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声学者计划 ︱“公众科学”为何在中国遭遇困境

Lyssa Freese/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博士生
2018-08-08 16:41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6月,澎湃新闻的英文产品——第六声(Sixth Tone)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第六声学者计划”,资助八位青年学者在中国八个省进行为期六周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的主题是“科技如何改变乡村”,其中包括四个具体议题:农村电商、大数据、农业无人机和荒漠化治理。本系列为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成果。

2018年7月4日,甘肃马曲的草地景观。Lyssa Freese 摄

过去十年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移动支付、游戏、社交媒体,消费者都需通过智能手机才能进行。

一些环保民间组织则认为,智能手机革命还有更大的潜能,可以用于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例如,阿拉善SEE基金会与移动支付巨头支付宝合作创建了“蚂蚁森林”公益项目,通过奖励支付宝用户虚拟货币,鼓励他们进行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等绿色活动,这些货币可以用于资助基金会的内蒙古造林计划。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则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让公众识别、上传全国各地黑臭水体的图像。

诸如此类的让公众参与环保的项目,正在对整个环境保护事业产生变革性影响。其中,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中国自然观察”(CNW)项目,甚至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通过。作为“公众科学”运动的一部分,这些项目旨在让公众参与环境监测过程,拉进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过,障碍依旧存在。正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苏南指出,“对于想要推动公众科学项目的民间组织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人们参与进来,以及如何找到科学领域的合适的合作伙伴。”

让公众参与科学进程的好处颇多,包括可以组建更广泛的数据收集网络,以及增进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不过,环保民间组织首先要吸引当地居民参与。

“中国自然观察”采取的一个方式,是吸引当地本身就热爱自然的个人或观鸟爱好者小组。他们利用微信这一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吸引目标群体。微信在中国拥有5亿用户,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让微信成为与潜在合作者和参与者建立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国自然观察”还开发了自己的移动端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记录野生动物的踪迹,希望能从人们花费在手机上的大量时间里“分一杯羹”。

不过,即使有社交媒体的帮助,民间组织所能影响的范围仍然有限。监控当地河流的环保民间组织“水系北京”的创始人王雪说,“即使有100人参加我们每周的监测活动,10年算下来,也只有约5万人参与,而中国有14亿人口。所以,5万人可能看起来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农村地区的挑战更大。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官员彭奎指出,农村地区存在“科学素养差距”,人们更关心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而非复杂的环境问题。除非所在地区受某一环境问题的直接影响,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问题的解决将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不然,他们不愿与民间组织合作开展公众科学项目。

因此,民间组织试图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与当地牧民合作创建数据收集和环境保护的生态旅游措施,到引导偷猎者参与养蜂,这些项目旨在让当地居民参与环保的同时,为他们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不过,要进一步扩大这些计划,民间组织必须让当地社区相信公众科学的价值,并学会召集、吸引更多人参与。

其中一个方式是与企业或政府合作。上文提及的阿拉善SEE基金会与支付宝就是与企业合作的例子;识别黑臭水体则属于与政府合作,最初这是国家环保部的项目,后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接手。

2018年6月27日,甘肃民间环保组织绿驼铃成员测试水质。Lyssa Freese 摄

环境民间组织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找到可靠的科学机构进行合作。 “根据我们的经验,找到合适的科研小组进行合作的难度很大,我们不清楚都存在哪些可能性,”沈苏南说。除非能带来一些好处,否则科学家没有动力参与公众科学项目。和当地居民一样,他们同样认为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只有获得潜在利益才会参与其中。

也因此,许多当前的合作是基于个人关系或其他可能无法广泛复制的原因。 “中国自然观察”之所以能和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部分原因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是北大教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合作,则是因后者特地联系该中心,提出由其接管黑臭河流计划。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REEI)副主任林佳乔,则将该中心与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教授之间的合作称之为“罕见的”,“之所以有合作的可能,是因为这些教授主要是在海外进行研究工作,在那里,公众参与数据收集的做法更为普遍。”

未来,民间组织仅凭个人关系、好运气或突如其来的一次机会寻求潜在合作伙伴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学均应在促进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公众收集的数据,对科学家和地方政府均具有实际价值,尤其是和当地居民开展环保合作时。与科学组织合作,则对确保项目收集数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确保数据有效性的最常见方法,包括收集照片以及提供能让个人制作深度报告的表格,为最终进行验证的专家审议环节提供更详实的信息。

例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蔚蓝地图数据采集系统,利用GPS位置数据为用户在提交报告时,提供附近河流的名单与详尽描述,从而降低错误识别的可能性。因为涉及与数据科学家合作编写程序代码,这种看似简单的创新背后,其实花费了大量精力。同样,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分析地铁内空气污染数据,以确保他们的报告证据充分。所以说,科学家为民间组织提供关键的专业技术知识,这包括创建手机应用程序,理解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以及分析结果等。

公众科学具有彻底改变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潜力。得益于科技进步,国家更注重环保与经济增长的平衡,以及当地居民更为积极的参与意愿,这一未来看似触手可及。不过,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动公众科学的民间组织,仍需找到动员公众以及与富有经验的科学家建立持久合作关系的更好的方法。在这方面,民间组织需要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的更多支持。

(本文由马毅达编译自Sixth Tone: Why ‘Citizen Science’ Faces an Uphill Climb in China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