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水乡文化录:灶台边,是家庭生活的记忆

孟昕域 刘拥华
2023-07-28 18:12
来源:澎湃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强调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意义。

今年7月,笔者前往长三角地区多个乡村实习基地进行田野调查,踏着费孝通先生的足迹,前往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感受“中国江村”的民俗文化与社会变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专业实习团队。作者 供图

2022年7月4日,苏州,航拍吴江区开弦弓村。视觉中国 资料图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农家升起的袅袅炊烟,屋舍内的土灶台,总令人感到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乡土社会独有的文化符号,“灶”承载着老一辈乡土人对于农村传统生活的记忆

伴随着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灶”在江村的日常生活中难免遭遇边缘化的境地。不过,“灶”并未就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调研中,周家民宿庭院角落中一间老旧的小平房引人好奇。推开门看,老式的灶台、橱柜、水缸等一应俱全,与周家现代化的四层小楼形成鲜明对比。据女主人介绍,这便是周家老母亲每日生火做饭的地方,尽管周家人早已习惯了现代化的灶具,但老人仍然安于传统,不愿意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

在多日的走访中,除了“两大锅、一小锅”的传统土灶,还有“一口锅”的小型灶,可移动的不锈钢灶台,甚至是用铁皮桶自制的“灶”……

“灶”的生命力来自何处,对于人们有何特殊意义?“灶”背后的乡土性究竟是什么?

对于“灶”,老一辈江村人的情感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灶台上煮出来的米饭肯定香,有锅巴,香的不得了”、“那个土灶烧的菜好吃,它这个火力大呀”,类似“好吃”、“烧得多”这样的话语总被不断提及。

村民的表达方式朴素且直白。有关“吃”的体验背后是什么?每当继续追问,“灶”总是牵动起了他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周家小平房内的土灶台。作者 供图

在过去的江村,家里的日子是处处围着灶台转的。“灶”意味着对于“火”的掌控,在老一辈江村人的回忆中,除了满足做饭、烧水等基本的生活需要,灶台还能用于制备喂养家畜的饲料,或者处理秸秆、木柴等农业生产中的“剩余物”,其用途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灶”又是与江村的民俗文化紧密关联的。

“熏青豆”是江村人家的必备品,每年秋分过后,当地人家便去自家田地里采摘毛豆,剥开煮沸,置于灶台上烘烤翻动,待青豆烘干起皱后即可出锅,在当地的人情往来中,常常作为家庭的“门面” 用于泡茶待客。

江村人尤其是当地妇女信仰“灶神”,每逢初一、月半以及过年过节,家中妇女都会早早起来,祭灶祈福。在老一辈看来,有了“灶”,日子才有着落;有了“灶”,才能每年熏青豆招待来客,家里才有面子;有了“灶”和“灶神”像,才能按时供奉,以求全家平安。甚至可以说,要是没了“灶”,房屋就不像一个完整的“家”

同“灶”最相关的吃饭问题也是家中最大的事情。

掌管做饭的,一般是家中的女主人,若是婆婆做不动了,“灶”的掌管权便转交到了儿媳手中。倘若遇上父母外出务农做工,孩子们总是要“当家”的,他们早早就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有关灶台的一切。

周家民宿的男主人回忆起儿时生活时说到:“不是怀念,是忘不了!小时候我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不就是三个人做饭吗?这很好玩的,谁烧火、谁上灶(做菜),都要争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灶台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化机会,让他们能够早早地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责任。

从空间布局上看,从前农村人家中灶台与餐桌是在同一个房间的,正是这一方小小的灶间,成为了家人每天相聚、聊天的场所

“同灶共食”的记忆连结着大家庭的过往,一位奶奶回忆道,“以前我(家里)有七个人,我女儿女婿两个,我们两个,我一对公公婆婆,一个小姑,两个灶台,一个烧菜,一个烧饭。(大家)在一个桌子吃,热闹的,开心的呀。几个人说说话,闹忙闹忙的。”

另一方面,也只有共有一个灶吃饭,才算得上“一家人”。因此,兄弟分家又叫“另起炉灶”,即从此“各用各家灶,各吃各家饭”。正是在“围着灶台过日子”的生活实践中,家庭生活的知识得到了传承,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得到了确认,“家”也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再生产。

同老一辈江村人交谈。作者 供图

    三十余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江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的灶具逐渐进入了村民的视野,一方面为江村人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灶台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灶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视作“不干净”的存在。

人们觉得用灶台会搞得房间里“烟雾弥漫”,影响住处的整洁和卫生。因此,当农村家庭需要装修或重建房屋时,“灶”总免不了被“请出去”或拆毁的命运。  

“原来有灶的,现在造楼房把它拆了就没有了。那个灶我小时候就有了,拆掉的时候舍不得!”一位大妈不由得如此感慨。

人与“灶”之间难以割裂的情结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了体现。事实上,老一辈江村人总在以各种替代性的策略保留“灶”在家中的一席之地。早年,如果一户人家需要翻新住房,他们常常会在庭院的小平房里重新砌一个灶,甚至专门修建一间小平房来摆放灶台。

近年来,新的住房政策严格限制了每户的房屋总面积,小平房也需要纳入总的平方数。为了尽可能保留主楼的面积,人们不愿意在主楼外单独建小平房,灶陷入了“无处安放”的境地。一些人家开始购买不锈钢制造的可移动灶台,甚至请人或自己制作简易的“灶”,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也是别有一番趣味。这一过程中免不了代际之间的协商,以求达到某种生活方式上的共识与和解。

“灶”意味着传统,意味着“乡土本色”,更意味着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难以割舍,难以放下

别墅人家的可移动灶台。作者 供图

    如果说“灶”同传统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农村人家“过日子”的基本图景,那么,当下形形色色的灶台同样寄托着人们对于“家”的情感。

一位当地乡贤谈起了自己家中保留灶台的原因:“我原来打算买个移动的灶就好了,移动的反倒便宜,1000块钱够的,但那时买材料和叫泥瓦匠,花了两千块钱。是我母亲和老婆坚持保留的,她们一定要有一个灶,没有灶就不像一家人,她们每个月要做几次祭祀活动的。”

通过祭灶这一行为,对于“家”的想象和信仰得到了延续——孩子在外考试、升职顺利也是家中大事,自然得求灶王爷保佑!

当我进入另外一些老人的家中,询问他们保留灶台的原因,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烧蹄子、烧肉骨头、烧鸡、烧鸭,这个总归要用灶头烧的,煤气么就用来炒炒小菜。”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特意准备这些美味呢?一位大爷谈到她的孙女,不禁笑道:“我们现在要是烧红烧肉,就用电饭煲省事……孙女开口要买什么吃就买什么吃,宝贝噢,两个双胞胎孙女20多岁了。她们要吃黄鳝,要吃高档的,要蒸着吃,烧的还不要吃。他们喜欢吃蒸的么,就用那个大锅台蒸呀。”

灶台总是烧得好、烧得多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子女选择前往城市学习和工作,当他们回家看老人时,给孩子们“烧点好的”便成为老一辈表达亲情的方式。割不断、放不下的,不仅是田野乡土中的“烟火气”,更是作为社会底蕴的“家”。

煤气灶与灶神像。作者 供图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文化不仅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还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化振兴”正是乡村振兴得以长久开展的保障。

围绕灶的知识、实践、信仰、记忆和情感综合在一起,互相交融,成为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并延续至今。这一文化背后,蕴含了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那便是中国人的家。

然而,如今江村的灶文化正处于存续与消亡的“十字路口”

当煤气代替了柴火,钢筋水泥代替了白墙黛瓦,老一辈人带着对于“烟火气”的记忆逐渐离去,“传统”又将何去何从?失落的,将不止是祭灶和熏青豆,更是传统农村生活中对于“家”的记忆和情感。

对“灶”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灶”不能仅仅被当作纪念馆中代表着过去的展品,更要立足于今天和未来。

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下,“灶”与其背后的江村民俗文化应当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首先,应当推动传统灶台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结合,取其精华,为灶台提供更多存续和发展的机会。其次,应当提供更多文化和教育资源,强化人们对于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最重要的是,文化应当在实践中得到继承与弘扬,有关部门应当以家庭或社区为单位,以传统节日或民俗为契机,举办围绕“灶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参与到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之中。   

(作者孟昕域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本科生;刘拥华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