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漳县站)系列报道(四)一帘幽梦遮阳山

2023-07-13 18:10
甘肃

遮阳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漳县境内,分东溪、西溪、夷门山三大景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媚、禽珍兽异,这里奇峰陡立、松杉森然,这里峡谷幽深、瀑流重叠,这里洞天迷幻、曲径通幽。堪称西北一绝的“天坑地缝”景观更让人叹为观止。

东溪踏歌

绚丽漳县,赞35

东溪峡山水相济,风光秀美,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

沿着一径溪水溯流而行,起初真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山塬上覆盖着杂乱的植被,溪水旁的草甸上散布着恬淡悠闲的牛羊,牧人在向阳的坡地上打着微鼾。走着走着,脚下的路渐渐地窄了,目光突然被峭立的青峰阻断,这便到了东溪峡口。两面拔地而起的山峰直插云霄,与石壁摩肩而行,不由人放快了脚步,生怕这刀切般的石崖突然间会关合。当“寒峡”两个大字醒目地映入眼帘时,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颤,虽是盛夏时节,可石隙间的大冰块依旧冷寒彻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参悟不透,在同一条峡谷中,气候居然有这么大的差异。路随着溪流转了个弯,眼前突兀着晶莹剔透的岩石,原来这座山峰是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碧玉般的石块凝聚而成,古人并为它们起了个极贴切的名字——“碧玉岩”。碧玉岩的斜对面留有宋人“浮休居士”的题名和“夷门山人”的刻字,所具年月一为“元祐庚午”,一为“元祐五年”,其实同是公元1091年。

过了碧玉岩,两面悬崖上葱茏的植物便无遮无掩地映入眼帘,它们依崖生长,茂盛的枝条垂拂向下,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沉醉于大自然的神奇之中,不经意间双脚已浸入水中,猛然惊醒,再看脚下,已没有原来逆水而行的小路,但见一块块光滑的石头均匀散布在水中,刚好一步一个,于是涉水踏歌而行。两面的石崖虽较先前低了许多,却显得更加狭窄,崖顶倒挂下来的藤蔓,伸手可及。这时,左面的石壁向后缩了进去,细看是一处岩洞,洞口刻有“石室”二字,当地人称其为藏经洞,原因是1992年7月曾在洞内发现了一木箱古代经卷,皆为明朝初期的御制经卷手抄本。

藏经洞所在的这段峡谷叫回心峡,因为前路逼窄而水流激越,既有恶浪深潭,又有巨石挡路。因此,北宋名人孙路和游师雄不得不顺原路返回,他们所留的题刻至今清晰可辨。岁月轮回,今天,东溪峡汹涌的急流已不复存在,那些所谓的深潭一个个全亮出了“家底”,人们因此也就能在峡谷内出进自如了。

穿含石口,经青龙峡,山峰有群猴拜观音、狮子崖、绣球山;巨石有飞来石、指路石、屈子问天石,其形状无不栩栩如生。出了峡谷,便置身于遮天蔽日的灌木丛林,林间此起彼伏的鸟鸣让人欣慰。

恋恋不舍中踏歌出峡,我再一次看到了石壁上高高的水位印记。是啊,青山常在,涧水长流,那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西溪览胜

绚丽漳县,赞39

遮阳山因“日出为山所蔽”而得名,其实最让人神往的是一条名曰西溪的大峡谷。

沿溪水溯流而上,移步换景,让人目不暇接。走在大山的夹缝中间,满含凉意的山风浸润着肌肤,久居闹市的疲累荡然消散。

在里石门、芸叟洞、题诗崖诸景点的石壁上,镌刻着十多处大小不一、笔力遒劲的诗文。这些题刻多为宋、明时期所作,百多年来,一直向人们展现着“石上题诗扫绿苔”的功效。从北宋张舜民、孙路、游师雄、李南公等达官司显贵的题刻中,可以看出遮阳山久远的历史和往昔的鼎盛。题诗崖上一首署名三峰居士的题诗,虽风蚀斑驳,仍清晰可读,当地人说,这是武当山道拳创始人张三丰的笔迹。

前行的路曲折迂回于溪流之上,水小而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粼粼波光。因地势落差变化,峡内瀑布重叠,美不可言,虽没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却有“飞瀑浴紫烟,清流浣人间”的真切诗赞。瀑流汹涌而下,日久天长,冲出一个个深潭,清盈澄明,水波不惊,确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情境。

石泾曲回绕清音,层峦叠嶂接云岭。此刻举目望天,会让人产生坐井观天的感受,而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绝壁上枝繁叶茂的绿色生命,激励着人们“壮志凌云攀绝顶”的意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峰雕琢成形态万千的物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玉笋峰,像一根青葱的竹笋,旺盛的生命直插云霄;神女峰,如一位婷婷的少女,向人们倾诉着缠绵情结;母子峰,展示着人间母爱的博大宽厚……向前走着,“飞来之石”就会挡住道路,可幸石间留有空隙,须爬行方能通过,美其名曰:“龙门”。

出了峡谷,视野豁然开阔,眼前茂密的原始森林连绵起伏,一望无际;宽广平整的草滩上盛开着不知名的野花,微风吹来,清新的空气被撩人的香味弥漫。好客的遮阳山人牵着骏马,迎候在上山的路旁,同他们结伴而行,让人们增加了许多对遮阳山的了解。原来,那位官至监察御使的张舜民,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谪。路过此地时,见风光秀美,遂寄情山水,“终日徜徉,题刻殆遍,犹流连不忍去”。此间,为遮阳山留下了大量的景点墨痕,并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水磨赋》一文,至今广为传诵。

日落黄昏,霞光满天。伴随着习习凉风,我们踏上归程。风吹动下的草在舞、树在摆,那五指峰好像在挥动着真诚同人们依依惜别……

夷门探奇

绚丽漳县,赞41

在遮阳山,有一片郁郁葱葱的云杉林,林海中掩映着一条风光旖旎的峡谷,逶迤连绵数十里。峡内一处神奇的天然溶洞——夷门洞,像一位沉睡的美人,至今鲜为人知。炎炎烈日下,洞内溢出凉气,如同召唤。一脉清流,不知源头何处,自洞内流出,晶莹剔透,平静如梦。

洞内小径逼窄而且惊险,前后左右,忽而削壁傍肩而下,森然不知其底;忽而石幔悬垂眼前,如瀑流倾泻;忽而身后空旷,如临深渊,投石问路,良久才有回声上浮……越往深处越显得漆黑,手电光胡乱地射上去,景物顿时显出真身来。钟乳石布局疏密参差,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其景致无不栩栩如生,惟肖。众说纷纭,各以喜爱偏好形容眼前难状之物,像飞禽,像猛兽,像石笋、像石柱……形神俱活,欲同我促膝长谈。

再往前走,一张别具一格的“仙人桥”横在前方,石床纹理细腻,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光泽如脂,环视周围,一些简单的陈设布局合理,宛如家园。石凳、石桌……是岩石滴溶而成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是谁曾停留此间,独享天伦!

石床后又渐次开阔,梁架斗拱,鳞次栉比,穿插交错,巧夺天工。一尊石像,端坐于洞内层叠的石台上,造形精巧,头躯分明,道貌岸然,一身慧气。石像下一只神气活现的“鳄鱼”引人注目,头、眼、嘴、尾十分相像,颜色逼真,惹人喜爱。斗转星移,它那翡翠般明亮的眼睛,静静地望着前方形似宝莲灯的石钟乳,似乎在寻思着什么。

流水清越,淙淙鸣响,自石像一侧喷涌而出,前路仅有一处窄小洞口,难于前行。移身出洞又是另一番新鲜的风景,500多米的里程,五彩缤纷的石钟乳在电光的映照下,看什么像什么,使人目不暇接。徜徉其间,心旷神怡,细细品味大自然的神力。

出得洞来,日正中天。放眼望去,田地平整,原野一派生机。葱绿叠翠的云杉林海,矗立如屏,宛如无数的卫士,齐刷刷一片呵护着夷门洞天;近处一簇簇金黄的野葱花,灿然盛开,散发出缕缕撩人的奇香……

天上人间,夷门洞是另一处桃花源。

来源:马天云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