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反内卷达人来写今年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

2023-06-12 15:32
北京

每年高考,热度最高的话题,一定是高考作文。

全国甲卷的作文题——“时间的仆人”一出,就被称为最适合打工人的作文题。

毕竟,谁不想成为时间领主呢?但真正能掌控时间的,恐怕只能出现在超级英雄电影里。

对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四千周》的作者奥利弗·伯克曼,他从追求效率的生产力极客逐渐变成反内卷达人,在书里,他道出了我们沦为时间的仆人的真谛。

[英] 奥利弗·伯克曼|著

戴胜蓝|译

未读·思想家|出品

被抛入时间之中

我还没能提问应该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就发现自己早已被抛入时间之中,进入这一特定时刻,其中有我的人生故事,造就了现在的我,而且永远无法摆脱。

我正在被时间之河裹挟向前,无法走出这湍流,一直驶向我必将面临的死亡——更令人不安的是,死亡可能随时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我还能用自己的时间做什么事,我能做的决定已经极为有限了。

回溯既往,我已被限定,因为我已经成为当下的我,来到了现在的位置,这决定了我以后会拥有哪些可能。

展望未来,我能做的决定依然极为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旦做出任何决定,就意味着我放弃了无数条可以选择的其他道路。

因此,任何有限的人生,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关于这种有限性,唯一真正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面对它。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活出我们的人生,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局限性,以海德格尔所称的“向死而生”的真挚方式存在。

因此,问题不是仅仅像老话所说,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问题是它可能真的会是最后一天。未来哪怕一刻也不能被寄予全部的指望。

显然,从寻常眼光来看,这一切听起来都病态压抑得让人无法忍受。不过,唯有这种方式能让有限的个体存在活得充实,以全然成熟的人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体会世界的本真。

根据这一观点,真正病态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的所作所为。

我们不愿面对我们的有限性,却沉溺于回避与否定。我们不去掌管自己的人生,却去寻找分心之物,让自己迷失在繁忙与日常差事中,试图忘记我们真正的困境。

或者,为了避免面对如何安置我们有限的时间这一令人生畏的责任,我们尝试各种方法,告诉自己完全不需要做出选择——我们必须结婚,必须继续做消磨灵魂的工作,必须做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仅仅因为这些都很理所当然。

或者,我们开始徒劳地尝试“完成所有事”,这其实是另一种逃避的方式,试图避免做出如何对待有限时间的决定——因为如果你确实能够完成所有事,你就不再需要从各种无法共存的可能性之间做出选择。

当你以这种回避真相的方式挥霍人生时,生活通常更为舒适,但这是一种乏味得令人呆滞的、致命的舒适。

只有直面自身的有限性,我们才能与生活步入一段真正真挚的关系。

效率陷阱

忙碌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时间问题,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问题,但它尤其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为对抗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投入了多少精力。

早在1908年,英国记者阿诺德·贝内特就出版了一本为人生提建议的小书,内容颇有些酸楚的意味:《如果一天只有24小时,你该如何生活》(How to Live on 24 Hours a Day)。

这个书名显示了生活在爱德华七世时代的人已经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为此痛苦不已。

就像几乎所有出现在他之后的时间管理专家一样,贝内特表示,如果采用他的建议,你将能完成足够多真正重要的事,从而与时间和谐共处。

他建议,每天在行程中再多塞进一点活动,你最终就可以拥有“足够的时间”,达到平静安详、尽在掌控的状态。但1908年的情况并非如此,到了今天就更不可能了。

办不到的原因,不在于你尚未发现正确的时间管理技巧,不在于你不够努力,不在于你起得不够早,更不在于你一无是处。

原因在于时间管理背后的那个假设毫无依据:没有理由认为你做完更多工作就能“掌控一切”,可以为每件重要的事安排出时间。

也许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互联网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痛苦,尽管它许诺能帮你更充分地利用时间,但也让你看到自己的时间还有更多种可能的用途——因此,时间原本是你用来充分享受人生的工具,现在反倒让你感觉似乎错失了更多的人生。

比如说,脸书是非常有效的工具,能让你获得想参加的活动的最新动态,但它也会让你得知更多想参加却分身乏力的活动。

电子邮件是个绝好的工具,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电子邮件,首先你就不会收到这些消息。提升处理电子邮件的熟练度就像提高速度爬一架无限高的梯子:你只会感到越来越忙,而且无论爬得多快都永远无法到达顶端。

到头来,我们尝试用来“掌控一切”的技术最后往往都让人失望,因为这些技术让我们试图掌控的“一切”变得更多了。

我们从未真正拥有时间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颇具声望,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提出了“侯世达定律”:你计划做的任何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你在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换言之,即使你知道一个给定的项目有可能超出预计时间才能完成,也相应调整了时间计划,所需的时间还是会超出那个新制订的时间节点。

我们想要成为好的规划者,但似乎这努力不仅白费,还会让事情花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实就好像是一个发怒的天神,它铁了心要提醒我们,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在时间计划里留有余地,向它恳求,现实都总是占据上风。

尽管偶尔提前规划可以防止一场灾难,但在其余的时间里,它反而会加剧本来想要缓解的那种焦虑感。

计划强迫症患者本质上是向未来索求某些保障,但它永远都无法提供他们所渴望的保障,因为未来明显还未到来。

无论计划得有多远,你都永远无法放心,一切都会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发展。不确定的边界线只会被越推越远。一旦定下圣诞节计划,接下来就要考虑一月的事,然后是二月、三月……

这种将未来变成某种可靠事物的渴望并不局限于计划强迫症患者。

人们只要对某件事有担忧之情,就有这种渴望,无论他们是否会制订精细的时间表或格外小心的旅行计划。

究其本质而言,担心就是在脑中一次次尝试制造对未来的安全感,然后失败,然后再次尝试,一遍又一遍。仿佛只要付出了担心,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灾难。

换言之,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内心想要提前得知事情会发展顺利。不过这种奋力掌控未来的挣扎鲜明地展示了,涉及时间问题时,我们就会拒绝承认自己固有的有限性,这是担心者明显赢不了的一场战斗。

你永远都无法真正对未来感到确定。因此,尽管你一次次伸手去抓,却永远都抓不着这种未来的确定感。

我们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的思考、计划、目标设定以及担心,其默认前提就是假设时间是我们能够占有或者控制的东西。这让我们一直焦虑不安,因为我们的期待永远会撞上顽固的现实,时间不是我们的所有物,也无法被我们掌控。

所有焦虑的根源是:我们在当下的一刻就感觉需要知道这些努力最后会有结果。

当然了,希望伴侣永远不会离开自己,这没问题,你可以用各种办法与对方好好相处,提高这种圆满结局的可能性。不过要是你坚持自己必须能在此刻确定,这段感情未来一定会如此发展,那你必定会感到人生有无尽的压力。

对确定性的争取,在本质上就是无望的——这意味着你可以不再对它如此投入。未来不是那种可以随你支配的东西,如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言:

我们如此轻率,游荡在并不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我们试图让未来(给予现在支持),还想着安排不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计划着并不确定能够到达的时间。

制订计划是一种必要工具,用来构建有意义的人生,以及对他人履行责任。真正的问题不是制订计划,而是我们搞错了计划的意义。

用美国冥想老师约瑟夫·戈尔兹坦的话来说,我们忘记了,或者说我们无法面对“计划只是一种想法而已”。我们对待自己的计划如同对待套索,把它从现在抛向未来,试图让未来听从命令。

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一个计划充其量只表现了你在此时此刻的意愿。它表达的是你在当下想要如何对未来施加小小的影响力,而未来当然没有义务遵从你的想法。

编辑|泰若克塔

图片|网络

封面|《最后一封信》

原标题:《如果让反内卷达人来写今年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