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宇宙中,《山海经》凭什么是中国唯一一部古代神话元典?

2023-08-06 18:36
北京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热映,再次唤起人们对中国神话的向往。有观众评价,“影片自带东方神秘感和吸引力”,“是独属中国人的神话史诗。”也有网友说,国产电影能否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中获取灵感,构建一个“神话电影宇宙”。

这份期待的背后,是中国上古神话系统的未完成。古书上关于鬼神世界的描写通常是三言两语、零星片断,远不比北欧、希腊神话中的神魔大战那样惊采绝艳。有种说法认为,中国缺少可以跟《荷马史诗》媲美的神话典籍。因此,中国现代神话学从其诞生之时就被赋予了一个重要使命,即重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

那么,上古时期,真实可考的神话元典是哪一部?《山海经》如何填补中国神话的空白?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的新书《〈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中的相关选段。从“众神缘起”这一主题出发,揭秘《山海经》“封神”的来龙去脉。

众神的缘起

刘宗迪 文

本文为节选,原刊于

《山经》是一部地理博物志或国土资源志,旨在记录各地的山川地理及其物产。不过,由于在古代人心目中,山川除了是草木的渊薮、鸟兽的家园、矿藏的宝库之外,还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礼记·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众神就住在山中,崇山峻岭,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天然具有神秘性,因此,《山经》作为山川博物志,在记载众多的草木鸟兽金石矿物的同时,也记录了诸多神灵。这些为神灵栖居的山、川,其实就是古人世代崇拜、祭祀的宗教圣地。

《山经》关于神灵的记载,基于实地考察和真实见闻,不像后世朝廷山川祭典那样,经过官府的整理改造,也不像文人笔记小说中的神怪故事那样,经过文人的润色演绎。因此,《山经》得以保留上古神灵崇拜的本来面目,有助于我们了解上古宗教神学的真实状况。

众神栖居之圣地

宗教圣地之所在,即为众神栖居之家园。因此,我们看到,在《西次三经》记载的群山中,出现了众多的神灵。

长乘之神

由昆仑之丘西行为乐游之山,乐游之山继续西行为蠃母之山,蠃母之山上住着一位长乘之神,其状如人,但长着豹子的尾巴。长乘之神主管“天之九德”,“天之九德”为哪九种德,详目不得而知。“德”有恩惠之义,《尚书·盘庚》说:“施实德于民。”即谓施惠于民。“天之九德”,当指上帝施与人间的九种恩惠,长乘之神是给人间赐福的神。

西王母

清·《金石索》

汉代武氏祠画像石拓片中的西王母

蠃母之山的西边为玉山,玉山为西王母所居。“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西王母虽是人的形象,却长着豹尾虎齿,蓬乱的头发上却戴着美丽的华胜,而且时时发出如同口哨一样的啸声。《大荒西经》提到西王母,也说她“戴胜、虎齿,有豹尾”,还说她“穴处”,即居于洞穴里。显然,西王母是一位神性与野性兼具、独居魅力的女神。

《西次三经》说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厉指厉鬼,天之厉即天上的厉鬼,五残指五残星,《史记·天官书》说“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野,其星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丈”。五残星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而是出没无常的妖星,当即彗星、流星之类,张守义《史记正义》解释说:“五残,......见则五分毁败之征。”意为五残星出现,预示天下四分五裂、毁灭衰败。厉和五残皆为凶恶之象,厉为死鬼,五残代表毁败,西王母主司象征死亡和毁败的天之厉和五残星,可见,西王母当为一位散播死亡的女神。

年画中的西王母

然而,《大荒西经》对西王母的记述却是另一番景象。《大荒西经》说西王母之山在“沃之国”:

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沃之国就是沃国,沃之野就是沃野,这番关于沃之国、沃之野的描述,呈现出一片丰沃、吉祥的乐园景象,凤凰、鸾鸟载歌载舞,野兽成群,和睦共处,沃国的人民吃的是凤凰的蛋,喝的是甘美的雨露,沃之野上各种美味应有尽有,无论想吃什么,都是随手可得。这番描写所呈现的人间乐园景象,仿佛是神话中的伊甸园,其所呈现的实为秋天的丰收庆典场面。

我在《失落的天书》中指出,《大荒经》的东、南、西、北四方,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时,《大荒西经》对应西方,西方在时间上对应于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在秋收之后都要将丰收的成果首先献给上帝、群神和祖先,报偿众神的恩惠,称为“秋尝”。

《诗经·周颂·丰年》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讴歌的就是周人丰收之后祭祀众神、祖先的秋尝庆典。

沃之野上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银铁,嘉果、祭肉、动物、玉石,仙药宝物应有尽有,就是献给群神的供品。西王母出现在这一丰收场景之中,说明西王母是丰收之神。

西王母既是死神,又是丰收之神,这双重身份好像很难调和。丰收,人之所欲也;死亡,人之所恶也,如何能兼具于一身?其实,收获与死亡,只是一体之两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所以,收获同时也意味着死亡。

实际上,在很多民族的宗教和神话中,收获之神与死亡之神往往由一神兼任。英国早期人类学家弗雷泽为说明这一道理,在其名著《金枝》中收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和仪式。

秋天万物凋零,象征着一个生命周期的终结,同时也预示着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到来。旧生命的死亡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西王母作为死亡之神,同时也是生命之神,她掌握了万物皆有毁败、人类终有一死的命运,同时也掌握了生命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的秘密。西王母既是生命的收割者,同时又是生命的赐予者。

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西王母掌握着能让人类返老还童、死而复生的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说神箭手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药,却被妻子嫦娥偷去吃了,嫦娥因此得以升天为神,居于月宫之中,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见,在古人心目中,西王母是不死药的拥有者和赐予者。

后羿得不死药的说法,在《山海经》的昆仑神话中就已有端倪。《大荒西经》说西王母住在昆仑,《海内西经》说到昆仑之墟为众神之居,其高万仞,巍峨高耸,“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即只有后羿才能登上昆仑。

昆仑为众神之居,登上昆仑即可长生不死,故《淮南子·地形训》说:“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海内西经》的说法流露出的消息,暗示后羿曾经登上昆仑,才有了后面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药的演绎。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新读”系列

刘宗迪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这是一本引导大众读懂《山海经》的入门佳作。作者刘宗迪带领读者漫游于书中众山之间,以“妖怪、万物、星空”这几个主题出发,为我们揭秘这部奇书成书的现实背景,澄清之前许多就事论事的误读,带读者领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窥见其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在短短五六万字的篇幅中,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学理、深入浅出的讲述,令人对神秘之书《山海经》产生豁然开朗的解惑之感。《 〈山海经〉的世界 : 妖怪、万物与星空 》

原标题:《封神宇宙中,《山海经》凭什么是中国唯一一部古代神话元典?》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