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过AI吗?名师点评12位评论员的高考作文
编者按:改变命运的,不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那个全力以赴的自己。又到一年高考时,澎湃评论连续第七年邀请评论员、大学生同写高考作文,为千万考生加油、鼓劲。今年,我们继续请到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苏紫,从语文老师的专业角度对这些作文“批阅评分”。
1.别想做时间的主人,只能和时间打游击(全国甲卷)
作者:张丰
昨晚睡觉,迷迷糊糊听到手机响了。一个闹铃提示:“你设置的睡觉时间是晚上12点,早睡有利于健康。”我本来已经接近睡着,这下反而醒了。当时设置“睡眠提醒”,是想让自己不要熬夜太晚。可惜,昨晚睡得太早,这个“提醒”反而不合时宜,让我清醒过来,失眠了。
我思考了一下“时间”的问题。现在,我们有足够多的技术和设备,来帮助我们掌控时间,过去我们只有用钟表来设置提醒,现在在手机上可以一次性设置很多个闹钟,还有不同的提示声音。
我知道有人为了上班不迟到,起床闹钟设置了五个以上,大概每5分钟就响一次。这是一种精打细算,也是和时间的博弈:既想尽可能多睡一会儿,也要保证绝对不能迟到。这种和时间的拉锯战,总给人可怜的感觉,因为其中有着不甘心和挣扎。
很明显,我们不是和闹钟进行斗争,而是和时间与自我进行较量:有时候我们是时间的主人,有时候又相反。
童年时,没有上学的压力,我每天都无忧无虑,遵从一种纯粹自然的时间观,天黑睡觉,天亮就起床。后来进了小学,获得第一个“时间的提醒”:上课不应该迟到,否则就不是好学生。我对“迟到”感到恐惧,有一次起床晚了,干脆拒绝去上学,那时我甚至不知道“旷课”是更严重的错误。
其实,时间高深莫测,也比人类伟大得多。只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大脑,才可以认真思考时间;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我一直看不懂,我既不懂他说的“存在”,也理解不了他的时间概念。
我只知道,时间无穷无尽,而人类和其他动物不同之处,或许就在于和时间的“对抗”:不同民族的先哲都对时间进行沉思,发明了历法和各种计时系统,而钟表的发明,则让人步入“现代”:一种更精确的时间观念,开始在全球普及。
从此,人类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用“计量”或者“统计”的思维,来衡量一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一切。我们必须珍惜时间,必须守时,我们努力去做时间的主人,因为这样就能证明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现代功绩社会”,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就把他纳入到时间的序列和各种计算之中。我们几乎成功了,以为自己真的是时间的主人,但是就在这一刻我们又动摇了:似乎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掌控我们,我们用“卷”来形容这种失落的感觉。在我们最接近“时间的主人”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成了它的仆人。
或许,我们应该放下“要做时间的主人”的执念,三心二意或者半推半就,不要对自己那么严厉,在努力的时候允许自己偷懒,在偶尔迟到的时候不要指责自己。我们仍然要和时间搏斗,但是不要在乎“胜负”和“主仆”,要和时间进行一场“游击战”,边打边走,发现趣味——这才是人生。
点评:此文属渐入佳境型。开篇四段360字,以闹钟为例来谈技术发展对时间的掌控,占1/3篇幅,偏浅,偏随意。随后两段谈时间感的获得,与主题若即若离。最后四段,作者理清了思路,开始回归正题,人类通过“计量”“统计”来掌控时间,可反过来又成为时间的仆人,至于为什么会成为仆人和成为仆人的弊端,文中并未展开。最后一段解决问题,不在乎主仆,与时间打“游击战”,尚可。评分:三类上 44分【满分60分】
2.在多彩的世界里做自己(全国乙卷)
作者:守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自然界如此,人世间亦然。人莫不有来路,家庭背景、人生阅历、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方式。一个好的社会,不应追求将所有人模式化、同一化,而是要让面目各异的人可以和睦相处、各美其美。
要实现这一点,我们要学会面对差异。色彩缤纷,姿态万千,是自然本性。有自诩园丁者,若要追求整齐划一,若要以自己的审美来修剪,想把一座花园硬生生改造成自己觉得“美”的样子,这本身就是反自然,就是人为的武断。人为者,伪也。认识到自然万物自有参差之美,就不会有这样的轻妄。
相比沉默不言的自然界,人世间更难的,是如何面对冲突。差异只是和自己不同,宽容起来或许还没那么难。可是冲突,则不仅和自己不同,更可能和自己唱反调。对于太过“自信”的人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常会想方设法刁难、排斥异己。
可是,“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世界的复杂性就在于,对错往往不是绝对,而是要放在特定时空下来判断。一件事情,决策者今天觉得对,明日可能发现错得离谱。这是古人所谓“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所以面对冲突和异见,真正聪明的人不是急于“吹灭别人的灯”,而是善于从对方的光亮中,找到可以照耀自己的部分。
人都是有局限的,重要的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要做成一件事,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可能没有主见、没有判断力,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要面对差异和冲突,做看谁都好、都对的老好人自然不行,可是眼中只有自己,要将一些杂音和不同除之而后快,也必然行之难远。有智慧者应该追求的是,在多彩的世界里做自己。既对自己有所坚持,也能包容并汲取周遭的不同。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有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论是个体的为人处世,还是团体乃至于国家,均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能够欣赏世界的丰富,我们自己才有可能变得丰富。
点评:此文属逻辑似是而非型。材料有两句名言,应综合解读,而不是简单地分而述之。其次是对名言的理解,一花独放和百花齐放,有差异性问题,也强调共存共荣,结合第二句名言,后者更重要一些。二三四段论述尚可,但百花齐放与万花一态,意思还以有差别的。对第二句名言的解读,明显有偏差,逻辑链兜了大圈子。吹灯挡路,是损人不利己,并非决策者面对异见的认知局限。评分:三类中 42分【满分60分】
3.《裸猿》的答案(上海卷)
作者:曹东勃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因为好奇心吗?
或许这个问题的主语,可以换成哺乳动物。
英国动物学家莫利斯在他那本风行全球半个世纪的《裸猿》一书中,提出了探索与游戏这个命题,认为一切哺乳动物都有强烈的探索冲动。在大自然严酷的竞争环境中,常常是吃了这顿就没了下顿,这一餐吃饱后,下一餐可能是时隔很长时间以后的事了。所以捕猎动物必须尝试一切可能的机会,不停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也很像一些即时战略类的游戏,比如在《文明》《帝国时代》《命令与征服》等游戏中,地图一开始是全黑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视角要求你必须努力派出部队去尽可能地探索周边乃至整个世界,否则就是坐以待毙。可是,探索也会有风险,会遭遇劲敌,但任何一个游戏操作者都不会放弃探索,安于现状。这就是我们的本能。
想想几千年来特别是几百年来人类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对外星生命的兴趣,和游戏中对一片漆黑的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否有几分相似?这种探索冲动有时会把人带进极为危险的境地,正像电影《普罗米修斯》和后来的《异形:契约》中,人类顽固地探求自己生命起源的奥秘,哪怕最终会引发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探索和游戏实在是互为补充的一体化过程。在探索中可能有惊喜,也可能有惊险。game这个词,既是游戏,也是赌博。反复地探索,也就是不断地search,这叫research,于是,探索与游戏就一跃而成为严肃而认真的研究了。
哺乳动物尤其喜欢探索和嬉戏,它们大脑的成长、“智慧”的获得,都来源于这种强大的好奇心。一只小猫、小狗乃至与人类相当接近的黑猩猩幼仔,在它们很小、很可爱的时候,你用一些毛线或其他道具,都很容易逗弄它们与你玩耍嬉戏。可是它们的这种好奇心存在的时间很短,稍加时日,懒猫懒狗那种无精打采的劲头儿就暴露无遗,任你如何挑逗,这些喵星汪星的家伙眼皮都不会动一下,懒得搭理人类。人则不同,一个人哪怕到了五六十岁,还是有可能对外部事物持有浓厚的兴趣,热衷于探索、探险、游戏和研究,这种兴趣可以持续很久。而Interest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兴趣和利益,本就一体两面。
那么,这种探索与游戏有哪些步骤呢?莫利斯将其概括如下:第一,研究不熟悉的东西使之变为熟悉的东西。第二,将熟悉的东西作有规律的重复。第三,在重复的过程中尽可能作些变异。第四,选择最令人满意的变异进行发挥,对其他变异弃之不顾。第五,将令人满意的变异进行反复组合。第六,为游戏而游戏,为探索而探索。
今天,我们在动物园里仍有很多机会,观察动物的这种特征。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动物奇怪的重复动作,有的反复吸吮爪子,有的反复拔自己的毛以至于把一些部位拔得光秃秃的(实际上很多动物的“脱毛”并非皮肤病,而完全是自己拔的),更严重的也有自虐自伤的现象发生。为什么动物会重复千篇一律的动作?莫利斯提供的一种解释是,铁笼限制了它们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陷入一种离群索居、与社会隔绝的处境。它们穷极无聊,只好拔毛。
这从另一个侧面启发我们,探索也不尽是单纯基于好奇,想要什么未必讲得清楚,但想逃离什么、规避什么却很容易厘清。学会说不、逃避禁锢,积极有为地改造周遭世界,是灵长类动物更高层次的智慧与实践。
点评:此文属知识渊博难自控型。全文将近1300字,有300字作文纸上写不下,读来感觉第三、四、七段可略,八、九段基本可删。作者给此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角度:动物生存的本能是探索陌生世界的源动力。无论是动物学家的理论、电影和战略游戏,无不证明了这一观点。但仅此一点还够,本能、探索的冲动与好奇心,概念的界定与相互的关系,可以分析得更清楚一些,帮助解决除了“好奇心”之外还有哪些原因的核心问题。另外,从动物写到人,可以;将问题主语换成“哺乳动物”,不可。评分:三类上 51分【满分70分】
4.续航(北京卷1)
作者:王钟的
续航焦虑,是很多人都患上的“综合征”。
手机、手表、电脑,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都要为续航担忧。数字时代,好像人的状态不再以睡眠和清醒为界限,而被划分为“有电的时候”和“没电的时候”。
续航不足,意味着脱离现代生活。尤其在数字世界里,你仿佛不存在了。手机没电的时候,你担心多少条消息没有及时回复,又错过了几场远程会议。智能设备一旦断电,在数字意义上,主人似乎被宣判了“死刑”。
解决续航焦虑,办法无非两种。一是以空间换时间,不出远门,不瞎逛,新能源汽车就不要往深山里开了,电脑还是尽量留在工位上;二是以负重换自由,增加额外的储能空间,人们给外置电池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充电宝。
为了说走就走的畅快,很多人还是选择携带充电宝来消除续航焦虑。尽管充电宝本身的重量已经超过设备本身,但带上它,才能更稳定地延续“数字生命”。
道理其实还是老道理:只有背负更多,才能走得更远。要想探索更多未知的秘境,那就背更大的行囊,带更多的电池,物理学规律终究牢不可破。
电子设备的续航如此,人生、社会的续航亦如此。“高筑墙,广积粮”,先人总结下来的智慧,早早给走出续航焦虑提供了指引。“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解决续航焦虑的要义,还在于做更充分的准备。
说到底,单靠自身携带的动能是有限的,带上额外的“充电宝”才能走得更远。树立底线意识,把困难想得多一些,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准备好更多解决方案,储备足够的“粮食”和“蔬菜”,面对前方的风雨才更加自信从容。
解决续航焦虑,不仅要承受负重,还要学会共享。三人行,有一人带上充电宝应急已经足够。当今世界是合作的世界,开放和共享让我们卸下非必要的负重,让发展的航程更加精彩,实现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其实,背负更多能量,结交更多伙伴,不仅对抵达远方更有底气和信心,也能在一路上补充动能,发现新的续航点。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处处都是风景,一路上都能找到“充电宝”,续航焦虑自然迎刃而解。
点评:此文属言简意赅碎碎念型。全文820多字,分十段,字数最多的一段100字,每一个小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所幸全文的推进逻辑清晰,围绕“续航焦虑”,从电子设备,到人生社会,解决“焦虑”的方法也切实可行,从“承受负重”,到“学会共享”,充电宝的类比也很生动。评分:一类下 45分【满分50分】
5.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骄傲与尊严(新课标I卷)
作者:吕品
我们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孩子。成长的路上,密布着零食的杂货铺,也摆满了故事的便利店。于是一代代孩子,在“狼来了”的故事里懂得诚实,在雷锋的故事里学会奉献,在革命先烈的故事中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当我们把观察的景深拉长,更会发现,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正是一部讲故事的历史。从传说到小说,从评书到电影;从“口与耳”“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传播的媒介在变,但对于故事的钟情从未改变。
对个体来说,故事打开的是一扇通往平行宇宙的天窗。那里有精神的愉悦、情感的享受、思想的启迪。我们在故事中完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稚嫩的建构,并且把越来越多的故事融入肌理与毛发、细胞与基因,实现着头脑与心灵的充盈。
对一个国家来说,故事是传播文化的种子,是点亮精神的火把。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在于,人类的文明与思想可以实现纵向地接力,而故事正是这代代相传的接力棒。故事为个体烙印上价值的底色,而个体的价值判断凝聚在一起,便是一个国家的气质、一个民族的底蕴。
故事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最是细节动人心,如果孩子们听不懂“要珍惜粮食”的教导,那就给他们讲讲袁隆平的故事,讲一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如果你为当下的挫折所困,那就读一读苏东坡的经历,感受“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如果现实生活的打磨让人身心俱疲,不妨看一看《幸福来敲门》,去明白有了梦想就要全力以赴,而你的坚持终将收获美好。
故事的保质期是持久的。技术的发展是颠覆性的,时代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但人性却是稳定而持续的。因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清澈的心,只为中国”可以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谈与交融。现实的景观在演变,处世的哲学在迭代,但最动人的故事中所蕴含的,依然是那些我们从小就明白的原则与道理,这正是这个“加速时代”留给我们的浪漫与温存,也是时代洪流中我们最坚实的锚点、最稳固的港湾。
因此,当ChatGPT以席卷八方之势,冲击着人类对于知识生产与内容传播的自信与骄傲,我们并不必慌张。因为只要还有故事,我们就可以守住人类文明的护城河。这座护城河所环绕着的,是人类独有的情感,是人性独特的光芒。无论人类文明的河流多么绵长,无论河水映射着怎样的阳光,在河岸,总有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唱歌、写诗、创作故事。
点评:此文层次清楚,语言精练。可惜讲故事的力量,应扣故事的特点,而非空谈故事给予的道理。如“对国家来说故事是传播文化的种子“一段,举几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不是锦上添花吗?后文中引用“锄禾”“回首”“苟利”等句,故事呢?题目并非写诗歌的力量啊。评分:二类上 52分 【满分60分】
6.独处是一种稀缺能力(新课标II卷)
作者:张明扬
不知从何时起,女儿经常会对我说:“爸爸,虽然我也喜欢和人一起玩,但我可能更喜欢独处。”一开始,我和老婆还会有些紧张:女儿是不是不合群啊,是不是孤僻啊。但慢慢的,也就释然了,明明我们自己也很喜欢独处啊,为啥孩子不可以呢?
在我们小时候,内向似乎是一个轻度贬义词,严重程度仅次于孤僻。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一个人要合群,要外向,要善于与人沟通。到了这个时代,“独处”的价值逐渐被发现,被认可。但是我们更认同成年人的热爱独处,对孩子的独处偏好总是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轻微恐惧。
我们自己时常以“社恐”自居,却要求孩子一定要在公众场合长袖善舞,口若悬河。如果孩子表达出一点点的抗拒,我们成年人就会给他们扣上一顶大帽子:要主动喊人,要讲礼貌。
在各种规训之下,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想和父母一起参加饭局和聚会。到这时候,我们也只能哀叹一声:“现在的孩子啊,就是不合群,一个个孤僻得很。”
可是,孩子为什么不能享受独处呢?独处有那么可怕么?用孤僻这种在中文语境里明显带有贬义的词汇去定义独处,真的合适么?
其一,独处本就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生存方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叔本华说得更为煽情:“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其二,很多人类的伟大发现都是在独处中产生的。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段话自然本来指向的是“困境出伟大”,但这些伟大多多少少都与独处有关。牛顿独处时在树下被苹果砸到,这才发现万有引力;就连释迦牟尼的成佛,也是独自在菩提树下连日冥思,而后大彻大悟的。这不是什么巧合,独处本来就是人类冥想与自我发现的时刻。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其三,独处与人际交往难道矛盾么?独处与人际交往共同构成人类在世上生活的两种状态,人需要交往,也需要独处,只是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比例不太一样罢了。即使是平日看上去最社达的人,他也有享受独处的时刻,最低限度,睡觉总是一种独处吧;而那些自称社恐的人,更多是针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在舒服的场合碰到自己亲近的朋友,可能也有滔滔不绝的时刻。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自嘲:白天是社达,晚上是社恐。工作交际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就特别想一个人独处,这不是现代人最正常的生活状态么?我们往往把善于社交作为一种能力,这当然没错;但往往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稀缺的能力。正因为在大多数时候独处的价值被压抑,因此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独处力”。
这就好比,有人会去做演讲教人如何社交,但很少有人教人如何独处。都啥时代了,作为成年人,与其质疑孩子能不能独处,不如找机会和孩子交流下,互通有无一下独处技巧。
我们应该拥抱这个可以自嘲社恐的时代。
点评:此文也属渐入佳境型。全文将近一千三百字,前五段略掉两三百字,入题就清爽多了。后文其一二三逐层推进,道理清楚,只是《报任安书》的名句和牛顿的苹果树,老套了。另外材料给的关键词是“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跟“独处”并不完全相同,替换核心词是大忌。评分:二类上 50分【满分60分】
7.做一个上厕所不带手机的狠人(全国甲卷)
作者:沈振亚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智能手机乃至普通手机发明之前,我们到底是怎么生活,与其他人联系的?
说“思考”,其实不如说想象或回想——我当然经历过没有手机的时代,但问题是,有那么一阵,我快要想不起来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了。
想象一下:你有急事要去找一个住在三公里外(并不遥远)的朋友,提前不打招呼(没有办法联系),打车、骑车或走路过去,到了朋友处,发现朋友根本不在,朋友家人或邻居告知你他出差去了,何时返程尚不知晓。简而言之,你扑了个空。
这样的场景是否无法想象?
但这却是我们以前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这就是以前的生活。如果没有事先约好,扑个空是常态。当然,我们现在也会约,但约的方式很简单,打个电话、发条微信,都是常用的预约方式。以前,连座机都没有普及的时代,口耳相传是约定的主要方式。
时代变了。很大一部分的变化,来源于技术的进步。比如我小时候设想,全世界几十亿人,每个人给我一块钱(一毛也行),对他们来说损失不大,但我却成了富翁。这件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其实已经有人代我做到了。
事实是,人到中年的我并没有成为富翁,但却成了负翁——时间的负翁。在这个时代,我的时间不够用了。
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一天还是二十四小时。就观念史而言,自钟表诞生以来,这个“时间的暴政”就降临世间统治万物,没有人可以躲避。以前,“黄昏”这个词有确定意义,说的人和听的人都知道它意味着什么,现在,它只是一个含义模糊、略有美感的现代汉语词汇,指向并不那么明确。
此时此刻,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还以约人为例,技术手段的发达,让“扑个空”这种事甚少发生。即使无法约到,也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确定,而不需要我再走上三公里路。但另一方面,属于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深夜的一个工作通知,也许会让我折腾一两个小时,这显然不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的时间被无限制地切割、分化、压缩,碎片化生存成了我的日常。我并不想抱怨,自己成了“时间的仆人”,我也没有狂妄到要去做“时间的主人”。
我在时间之流中,这既是我的命运,也是每一个人的宿命。抗拒,逃避,甚至遗忘,皆是无谓。我只希望,在这个技术时代,能够有时间好好反思一下时间的观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微小的改变。比如,读书就好好读书,说话就好好说话,甚至,蹲坑就好好蹲坑,做一个上厕所不带手机的狠人。
这很难,但并非毫无希望,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
点评:此文属东拉西扯不审题型。前六段四百五十多字(将近一半篇幅),时间都没出场,说的是没手机约会常扑空。第七段时间亮相了,但“暴政”与“黄昏”有什么关系?成为时间的仆人,原因是什么?蹲坑不拿手机,就有时间好好反思时间观念吗?那从明天起,就让我们做一个蹲坑不拿手机的狠人吧。评分:四类上 33分【满分60分】
8.好的故事是一滴水
作者:和生
故事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语言组合,它似乎有魔法一般,为这个世界注入奇迹与力量。它像一滴水,可以变化万端、容纳万象、浇灌万物,给人以快乐,教人以智慧,让人变得坚强而勇敢。
小时候,好的故事是甘甜的奶水,给人营养,助人成长。每个人的童年,都会进入童话故事中塑造的奇幻世界,那里有最本真的快乐。我们为白雪公主接受了女巫递来的苹果而担忧,我们为灰姑娘回到王子身边而欣慰,我们能感知哈利波特骑上魔法扫把飞行的快乐,我们也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没能撑过寒冷的冬天而伤心难过。我们在听故事、看故事、说故事中慢慢长大,从故事中一点点吸取养分,分辨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获得经验、勇气与智慧,来面对终将到来的成人世界。
长大了,好的故事是暖心的热汤,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勇气。长大了要追逐梦想,要成家立业,要顶天立地,我们从岳飞身上能读到男儿的家国担当,从王昭君的故事中感悟到女儿家的隐忍与坚强;我们通过读懂《红楼梦》知晓人情世故的复杂不易,通过熟读《西游记》了解追逐理想,就要历经磨难方能成就。
到老了,好的故事是一泓清泉,给人以清凉,给人以智慧。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人生理想。孔子见南子,从始至终未失于礼;面对一起变老的友人,则笑其“老而不死是为贼”,朝堂之上、乡野之间,进退有节,可张可驰,这背后皆源于修身养性的智慧。人老了,更要读好的故事,读人生的故事,读世界的故事,从故事的哲理中启迪智慧、升华人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得人生的归宿。
好的故事就像一滴水,蕴含无穷。水中有无穷尽的力量,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中有纳万千的智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好的故事,同样气象万千,同样含藏万物,可以让我们从儿时读到老时,可以让渺小的个体成长为伟岸的人格,可以让荒野中的族群经历时光的淬炼,有了文明的璀璨。
让我们珍惜好的故事,用心去听、去讲、去创作好的故事,让美好的故事之光继续闪耀生活,指引每个灵魂走向成熟、获得智慧。
点评:此文属清晰浅显型。按“小时候”“长大了”“到老了”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太简单,类似中考作文。另,将好故事依次比作“奶水”“热汤”“清泉”,第一处尚有年龄特色,后两处颠倒替换也讲得通。故事的力量,比较空洞。评分:三类中 42分【满分60分】
9.走出“总被打扰”的困境(新课标II卷)
作者:伍里川
看过一条视频:街边有处小院,院墙上挂满了藤条,小猫小狗不断跃起“戏叶”,喧闹市声也分外清晰。其后,雨打草木哗啦啦。此时,视频的制作者——一位年轻女子,却打出一段画外音:选择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她做到了吗?一刻不安分的小猫小狗可以作证,她做到了。何以如此?心安处,始有“安静”。某些“打扰”自己的物事,反而奇妙地组合起一种安静的内涵。此时,有声胜无声。
我的孩子在上了初中之后,便习惯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写作业,不问便罢,问就是“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孩子做到了吗?也许做到了,但有时我可以从细节处发现,那无休止的作业会让其烦躁。在安静和不安静“模式”之间不停切换的孩子,何其多?
这让我想到,少时心情纷乱时,就会在有风吹过的无人巷口和屋顶上、野外坐坐,发发呆。人在青少年时期,往往特别希望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这个空间不只是物质空间,更是精神“治愈”的空间。孩子听的音乐,我看过的星空,皆是这片空间的元素。
拥有这个空间的重要性在于,我们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做事、成事,在身心受到打扰的情况下完成一项任务,难度可想而知。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将为啥总喜欢把人赶走,“我想静静”呢?原因就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宁静以致远”,我们需要超越琐事的层面,沉下心来,细细思考命运,规划人生。
然而,生活的真相偏偏是,我们经常面对心灵“小屋”的失去,经常被打扰,安静不了。譬如,小时候,我想看书,但放牛的任务缠着我。朋友想打球发泄一下,但球场的灯光突然灭了,家长的呵斥传来:不知道写作业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进入社会之后,这种被打扰的情形更普遍。你想休息,加班任务等着你。你想出门散心,朋友一个紧急电话打过来改变了你的行程。社会并不是一个以“安安静静”为面目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巨大的“工厂”,将各种事务糅合在一起,随时打破着你的安静,考验着你的应变。
我们常常从权利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命题,因此对打破宁静的人和事心怀不满。但冷静下来,我们会发现,在权利命题之外,还有“生活哲学”意义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在“不安静”的现实中,获得进入更高层次“安静”的方式呢?
当我们意识到“安静”并非天生的、绝对的之后,我们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展开调适。我的方式是,骑着牛看书、冥想。20年前,我刚刚进入一家都市报上班。作为时时需要沉思、疾书的评论员,我很希望分到一个没人打扰的角落式工位。但事与愿违,当时没有多余的工位给我,我只能在各个工位打游击,时常被“撵”。我由此练出了站着坐着走着皆能构思文章的能力。如今,哪怕办公室吵成“一锅粥”,我也能写出文章来。在杂音四起的车厢里,我用手机写稿,更是常事。
我只是在“技术”上适应吗?当然不是,正如那位视频制作者那样,我在喧闹、善变的环境中学会了坦然和心安——这才是一个人该努力提升的能力。当然,这不代表着人可以对一些侵权行为随意妥协。我只想从“生活哲学”层面试图说明,人皆知社会会毒打一个人,殊不知,在被“毒打”中咬牙坚持、呵护本心,是别样的成熟方式。
人生在世,有比“不安静”更沉重的问题。事实上,路遥的《平凡的人生》,梁晓声的《人世间》,都以主人公面对种种不幸始终乐观向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本义,就是在和包括“不安静”在内的诸多不如意对抗,从中得到成长的养分。
麻烦来了,解决;厄运来了,应战。唯有如此,待各种挑战烟消云散后,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一份洞察世事的安静,一份永远相信自己的超然。
点评:此文属于随性清浅型。随性,故篇幅过长,超出近五百字;清浅,多陈述各种现象,从视频女主角到自家孩子再到自己,而对“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需求分析,简单略过。剩下一半笔墨,谈解决之道:自我调试,后三段则偏重论解决生活的各种麻烦和厄运,虽无不可,但扯远了些。评分:二类下 44分 【满分60分】
10.让无字之书润泽你的人生(天津卷)
作者:土土绒
最近在读史铁生。在一篇文章中,有记者问他,瘫痪之后是怎么走出不幸的。史铁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却细细地回忆了很多人,有凑钱给他买手摇车的老同学,有给他做弹簧床的街坊,有省吃俭用给他寄粮票陕西老乡,当然,还有隐瞒自己的病情细心照顾他的母亲。这些人、这些事,明明已经过去了许久,但却又如此鲜明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没有人告诉他要怎么做,但他就是懂了。
要好好儿活。史铁生从这些人的身上,读出了他们没有说出口的话。
当看到“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副对联时,我想,史铁生找到了“有肝胆人”,读懂了“无字句书”。这副对联原本是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所撰写。今天读来,仍然能给我们良多启发。
中国古人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都是他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人的一生,读书很重要,但书不只是“有字之书”,还有“无字之书”。山川湖泊是书,柴米油盐是书,芸芸众生更是书。读无字书,重要性并不亚于读有字书。
亲朋好友,甚至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隐藏的书,只看你会不会读。鲁迅的名篇《一件小事》,就讲述了一位普通的人力车夫,怎样用他的善良榨出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让他久久难忘。一段没有完成的旅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谁能想到他会带来这么大的启发呢?谁又敢说,这样一个人无足轻重呢?只要有心,你就能从身边那些普普通人的人身上,读出生活的气象万千。
名人逸士,甚至我们偶然听说过的某个远方的人,也是一本本书。我们的人生,往往受到很多人的影响,而这些人当中,很多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可以把他们叫做英雄,也可以称作偶像,总之,他们的言行深刻地影响大众,甚至改变了不少人的人生轨迹。
不久前,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引发关注。他说:“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桂海潮阅读的是有字之书,也是上一代航天人的无字之书。而我们今天的人再来读他,又从他身上读到了勤学奋进、勇追梦想的力量。这时,他自己也变成了别人的无字之书。
当然,书再好,也得有人读才能传播;人再多,也得善于学才能汲取精华。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生活中的学问和智慧,等着有心人去发掘。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是人生的乐事,也是人生的大事。
点评:此文层次清楚,对“无字书“的解读到位。前三段近三百字入题较慢,虽点到“肝胆人”,但后文明显侧重“无字之书”,标题亦然。芸芸众生、亲朋好友、名人逸士,是“无字书”,却未必是“肝胆人”。所谓“肝胆人”,有勇气有血性者。两句话丢开一句,是大忌。评分:二类下 45分【满分60分】
11.于陌生处拓展生命的宽度(上海卷)
作者:石力月
当年送我来上海读书,返程以后母亲颇有些失落,她说没想到分别的时候我竟一点伤感都没有,这可是我第一次离家上学。
来上海读书完全是我自己的主意,家乡呆久了就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当我真正置身于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世界,迫不及待的好奇心冲淡了所有的离愁别绪。
四年以后,我第二次离家上学,离开上海前往英国。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长时间地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国度。母亲问我:“想家吗?”我说:“不想。”她放心的同时仍然有些失落。
我是在去到英国以后,才丈量出当年来到上海读书的意义的。初来上海是好奇心的驱使,我对扑面而来的一切新鲜照单全收。但直到置身于英国,我才分辨出好奇心以外的东西。因为在陌生的世界里,没有现成的攻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这个不断与“未知”交手的过程不只有新鲜,还会充满困难,会向你抛来关于“意义”的拷问,逼迫你去回答困难中坚持探索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使得单纯的好奇心渐渐转化为了更有意识的自我成长。
因此,决定去往英国读书于我而言,一方面是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陌生世界,另一方面也已与当年初来上海有所不同,不只是单纯的好奇,而是试图建立自己与世界的真实关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做学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相向而立去讨论:为什么要做学术以及应该做怎样的学术。我跟母亲说,如果我没有不断进入陌生世界的尝试,可能不会知道生命的宽度是可以拓展的。
这大概也是我对同为科研工作者的桂海潮出征太空心有戚戚的原因。我并不单纯羡慕他的飞天经历,也不仅仅从他身上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经由科学研究将生命的宽度向无边宇宙拓展的真实轨迹。他对探索浩瀚宇宙一定是好奇的,但驱使他接受高强度训练,扛住离心机8G过载的一定不只是好奇。融入生命的使命感以及由此获得的意义感,才能为探索带来方向感。
今天如果你问我“想家吗?”我会回答“想”。我相信远在太空的桂海潮也想家。与年少时代不同的是,于今天的我而言,“想家”与“探索陌生世界”是不矛盾的,因为意义感的充分落地能够连接远方与家园。
点评:此文也属清晰浅显型。按时间顺序写散文,在上海考卷中不常见。文章从个人成长体验入手,对题目“探索陌生世界”原因的阐释,除了好奇心,就是试图建立自己与世界的真实关联,来促进自我成长,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一动因了。且一二段对好奇心的阐释偏少。评分:二类中 54分【满分70分】
12.亮相(北京卷2)
作者:赵清源
到了才知道,他身旁那座隐隐约约、连绵不绝的山脉叫中条山。
这是他第一次到山西。过黄河的时候他还在想,这过了河,就是平地了吧。没想到,过了河还要走这么多的山路。山路不好走,他开始想念家乡的平原,那是可以纵马奔驰的八百里秦川。
几天没吃东西,他想念家里的麦饭,厚面、蒜末、辣子、宽油一泼,香味连邻居都能闻见。脚上的泡早就破了,脱鞋的时候,生疼。“你这不算啥”,班长说,“脚上走出血的都有。”是,只要能多杀鬼子,只要能把鬼子挡在黄河边上,这都不算啥。
几天都没睡好,躺在战壕里,星星离他很近,近得好像可以抱在怀里,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庄稼地,老远就能闻见麦穗的香气。再过十来天就能割麦子了吧,他还记得往年到这个时候,场院上总是特别忙,人们像在打一场大仗。如今,真正的战场就在眼前,班长说,鬼子明天可能会从这里打过来。
之前,已经有好几批陕西军人战死在这里。没有棺材,当地的老百姓就挖了个大坑草草掩埋。坟头种上柳树,竖一块木牌。打得赢吗?还能回去吗?他听说鬼子的飞机大炮厉害得很,炸完连尸首都寻不见。他忽然很想爹、想娘、想姐姐,毕竟他才十六岁,想到这,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又想,自己为啥在这,不就是为了他们么,不就是为了不让鬼子祸害他们么。见了鬼子不能怕,不能让鬼子小看了咱。
阳光从天边挤出一条缝,他听见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轰鸣的飞机倏忽而至,一颗又一颗炸弹从天空不断落下。“鬼子来了,冲啊”,战壕里冲出黑压压的一片……
残阳如血,枪声还在响,鬼子一波又一波地压上来。小腿上挂了彩,血就没停,班长递给他一个盆,里面是黄澄澄的水,顾不了这些,他喝了一口,才知道黄河水原来是这个味道。
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大部队且战且退,可再往后退,就是黄河了。“听说找了一圈,都没有船”,班长不甘心地说,眼里带着血丝。有人给河里扔桌椅或木料,刚丢进河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有人在哭,有人在骂。儿不能尽孝了,不能再见爹娘面了,他心里对爹娘说。不知是谁唱起了秦腔,一个、两个、跟着唱的人越来越多,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可是词却听得清楚: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壮士出秦岭——水寒风萧萧啊——大好山河间——狼烟纷扰……
向天,向西,向着黄河,他们磕了个头,然后纵身一跃,汇入了滔滔不绝的黄河,宛如一次绝美的亮相。
后记:1941年5月,日军以十万之众,向中条山发起空前的进攻。国民革命军一支由陕西籍士兵组成的部队,在战斗中拼死抵抗,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点评:此文写作,符合命题各项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等。但作为一篇命题作文,“亮相”仅在结尾出现一次,就足够了吗?如果把“宛如一次绝美的亮相”删去或者换成“就如一次绝美的谢幕”,也无不可。那么。在叙事过程中,能否多点一点题?第一次到山西,第一次踏上真正的战场,面对鬼子的冲击,最终不屈跃入黄河,何时何处是登场亮相?无时无处不是闪亮瞬间。评分:二类上 42分【满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