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工资倒退,德国经济也出问题了?

2023-06-13 11:37
浙江

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德国经济也出问题了?

帅真商业视界(ID:ailishi777)出品

稳如泰山的德国经济也出问题了。

上个月,德国经济部交出了一份极其难看的经济“成绩单”: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总量分别萎缩了0.4%和0.3%。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的衰退,立刻引起了欧洲国家的不安,欧盟发出警告说:“德国人可能会把整个欧洲拖下水。”

最高兴的要数英国人。《太阳报》一连发了多篇评论,赞赏英国脱离欧盟是多么伟大的决策。

GDP萎缩的同时,平稳了20年的物价也失控了。德国通胀率以每月8%的速度递增,电费涨了18%,食品涨了20%,达到近20年来最贵的水平。

此消彼长。德国的90后第一次感觉生活水平下降了,他们抱怨说:“现在的德国,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

德国老百姓把怨气都撒在了总理朔尔茨身上,质问他:“为何默克尔才退休一年多,国家就被你搞成了这样?”

舆论上掀起了一波怀念默克尔的风潮。

默克尔治理德国的16年时间,是德国人公认的黄金时代——人均收入从2700欧元涨到了4000欧元,多了50%。

物价却没有涨,长期保持稳定,衣食住行都很便宜。德国人假期又多,生活毫无压力,过得别提有多爽了。

等到朔尔茨一上台,就变成“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德国老百姓自然有怨气。

那么德国经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没了。

默克尔深知:作为一个工业强国,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国外的能源供给。所以搞好德国经济的第一要务是找到稳定且便宜的能源。

中东是全球的能源中心,供给了全球60%的石油。但中东的石油价格不稳定,一会欧佩克宣布减产,一会巴以又打起来了,一会又冒出个恐怖组织,搅得油价涨涨跌跌,连累德国经济跟着震荡。

默克尔更青睐的是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离德国更近,天然气价格也更便宜,完全符合德国企业对能源“廉价且稳定”的要求。

所以默克尔当政时,没事就往莫斯科飞,将俄罗斯能源和德国工业深深地捆绑在了一起。

原先,俄罗斯运送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要绕道波兰和乌克兰,才能抵达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大家都懂,一直闹得不愉快。乌克兰动不动会掐断天然气管道,要挟俄罗斯。

默克尔便提出从海上修一条天然气管道到德国。海上是公海,不受地缘政治的干扰,可以确保俄罗斯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德国,管道运输的成本又远低于海运。

这条管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溪1号”。

北溪1号对德国经济太重要了,它运送了全国50%的天然气。

德国企业拿着全世界最便宜的天然气,生产着最贵的汽车,经济能不好吗?

去年,已经完工的“北溪2号”管道发生爆炸,对德国企业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这意味着至少10年内他们再用不到廉价且稳定的能源了。

很多粉丝可能对天然气价格对德国企业有多重要没有概念,这里补充个真实的案例。

德国有一家400年历史的玻璃瓶工厂,生产全球顶级的香水瓶,生意虽不起眼,但一年能赚20多亿,垄断了全球80%的高端香水瓶市场。

去年能源价格暴涨后,这家拥有400年历史的工厂差点倒闭。

原因在于:烧玻璃的窑从点火那天开始,一烧就是十几年,时时刻刻离不开天然气。如果火灭了,生产线全毁,损失更大。

玻璃厂老板欲哭无泪说:“这么贵的天然气,我们烧一天亏一天。不烧的话,窑炉毁了,要损失好几亿。”

天然气的暴涨,弄得这家百年企业不知所措。

德国经济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国内的资本在外逃。

面对高涨的能源价格,一部分德国大企业已开始转移工厂了。有的来了中国,有的去了美国。

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广东投了100亿欧准备盖个大基地。奥迪汽车在吉林投了182亿准备盖个新能源工厂。

默克集团也投了8亿元扩建在江苏的厂房。据德国央行统计,今年德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已是去年全年的两倍。

谈到为什么要到中国建厂?德国企业都提到了人工便宜,他们说:“中国工人性价比高,水平不比德国差,工资仅为德国的五分之一。”

他们在中国工人身上省下来的开销,刚好可以覆盖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美国比中国拿到的投资更多。

单单一个俄克拉荷马州就吸引了60家德国企业前来建厂,其中不乏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费森尤斯等顶级德国企业。

德国企业家表示:“我们别无选择,美国的天然气更便宜。”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怀疑:俄乌冲突根本是美国人策划的一场阴谋,借此搞垮德国经济。

俄乌冲突爆发,德国被美国人绑上了战车,买不到廉价天然气了,企业赚不到钱了,自然要外逃。

德国企业找来找去,发现全世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最便宜,这是不是太巧了?

美国人害怕德国与俄罗斯走得太近。德国是欧洲的火车头,德俄接近,意味着欧洲和俄罗斯渐渐会融为一体。

这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没有俄罗斯当敌人,美军还有什么理由赖在欧洲不走?

可惜,一场俄乌冲突,让默克尔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德国经济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政坛出了一对“卧龙凤雏”

总理朔尔茨的内阁里,有一对“卧龙凤雏”不得不提: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外交部长贝尔博克,两人堪称“搅屎棍”,把德国经济、外交搞得一团糟。

朔尔茨忙着带德国企业家来中国谈生意,经济部长忙着唱反调,叫嚣“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资收购汉堡港屡遭不顺,就是这位经济部长带头搞的鬼。

更神奇的是外交部长,她是个纯亲美派,美国的一切在她看来都是正义的,美好的,无可挑剔的。代价则是她对现实问题,毫无感知力。

她在巴西访问时,质问巴西人:“你们为什么只关心超市的物价,而不关心千里之外正在受苦的乌克兰人?”

巴西媒体集体破防,巴西总统拒绝与她会谈。这位德国外长根本不知道巴西还有1000万人吃不饱饭,每天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们不关心超市物价关心什么?

为什么德国会培养出这样一对“卧龙凤雏”?

还是好日子过的太久了。德国太富有了,他们的生活里只有诗和远方,根本不知道其他国家还有人在挨饿。

这次,德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衰退,或许是一件好事,用一场小危机来提醒德国人:好日子过久了,别忘记曾经的艰苦奋斗。

END

原标题:《物价上涨,工资倒退,德国经济也撑不住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