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书展劳模|陈子善和孙甘露:这不只是一个书展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曹忠
2018-08-14 10:25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展将进入第15个年头。视觉中国 资料

2018年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5日至21日举办,这是上海书展举办的第15个年头。

每年上海书展上,最忙碌的人除了出版社编辑,还有书展活动策划人、书展讲座的嘉宾等等。私底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和上海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被大家称为“书展劳模”,这个光荣称号的背后,是每年他们作为专业人士和读者为上海书展付出的心血,而这样的“书展劳模”还有很多。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从不错过任何一届上海书展,他不只是书展的忠实读者,在很多书展读书活动上也会频繁看到他的身影。

“我每年来书展都会有些 ‘意外的发现’,这是最有意思的。如果不去书展,我可能都不知道新出了哪些好书。”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从有书展的第一年就开始参加了。记忆中早期书展是各个出版社来展销图书,慢慢地上海书展的个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比如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上海书展就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举办了国际文学周,每年都请国际著名作家来参加书展,这是一个新的创造。又比如,上海展览中心的面积是固定的,空间还是有限的,这些年上海书展开始把上海展览中心作为书展的主会场,同时和展览中心之外的分会场结合起来,像是思南书局、各类书店,都参与进来了。我觉得这样更好,因为这样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书展,好像整个上海就是一片书的海洋。”

陈子善认为,上海书展不断完善,不仅吸引了上海的读者,更能吸引上海以外的读者。

“虽然上海书展是一个地方性的书展,但它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活动了。每年上海书展都有一个专题省份,今年的专题省份是贵州。除了这个专题省份之外,各地出版社都希望在上海书展上亮亮相,让读者知道今年出版社出了哪些有意义的书。”

“对我来说,书展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见到很多朋友。”陈子善笑言,古人有云“以文会友”,书展就是以书会友,“借上海书展这个机会,我能够见到很多平时不常见的朋友。有几次经过一个展区,正好看见老朋友在发布新书,非常巧。”

每年书展都放在暑假,也是上海非常炎热的时候。“但读者非常热情,男女老少都有,有的全家都来,有的父母带孩子买书。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对书展活动都很有兴趣。书展活动是一场接着一场,经常几场活动同时进行,读者们可以说是 ‘分身乏术’。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提供了作者与读者难得的交流机会。”

而且,每年书展也有举办一些别具匠心的展览。“比如上海近代以来的出版业、中外藏书票展览等专题展、近代上海的外文书店展等,都有很多引申的东西,可以增加见识。”陈子善说,“书展还能提供出版业的最新信息。如果读者对这块特别留意的话,会发现出版界现在关注的方向在哪里。”

书展上人头攒动。视觉中国 资料

每年一到书展期间,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国际文学周总策划、作家孙甘露就忙得不可开交。

“书展这一周是非常忙的,但其实我们为书展所做的准备已经进行大半年了。国际文学周要邀请各地的作家,前期准备工作离不开出版社、作家的支持,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他还笑言,自己除了接待作家、参加活动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慢慢逛逛书展。“如果我正好在书展有活动,可能会看一下。不过我在书展期间主要还是做一些幕后的组织协调工作,比如作家的活动安排、作家的接待、出版社的协调等等。”

上海国际文学周从2011年开始举办,第一届的主题是“城市与文学的未来”。“我觉得上海书展以及国际文学周的举办,是伴随上海整个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孙甘露提及,历年文学周都会邀请到各语种、各地区的作家,举行大量文学活动,营造了书香社会的氛围。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上海书展成为全国很多重要图书的首发平台。每年上海书展会有主宾省,还有全国重要的出版社来举办展览和交流。这是国内图书出版的重要窗口,也是出版人的一次盛会。”

此外,上海书展每年也因读者而变化。孙甘露说,每年书展都有大量的读者来参观,书展的服务因此不断改进,比如增加书籍托运、无线上网、扫码结账等服务,核心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

“近年书展的活动数量增长迅速,从前几年的三四百场增加到今年的一千多场。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的分会场增加了很多,很多书店也参与进来了,在整个上海营造出了一个读书气氛,这不是简单地喊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做。”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