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有话说①丨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与被告

2023-07-20 16:54
黑龙江

民事诉讼中有原告与被告两个主体

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并不清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Q

原告和被告分别指什么呢?

A: 原告-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被告-指被认为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Q

感觉被告听起来理亏,会不会比原告享有的权利更少呀?

A: 其实,原告与被告都是案件的当事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原告不等于胜诉方,被告不等于败诉方。关键要看主张的事实及证据,法院会依此依法作出判决。

Q

莫名其妙成了被告,不参加庭审是不是就能躲过去了?

A: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缺席判决的后果

!

对于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通常缺席的一方不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力的,都是败诉的一方,除了需要承担另一方起诉的主张外,还需要负担诉讼费、公告费等。

如缺席的当事人下落不明又无代收人,或者用其他方式也无法送达的,则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公告自发出之日起,经30日,即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当事人可在公告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公告期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判决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若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因此,进行缺席判决的一方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

所以

当你成为被告时

也要主动回应

千万不要想着一走了之哦

原标题:《法官有话说①丨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与被告》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