝贵的食物的印象,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莲子常见,只是八宝粥里的莲子是个“稀罕宝贝”,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八宝粥是怎么制成的呢?

首先,各类食材洗净,不易熟的豆类,工厂会提前煮至半熟,

至于糖水,也是事先做好,用白糖、红糖、水,搅拌熬煮,

接着,罐子们排排站好送去装粥。

不同的料斗,倒入不同的料,至于分量,工厂都会提前计算好成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八宝粥里大多是红、绿豆,而莲子和红枣,只各有一颗,

毕竟,不能亏损嘛。

最后注入糖水,统一封盖,送入传送带煮熟,并同时完成密封灭菌的环节。

从小喝到大都没变味道的八宝粥,就完成啦!

10

小小水龙头

是怎么堵住巨大水流的?

年幼无知,对着小小的水龙头,总是会发出一个疑问:

“小小的阀门,是怎么挡住这么大的水流的呢?”

直到仔细了解水龙头的构造后,打破了我的“天真疑问”。

水龙头最常见的结构,是这种球阀,

放水的时候,转到连接通道的一侧,

堵水的时候,转到闭塞的另一侧,

只要材料不是水做的,当然就不容易被冲坏啦。

另一种是旋转塞,顾名思义,转着转着就堵上了,

这一种在家中已经不太常见,公共场所或是工厂机器,使用较多。

目前家里最普遍的双联水龙头,可以左右两方出冷热水,

里面没有什么高科技,就是通过这两片关键性的镂空陶瓷体,

把手在运动过程中,使陶瓷体产生位移,其镂空空间的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样一来,就能控制冷热水的进出量,水温也就随之调节了。

11

为什么买来的核桃肉

总是完整又饱满

如果你有自己在家剥核桃的经验,就会发现,几乎剥不出一颗完整的核桃肉,

而我们在外面买来现成的核桃肉,则是完整的一块块,这是为什么呢?

先从核桃的摘落开始说起,树上的核桃成熟后被机器抖落,

将核桃从青绿色的外壳中剥出,送入机器,分离出石头、树枝等杂物,

干净的核桃,紧接着落入冷却池,被烟熏除虫28小时。

接着,需要二次分筛,

这个间隙可以调节的机器,就是为了让不同大小的核桃,分别筛入不同的生产线中。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不同大小的核桃对应不同大小的开核压力,

正确的压力大小,可以让核桃肉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打开。

果肉和外壳,进入震动的晒网,通过不同发小的洞孔,分级下落,

最后人工挑拣机器没有去干净的外壳、碎渣等,

大且完整的果肉,是我们平时买到的优质完整果肉,

小且破碎的,则用于二次加工,例如烘焙、磨粉等。

这么一看,倒不是剥壳手段多高明,而是不完整的都被筛走啦。

看了这么多,想必今天新知识get满满,

你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新收获,评论区一起来说说!

图源网络

资料参考@有趣的制造

原标题:《食物“造假”,逼真到流口水!原来小时候最爱的零食,竟然是这么做出来的……》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