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骏情歌串烧成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野心”很大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8-08-10 12:22
来源:澎湃新闻

1988年,黄舒骏的第一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发行,这位当年还是台大学生的创作型歌手,因其文人气质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一出道便技惊四座,从此奠定了黄舒骏华语歌坛音乐才子的形象。之后13年间,他总共发行了10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雁渡寒潭》《恋爱症候群》《改变1995》。

让黄舒骏没有想到的是,30年后,一个制作团队将他的两张经典专辑中的部分歌曲“串烧”成了一部音乐剧。而剧名就取自其首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

这可能也是国内第一部“点唱机音乐剧”。将流行金曲创作成一部完整的音乐剧作品,此前最成功的先例应该就是串烧了ABBA乐队金曲的音乐剧《妈妈咪呀!》和根据奥地利民歌改编的《音乐之声》。

经历了三年的筹备创作,在这个夏天,作为联合出品方的黄舒骏出现在上海大剧院,和很多人一起分享了自己30年的音乐历程以及这部音乐剧的缘起。作品由崇明文创下属的致敬文化“涟漪剧场”出品、精英文创制作。创作团队集中了中韩两国的年轻创作人。

今年9月5日至14日,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将在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连演11场。此后将在北京等地开启全国、海外的巡演。

黄舒骏的“金曲串烧”,国内第一部原创“点唱机音乐剧”

“只要有一天真爱出现,她就会安心老去。”黄舒骏《永远20岁》中的歌词,成为了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的故事源起。

作为一部“点唱机音乐剧”,创作团队选了黄舒骏最为歌迷所熟知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和《雁渡寒潭》两张专辑中的18首歌,编创了一个全新、富有感染力的故事。

“这部音乐剧,是关于寻找真爱的故事。” 黄舒骏在现场谈起了当年这首歌曲的创作往事,关于自己屡屡情感碰壁的大学时代,也关于自己心宽体胖的美好现在。他同时剧透说,故事从一个神秘女子在岁月与爱的抉择展开,以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爱的永恒”为全剧核心线索。

项目发起人、出品方致敬文化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两张专辑,是因为其叙事性连贯、抒情性极高,符合音乐剧创作的逻辑及功能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年轻音乐剧创作人的二度创作,能让30年前的经典获得新生,系起不同时代人群的情感链接。

黄舒骏自己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音乐人,能够在有生之年拥有一部用自己的歌编写而成的音乐剧,这样的机会对创作者是少之又少的。我觉得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和机会,我非常感动和荣幸。”

政府支持引入国际创作制作模式,打造华语原创音乐剧品牌

作为一部华语原创的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集中了中国和韩国的年轻创作者。包括导演刘晓邑、音乐总监魏诗泉等活跃在一线的新生代音乐剧专业人才。外方团队则包括在亚洲极具人气的韩国音乐剧编剧尹京熙、导演吴世赫。

事实上,这部作品国际创作阵容的背后,也是出品方致敬文化和制作方精英文创希望引入国际创作和制作模式,打造华语原创音乐剧新品牌的“野心”和“决心”。

这两年,国内音乐剧市场风生水起热闹无比,但国外巡演版权剧目却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而原创华语音乐剧却始终未能突破创作和制作的“天花板”。音乐剧市场亟需能够获得国人共鸣,本土创作者们打造的“中国原创”。

为此,《马不停蹄的忧伤》从项目筹备到落地创作,历程近三年。借鉴国外成熟的创作理念与制作流程,在2017年12月完成封闭式的创作工作坊,这也是原创音乐剧向标准化制作的一大步迈进。

从制作初期就参与其中的戏剧制作人李东表示:未来五年,真正能打开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必然会是如今稳稳扎根于内容的制作和创作人。

与此同时,这部音乐剧背后也有崇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崇明文创园区董事长张永华表示,结合世界级生态岛的开发,崇明一直在探索文旅结合的产业模式。而音乐剧是国际演出市场的主流演出产品,其在欧美占到80%,日韩占60%。崇明就以此为对标,建设音乐剧产业基地,为上海的原创音乐剧打造大师工作室、工作坊、戏剧合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原创音乐剧成为崇明的“文化品牌”之一。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