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结局写得好在哪里

孔鲤
2018-08-27 11:34
来源:澎湃新闻

《延禧攻略》结局了,剧本身没什么特别好谈的,但是最后两集可以拿出来好好说说。

《延禧攻略》最后两集真的厉害,没啥深刻的思想表达,但是在戏剧上是真的出色,纯粹戏剧架构的那种厉害。就当它是个历史架空剧,最后两集的那个大事件,是值得倒退复盘的,架构和人物命运落脚点恰到好处,有机结合。

虽然是个架空剧,但这部剧很聪明,聪明到非常善于利用历史细节来“编造”——这个“编造”对有的朋友来说是褒义,对有的朋友来说是贬义——我们就从戏剧角度来看。

《塞宴四事图》及其局部,本画描绘的是乾隆二十五年九月九日在避暑山庄举行盛大宴席的场景。当日恰是令妃生日,而且由图可知,令妃已有孕在身。同时也能看出令妃与同为汉军旗出身的庆妃关系最好

但架空的意义其实就在于人物的起点和终点不能变,中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由你定。在最后一集里,除了乾隆这个活得死长死长的咱不管,剩下的几个主要人物,其实都在那段真实的历史时间里离开人世,他们分别是魏璎珞(历史上的令贵妃,死于乾隆四十年)、辉发那拉氏(乾隆的第二个皇后,死于乾隆三十一年)、弘昼(乾隆的弟弟,死于乾隆三十五年)、永琪(乾隆的五阿哥,死于乾隆三十一年)、富察·傅恒(乾隆的重要大臣,死于乾隆三十五年)。——他们都死于乾隆中期。

《延禧攻略》里,傅恒和魏璎珞的“虐恋”,最终不能与历史相悖

在历史上,这是五条在乾隆的世界里毫不相干的平行线,但是在做戏剧时,一一介绍每个人的结局是大忌,这么做的编剧不是偷懒,就是不会写。剧情要紧张、要密集,要能把每个人都裹挟其中,否则就无法真正写出张力。

所以这个结局利用了一个什么样的事件呢?它以五个人物最后的死亡为锚点,先确立一个基准:这五个人的最终命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于是乎往前推,就一定会有人来制造事件,这就到了有效利用已有史料“编造”故事的时候了。

第一个被利用的,是继后断发。继后失宠的原因有很多,历史上说的继后劝乾隆不要沾花惹草,可能是对的,但那个没有戏,没有起承转合,非常单调,所以要想办法找其他原因。

佘诗曼饰演的继后那拉氏剃发,清史稿里对这一段讳莫如深

这时候,往前看,弘昼登场了。历史上的弘昼在雍正朝很有办事能力,而到了乾隆朝,却变得荒唐起来,没事就给自己办丧事、吃祭品,还写过一首表明心迹的《金樽吟》:“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所以有人说,他这是特意想表现出无意争夺皇位而为之。——那么,如果弘昼真的想做皇帝呢?

戏有了,弘昼想做皇帝,但他做不了,名不正言不顺,可清朝历史上是有过摄政王的,弘昼不能做,他可以立乾隆的一个不太大的儿子来做,他独揽大权。于是,继后的十二阿哥就出现在“编造”结局的人眼中了。弘昼和继后由此形成一个联系。

这个联系太过政治化、太过不牢靠。作为一部没什么企图心的古装偶像剧,没什么比让他俩有感情再好不过了,所以我们看到,弘昼和那拉氏之间是有感情的。

那么,谁爱谁?或者说谁更爱谁一点呢?这个显然让弘昼来承担更好。因为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女主的人设,一个罕见的惹人喜欢的女主人设。——而继后,是要跟女主作对比的。——我们先放下不说。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事件和女主结合起来了。历史锚点告诉我们,在乾隆中期,还有一个有皇位竞争力的重要人物死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永琪。

在《延禧攻略》里,太监袁春望设计掉包了叶天士为五阿哥永琪治疗用的水蛭

永琪的死,会让十二阿哥顺利上位;永琪不死,即便弘昼成功,他也很难绕开这个人。巧在历史上永琪就在这个时候死了,那么让永琪也加入进这个事件里,就能顺利引入女主魏璎珞。

当然,毕竟历史上魏璎珞(令妃)不是永琪的真正母亲,所以要让魏璎珞和永琪有关,就需要写一个人物,让她和魏璎珞产生关系,从而魏璎珞会成为永琪背后的人。所以观众会看到,愉贵妃这样一个角色突然变得重要了,这个角色会被用心做,就是为了让她和女主产生密切联系。

不过在编造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后得利的是女主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如果让女主成为最后的操盘手,是再好不过的,不过这样会牺牲女主的人设。想必在权衡之下,选择了忽略掉永琰这个孩子的存在,让女主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永琪身上。——这是牺牲了部分逻辑完成人设。

在乾隆的寝宫思永斋里,一直挂着这幅画,画中人物为令妃和幼年时的嘉庆

而在上述的事件复盘中,其实女主并没有主动性,既然她不是为了永琰,那么事件的主动性就是由弘昼和继后承担了。可是当主角没有主动性时,戏就没那么好看,观众没法代入。

于是进一步“编造”到戏剧最前面,并且将谜底在故事最后揭开,也就是魏璎珞和继后的那段对话,我们看到,整个事件的原始推动其实是魏璎珞本身,她为了彻底搞倒弘昼,咔叽一下,隐忍了二十多年将近大半部剧集,故事又嵌入到最原始的动机里了,她要复仇,所以要逼弘昼最后走上不归路,哗啦啦一个完整的环。

事件很密集、很紧凑,但事件终归是事件,金庸笔下的君山大会、杏子林也很精彩,可大多数读者终归是不能非常清晰复述出来的,但是郭靖、乔峰这些人物,却牢牢印在了读者脑海中。所以事件的核心,还是人。

《延禧攻略》最终“回归”史实,“卫龙CP”令皇贵妃和乾隆终成眷属

这也是上面说,应该是弘昼更爱继后,而不是继后更爱弘昼。因为继后要爱乾隆。可《延禧攻略》的女主却是一个不那么爱乾隆的人,也许她爱,但这不重要,因为她最爱的是自己。所以人物最后收住了。继后收在了她那么爱乾隆但乾隆不爱她,魏璎珞收在了她对继后和乾隆的两句话:“为什么要先说呢?先说出口的人就输了。”“皇上在臣妾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不愿一无所获。”

魏璎珞对继后那拉氏所说的,一段感情里谁先说出我爱你就输了,属于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爱情哲学

太清醒了,秦岚的白月光演得好的成分更多,魏璎珞这个角色是真的写得好,不是开挂那么简单就能概括的。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