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水为根,保护并传承水文化因子

郑晓云
2023-05-31 17:50
来源:澎湃新闻

微信公众号@中国水运杂志 图

长江延绵6300多公里,在其亿万年的自然史中,不仅哺育了流域的万千生物,同时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人类在和长江自然的互动中,尤其是在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构建自己的生计系统和生存家园过程中发展起来了丰富的水文化。水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包括了人类关于水的认知、知识、价值、信仰,以及因水而构建起来的生计基础、社会关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历史上,长江的水文化不仅是人类和自然互动的文化结晶,同时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类通过认知水和利用水资源,构建起了中国最大的稻作农业区,使稻作农业成为长江流域人类最重要的生计基础。基于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的利用,人们的社会关系乃至于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节日和风俗习惯等也相应形成。由于长江航运的便利,长江成为中国沿岸城市最多的一条河流,长江流域的城市水文化也成为长江水文化的一个独特特征。由此,长江水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中,赛龙舟、水神崇拜、水相关的生活习俗等都是长江流域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历史上形成的长江流域水文化多姿多彩,以其多样性、丰富性、生动性著称,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文化博览园,成为长江流域人类社会和文明的重要支撑。

然而,今天我们对长江水文化的理解往往是地域性的,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长江水文化概念。不论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是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创新发展,都需要有统一的发展理念、思维和规划。对待长江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同样需要有一致的价值观、保护思维和行动计划,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整体性的“长江水文化”。简言之,今天要构建的长江水文化,是集合了历史上长江具有共性的文化因子和适应当代发展需求而被注入的新的文化元素的水文化。例如,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水崇拜文化、城市水文化等,加上今天保护长江水资源水环境的共同价值、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模式、文化创造等等。

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来说,水文化有两个意义:

一是通过水文化的传承,保护好长江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要确保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状态。如果长江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污染、水岸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那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挖掘和弘扬长江水文化,目的在于树立长江流域民众保护长江的意识、确立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正向价值、建设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友好社会环境,让长江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水文化的建设,改变不利于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长江流域民众所拥有的丰富水文化必将成为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也同样将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长江水文化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千百年来,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水文化,不论是精神层面、社会层面还是物质层面的水文化因子,都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应较好地将典型、优秀水文化因子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水文化因子包括了自然和人文结合的因子、有利于长江水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因子。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存在较多的矶头,不仅对长江的河道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同样具有景观价值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再如,长江流域民众传统的水信仰,包括长江上游各民族丰富的水信仰、长江中游湖泊信仰等,是人们与自然交流的精神桥梁,对于人们秉持敬畏自然的心态、保护水环境有重要的价值。长江流域各民族人民涉及到水的节日和社会生活习俗、乃至于因水而构建起来的生活方式,都是有着重要传承价值的文化遗产。总之,长江流域水文化因子十分丰富,只要我们将这些因子较好地加以开掘、保护并传承,必将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更加丰富。相反,如果我们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无法充分融入这些因子,那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效应也将是有限的。

对于水文化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应用,还有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不能只重视现有的水文化历史资源,还要进行新的开拓和建设。长江流域有大量的历史上形成的水文化资源可以挖掘利用,这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在挖掘、传承利用长江水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要结合今天的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推进积极构建新的水文化体系。例如建设长江水友好社会,形成长江流域民众爱水亲水的意识、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社会行为、绿色生活方式和有节庆特征的社会活动等。再如,建设更多标志性的水文化景观、水博物馆以及能够提升长江流域民众福祉的水文化设施、保护长江水环境自然状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场所等。

其次,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水文化的物质层面,还要注重水文化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现在的很多文化公园建设中,比较容易进入规划的是物质层面的建设内容,然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要建设一些标志性的物质项目,同样也要融入精神文化层面的要素。只有做到两者有机协调,才能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要处理好水文化资源地方性和整体性的关系。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利用好本地的水文化资源,将代表本地特征的水文化资源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加入一些体现长江流域共同特征的要素,例如保护长江水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行动、工程项目等,做到地方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体内涵的统一。

第四,要处理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水文化的应用和保护问题。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好和应用好,同时也应通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来保护好历史上的水文化资源,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成为长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传承的重要机遇。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迁,长江流域大量的水文化资源正面临着流失的窘境,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成为长江水文化保护传承的新平台。

(作者郑晓云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湖北大学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文章原题为“以水文化为根基,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寻迹·国家文化公园”专栏聚焦长江、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权威专家解读,剖析各地文旅融合优秀案例,助力传播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