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开幕,丘成桐:上海要打造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世界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左)。
7月24日,为期三天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近40位顶尖科学家围绕“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的主题,共谋创新、共话合作。上海市副市长刘多、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致辞。
强调应用,更要推动数学基础发展
世界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要打造成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世界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左二)。
丘成桐说,当今科学研究越来越交叉和互利,而数学是基础学科,能与很多其他学科实现交叉。过去,数学与物理学有过很多密切的交叉和交流,并持续在凝聚物理等领域加速合作;今天,生物、医学等更多的学科,开始与数学有了“亲密接触”,如对于有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将有力推动生物和医学的研究,而数学家在这方面将大有可为。此外,近些年再次兴起的人工智能对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都大有裨益,但其基本原理还有待数学家深入研究,“如果能弄清原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畴将大得多”。
丘成桐指出,打造数学研究重镇,不能只盯着数学的应用领域,更要推动数学本身的基础研究。“没有数论、代数、几何等数学基础的强势,应用是做不出来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两个学科都很强,才能做成交叉。”他以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为例,“在雁栖湖(研究院),25%的人进行基础研究,75%的人进行应用研究。做应用研究的项目,一半可以用在产业中,目前好几个项目可以进入公司化阶段。从基础研究到上市公司,我们不要缺少任何一块内容。”
对于上海的基础研究,丘成桐认为,长三角既有数学研究的历史沉淀,也有如今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应该吸引来自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学生和学者,来沪求学和做学问。“基础研究关键是人才的引入,有些重要数学研究都是在一间破破烂烂的房间里开始,一步步成为世界级成果。”丘成桐说,上海要积极打造适合做学问的环境,让学者可以发挥所长,能发展出自己的学问。
上海持续发力基础研究的环境营造
围绕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上海近年来也正如丘成桐建议的一样,不断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环境。
在推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发展上,上海集聚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李政道研究所、上海数学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牵头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完成高质量入轨运行。已建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加快推动国家基础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为开展前沿科学探索汇聚和培育顶尖的人才。
与此同时,上海以基础研究特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优化选题机制、支持方式和评价管理体系,给予科研人员长期稳定支持,并在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分人才类项目中率先实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学家更大的自主权。
开幕式后,包括两位菲尔茨奖获得者在内的多位专家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相关科研领域的前沿进展,分享了自身的学术经历和科研心得,并对上海推动基础研究建言献策。25和26日两天,与会专家们还将参加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