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瓦格纳“叛乱”,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意味着什么?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赵隆
2023-06-24 23:30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4日,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瓦格纳准军事集团控制了顿河畔罗斯托夫的俄罗斯南部军区总部后,瓦格纳的成员在站岗。视觉中国 图

6月24日,俄罗斯瓦格纳军事集团的负责人普里戈任被控发动武装叛乱。此前,普里戈任曾指责俄罗斯国防部攻击瓦格纳集团的营地。俄国防部23日发布声明否认这一指控。普里戈任在24日发布的录音中宣称,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推翻俄罗斯军方领导层。他还称,瓦格纳部队已进入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但没有提供任何证据。24日晚些时候,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显示,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市俄罗斯南部军区指挥部大楼屋顶上出现了瓦格纳集团的士兵。

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上午发表电视讲话,他在讲话中称瓦格纳集团的行动是“背叛”、“武装叛乱”,而这种背叛是捅向国家和人民背后的一把刀。普京声称正在实施“果断的行动”以稳定局势,并要求“叛乱者”不要犯“无法挽回的错误”,“停止参与犯罪行为”。

普里戈津此举究竟是想改变俄罗斯的权力格局,还是为了争取自己利益?我觉得二者兼具,但更为重要的是自保,他担心权力被架空。众所周知,瓦格纳和俄军方积怨已久,就在前不久,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要求该国的“志愿部队”必须在7月1日前与国防部签署合同。这被认为是针对瓦格纳集团,而普里戈津6月11日就明确表示他的部队抵制签约。随着7月1日最后期限的临近,瓦格纳拒绝被俄国防部“强行收编”,可能是引发双方决裂的直接导火索。

此外,普里戈津多次表达对俄军方的不满。在他看来,瓦格纳集团在俄乌冲突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甚至可能会被夺权,所以他不惜将内部矛盾公开化,选择军事对抗的方式,逼迫俄领导层表态。此前,普里戈津指责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没有达到使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的,反而让其的军事化达到了北约标准。这种指责不但使普里戈津和俄军方的矛盾变得更不可调和,并将战场行动不顺的矛头指向普京,这在以往非常少见,这可能是普京经过短暂评估后坚决地将普里戈津的行为定性为“武装叛乱”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普里戈津或许也有更大的政治抱负。明年俄罗斯将举行总统选举,而普里戈津借助瓦格纳集团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目前在俄国内的社交网络上有着超高的人气。刻意激化与军方的矛盾,也可以迎合部分民众对军方表现不满的情绪,转而支持瓦格纳。因此,此次行动可能也是普里戈津尝试实现政治抱负的前兆。

但是,以瓦格纳集团目前的纸面实力,很难左右俄罗斯政坛或国内局势发展。瓦格纳集团无法单纯以军事手段实现俄罗斯军方高层的更替,俄各类安全部门和精英群体未表现出对“叛乱”的任何支持,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及各地地方政府首脑等也在第一时间明确表态支持普京的决定,这种局面对普里戈津而言非常不利。

即便如此,普里戈津还是掀起“叛乱”,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的考量。例如,俄军在战场上出现的疲劳或不满情绪,以及俄社会层面对军事行动进展的失望,使普里戈津相信通过曝光和激化与俄军领导层的矛盾,可以借机争取民众支持,甚至获得更多政治资本和权力。然而,面对军方表面上要求瓦格纳“签订合同”进行收编,实际迫使其交出指挥权的步步紧逼,普里戈津似乎只有逐步退出,将重心放在叙利亚、中非等瓦格纳集团经营已久的阵地,这对其而言显然心有不甘。所以,与其说普里戈津这次是铤而走险,不如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摊牌。

而瓦格纳集团和俄军方从之前互打“嘴炮”,到这次公然兵戎相见,至少说明在军队指挥体系内存在各种力量博弈,而要平衡、甚至完全驾驭正规军和瓦格纳集团这两类力量也遭遇很多困难。这次瓦格纳的“叛乱”再次表明,重用这类私人安保公司是一把“双刃剑”。以退役军人、囚犯等特殊群体为主的瓦格纳集团确实会对当权者形成反噬作用。特别是如果缺乏适当的法律约束和监管,放任这类组织做大做强,忽视它与传统军队组织的协调,就可能引发内斗,并且最终导致内乱。

对于普京而言,如果瓦格纳这样的力量无法被有效控制,会导致政局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普京发表电视讲话以后,瓦格纳集团和俄军的矛盾上升到军事层面,普京无法允许这样的“叛乱”成为一种先例。因此,他的决策和回应非常坚决。当然,普京在讲话中没有点名普里戈津,也许仍为他主动知难而退保留一丝希望,虽然该希望非常渺茫。

至于瓦格纳集团和普里戈津的命运,至少有三种可能,一是“叛乱”被迅速平定,瓦格纳的武装人员会知难而退,放下武器,他们多数会被收编,对其中个别骨干会进行惩罚,普里戈津本人可能会流亡海外;二是“叛乱”演变为全国性的战乱,最终成为决定俄罗斯政局和社会走向,以及乌克兰危机终局的根本性转折点;三是“叛乱”陷入类似于俄乌战场的拉锯战,而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根据普里戈津目前掌握的军事实力和资源、俄罗斯政坛的基本结构,以及俄罗斯社会整体的认同程度,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概率很低。而在当下真假消息鱼龙混杂的情况下,这场“叛乱”的发展走势还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这次“叛乱”显然会直接影响俄军的士气,这种舆情冲击会影响前线俄军作战。特别是俄国防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出选择,到底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怎样去调配本就承受压力的军事资源。如果“叛乱”无法迅速平定,也会引发社会对军队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影响前线的作战部署。

而乌克兰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利用“叛乱”积极推进反攻,特别是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俄罗斯防线,争取使俄罗斯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之后一个重要的看点是7月11日到12日的北约峰会,北约可能根据俄罗斯的“内乱”重新评估乌克兰反攻可能取得的成效,并且可能给予乌克兰更直接的安全保障,甚至持续或增强对乌援助,助力乌克兰坚定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

总体而言,此次“叛乱”是此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最大的“灰犀牛事件”,对战局走势和俄国内局势,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