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红色故事·这份刊物被称为产生中共的细胞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网
2018-08-20 19:32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星期评论》是在1919年5月中旬发起创办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正在上海的孙中山及追随他的国民党人对北京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极其震撼。他们看到了学生和工商界联合行动推动了运动迅猛发展,看到了民众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认为这些都是受了新思想的鼓荡陶镕而带来的变化。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决定要将“表示吾党根本之主张于全国, 使国民有普遍之觉悟”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孙中山指派戴季陶等人创办了以“创造和改造世界”为宗旨的时事理论性的刊物《星期评论》。

1919年6月8日《星期评论》创刊。刊式和体裁类似北京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主要编辑人员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都是国民党中思想比较激进的分子。戴季陶很早就开始关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问题,李汉俊在日本留学时就开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由于他们鲜明的政治倾向,使得《星期评论》言论日益左倾, 其主要表现是对苏俄政府越来越同情, 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正面宣传逐步增加。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发表新年词《红色的新年》,文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并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不久又准备翻译连载《共产党宣言》。5月1日,《星期评论》发行“劳动纪念号”增刊,全部刊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工人运动的文章。

由于《星期评论》着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使其在社会上的影响,特别是对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也日渐扩大。《星期评论》发行量达十多万份,声名与《每周评论》相当,被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很多江浙等地学生慕名来上海《星期评论》社,找负责人戴季陶、沈玄庐等寻求指导。《星期评论》编辑部成员还有邵力子、陈望道、沈仲九、刘大白、丁宝林、杨之华、陈公培(吴明)、俞秀松、施存统等人,他们大多是具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的报刊编辑、教师、学生。他们住在社里,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所有工作都一起做。俞秀松、施存统原是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的,该团解散后李大钊他们介绍来上海《星期评论》社。俞秀松不久又经戴季陶安排到上海厚生铁工厂做工,尝试做实际的工人运动工作。

1920年3月,陈独秀为躲避北洋政府迫害来到上海,不久即与《星期评论》社的成员相见。他们思想意识接近,来往十分密切,并一起参加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的活动。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的代表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来上海找陈独秀,要他帮助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者。陈独秀介绍维经斯基与《星期评论》社成员会面并座谈。几经接触后,维经斯基认为上海是中国宣传社会主义的中心,并且存在社会主义者群体,便要陈独秀组织成立共产主义组织。

1920年6月,陈独秀与《星期评论》社成员经两次讨论,同意成立共产主义组织。由于当时这些人并未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所以起初称组织为“社会共产党”,陈独秀也在自己的文章中自称“社会党”。直到2个月后,才最后定名为“共产党”。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共产党早期组织”。

一开始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除陈独秀外,几乎全部是《星期评论》社成员。该社主要负责人戴季陶也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还参与起草了党的纲领。但他遭到孙中山的责备,不得已退出组织。退出时大哭一场,表示一定从旁帮助中共早期组织。沈仲九、刘大白因思想倾向于无政府主义,不久也退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沈玄庐、陈望道、邵力子、施存统、俞秀松等都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沈玄庐不久到广州与陈独秀一起重组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他也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开创者;陈望道担任过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俞秀松参加了发起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团的书记;施存统参加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后第二天就去了日本,并组织了旅日中共早期组织,以后也担任过团中央的主要负责人。

由于《星期评论》社与中共的创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中共早期领导人多次高度评价了该社的地位。瞿秋白曾说:《星期评论》是产生中共的“细胞”。

(原题为《共产主义的细胞——《星期评论》》)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