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满阶梧桐月明中

2023-08-08 14:04
江苏

癸卯年 / 拾叁 立秋

2023年8月8日 - 8月22日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唐代|刘言史《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

立秋,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始建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一叶知秋,入夜起凉风。“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塘头荷花残卷,田野白露生。武夷新茶入杯盏,云川松茸切上盘。明月如霜,瓜果待熟黄。

立秋时节,在苏州园林,处处可见紫薇花繁茂盛放。而田野边一些果物也成熟了。

物候与气候

“立秋”标志着开始收获,春华秋实指的就是作物成熟,开始兑现春天的承诺。我国古人将立秋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初候 凉风至

一叶梧桐月明中

一个“立”字不简单,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这个解释对于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四立”至关重要。“气”是贯穿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当五行之气的“往者”“来者”在此时交接时,新的季节为之建始。立春,春木之气始至;立夏,夏暑之气始至;立秋,秋凉之气始至;立冬,冬肃之气始至。而其根本,乃阴阳二气的过往交续。

春夏阳气逐生,秋冬阴气渐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立秋是秋季的初始。在立秋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管子》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是暑去凉来、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生命也随之呈现阳消阴长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立秋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一种揫敛的气息,几许真切的凉意,从这些字眼间直穿心底。

但天地还是那般炙热。

走在秋阳之下,依然炎热逼人,暑气难消。民间有说“秋后一伏热死人”。节气意义上的秋天到了,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尚未到来。气象资料表明,往往要到九月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尤其是中国南方,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气温更为酷热,因而,中医将立秋起至秋分前的这段日子称为“长夏”。

热虽热矣,切不可被这种表象迷惑。节气的高妙,先人的智慧,就在这“一叶知秋”里。

《淮南子·说山训》曰:“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代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什么叶呢?梧桐。

什么时候落呢?立秋初候“凉风至”。

就在大暑三候“大雨时行”结束、立秋初候“凉风至”到来的短短几天里,高高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了。

据传,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宋人刘翰的《立秋日》诗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风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你看,枕着新生的凉意入睡了,醒来却找不到秋天的声息,蓦然抬头,但见月色澄澈中,梧桐落叶铺满了台阶,这,不就是秋天的身影吗?

在延续的暑热中,从一片梧桐落叶,知道了秋的到来。一个细微的迹象,代表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趋势。

热,还是那样热;风,却不再是那阵风了。

立秋初候“凉风至”,风开始带来凉爽,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其实,热,也不再是那个热了。

正午的阳光虽然烤人,早晚已有了些许清凉,热力将开始一天天消退。天地的阴阳之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立秋二候 白露降

有一种惬意叫秋金之白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秋天两大类色彩。

金色的秋天,红色的秋天,橙色的秋天,黄色的秋天,代表着丰收,代表着成熟,代表着喜悦。而白色的秋天,灰色的秋天,代表着凋落,代表着离别,代表着悲凄。

这两大类色彩融合了自然与感情,反差极大,使秋天充满了张力和魅力,激发出数不胜数的艺术创作。

那么,立秋二候“白露降”的“气与生命”又是怎样的呢?

阳气仍盛,阴气渐强,阳消阴长的趋势日益明显。

还是炎热天气继续逞威的时节。晌午的阳光依然热辣,人们还躲在空调屋里贪图凉快。到海边冲浪畅泳,仍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孩子们在冷热适宜的海水里快乐地嬉戏。来几块爽口的西瓜,让甜甜的果汁祛除世间的暑气和心头的火气。这种立秋之后的短期回热天气,我国民间称之为“秋老虎”,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

尽管仍是高温,雨水却是大不相同了。一阵阵雷雨像大暑时一样倏忽而至,却变得多情起来,一下就下个半天整夜,性子也不那么急了,不再是狂风暴雨,而是绵绵软软地下着。一场秋雨后,凉爽就增添几分,忽然一阵风来,身上竟会打个激灵。别看雨水犹多,空气里的水分却显而易见地少了,那种闷热熏蒸的感觉已大大地减轻。

变化最大的是一早一晚。晚间走路仍会有微汗上身,却不会大汗淋漓。桃、枣、葡萄、桂圆的果香,还有金银花、菊花的清香,使空气里带有秋天香甜的味道。在初秋之夜闻香漫步,感受空气中滋生的凉爽,生命在经受长时间的猛烈炙烤之后,终于得到了喘息,真是惬意。

最美妙的是在清晨。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到了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植物上凝结成了蒙蒙的水雾。茂密的草木尽管还满是夏意,但浓密的林荫里已经有了淡淡的黄色、红色。梧桐,银杏,枫树,有的是叶子的一个边角,有的是半片叶子,开始显现出隐隐约约的黄色、红色和葱郁的绿色,一起朦朦胧胧地俏立在秋晨的雾气之中,美极了。

如此美景,谓之“白露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好一个“秋金之白”!

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初候“凉风至”和二候“白露降”,虽然只有短短十天,天地之气却在此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白露降”,标志着“秋金之白”的出现;“秋金之白”的出现,意味着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

生命的成熟,需要极热的炙烤,也需要清凉的喘息。经过小暑、大暑的极热之后,生命在初至的凉风与初生的白露所带来的清凉里得到了休整,带着满满的能量,以最昂扬的状态、最精彩的姿态,向成熟的至高点冲刺。

因而,在这个时节,融合了夏将消退和秋将盛放的大美,生命充满了即将迎来成熟“临盆一刻”的蓬勃与丰满。这时的感情色彩,这时的生命旋律,是喜悦的,是激昂的,是从容的。

这样的生命的惬意,就叫“秋金之白”。

立秋三候 寒蝉鸣

天人合一显从容

走在户外树林间,蝉鸣声声,不绝于耳。这样的鸣唱,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长长的夏天。

蝉儿虽小,却不止一次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作为物候特征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夏至二候——“蝉始鸣”。

小时候不懂,听见蝉儿是在盛夏开始鸣叫的,便以为它是耐不住夏热,“知了知了”,仿佛在说“热啊热啊”。哪里知道,蝉虽生于盛夏,其实却是在阳气强振之中感觉到了阴气的发生,故而“始鸣”。以此作为夏至二候的物候特征,是老祖宗提醒我们见微知著,明白世间盛极而衰的道理,在阳气极盛之时,阴气已开始生长了。

当时光的指针在蝉鸣声中从盛夏走到了初秋,经过了四五十个日夜阴阳之气的此消彼长,到立秋三候时,小小蝉儿又一次成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谓之“寒蝉鸣”。

一个“始”字,一个“寒”字,蝉从仲夏鸣叫到初秋,皆为“感阴而鸣”,意味却是大不相同。夏蝉之鸣意味着阴气始发,秋蝉之鸣,则意味着阴气渐浓,天气寒凉由此而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蝉还是夏日那只蝉,到了立秋三候,它的声音变了。“寒蝉”不是指此时已寒,而是预示着寒凉将会到来。一种悲秋的情绪从这时开始出现。

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气乃阴盛阳衰之气,人感秋气而哀,是人的精神、思绪随着自然的变化而生成的本能反应。

“心上有秋”即为“愁”。悲秋之作,古往今来不胜枚举。马致远的经典之句道尽了秋思的寒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女中豪杰秋瑾也留下了悲秋的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事实上,在立秋三候“寒蝉鸣”的时节,俯仰天地之间,还是一派热气蒸腾、万物葱茏的景象,离那枯藤老树、秋风秋雨的断肠愁煞之景差得实在太远太远。而这时枝头的蝉儿,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中舒服地鸣叫着,哪里有半点悲戚的样子?

但诗人的感受却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种悲情,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敏感的忧患意识,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的忧思。

如果说蝉是自然界敏感的造物,在阳气强盛不可一世时就察觉到了阴气的微妙发生,那么,这些悲情的文人们,就如同人世间敏感的蝉类,在立秋时节仍处于夏秋交替过渡之时,就预见到岁之将暮、天地将肃的重大变化了。

但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一支重要的源流,便是达观、顺应自然。有悲寒蝉凄切者,亦有悟蝉之禅意者。

唐代虞世南的《蝉》堪称后者之代表:“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南安道中》写道:“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这样的雍容和从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宝贵的精神气度。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宋代词人辛弃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些诗词,都是这种风度气韵的体现。

不管是面对春花逝还是秋叶落,都会因为感悟宇宙天地四时之变而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豁达,同时也敏锐地去捕捉、展现生命在不同时节所内蕴的活力。自然的表征可以不同,生命的状态可以不同,但人的灵魂要顺应着天地之变,而融入宇宙间本来存在的大美大爱之中。此谓“天人合一”。

这是我对“天人合一”的新释。

传统习俗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所以不可忽视。

为了表达对这一节气的重视,在古代,有很多庆祝立秋节的习俗:在周代,这天周天子亲自率领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承袭了周代的这一习俗,见《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及至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到了宋代,有男女都戴楸叶和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及至清代,主要的习俗是“悬秤称人”,主要是验验夏天是肥了还是瘦了……

从这些风俗习惯中,我们能看出立秋节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在旧时的苏州,在立秋节这天,都流行哪些风俗习惯呢?

贴秋膘儿

每一口都是秋天的味道

”秋风起,胃口开,贴秋膘正当时。贴秋膘,是秋天的专属名词,旧时人们觉得夏季过后体重减轻,需要在秋季用美味佳肴把失去的“膘”补回来。

对于苏州人来说,贴秋膘的首选必须是藏书羊肉。秋风吹得你有多冷,苏州或许不知道,但藏书羊肉一定知道。在愈发寒冷的天气面前唯有藏书羊肉不可抵挡。在还没入秋前,苏州大街小巷不少的羊肉店都已开了。其实为了“贴秋膘”也好,为了“暖和一秋”也罢,撇开所有理由,光想到羊肉的滋味就忍不住要流口水了~怎么样?你闻到了一锅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的羊肉火锅在向你召唤了吗?吃羊肉可以提上日程了!

在苏州人的食谱里有四块肉,春天的酱汁肉,夏天的荷叶粉蒸肉,秋天的扣肉,冬天的酱方。说到扣肉,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梅干菜扣肉,浓郁的酱汁和入口即化的五花肉,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那种软糯可口的满足感,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形容的。除了梅干菜,苏州人还会在扣肉下藏宝,比如菜花干头。碧绿生青的菜花干头,不仅增加了肉的风味,也因为肉汁的浸润变得更可口,清香扑鼻,回味无穷。

除了去菜场买来大鱼大肉,回家“贴秋膘”外,也有很多老苏州人会在立秋这一天,去吃一碗焖肉面“贴秋膘”。

咬秋

迎接秋天的仪式

立秋吃东西可以统称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咬秋”和“咬春”之俗一样自古有之。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苏州有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其实是迎接秋天的一种仪式,也是“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祈愿,人们用啃秋的方式来消除暑气,迎接凉爽的秋季。记录清代苏州民俗的《清嘉录》写苏州人立秋吃瓜颇为生动:“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 此书还列举出荐福瓜、寺前瓜、金子瓜、徐家青等清代苏州著名西瓜品种。

苏州吴江南部就有啃秋桃的风俗。啃秋桃就是在立秋时大人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之后把核保留下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称人

体重减轻是苦夏

立夏有“称人”的习俗,没想到立秋节这天也有悬秤称人的习俗,从清代民间开始流行,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营养,补偿夏天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戴楸叶

一个古代的“谐音梗”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诗:“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记录了立秋时节,他的家乡苏州的就有戴楸叶的传统习俗“楸”与“秋”同音,将楸叶剪裁成各种花样,佩戴在身上,来迎接秋天。

这一习俗沿袭到明朝,不过清代就逐渐消失了,江南文人朱彝尊说,“街头不复簪楸叶,但买山塘茉莉花”,记录下“网红植物”的更替。

洗早澡

一个古代的“谐音梗”

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对待这些盛夏疾病,老苏州也有他们的传统办法。

在立秋这一天,老苏州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听老一辈的人讲,立秋早上洗澡,一个秋天就不会生痱子。

饮食文化

在漫长的时光的长河中,人们会逐渐形成一些祭祀活动或禁忌之事。那么苏州立秋的饮食风俗是什么?

五香小肉

不浪费为天道

五香小肉是五香排骨的衍生物,旧时苏州观前有小吃摊专做五香排骨。苏州通俗文学作家程瞻庐在《吴侬趣谈》中记载:“近数年中,苏州风行一种油煎猪肉,名曰排骨。骨多肉少,每块售铜元五六枚,前此所未有也。一入玄妙观,排骨之摊,所在皆是。甚至茶坊酒肆,亦有提篮唤卖排骨,见者辄曰:‘阿要买排骨?’”旧时苏州餐馆里像这种价格便宜而又好吃的菜,因为数量有限,一般是专供老主顾堂吃的下酒菜,而老主顾大多是冲着味道来的,餐馆以小食吸引主顾从而达到积攒人气的目的。师父曾说餐馆里黄焖鳗的头尾照例也是菜外另供,一个道理。

所谓小肉,其实是猪肉边角料,作馅剔出的带肉脆骨、五花肉冷水一滚后的边角等均可切丁成为原材料,用葱、姜、桂皮、八角、生抽、盐等调料腌制一二时辰,取出在大火烧开的水油比为四六开的水油锅中汆三分钟,然后马上在清油锅中收脆。说是水油,其实是大骨高汤和油,水油混合可以使小肉在烹制过程中更加滑嫩和入味,此菜冷吃热啖均可。

五香小肉,带着苏式的精致和简单,却折射出不简单的道理:不浪费为天道!

绿豆百合汤

解暑妙方

老苏州在立秋这一天还要吃绿豆百合汤。苏州人比较讲究,吃喝也是跟着时令走。

绿豆百合汤是清凉解暑的物品,尽管立秋后还可能出现“秋老虎”,但是,老苏州一般在立秋后几乎不再喝绿豆百合汤了,所以就在立秋这一天“喝个够”。

水红菱

抚慰倦怠的味蕾

抚慰着三伏天里倦怠的味蕾,时令主角之一便是新鲜脆嫩的水红菱。作为水八仙之一,菱角是苏州人非常喜欢的食物,它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味道甘美,宜于生吃。

每年立秋后,采红菱就变成了极江南韵味的一景。清澈澄明的湖泊水塘里,绿油油飘荡的就是红菱。

风雅立秋

立秋是个挺有诗意的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一叶知秋”。只是,那时没有自动化,不知怎么合得那么巧。梧桐落叶果真能应声而下,那定是天人合一了。

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览镜》里写着:“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妙趣横生,况味无穷,又无可奈何。

立秋是个寄寓了很多希望的节气,首先是对秋凉的期待。立秋了,虽然还有“秋老虎”,虽然还有“立秋一伏热死人”之说,但是,总有一丝掠过的凉风,好像是秋的使者,起码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凉爽。尤其是,立秋以后的夜晚,无论如何不会比暑伏天更热。

当然,人们更有对秋收的期待。从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所谓“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农民说:“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三场雨,秕谷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秋雨充沛,秋实丰满。但人们都说“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秋雨愁煞人”。见落叶和秋风秋雨而悲秋的人,不只是文人。悲秋情绪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是生理现象。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写秋的文学作品以“悲秋”者居多,令人耳熟能详的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当代诗人汪国真的正面写秋的诗作《秋》,却也以“悲秋”入手:“秋天常常令人伤怀/因为那里有一份生命的无奈/萧瑟更加重了这种气氛不由在落叶中徘徊。自古有多少寂寞的人伤秋/望河水飘枯叶一年又一年/自古有多少伤秋的人寂寞/看天空飞疾鸟一载复一载。我说,秋是有一种悲,可那是悲壮 不是悲哀/我说,秋是一阵风/可那不仅有风沙 更有风采”。

古时立秋叫立秋节,又叫七月节,广受重视。朝廷的迎秋仪式自不必说,民间的庆秋活动种类繁多且持续久长,摸秋,秋忙会,秋田乐,贴秋膘,啃秋,秋社等等一大堆。

立秋是个大节气,即使在“四立”中也算得上是很特别的一个节气。立春时节其实是在深冬里,一个月后才有春的讯息。夏天是在立夏未到之时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夏天的喜也好忧也好,都不是立夏带来的。冬天与希望与生长无关,它是个应付与维持的季节,立冬这个节气好像是个寡淡的节气。只有立秋,它能快速带来秋的凉爽,它也能沉甸甸地带来秋的收获,它是个值得期待有着最真实希望的节气。即使是悲秋,那悲的也是人生之秋,已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中国人往往爱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取名,我坚信,如果作一番精确的统计,叫“立秋”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可见,人们都喜欢立秋。

苏州园林里的立秋

预备迎接园林最美的季节吧,且在夏日尾处,与早秋相逢。

立秋,是从夏到秋的转折点,只不过炙炽的热季尚不舍离去,剩下半数的暑假亦算是充足。白露降,晚蝉鸣,美妙的凉意笼罩了园林中的良夜,迢递来自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世间万物循序渐进,如这立秋虽然沾了个秋字,却依然与夏日的暑意缠缠绵绵。所谓热在三伏,然而末伏尚在立秋之后,秋老虎的威势正盛,明晃晃的大太阳也让人不得正面撄其锋芒。唯有园林头上,染了些秋色的荫凉,又披着盛夏的绿装,得了二者的绝色之处,方成就了一处处人间乐境。

秋天是清爽怡人的季节,是丰收喜悦的季节,也是悲愁暗生的季节。正所谓“悲春悯秋”,在萧肃的秋天,人们总会平添几分多愁善感。正如刘禹锡在诗作《秋词》中所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伤寂寥,我却要说秋天比春日更加美好。你看那一排飞鹤飞上晴朗的碧空,将我满心的诗情画意带到了云霄之上。

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处处都有它的精彩之处;上下五千年人文历史、科学地理,样样都有它的迷人之处;一年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它的美好之处。只要不失乐观,不忘希望,春夏秋冬都有满满的诗情画意!

— FIN —

封 面 / 羡壶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原标题:《今日立秋|满阶梧桐月明中》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