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天下万物,憧憬人文自然

2023-06-11 18:41
上海

题图: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抄本《道德经》卷首

什么是道?

“无为”就是躺平吗?

老子是不是主张“愚民政策”?

……

寥寥五千余字的《道德经》蕴含着无穷的生命智慧,但也因它的简洁,引发了后世读者的诸多迷思。

《道德经》究竟说了什么?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呢?

针对于此,在新近出版的《〈道德经〉智慧100讲》中,本书作者,知名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道家与中国思想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刘笑敢教授通过八大主题,将《道德经》八十一章妙语整合为融贯的道家思想体系,详解《道德经》的核心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正反……更有老子治国理政的独特命题和以及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光华为应邀为本书撰写的书评,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人文自然的憧憬

——读刘笑敢先生《〈道德经〉智慧100讲》

文 | 林光华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著有《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无为的能量——〈老子〉哲学40讲》、《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等。

刘笑敢先生的新著《〈道德经〉智慧100讲》,体大虑周,通俗易懂,上篇68讲阐发《道德经》的主要思想;下篇32讲解答学生或读者的问题,近500页,我读了三个月,由衷赞叹,所以想写一点文字致敬这本厚重而又轻盈的书。

说它厚重,是因为每一篇都是建立在先生几十年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它是有根有据的,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先生尽量用通俗、活泼的语言讲述出来,因此读来又是轻盈的。作为一位研究道家几十年的资深学者,能致力于道家的通识课程的讲解与相关的写作,如此严肃、严谨,考虑读者的基础与问题,让人敬佩,也让人振奋,因为这个时代需要大学者去做这样的一项工程。通读全书,我感到这背后最深层的动力是悲悯,是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对整个人类文明秩序的深思。先生这本书确如封面上的话——“悲悯天下万物,憧憬人文自然”,这是《道德经》这部古代经典的内核,也是先生研究《道德经》多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悲悯不仅是佛家的精神,也是道家的底色。譬如老子的反战思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最动人的是第三十一章说的“战胜,以丧礼处之”。先生在文中多有阐发,他说:

“老子对战争是从根本上否定的,这种否定是出于对生命,包括对对方生命的尊重。由此来说,老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老子是“以雌柔为怀”的的人,他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生存与利益。由此,先生进一步揭示了《道德经》中的天道公平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老子批评不公正的人之道,推崇公平的天之道,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世间的不公与老百姓生存的不易。

先生援引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对《道德经》的思想进行了深层的阐发。皮凯蒂和很多人的研究证明,“现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结果是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新的高科技和全球化的趋势没有导向公平和平等,而是加剧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经济越发达,财富越向少数人集中。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自然而然地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观点当然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理想。”“天道”是公平原则的象征。今天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老子的思想对治理者是一个提醒,对老百姓是一种启蒙。悲悯最终要化作行动,让弱者有尊严地活着。

刘笑敢先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道家与中国思想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创办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创刊主编,现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85),曾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曾于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大学、PSR、CST等院校任访问学者、客座教授、讲座主讲人。外文作品包括Classifying the Zhuangzi Chapters 、Dao Companion to Daoist Philosophy (主编及作者)以及 Daoism and Ecology (合作主编及作者)。在多国多地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奖、著作奖和研究奖。

先生大著触及了很多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但都用通俗易懂的话一一厘清。譬如英国的汉学家葛瑞汉(A.C.Graham)和刘殿爵(D.C.Lau)认为司马迁对老子是什么人完全没有说清楚,不相信众多典籍所记载的“孔老相会”这个重要的事,认为这个故事是儒道斗争的产物。先生明确表示这样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并从出土文献、流派形成的角度对儒道关系做了说明。又如钱穆先生认为《道德经》晚于《庄子》,先生从出土文献以及《道德经》与《诗经》中的韵文比较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否定。还有将《道德经》的主旨视为“帝王术”,对道家与黄老不分,对“无为”进行曲解等问题,先生在上编“传道篇”中都做了精准而又恳切的回应。这对厘清社会上对《道德经》的各种误解有很大帮助。

“传道篇”最重要的是对《道德经》中“自然”的解读,阐述了先生在学术专著《老子古今》及一些论文中提到的“人文自然”这一概念。先生指出,《道德经》中的“自然”不是“自”与“然”两个含义的简单相加,不是近代讲的“大自然”,也不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霍布斯所讲的“自然状态”,而是“人文自然”。“人文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自然而然的秩序”,具有“最高的、整体的、价值的含义”。老子笔下的“圣人”用“辅”而不是干涉的方式,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玄德”而不是用“仁义礼智”的道德去治理国家。“辅”是无为的方式,是对万物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关心与爱护。我认为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有意义、有价值。这个概念避免了将老子的“自然”理解为什么也不干的消极思想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动物本能。老子的“自然”是从人类整体和谐的角度来考虑的,它一经提出就已经具备了“应然”的价值含义,这也是对当代很多“有为”的管理的纠正。太过有为意味着妄为,置之不理意味着冷漠,对老百姓最好的方式是“辅”,通过辅助他们,调动他们自身的主动性让他们回归质朴,自然而然地劳作、生活。刘先生说:“‘辅’不是具体的行动,而是创造环境,提供条件,加以爱护、保护和鼓励,防止干扰、控制或越俎代庖。”

这个思想不仅可以运用在治国上,也可以运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先生认为家长对子女也要采取“辅”的方式,“就是要顺应孩子的气质、爱好、能力,给他们提供顺利发展的适当的客观条件和家庭氛围,而不是单单给他们立规矩、加压力、多监督”。先生非常关心现在儿童的教育,指出“很多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或学习障碍,往往是家庭、幼儿园、学校给了过多的规定、管束和限制,影响了他们自主的生活能力和独立人格”。我想老子的“自然”所保护或激发的正是每一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这种能力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所以,老子的“自然”在很多层面都超出了古代的时空,对当代依然有启发和指引的意义。

广东省博物馆藏文征明老子像轴

先生指出,“老子的自然实质上是推崇人类文明社会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秩序,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秩序正是“人文自然”,而不是野蛮的自然,不作为的自然,任性的自然。自然的原则与必要的管理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所以社会同时也需要法律。道德容易让人变得虚伪,但“自然”更能让人保持淳朴与真实。所以,道家的“自然”对儒家、法家也是必要的补充和纠偏。“人文自然”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果人们有高度的自觉,把《道德经》中的“自然”思想切实地运用起来,实践出来,这个愿景是能够实现的。“无为”就是对“人文自然”的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躺平,而是顺道而为,自然而然地为。无为才能保证人类整体的和谐,限制权力的滥用,保护老百姓的淳朴本性。这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今天的教育上来。

先生提到耶鲁大学的一个校长在谈到什么是教育时说:“教育就是学生将他学到的全部知识忘掉以后还剩下来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先生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一个年轻人成长的那些东西,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更根本、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康的人,会自己探求知识的人,会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年轻人的悲剧都是因为缺乏这几样,我们教育的问题正在越来越明显,在身心健康、独立人格、心理素质、明辨能力、亲情伦理以及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漏洞与缺陷,导致了迷茫、抑郁、暴力、自杀等各种问题。“无为的原则对每一个人都有实用的方面”,我对先生这句话深信不疑,个人也深有体会。

大著提到了很多领域重要的人物,古今中西,娓娓道来,在厘清《道德经》的思想、传播道家精神、反思现代教育、重建文明秩序上有它的理论意义与价值。该书的下篇则非常独特,是关乎实践的层面。下篇回应了32个大问题,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小问题,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对《道德经》产生的疑问。先生一一耐心回应,让全书非常生动、接地气又实用。我读的时候就常常回忆起在香港中文大学跟先生读书,听先生讲课的那些场景,一帧帧的画面漂浮在夏日的晚风中。很多看似幼稚的问题正是自己求学时有过或问过的,先生都会全面地、严谨地给予回答,甚至包括一些字的读音,给我们人正确的理解、多元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的指引。先生对《道德经》的意义有自己的概括,他说:

“物质的追求、个人的享受永无止境,随之而来的困扰、危险也永无止境;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利益令人欢欣鼓舞,同时带来的难题也令人感慨万千。激烈的竞争使人类发展的加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但由此带给人们的精神压力、疑难和危险也与日俱增……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能靠高速发展本身来解决,为人类的未来考虑,应该看到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危害并设法防止、限制和纠正这种副作用和危害,这就是《道德经》在现代社会的可能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也是西方很多现代思想者的共识,德国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印度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德国韩裔哲学家韩炳哲、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等等,他们都对现代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怀有一种深深的担忧。赫拉利甚至不使用智能手机,以避免被技术操纵。人们越来越渴望重回自由、简单而又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活,这是刘慈欣的《三体》中高度发达的三体文明都无法达到的。赫拉利甚至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去冥想,个人在对抗不自然的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太过有为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下狠下工夫。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全球性的精神危机之下,我们如何重整文明秩序?》一文中也指出:

“科学的进展已经不是在追问宇宙秩序和宇宙意义,而是在追寻利润——从新的科技上发展出来的利润。科技得来的知识可以转化为金钱,而金钱又可以转化为权力,尤其前面提到的政治权力。科技知识的应用,逐渐集中在有利可图的若干项目上。欧美学界罕见有人追问有关终极关怀的大问题。而在东方,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印度文明,终极关怀的也是人在宇宙中怎样安顿自己……整个世界,处处呈现的情绪乃是虚无和冷漠,这成为人类当前文明的主要征象。”

国际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

面对人类的重重危机,我们没有捷径可走,人文精神根植于历史上无数经典中的圣贤智慧,在人文精神衰落的今天,我们除了重新回到文化,一点点重拾碎片,似乎很难找到更好的方法。作为学者,更需要延续中国古代士人的担当精神,如宋代哲学家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使没有“仕”的机会或兴趣,也不失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与关切。我想越来越多的大学者开始做这项通识教育与经典普及工作,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陈鼓应先生在给该书的序中说:“笑敢的普及工作是建立在他长期精研老子哲学的丰硕成果之上的。开篇寄语‘悲悯天下万物,照亮曲折人生’道出了老子的真精神。老子对于世间万物确有非常深沉的爱和悲悯的情怀。”近几年陈鼓应先生、楼宇烈先生、张立文先生等老一辈学者都做了很多文化讲座与普及性著作的书写工作,这有益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推广,共同应对全球化语境下的各种现实问题。他们是我们年轻学人的榜样,让我们思考学术的意义,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之间的关系。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自然无为,不刻意对谁好或对谁不好,但是你终会发现它对善于遵循道的人会给予好的结果。天道无声,却是大音。天道无情,却有大情,这是一代代人能继续追寻它、相信它、传播它的原因。

我读这本大著时倍感亲切,刘先生于我是更加鲜活的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是把道家精神实践出来的亲切的前辈。跟从先生读书的三年,先生从不干涉学生的学习、选课、选题以及研究方向,尊重学生的爱好、追求与想法,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都渗透了善意,对学生几乎做到了有忙就帮,在我工作之后遇到很多困惑的时候,依然谆谆教导,春风化雨。记得临毕业前的一天,在先生的办公室有一次长谈,先生赠言两句,一是永远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他人;一是不要做太勉强别人的事,也不要做太勉强自己的事。时光荏苒,转眼13年过去了,我才慢慢领悟到这正是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也明白了先生为什么从来不勉强我们做任何事,每有新著,先生总是谦虚地说:“有时间就看看,我想听听你们的批评意见。没时间就算。”无论是在论著、论文中,还是在公开或私下的对谈中,也从未见过先生对任何人有道德上的谈论或指责,哪怕回应那些非常不靠谱甚至有些恶意的对道家的解读,先生也是彬彬有礼,有理有据,客观地谈论学术,尽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试着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背后也是对人的悲悯。

之前我不太理解先生为什么有新的观点、有自己的立场,但总是表达得很委婉,总是不那么笃定与肯定,很少把话说得绝对,甚至在回答低年级的学生的问题时,也常常表示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只是知一说一,知二说二,我之前一直以为这仅仅是出于谦虚谨慎。这几年多次重读这《庄子》中的“三问三不知”的故事,才更加理解先生这样接人待物与面对学术的原因。因为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是我们旁观者不能共情的,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个人经历。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正是不妄为的前提,是尊重万物自然的本性。先生一直这样默默地做事,书中没有终极答案,但能给人力量。我相信,如果有更多人从事这样的工作或读到这样的著作,“人文自然”将不再是一个对未来的憧憬。

THE END

原标题:《悲悯天下万物,憧憬人文自然》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