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杯咖啡中看见大理:优质资源加速整合,多元文化赋能咖啡之城打造
盛夏七月,苍洱毓秀,咖啡飘香。
7月8日至9日,“书香大理 咖啡之城”大理市第十六届职工技能大赛咖啡师专业竞赛暨大理市首届咖啡文化艺术节(下称“咖啡文化节”),在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华纺1958文化创意园成功举办。
现场,54位选手就咖啡单品冲煮和咖啡融合进行终极比拼。专业评委综合选手的笔试成绩和实操成绩,最终评选出两个赛项的各前十名。
在咖啡师专业竞赛期间,咖啡文化集市、主题书画展演、非遗文创产品展示等活动同步开展,50多家国际咖啡品牌及全国驰名、全省知名品牌齐聚一堂。这也是迄今为止,大理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咖啡主题文化市集展示活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大理是中国咖啡的发源地,孕育了最早的咖啡饮用文化,云南大理朱苦拉咖啡也被誉为中国咖啡的活化石,传承至今。
选手展示咖啡拉花技能。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飞速发展,大理的咖啡文化也悄然兴起。咖啡馆面朝着苍山洱海,咖啡香弥漫在古城中,成为了这座写满“诗与远方”的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7月8日的开幕式上,大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表示,此次活动是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中国·大理咖啡之城”部署要求的具体实践,对于激励引导全市咖啡从业人员走技能成才之路,促进咖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持续推进“书香大理·咖啡之城”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在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易蓉看来,大理拥有独特的咖啡文化。她对澎湃新闻说,在喜洲古镇,可以坐在麦浪上喝咖啡;在海东,则有很多咖啡露营地;到了周城,那里还有白族扎染主题的咖啡店。
吴易蓉表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大理不再是单纯的打卡苍山洱海。在这里品一杯咖啡,能找到生活的松弛感,同时,喝咖啡在大理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目前,大理市拥有咖啡门店180多家,提供精品咖啡的酒店客栈超过1200多家。从古城到海边,从村庄到田野,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已然成为“书香大理·咖啡之城”的独特烟火气。
搭建咖啡竞技舞台
咖啡最早起源于非洲,17世纪开始盛行于欧美,19世纪末传入中国。大理虽然不是云南咖啡的主产区,但从1892年法国传教士在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种下第一颗咖啡种子开始,至今咖啡在大理已有131年的历史。
此次咖啡技能大赛的裁判长龚捷告诉记者,大理不仅是中国咖啡的发源地,拥有独特的咖啡文化,此外大理还拥有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是中国最适宜发展咖啡产业的地区之一。
澎湃新闻获悉,今年是大理市首次举办咖啡文化艺术节,旨在搭建咖啡竞技“大舞台”、培养咖啡高技能专业人才、促进大理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咖啡相关产业成为大理特色文旅产业品牌化、平台化新经济链的永续动力和强劲支撑。同时,此次活动将全面提升大理市咖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打响大理精品咖啡及咖啡相关的乳业、水业、果业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咖啡原料仓储、物流等走向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从一颗生豆中的芳香分子到杯中饮品变幻无穷的风味,咖啡口感的区别在于咖啡豆的品种、生豆的处理、烘焙方式、咖啡师制作四个环节。在裁判长龚捷看来,好的咖啡要从各种维度去考量,例如香气、风味、余韵、酸质、平衡性等,而在比赛中,咖啡师的专业能力也会在整个展演中全部体现出来。
选手向裁判展示制作好的咖啡。主办方供图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密筹备和初赛,54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就单品咖啡冲煮和咖啡融合两个科目进行终极比拼。
值得一提的是,咖啡融合首次采用主题拉花和主题创意的方式进行。龚捷表示,这充分考验咖啡师对于大理文旅主题的创意以及咖啡师对大理文化的独特理解。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易蓉介绍,这次的参赛选手中有1/3是咖啡爱好者,另外2/3是职业咖啡师。“事实上,爱好者的水准并不比职业咖啡师弱。通过本次大赛,不仅培养了咖啡高技能专业人才,也促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她表示,未来咖啡行业会往更高的层次发展,比如举办影响力更大的省级比赛,或是在全国承办交流活动,这对于大理咖啡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咖啡服务行业协会成立,加速整合优质资源
为促进咖啡相关行业主体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大理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咖啡产业发展壮大的配套政策,聚集咖啡技能人才,培育“咖啡+非遗”“咖啡市集”“景区咖啡车”等多元业态,打造文旅融合的“咖啡之城”。
在7月9日的闭幕式上,大理市咖啡服务行业协会正式揭牌,它将带动大理知名乳业、水业、果业、民宿客栈服务业等协同发展,进一步推进大理市咖啡服务业迈向系统化、产业化道路。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易蓉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谈婧媛摄
吴易蓉举例说,“云南乳企来思尔的牛奶、酸奶和水牛奶在当地家喻户晓,现在开始生产专供咖啡制作的奶。这次大赛用到的摩菲水牛乳,应该是在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品质最高的水牛乳。拉花竞赛当中指定专用这款奶,是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打发成奶泡以后跟咖啡融合,会有很特殊的一种甜感,口感非常绵密,就像在云端漫步一样。此外,还有大理优良的自然水质,非常符合咖啡专用水质的标准。”
咖啡烘焙大师Thomas田正在烘培咖啡豆。谈婧媛摄
除了优质的原材料,在大理还有一群精益求精的咖啡师们。来自新加坡的咖啡烘焙大师Thomas田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朱苦拉咖啡聘请的高级科研人员,未来将在大理定居。
“我5岁的时候就开始喝咖啡了。早餐就是咖啡加饼干,我在20多岁的时候遇到我的师傅,当时师傅在烘豆子,我被香气吸引了,便跟着他学习,慢慢爱上咖啡。”他向记者介绍。
Thomas田坚持手工烘焙咖啡豆,他认为,机器做烘焙是量产,而手工烘焙咖啡豆是少量而精品的一种做法。
“大理有故事有传承,还拥有全国最宝贵的咖啡文化资源,需要发扬。”Thomas田表示,大理的咖啡文化有100多年的历史,“我选择来到大理,没有去保山,没有去普洱,也没有去西双版纳,这个决定不是现在做的,我在10年前就已经定下了,现在我来这里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多元文化助力“咖啡之城”打造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旅游城市,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挂牌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咖啡文化在这座城市悄然兴起。目前全市拥有咖啡门店180多家,提供精品咖啡的酒店客栈超过1200多家。感受最地道的大理生活,便从这一杯杯咖啡开始。
洱海生态廊道边的一家咖啡店,游客面朝洱海享受慢时光。谈婧媛摄
吴易蓉表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大理不再是单纯的打卡苍山洱海。在这里品一杯咖啡,能找到生活的松弛感,同时,喝咖啡在大理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大理拥有独特的咖啡文化,比如这里有许多个性化的古城咖啡馆,这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古城咖啡馆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可以和美食搭配,也可以喝特调。坐在古城里喝一杯咖啡,哪怕无所事事,吹着风发发呆也是很好的体验。” 吴易蓉说。
谈到大理旅游与咖啡文化的结合,吴易蓉如数家珍:在喜洲古镇,可以坐在麦田上喝咖啡,一眼望去是一片金黄。在海东,又是另外一种感觉,那里有很多咖啡露营地。躺在折叠椅上,面朝洱海,远望苍山,手捧咖啡对着山海拍张照片,留下美好回忆。到了周城,则有很多白族扎染主题的咖啡店。
“所以这些都是不同的体验,来到大理,环洱海一圈,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体验不同的咖啡文化。在国内的其他城市,很难见到如此多元的咖啡文化,这些元素汇集在大理,是定义大理成为中国咖啡之城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元的民族文化、休闲文化和时尚文化相交融的话,是无法打造咖啡之城的。”
眼下,大理咖啡正逐步占领更多的国内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在街角的一个个咖啡馆里,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融合的新成果正在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