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那些年,我在腾格里沙漠的苦与乐

2018-08-21 09:30
湖北

2016年6月,我大学毕业,不知道何去何从,所学的专业是荒漠化治理与水土保持,这是一个很蹩脚的专业,高不成低不就,在甘肃这个地方,本科毕业不要说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个工作都很难。

直到快毕业的时候,才听说有一家公司的要招我们这个专业,这个公司研发了一款机械固沙车,招我这个专业的学生过去武威与民勤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治沙。 

事实上,学过这个专业怎么可能对治沙、民勤不了解。

实习期间,我也去过一次民勤,那一次正逢春季,一旦刮起沙尘暴,那漫漫的黄沙遮天蔽日,再加上呛人的尘土味,这种滋味可不好受。当地的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重,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度,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所学的这个专业与荒漠化治理是相当对口的。

可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要治沙,肯定要去沙漠腹地,那里荒无人烟,进去后连个手机信号都没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去了以后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呢,可能在那里连个女朋友都找不上,更谈不上成家立业了。

我又试着投了几份简历,不想皆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眼看毕业期限将近,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我心里好是着急。不得已又想起了上面那家公司,他们的招聘日期已经过了,我好多同学当时也跟我一样,选择的空间并不是很多,都签了那家公司,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需要人。

于是,我拨通了那家公司老总的电话,说明情况之后,对方很是包容:“我们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就需要你们这个专业的大学生,你跟着你们一起的同学直接来报道就行了。”

带着些许忐忑与不安,也有些无奈的心情,我和我的同学们踏上了去民勤治沙的道路。

我们被分配到治沙工作的前沿阵地,一个叫九墩滩的地方,公司在这里建设了一个治沙基地,里面吃穿用行一应俱全。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里太过于偏僻,距离最近的乡镇都有20公里左右。

基地周围一眼望去都是漫漫黄沙,黄沙中间只有少许的绿色点缀其间,那是一种叫沙米的植物,以前在课本里见过。领导告诉我们,到秋季的时候我们可以到沙漠里收获一些沙米,用来熬粥喝,很有营养价值的。

治沙项目部

接下来就是在基地附近的沙漠区域进行实地的草方格铺设培训,草方格固沙,顾名思义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坚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坚立在沙地上。

利用固沙装备将稻草、麦秸等植物茎杆在沙漠表面铺设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增大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可以起到明显的防风固沙作用。

但如果不进行巩固,取得的治沙效果可能会随着风沙流的运动消失。利用生物固沙技术进行植被恢复,有效改善沙区土地性质,可以保证在草沙障腐烂后仍然能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

在基地半年多时间里的机械固沙车培训后,我们这批人就被分到了公司接的一个治沙项目里,在二月初春的严寒天气里,项目部的全体人员从基地出发,前往位于民勤沙漠深处的项目区。到达后,大家便行动起来搭建帐篷,没一会儿呼啸而至的西北风肆虐横行,被扬起的风飞沙从湛蓝的天空簌簌而下,打在脸上似刀割般生疼,吹迷了双眸睁不开眼。

但大伙并没有因为风沙而停止搭建工作,在肆虐的风沙环境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三个帐篷终于完成了搭建。

柴油发电机是我们最主要的供电设备,煮饭、取暖、充电等全靠它来维持,因此,它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关联着我们的生活。每天晚上在发电机的隆隆声中入睡,早上在隆隆声中睁开双眼,一旦听不到它的声音就知道它“罢工”了,它一罢工,受罪的可是我们。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在使用它时就一直这么吵下去,千万不要保持寂静。不然在昼夜温差忒大的沙漠里,还得忍受着寒冷的侵袭。

生活上,通常都是从数公里之外取水,同事们轮流当起厨子烧菜做饭,秀刀功,展示自己的厨艺。大伙都开玩笑地说道,咱们在这儿做上几个月的饭,回基地后可以取代李大厨了。

这些时不时的调侃,为我们枯燥乏味的项目生活添盐着醋,让其变得有味道。做饭时最怕起风沙了,风夹杂着沙粒直往锅里蹿,此时不求饭菜的质量,只要饭里少些沙子就行。

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民勤项目部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手机没有信号,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后面公司为我们买来信号增强器,终于可以接打电话了,虽然信号不稳定、上不了网,但大伙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东方欲晓,曙光乍现。

每天当鱼肚白浅与浅蓝交汇之际,睡在帐篷里的我们在发电机的隆隆声中睁开惺忪的睡眼,简单地吃过早饭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清晨的沙漠虽然有太阳散射的万丈光芒,但袭人的瑟瑟寒气让我们直打哆嗦,为了方便作业、提高效率,我们轻装上阵。

往固沙机车厢里装接草帘子是工作的开始,这一环节是最基础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当然也是最脏最累的工序。

之所以说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因为车厢内的草帘子是由每一卷长12米左右的草帘子首尾相连依次串联起来的,尽可能地不能出现接错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直接影响固沙机压草方格的效率,因此我们在稳中求快,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草帘子里的尘土大、沙粒多、碎草屑多,连续作业大半天,整个人全被尘埃和草屑所包裹,尤其是鼻孔里和耳朵里,满满的灰尘,纵然有口罩、帽子的庇护,还是如此。我们用细扎丝连接草帘子,每一天数百捆的草帘子和扎丝需要经过双手,手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手指头的皮肤皲裂了,长满倒刺,剥了一层又一层,又干又胀。

遇到大风,眼睛被沙粒和草屑吹迷,不过好在公司为我们及时配备了防护镜,戴上之后有了极大的改善。条件虽然艰苦,工作虽然苦累,可是每每看着一块块麦草方格屹立在沙漠中,阻挡着风沙的肆意蔓延时,大伙的脸上便会露出些许欣慰的笑容。

沙漠里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三月的沙漠,正值风季,降水的可能性不大。一场雨突如其来,雨滴在帐篷上霹雳作响,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夜。早上起来,掀开帐帘,外面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着,如梦如幻,看不到远处的沙丘。面对这样的情形,只能进行草方格的修缮。

我们裹着棉大衣,行走在沙地上,穿梭在云雾里,犹如在仙境里游荡。太阳终于从缭绕的雾海中露出了脸,顷刻之间,雾气减少了许多。一阵阵微风拂过,雾气随风在沙面飘散而逝,远处的沙丘也显出了真面目。阳光普照下,湿润的沙表面不一大会儿便变干了。

雨过天晴没过多久,一场雪又不期而至。

夜晚的大风将帐篷吹得吱吱作响,还以为老鼠来盗取食材了,起身揭开帐帘,一股冷风袭面而来,狂风携裹着雪花恣意妄为。雪后的沙漠美不胜收,沙丘覆一身素衣,清净素雅,往日的飞沙走石也被掩藏、也被冰封。枯萎的沙米被冰晶点缀,在明媚的阳光下,晶莹剔透。雪霁天晴朗,寒气处处逼人。风雪严寒后,晴朗的早晨,水汽凝结成霜附着在帐篷上,似为其披上一层白纱。

天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

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我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沙山。

你见过沙漠夜晚的星空吗?

晴朗的夜晚,没有一丝一缕的云朵,天空中繁星点点,坐在沙丘上,仰起头,望向夜幕里的天空。群星闪耀,其中有几颗星辰格外的璀璨,一闪又一闪,倒映在我的瞳孔里。一阵清风徐来拂过脸庞,好不惬意。每到农历十五,一轮明月悬挂皓空,月光洒在沙丘上,将人影拉的很长。

在灯红酒绿、繁华喧闹的都市已经很少看到如此真切的星空了。

站在沙漠之中,倾听着一两千年前的马蹄驼铃,遥望着早已远去的袈裟背影,在帐篷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时,清晨,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抬头,即可望望灿烂的沙壁。

午后,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沙丘,亲近这湛蓝的让人心动的天空,拥抱那一把一把阳光洒下去的灿烂沙漠。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

我们压成型的草方格

在装草休息间隙,三五个坐在草垛上随意聊天,雅俗共赏。草垛为老鼠和麻雀提供了食物,老鼠成群结队的藏匿在草垛里,一群群麻雀落在草垛上啄食米粒。发现老鼠,我们便拿起铁锨进行灭鼠,一为消除鼠患,二也是找乐子,丰富下业余生活。

消灭老鼠时,大伙分工明确,你追我赶他来堵,那场面也着实有些许意思。

不大一会,好几只老鼠被我们灭掉了,喊来小黄,小黄嘴里叼上老鼠就去撒欢儿玩个不停,一会儿用爪子爪,一会儿又叼在嘴里。玩腻了老鼠,又跑上草垛去追逐麻雀,好不热闹。看到小黄玩得那么嗨,我们也被逗笑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从三月初到现在,最初的白面书生个个变成了黑黝黝的小伙。同事们把燃烧的激情,豪迈的风采,连同那滚烫的汗水一起洒在了腾格里沙漠的热土上。在二十几岁,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有过这样的经历,亦或是一生里不凡的篇章!

沙地中的草方格,带着梦幻般的期许,妆点着腾格里和我们的的心境。我们用行动去浇灌绿色的梦想,来见证荒漠的改变。腾格里草方格固沙植绿,在草方格的阻挡下,风沙活动日渐式微。大漠中的植被已泛新绿,沙丘上的芦苇从沙中露出新的枝干。天朗气清,鸟语袅袅不绝,此时此刻,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人的一生或许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走向,但可以选择自己所坚持的事业,虽然我们对国家的荒漠化防治事业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我们希望也能用这微末的努力,去改善那些生活在沙漠附近饱受风沙肆虐的人们,通过防风固沙、封沙育林(草)、造林绿化等,使当地沙漠化得以遏制、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改善小气候,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但是,我们知道这里的情况依旧严峻,虽然与沙漠的抗争一直贯穿在民勤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从造林压沙到修渠调水,局部治沙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终究挡不住沙进人退的趋势,流沙仍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南推进,妄图逐步吞噬掉民勤绿洲。

所以,在此,我们号召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治沙事业中来。哪怕你只是种下一棵树、一株沙生植物,也能用微末之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沙漠里的落日,格外美丽

-END-

作者简介:凝云。生物工程与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现从事治沙技术员工作。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本文原载于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微信ID:wmsygsdr)|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转载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出处与作者姓名,侵权必究。投稿/转载/商务合作/咨询邮箱:wmsygsdr@163.com

本平台现已新增故事音频栏目,请关注懒人听书“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