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戏曲生态调查④|梨园戏:创新浪潮中还得守住“根”

澎湃新闻记者罗昕 薛松 实习生 温晶 刘黎明 谭姝旸 杜佳颖
2018-08-06 10:13
来源:澎湃新闻
视频编辑 薛松(03:23)

古时,戏院有一雅称为“梨园”,所以提及梨园戏,映入脑海的便是天南海北各路唱腔。

而对于泉州人而言,“梨园戏”就只是他们自家的娃儿,是根植于闽南泉州800年的独一无二的戏剧。早在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街头巷尾,一声梨园唱腔,便是泉州打出的“听觉名片”。

今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澎湃新闻记者走进福建省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了解梨园戏是如何在科技新时代中守住“根”、站住脚,焕发戏曲新魅力的。

作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已连续四年开展本科生“中国国情调查”主流媒体暑期实践项目。

梨园戏《朱文》(受访者供图)

文化遗产亟待变革

地处闽南,濒临海域,泉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西兼备、文化厚重的城市。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拥有众多具有闽南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梨园戏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明朝嘉靖四十五年,梨园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就已经以刊本形式出现在“潮泉二部”,名为《荔镜记》。

曾几何时,梨园戏是泉州家家户户的娱乐休闲方式,人人都能说上两部梨园戏的经典剧目。而现在,不少爷爷奶奶都坦言,四十岁以下的泉州人,都很少再去看梨园戏。

梨园戏青年导演曾龙

梨园戏青年导演曾龙认为,现在的戏曲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戏曲到今天我们必须承认它目前是一个小众的艺术,是一个小资的艺术。 可能大多数的都是文艺青年会比较喜欢。普通的老百姓,他可能一年也看一些戏,可能在街头巷尾、在下乡的时候看到,你很难让他真的每次的演出都走进剧场,这个很难。”

面临年轻受众缺乏、观众资源流失的困境,泉州梨园剧团决定主动进行创新,在传统韵味中不断挖掘,寻找不一样的戏剧魅力。

创新要在心里有杆秤
实际上,梨园戏的改变来得更早一些。

近二三十年间,梨园戏已经在服饰妆容、舞美道具等方面有所变化。曾龙介绍,“服装的样式越来越漂亮,演员的妆容越来越精细,舞美道具越来越简化。”剧团甚至邀请法国的灯光师来进行指导,使舞美效果更加现代化。

与此同时,演出形式也不再是舞台与观众分隔的结构。今年六月,泉州梨园剧团受邀来到上海新天地,展示了一场“浸入式”的零距离表演。两个演员就站在观众几步之外,观众能够看到他们每个细微的面部表情。地上趴着三个小孩,从头看到尾,一声也没有闹。在上海成功之后,曾龙又把这种形式搬回泉州,效果非常好。

然而,形式创新了,梨园戏的内核始终没变。曾龙说,“我们一直是希望通过戏来打动人的。”而戏里真正蕴含的,也是它的内核所在,就是闽南人、泉州人的情感和精神。

要说起梨园戏,便要先说闽南,先说泉州。梨园戏孕育于泉州,又从泉州逐渐扩散知名到全国。自1951年泉州梨园剧团成立以来,剧团便深深扎根于闽南。梨园戏用闽南语讲闽南人爱看的故事,有着闽南人独有的精气神。曾龙认为,“一个地方剧种一定是有它地方的味道在里头。梨园戏一定是带有泉州人的味道,一定是带有泉州古城的味道。”

曾龙提到了一首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你会觉得他很质朴。爱拼才会赢,这个话没有很高深,但是有时候你听完以后,你会觉得是这样。这个就是闽南文化,我觉得它感染了这样一群人……它永远是踩在地上,很难飘起来。因为它一飘起来,剧团会有很多人把它拉下来。我觉得这个是闽南这个地区给予我们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也是这个剧种很特有的味道的来源。”

梨园戏接地气,观众往往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的影子,也正因贴近生活,戏才能够打动人。剧团曾在浙江金华演出《御碑亭》,当晚来了一对夫妻,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准备离婚。在朋友劝说之下,两个人去看了那场戏。一场戏落幕,夫妻二人和好如初。

曾龙十分感慨,“这一刻我觉得排这个戏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就因为这一件事儿,我觉得这个戏就值。”

剧团不能缺少“小鲜肉”

都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梨园戏靠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演员结合时代的理解给了梨园戏在每个时代里不一样的魅力。“观众去看年轻的梨园戏,然后成为梨园戏年轻的观众,和梨园戏一起慢慢的变了。”于是剧团注重培养新人,培养自信。
据曾龙介绍,现在的梨园戏团一共有40多名年轻的演员,这是记者在走访福建五地之中了解到的各个剧团中年轻演员最多的剧团。曾龙在谈到培养年轻演员的时候,他认为对于表演这一行当来说,实践往往比训练更重要。梨园戏注重阅历和经验,但年轻演员们早早地就有机会接触好剧本、大制作。前些年《董生与李氏》全国巡演,团长曾静萍带了四个刚满20岁的青年女演员一起演出。她们演不了一整场,就一折一折来。

剧团每周都有公益演出,频繁的演出给了他们很多锻炼的机会。在周五到周日,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磨炼演技。曾龙颇有感慨,“对艺术工作者来说,艺术自信就来源于这种点点滴滴的机会。”受益于这种艺术自信鼓舞的就有最年轻的94年演员林诗铭。

刚入团的林诗铭被曾龙用“腼腆害羞”来形容,但现在的林诗铭已经担任过三四部戏的男主角,在众人面前演出的经验也磨去了他最初的那份青涩。他能在记者面前落落大方,畅谈梨园戏,“它(梨园戏)好像是我的家长,什么都能教我包括为人处世。因为你在演戏的时候要去感受角色的性格,他们的一些精神或者性格也会对我产生影响”。

而这些年轻演员拿到的剧本也是年轻的。曾龙如数家珍一般向我们介绍现有的青春版戏曲,最有名的当属青春版《御碑亭》了。“演员在演出这出戏的时候能很好的把老师已经演过的戏传承到自己身上,然后加上他们年轻人自己的理解,加上一些其他现代的元素,吸引你们,吸引80后、90后”,曾龙毫不掩饰他“征服”年轻观众的野心,“因为我觉得戏曲未来一定是在年轻人身上,不只是戏曲,所有的一切的未来都在年轻人身上。我们也一样,我们需要年轻的演员,年轻的团队,让拥有这么长历史的这样一个剧种可以延续下去,我们也需要年轻的新鲜的观众可以走进我们的剧场,他们去看年轻的梨园戏,然后成为梨园戏年轻的观众,和梨园戏一起慢慢变老,然后还会有周而复始。”

泉州最著名的地标之一——钟楼

坚持打磨“精品”

曾龙对梨园戏绵延下去的信心并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他牢牢抓住了艺术文化行业备受强调的一点——“精品”。
曾龙把“精品意识”形容为支撑着梨园戏的那股“气”,而这一“精品”所说的,便是梨园心的核心,便是剧团中早已习惯并一直在坚守的工作守则。

07级男演员林诗铭回忆道,“刚毕业那时候,慢慢地在参加舞台演出的这些过程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舞台上的严谨,严谨程度高于我的想象力。”而80后女演员郑雅思对初进剧团的场景也难以忘怀,“因为梨园戏动作要求很规范,老师刚开始也会让我们一直耗着,就是一个举手的动作也得让我们耗,当时觉得挺枯燥的,还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下台。直到后来真正上台表演了,才发现这些都是蛮重要的,基本功练扎实了,对台本也会容易很多“。

演员一次次严谨的训练造就了梨园戏的细腻,也因为细腻,它才动人。而要出细腻,最讲究的便是细节。演员要把握细节、拿捏人物的分寸,还要区分出三个流派的味道。
为了演好不同的角色,演员需要靠自己的想象,生活中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触,或者从影视剧中学习借鉴,然后编织出角色的声音、形体,甚至表情,并用梨园戏的科步呈现出来。细微之处的功夫最重要,也最磨人。对于这一点,专攻二旦的97级女演员郑雅思深有体会。

“同一个行当、不同的角色怎么区分,这个是最难的。不同行当还比较好区分,同一个行当是不好区分的。同样一个动作,不同角色之间,这个角色可能这个幅度更像他,另一个角色就可能会(角度)正一点。还有距离,我们就是用这么小的变化来区分不同角色。”

不仅仅是演员,整个配曲团队也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压脚鼓是梨园戏中的特殊乐器,配合演员动作、带动乐队情绪、调整节奏快慢,都是它的分内之事。作为压脚鼓师,跟演员和剧本一点点的磨合是尤毓彬的必修课。他回忆起戏曲《朱弁》中一处鼓点的变化:“最后一场‘公主别’,之前都是用音乐引雪花公主出来。但在2009年的一次排练中,我们觉得现在是整出戏里演员的情绪到要送别朱弁(的时候),不要再这样慢慢吞吞。在这个方面我们就用压脚鼓的擂鼓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一直擂,连到舞台边出场口的一个转身,然后‘乓乓’、‘通通’就放掉,之后整场安静下来,两个人互相尊称一下——‘哥哥’、‘公主’。紧接着再用非常强烈的擂鼓助演员冲到朱弁的面前,再慢慢地转身。用老弓弦‘咚咚咚咚咚’地让演员一直在舞台上旋转,说这两个人碰面以后有讲不出的情感。”

剧团展厅中悬挂的15个梨园戏手势程式
剧团的展厅里挂着一整墙的梨园戏程式照片,里面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股劲儿,看着这些照片,曾龙说:“艺术是很公平的。你投入的多,可能会成功,但你不投入绝对不会成功。”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