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碑立传 | 在历史上作为公共空间的樟树

2023-06-02 13:23
江苏

原作者:愁予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樟树在南方并不稀奇,许多读者的儿时记忆中或许都存在着一棵老樟树,翳日遮荫,挺立不屈。樟树最大的特点,就是树身庞大,高冠数十米,遮蔽一方,但除了比较高大、比较绿以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特点了。与木香、紫藤等树木相比,樟树虽不适合作为庭院树木,但是它却拥有一个其他树远远不能及的优点,那便是它往往作为村内公共空间的存在,或者说它可以与其他建筑共同搭建起村内公共空间的场域。

洞庭西山图

苏州多樟,西山尤甚,且多千年古樟,从古樟园双樟雄立,到明月湾的刘长卿手植古樟树,再到植里古村的樟桥相依和阴山岛的古樟守望,这些樟树无一以外,都是作为公共空间的标志而展现在大众面前。

01 西山古樟园

西山的水土简直是古樟绝佳的生长乐园,在西山,甚至还有一处是以樟命名的景点,那便是位于西山群山东麓的古樟园。古樟园是当代人给这里取的名字,当时间回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古樟园附近还是一片不起眼的仓库,后堡村村民不忍心看见如此钟灵毓秀之地荒废,便集资重新修缮了这片区域内的建筑,因园内存在两棵宋元古樟,故名。古樟园山门立有碑刻,碑文如下:

古樟园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隍。年久而地,甲戌重建。慈航之堂,座落要津。愿如之斋,侧竟出观。兰舟之榭,临水生辉。独悟之亭,骑岩枕流。纳胜之门,户启通衢。牌坊巍巍,画深藏树。千年古樟,挺拔参天,浓阴覆地,蔚成大观。山池裁云,窈若深渊,有水常清,晶莹可鉴。青山为障,绿水为屏,云燥霞铺,苍枝掩径。撮奇搜胜,物无遁形,朝阳夜月,气象万千。碑以记之。乙亥春李洲芳文,杨在侯书。

古樟园入口

根据碑文可知,该碑是于1995年后堡村重新修缮古樟园后所立。碑文对彼时的古樟园的布局进行了详细描述,和今日的古樟园陈设相去不远。两棵宋元古樟挺拔参天,雄立一方,西樟为宋樟称“独威”,东樟为元樟称“争雄”。从这个耐人寻味的名字中就可看出两棵樟树的关系,宋樟先植,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树独威,独威确实不凡,撑天立地,恢宏庄严,被誉为“吴中第一树”;元樟被植下时既有和宋樟为伴之意,也有一较高下,互相争雄的抱负。从如今两棵树的状态看见,“争雄”尚不能与之争雄,而“独威”也依然独威。古樟园的环境极为清幽典雅,这在碑文中亦得到了反映。1995年古樟园修缮后,杨在侯还曾为山门牌坊题写对联,其中有一联“云中翠幄樟添绿,佛外慈光园更幽”是最能够体现古樟园特点的。

这块碑刻对于我们解读宋元古樟的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信息应当是开头“古樟园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隍”一句。由此可知,古樟位于的地方在宋时曾有庙供奉观音,今已无迹可寻,清代以后观音庙为城隍庙所取代,清道光年间钟光裕曾重修城隍庙并留下碑刻,这方碑刻至今尚保存在古樟园内,碑文如下:

祀典曰:王者之制,蔡祀也。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诚以其有功于人,人亦宜致其崇报也。洞庭西山窑上城隍庙由来久矣,因无碑碣,莫考其创建年月。道光丁未秋七月,西山有害苗之虫,遍野皆是。予时摄吴县,谐山勘灾,即诣庙拈香,仰祈神佑。三日之后虫已消灭,绝无遗孽。予自惟德薄,不足效古循史之螟不为灾,亦非农人之力能驱除,良由神灵护佑,故能歼除神速。若此则所谓能御大灾、捍大患者非欤?其崇报有不可或缺者。庙因历年久远,半就地坏,予矢愿茸而新之。于是薄捐芜俸,并嘱用头巡政厅谢荣光,转劝西山各绅士众力共襄,就旧址廊其余地,为仪门三椽,为左右两庑,为堂三橡,增益旧观,以妥神像,俾山之人得以岁时瞻拜,永荷神庥。是役也,经始于道光丁未十二月二十八日,逾次年四月而告成庙既成,予非敢以此举夸示于后,特恐后人无以知神功佑民之大与夫斯庙重建之由地,因详其原未而为之记。

清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口日知吴县事钟光裕、用头巡政厅谢荣光敬立,本邑座生费荣、监生金应成敬书。

树后黄色的古建应当即是城隍庙等建筑

由此可知,在道光年间城隍庙的来历即无从考证。道光丁未年,因西山等地方虫灾肆虐,吴县知县钟光裕等人诣庙上香,数日后虫灾渐歇,因此钟光裕等人才会决定修缮城隍庙。按理说,城隍庙前的两棵古樟应当见证了该事件的全过程,可惜的是碑刻中并未提及两棵古樟,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彼时的古樟状况。不知道当初对城隍庙进行修缮时,是否也对两棵大樟进行了修剪?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城隍庙的原名双观音庙,今古樟园内尚存有慈航堂,堂内供奉杨枝观音。因此可知,观音似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当地人的主要信仰,笔者也曾不禁揣测,宋樟是否就是因为宋代要在此地修建观音庙才植下的呢?此外,城隍信仰逐渐取代了原来的观音信仰,这种交替过程也是十分有趣的过程,但限于资料,这些问题也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宋樟的建立是否直接和观音信仰有关,这两棵樟树都曾长期和观音庙、城隍庙等并存,观音庙等寺庙在古代本身即是公共空间,具有娱乐大众和思想教育的作用。古樟于此地,一方面是起到了古刹和古木相互配合的作用;在另一方面,古樟因树身高大等原因只能栽种于开阔之处,如此一来,樟树起码在功能上能够服务到公众,樟树本身也就成为了公共空间的标志;此外,由于樟树的种植,该处公共空间的领域也就从寺内延展到寺外,公共空间的领域也就得到了扩展。

不难想象,昔日那些虔诚的信徒在向观音或者城隍祈祷完后,门口雄立的这两棵参天古樟肯定会让他们莫名升起一股庄严之感,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坐在树下休憩片刻,就像坐在自家院子里一般。根据《吴郡岁华纪丽》的记载,彼时苏州许多的寺庙道观都有庙会集市等活动,若古樟园城隍庙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活动,那么很有可能便是在古樟底下展开的。

02 明月湾古樟

西山明月湾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为世人所瞩目,《苏州府志》记载此处乃是“吴王玩月之处”,故名明月湾。但从目前可见的文献记载来看,明月湾得到文人的青睐大概是从唐代开始的。唐宝历初年(公元825-827年),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就曾多次泛舟太湖,还在西山明月湾东侧的阳坞赏景赋诗,并在写给友人崔璞的信中表达了对明月湾坞头风光的喜爱:“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大约半个世纪过后,也就是在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六月,苏州暴雨成灾,时任苏州军事判官的皮日休和好友陆龟蒙应苏州太守的命令,前往西山林屋洞祭祀水神,趁此机会,二人遍游西山名胜。在笔者追溯西山消夏湾的历史时就曾发现,陆、皮这对好哥们就有在诗歌中彼此唱和的习惯,这次他们游玩明月湾亦不例外,二人分别留下了同题诗《明月湾》一首。

但是白居易也好,陆、皮二人也罢,他们在明月湾的名气却远远不及唐代另一位诗人刘长卿,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棵树。据说刘长卿曾行至西山访友,友人名唤“贺九”,择太湖山水阻隔、山峦叠嶂的明月湾而居。奈何天不遂人愿,刘长卿虽收获了一番美景,但最终也未能寻得好友,他在《明月湾寻贺九不遇》一诗中记录下了这段令人惆怅的经历: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满目青青,明月高悬,却也只能照地我这个伤心人而归。传说刘长卿在访友未遇后,惆怅难忍,于是便植下一棵樟树。这棵樟树历经一千余年的岁月洗礼,最终保存到了现在,也就是如今明月湾内的那棵如伞似盖,覆荫一方的古樟。事实上,刘长卿在《明月湾寻贺九不遇》一诗中并未提及植树之事,该事也不见于其他文献记载,故此事或许又只是一个美好传说罢了。不过到访过明月湾的唐代文人不少,为何古樟偏偏就和刘长卿扯上了关系,这一点也颇耐人寻味。

刘长卿像

无论明月湾古樟的起源如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明月湾古樟身上的公共性逐渐增强,古樟日益成为了当地居民心目中的共有财产和公共空间,如今尚存的一块嘉庆时期的碑刻就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最好的证据,这块碑的名为《明月湾湖滨众家地树木归公公议》,碑文如下:

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非重其树,重其地也。非特重其地,重共树之人也。伐及之无其树,即无树之人矣。吾湾众家地之归于公久矣,地公树亦宜公,乃地明公而树向属各姓管理。盖前辈作事,宁留有余,不为过分,比比然也。无如历久相沿,或有藉此以为要挟具者。是以五姓合撰项,出公赀画宝其树,以树之力□定其值之低昂。树主谷谷,久后已立券给价,其姓名树数,银两另登簿,记兹不赘。惟自归之后已为公物,凡有树之地,不得稍为砍树,无树之地,亦不得私行栽种。如有事情,察出五姓,公处不逊则鸣。

官究治断,不情贷然。剪伐之由,亦以其栽植耳。今既归公,斧斤自有不及,然则公赀之举,即古人重桑梓遗意,先人手植,从可长留。非特我同人之愿,抑凡为子孙者之所欣愿也乎!况此众家地,系一滨之业照得此林。嘉木□□其问,气将因此益众,风亦因此盆藏,于庇护人烟之计,亦不无裨补。云爰勤诸石以念□是为议。

嘉庆元年八月吉日立 合里公勒

《明月湾湖滨众家地树木归公公议》碑

这块碑颇有意思,碑文的大概意思是说明月湾的各族公议计划保护湾内的的大片树木,树木为公有财产,任何人都不能私自砍伐。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碑文中所说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非重其树,重其地也。非特重其地,重共树之人也”“即古人重桑梓遗意,先人手植,从可长留”,树乃先人所植,承载着祖先记忆,后人将保护树木作为追怀祖先、敬祖收宗的对象。其二在碑文中也有论述,即是“嘉木□□其问,气将因此益众,风亦因此盆藏,于庇护人烟之计,亦不无裨补”,这就涉及到古人所信奉的风水问题了。虽说该碑文中并不是仅仅只针对古樟而订立的,但古樟肯定是在被保护的行列之内。更重要的是,在嘉庆时期明月湾的居民就已经建立了树木乃公共财产的意识,这种意识一直持续至今。

明月湾古樟

明月湾古樟的公共性还能从附近居民的态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明月湾古樟见证了明月湾的千年历史,既承载着明月湾居民几代人的记忆,也是明月湾居民的情感寄托。因此,历代明月湾居民几乎都视树如命,对古樟呵护备至,甚至不惜献出生命。据说在1939年,日本侵略者曾踏上西山岛,为储存战备物资而到处砍树。西山恶霸秦整石带人来到明月湾村,想要砍伐这棵古樟树。得知消息的村民们立刻联合起来,全村男女老少齐聚在古樟树下,已经开始锯树的土匪被村民们誓死护树的气势所震慑,不敢继续砍伐,最后只得索要了一些钱财,灰溜溜地离开了。如今明月湾古樟的底部依稀可见一道锯痕,向世人诉说着明月湾居民为保护古樟的决心。

在那段动荡的年代里,就算是想要守护一棵树也并非易事,在秦整石锯树不成的次年,便又有一伙土匪得知明月湾人爱树如命,便窜到明月湾,以砍伐古树为名索要钱财。村民们群起反对,联合起来保护古树。土匪见一时难以得逞,就趁人不备,把当时年仅8岁的黄林法绑架到浙江当人质。一个多月后,明月湾人用120石大米将他从绑匪手里赎回。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黄林法老人在回忆起这件事,总是义愤填膺,久久不能平静。明月湾居民舍身保护古樟的事迹也曾搬上央视纪录片《记录乡愁》,这让外乡人不禁感慨,人树之间,竟也会有此等羁绊。

俯瞰明月湾古樟

如今的明月湾古樟坐落在景区内,每当天气好时便会有不少的居民围坐于此,他们谈笑风生,虽未特别关注这棵老伙计,人树无言,却又享受着彼此的陪伴。

03 植里古樟

植里古樟在树龄上和前两棵古樟相比略有逊色,只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岁月,但其也有风韵所在。古樟所在的植里村是西山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大约形成于南宋末年,村民大多为南宋工部尚书平江知府李弥大的后裔。若是步行进入植里,很容易便可在古村村口瞥见这棵古樟,以及与它相伴多年的好友——横架在河面上的石拱桥。

植里古村村口的古桥

这座古桥始建于南宋,后来倾圮倒塌,于康熙四十一年时得以重建。现如今古桥保存较好,在古桥的东侧北端桥耳石下镶嵌有一块青条石,上刻“康熙四十一年重建”的字样,但并未论及古樟是植下的,考虑到古樟只有三百余年的树龄,而康熙四十一年则是1702年,距今也将近有三百年的时间。因此,古桥和古樟之间应当具有某种关联,很有可能是营建者有心的安排,同时建造了古桥和植下了古樟,或者是古樟晚于古桥出现都是有可能的。

互相陪伴的古樟和古桥

为什么会选择古桥和古樟作为搭档呢?前已言及,樟树是极具公共性的树木,它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古人营建公共空间的的首选,这主要是因为樟树的树身庞大,既可以用来作为标志性建筑,亦可以为聚集其下的居民提供活动空间。古桥作为植里古村的入口,来往古村的居民几乎都会经过此处,以樟树搭配之,既起着标记作用,也为来往的民众提供了聚集休息的空间。在古桥和古樟不远处发现的一块碑文更加印证了以上的说法,这块碑名为《环翠亭记》,现将碑文节选如下:

我山自夏泾至东湾,中隔田路六十余丈,为南北卫要。倾圮已久,雨雪泥泞,每不便于行旅。张君明德,鸣岐钱君燮庭,向有改筑石堤之意。因家居日,暂未及举行。兹张君喆嗣炳南,身任其事,敦劝同志,共襄义举,且慨捐也。资为众善创,由是筑土累石,改崎岖而为平坦,并于路南建一亭,颜曰:环翠。为往来憩息之所经,始于道光甲午二月,越两月而告成。继自今行者,无颠蹶之虞,即遇骤雨骄阳,亦复得所阴庇。何为善若,是之周欤。

《环翠亭记》拓片

这块碑立于道光十四年,被发现在距离古桥不远的地方,环翠亭今已不存,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和古桥、古樟共同营建起了一个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区别于古樟园和明月湾古樟,主要是供来往的旅客休憩之用的,而后两者的主要功能则是娱乐休闲。但是不管所营建出的公共空间的功能如何,古樟在其中的位置却无可替代,它们的存在向这附近的居民宣示:树荫遮蔽所至,皆是自由休憩之地。

不知道在多少个晨鸡叫晓的清晨,或者是烈日当空的午后,村民或者是外来人途径此处,于亭下或树边歇息,桥、樟、亭三者彷佛老友,竭诚地为人们服务。

04 阴山守望

洞庭西山已算是几乎要孤悬太湖了,但实际上在西山的周围依然还有不少彻底孤悬在湖中的小岛,号为西山四十八岛。在洞庭西山的北面有一不起眼的小岛,名为阴山岛,《太湖备乘》中对其有简单的记载:

阴山,与横山近。相传晋阴长生炼丹处,故名。或曰以其在洞庭之北也。居民百余家,以舟贩为业。

阴山的名称来源有二,其一是传说近代阴长生在此炼丹,故名。阴长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略载于《神仙传》中:“阴长生者,新野人也。汉阴皇后之属,少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专务道术,闻有马鸣生得度世之道,乃寻求遂与相见”,其后的论述基本都是在说阴长生得道之事,但并未提及他曾在西山炼过丹。想必这种说法只是攀附之言,还有一种名字的起源便是该岛位于洞庭之北,“山北水南”为阴,在该句后面《太湖备乘》的作者自注云“此说近是”,很显然这种说法更贴近事实。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神仙传》关于阴长生的描述

阴山岛虽孤悬海中,但却并非完全人迹罕至,《太湖备乘》中收录了一首名为《阴山》的诗,作者不详:

长生丹灶委荒烟,太傅诗碑却未眠。

舞鹤峰头无鹤语,千年古柏自参天。

诗下有作者的自注,首句所讲的即是相传该岛乃是阴长生炼丹之处,第二句中“太傅诗碑”讲的是明代的王鳌曾游览此处,并写下了一首《游阴山》刻碑于此,可惜笔者未得而见。舞鹤峰头是阴山的著名景区,山上还有明万历年间傅光宅所题的“舞鹤峰”三字。诗的最后一句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根据诗人的描述彼时的阴山岛似乎存活着一棵千年古柏,如今已经看不见这棵千年古柏了,但却依然可以看见一棵千年古樟。笔者怀疑,这里的千年古柏是否就是如今的千年古樟呢?是否存在诗的作者误认之嫌?也有可能是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古樟”二字被误认为了“古柏”,但笔者目前尚未找到诗的原始此处,此处也只能暂且存疑。

这棵古樟就位于岛边水际之处,高冠浓荫,是阴山岛的一大象征,乘船赴岛之时遥望即见,水天之间,忽见一棵古樟屹立,给人一种孤树守望的感觉。事实上,这棵千年古樟也可称得上是阴山岛的守护神了,据勘测,这棵古樟约有上千年的树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阴山岛悬于湖中,人口寥寥,扎根于岛上的这棵古樟就是岛上郁郁生计的代表。也有传说这棵树乃是三国吴国孙皓天纪四年时期植下的,距今已经一千八百余年了,但据目前的勘测结果来看这个传说显然只能作为饭后谈资。

古樟的树身极其庞大,树碑立传文献组的成员们在赴阴山田野调查时,正好瞧见几个小孩正手拉手围绕着树,企图想知道多少个人才能抱住这棵古樟。但别说小孩了,就是成年人也需要不少人才能彻底抱住古樟。据说这棵古樟在抗战时期有着和明月湾古樟同样的遭遇,日军曾登岛大肆砍伐,岛民为了保护古樟便掏空书干用来填充石料,最终保住了这棵樟树。从目前樟树的保存情况来看,日军可能真的登上此岛,但村民守护古樟的方式却却颇值得怀疑。无论如何,阴山岛民守护古樟的传说,最起码表现出岛民对于古樟的热爱,这在情感上和明月湾居民视古樟如命是一致的。

古樟作为空间空间的标志在此处亦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是在樟树下悬挂着“议事处”的牌子,说明此处曾经乃是岛民聚集议事的地方;其次,在古樟的下方陈列着一块庄严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乃是1964年所立,昭示着此处岛民为新中国的建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碑刻内容虽与古樟无关,但碑刻所树立的位置却值得注意。碑刻的性质之一就是公共性,它之所以会被雕刻并树立起来,就是为了昭示世人的,因此碑刻一般都会被树立在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场所,如宗祠、寺庙和桥头等等公共区域。纪念碑被树立于此处,也暗示了古樟附近正是村内的公共空间。

05 结 语

很少有像樟树这样的树木,虽然生的如此庞大,但它给人们的惊艳似乎远远比不上紫藤等花。人们对它的存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有时还会忽略它,但是这种习惯更多地是一种依赖的习惯,古樟园离不开古樟,阴山不能没有卫士的守护,明月湾和植里古村的居民也不能没有他们的老伙计。众多古樟在用庞大的身躯标记出了公共空间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长存寻找到了秘诀,那就是与人们的和谐共处。因此,它们所扎根的这块土地既是公共空间,也是一方和谐家园。

参考文献:

1. 邹永明:《西山镇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字本

3. 冯桂芬:《苏州府志》,清光绪九年刊本

4. 金友理:《太湖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航拍:橘涂初四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树碑立传 | 挺拔参天,浓阴覆地——在历史上作为公共空间的樟树》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