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圈养大熊猫会有刻板行为?如何改善它们的生活质量?

2023-07-04 14:27
四川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的可爱形象和憨态可掬的举止,让人们对它们充满了喜爱和关注。然而,你是否注意到过,一些圈养大熊猫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不停地来回走动、摇头晃脑、咬笼子或自己的身体等?这些行为被称为刻板行为,是一种反映动物精神压力和不适应环境的信号。本文将介绍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希望能让你对这些可爱的动物有更多的了解和关心。

1.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有哪些?

圈养大熊猫是一种典型的容易出现刻板行为的动物。根据一项对中国16个大熊猫基地和动物园中104只大熊猫进行的调查,发现有67.3%的大熊猫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刻板行为。这些刻板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来回走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刻板行为,表现为大熊猫在固定的路线上不停地来回走动,有时还会伴随着摇头晃脑、嘶吼等动作。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大熊猫缺乏活动空间和探索环境的机会而产生的。

咬笼子或自己: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刻板行为,表现为大熊猫用牙齿咬住笼子或自己的身体部位,有时甚至会造成伤口或出血。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大熊猫遭受了强烈的精神压力或者缺乏社交互动而产生的。

摇摆身体: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刻板行为,表现为大熊猫坐在地上或站在某个位置,不断地摇摆身体或头部,有时还会发出呜呜声。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大熊猫缺乏足够的玩具或者食物多样性而产生的。

2.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有什么危害?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不仅影响了它们的生活质量,也给它们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影响生殖能力:刻板行为会导致大熊猫的性行为和性欲降低,甚至出现性冷淡或性无能的现象。这对于大熊猫这种本来就生育率低、濒临灭绝的物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影响免疫力:刻板行为会导致大熊猫的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从而抑制它们的免疫系统,使它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例如,有些大熊猫会因为刻板行为而患上胃溃疡、肝硬化、心脏病等。

影响行为发育:刻板行为会导致大熊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使它们失去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会影响它们的行为发育和社会交往,甚至导致它们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攻击性、自残性等。

3. 如何改善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

针对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优化圈养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圈养空间的面积和复杂度,提供更多的自然元素和隐蔽场所,增加环境中的新鲜感和不可预测性,来满足大熊猫的活动需求和探索需求。例如,我们可以在圈养空间中设置一些树木、草丛、岩洞、水池等,让大熊猫有更多的选择和变化。

提供丰富化的食物: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改变食物的形态和味道,增加食物的获取难度和方式,来满足大熊猫的营养需求和咀嚼需求。例如,我们可以给大熊猫提供一些新鲜的竹子、水果、蔬菜等,或者将食物制成一些有趣的形状和颜色,或者将食物藏在一些玩具或容器中,让大熊猫有更多的挑战和乐趣。

增加社会互动: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大熊猫之间或者人类与大熊猫之间的社会互动,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增加大熊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来满足大熊猫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例如,我们可以让一些适合相处的大熊猫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中,或者让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定期与大熊猫互动,或者让一些喜爱大熊猫的游客在一定的规则和距离下与大熊猫进行亲密接触,让大熊猫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友好。

4. 总结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是一种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反映了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为大熊猫提供更加适合它们的圈养环境和条件,让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支持和参与大熊猫的野外保护和放归工作,让它们能够回归自然,恢复它们本来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保护好这些可爱的国宝,让它们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