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一周书记:玛雅废墟与……斯蒂芬斯的历史感和家园感

李公明
2018-08-16 15:11
来源:澎湃新闻

从飞机上俯瞰墨西哥尤卡坦大地,只见一片绿色海洋,中间偶尔见到几条直直的细线,那是穿插在丛林中的公路。想到飞机在坎昆着陆后马上就要驾车穿行在这片林海之中,当然有点兴奋和紧张。十六世纪初期,西班牙人的船队来到尤卡坦半岛沿岸,发现这里有城郭、神庙和黄金,先后两次试图抢劫财宝却被奋起反抗的玛雅人打败。古巴殖民总督韦拉斯克兹派他的侄子格里加尔瓦率领船队再次进犯尤卡坦,结果又遭失败。最后在1547年,西班牙殖民者终于征服尤卡坦地区。从西班牙殖民者的文献记录来看,尤卡坦地区的第二任总督迪戈·德·兰达主教(1524—1579)的《尤卡坦风物志》写于1566年,他会说玛雅土语,也能识读玛雅形象文字,该书在玛雅研究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正是这个兰达主教极其残暴地焚书坑儒,下令烧毁玛雅文献和杀害玛雅祭司。关于兰达主教,可以参考克洛德·博代、悉尼·毕加索合著的《玛雅古城——湮没在森林里的奇迹》(马振骋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有关尤卡坦的游记,我想起的另一本书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旅行家和政治活动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的《中美洲、恰帕斯、尤卡坦旅行事件》Incidents of Travel in Central America, Chiapas, and Yucatan),相信会在坎昆或梅里达的书店找到这部玛雅文明研究真正的开山之作。

Incidents of Travel in Central America, Chiapas, and Yucatan
萨伊宫殿

到达坎昆,海边的酒店区充满了墨西哥热带风情。接下来的三天,我和家人在尤卡坦半岛的丛林地带驱车一千余公里,先后探访观览的玛雅文明遗址有图卢姆(Tulum)、科巴(Coba)、埃克巴林(Ek Balam)、奇琴依察(Chichen Itza)、乌丝梅尔(Uxmal)、卡巴(Kabah)、萨伊(Sayil)、撒拉帕克(Xlapak)、拉布纳(Labna),在大大小小的玛雅金字塔、神庙、观象台、城墙、球场、柱廊之间流连忘返,并且顶着烈日在现场画了一批速写。在梅里达城的但丁书店买到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的《中美洲、恰帕斯、尤卡坦旅行事件》,更加高兴。说实在的,如果没有这几天在玛雅遗址的参观和现场速写的经历,也包括在烈日当空和暴烈豪雨中在雨林小路中驱车的感受,读斯蒂芬斯的这部游记肯定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

斯蒂芬斯(1805-1852年)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在利奇菲尔德法学院毕业后当过律师,于1834年赴欧洲、埃及等地旅行和探险,1836年回国发表了《埃及、阿拉伯、皮特拉和圣地旅途见闻》和《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旅途见闻》。1839年,他被美国总统委任为中美洲特别大使,这是他在中美洲探险、游历和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游记著作的机缘。在此之前,他在结束欧洲之旅前在伦敦结识了英国青年建筑师和素描画家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之后又读到了瓦尔德克的《尤卡坦省览胜记》,该书的石版画插图使他对那些玛雅废墟产生极大兴趣。于是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于1840年和1841年先后两次前往中美洲玛雅文明遗址探险,总共和纪录了发现四十四个玛雅遗址,证实了古老的玛雅文明的惊人文化成就。

在探险考察中,斯蒂芬斯总是要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卡瑟伍德则仔细临摹图像和画现场的风景素描和绘画作品。考察结束后,他们于1841年和1843年先后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美洲、恰帕斯和尤卡坦纪闻》一二卷。该书问世后曾几十次再版,产生极大影响。关于玛雅文明的知识引起西方读书界和普通大众的兴趣,也开创了关于玛雅文明的考古学研究。从斯蒂芬斯时代开始,玛雅文明分别在考古学、人类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术研究领域和大众文化知识两个层面上逐步成为显学。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探险家夏尔内(Charney)读了斯蒂芬斯这部著作后,决心要用照相机把玛雅文明废墟的现状拍摄下来传诸后世。在获得一笔资助基金之后,他在1859年带着刚刚问世的照相机前往墨西哥,拍摄了帕伦克、伊萨玛尔、奇琴伊察等玛雅文明遗址。这些照片在1863年出版后受到一片好评。

巫师金字塔

1542年作为殖民城市建立的梅里达是尤卡坦半岛上最有欧洲风情的重要城市,也是墨西哥尤卡坦州府所在地。我们在梅里达城的但丁书店买到的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尤卡坦旅行纪闻》Incidents of Travel in Yucatan,Dante,2013)是根据1843年出版原著编辑的一个版本。事实上,自从原著出版以后,先后出现有好几十个版本,其中文字整理和插图以及后来补充的照片的印刷水平均有差异,所以历来有不少读者对于各种版本的评价不一。我买的这个版本由墨西哥梅里达当地的但丁书局推出,从文字编辑和插图来看应该是属于比较通俗的版本。作为尤卡坦玛雅文明遗址之旅的收获之一,当然也是有纪念意义的。

全书分十六章,分别记录了在各地遗址的考察情况,书中充满很多具体的细节描写。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雇佣当地向导在雨林中跋涉的情景,其艰难困苦与这几天我们在GPS引领下的驱车而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看他时常在书中写到,如何在丛林的另一端看到一段残缺不全的石墙,认定是一处建筑遗址,然后如何穿过丛林来到被掩埋在草丛中的石构平台、石砌墙基,终于找到小宽大的石阶梯,那种兴奋之情也是我们很能理解的。

在旅途中的匆匆浏览之后,尤其令我感慨的是斯蒂芬斯对玛雅文明遗址所产生的真挚的热爱之情,与我们此行的感受非常吻合。他在书中说,乌丝梅尔(Uxmal)遗址给他一种家园之感,这令我想起黑格尔那句名言(提到古希腊,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但是尽管近代的玛雅土著居民早就知道丛林之中隐藏着石头遗址,他们显然没有调查和研究的兴趣;他发现这个城市的废墟数量比预料的多,但又如此破败,这些废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它们只是静静地伫立,甚至摇摇欲坠,但它们仍然是活着的纪念碑,非常值得调查与研究;他想到这是唯一能够向后代传达一个美洲城市形象的证据(参见47页)。这种历史感与家园感表现出斯蒂芬斯的价值观与文化理想。

他在考察中也时常写下一些动人的感情记录,比如有一天在萨伊遗址附近,他看到在建建筑石上有一处红色手印,顿时产生一种亲切之情。他感觉到这手印拉近了他与玛雅城市建造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感到这像是在神秘的帷幕背后向“我”伸出了欢迎之手——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恐怕很难想象这种情感的真实与强烈(参见152页)。斯蒂芬斯去世后被埋葬在纽约的一处墓地。1947年,他的崇拜者们在他的坟墓入口处放置了一块玛雅图案的牌匾 ,上面写着:“在这个拱顶下是John Lloyd Stephens(1805-1852)的遗体,旅行者和作家,中美洲玛雅文明研究的先行者,巴拿马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这的确可以作为他的盖棺定论。我们从坎昆飞往墨西哥城继续我们的玛雅文明之旅,斯蒂芬斯这部著作仍然是旅途中最好的读物。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