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汇”为名,汇聚季风流动的力量

2023-05-24 09:21
北京

“‘遇’,可能是中国与东南亚最有缘分的一个汉字”,翟崑教授在北京大学东南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刊词中这样写道。

东南亚的地理空间形状,很像汉字“遇”的字形结构,从中南半岛往南再向东到印尼,构成一个巨大无比的走之旁,其上托举着网格状散落的无数岛屿。地理上的天造地设之“遇”,化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古今交往的因缘聚会之“遇”。

在中国—东盟的历史与战略长卷中,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也日益绽放出跃动的青年之“遇”。2016年,适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青年风汇(以下简称“风汇”)应运而生,140余位来自不同高校的中国、东盟及各国青年相遇在北京大学,在地区性模拟外交谈判先河的开创中,创建了青年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时至今日,“风汇”累计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逾1200名青年,产出了30余份蓝图文件(联合宣言)。而在今年5月19日至5月21日举办的第六届“风汇”,又有近150名各国青年相遇初夏季风拂过的北大。

从理念到行动,从对话到落实,作为中国高校举办国际化青年交流活动的旗舰品牌,“风汇”与时代同频、与青年共振,接力谱写着中国—东盟青年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风味浓烈的谐和佳肴

新绿、火红、鹅黄、嫩白的各类蔬果,加入味觉刺激的棕榈糖酱进行混合,这是东南亚民众爱吃的美味综合体——罗惹(rojak,在马来口语中意为“大杂烩”)。

第六届“风汇”秘书长、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0级本科生石馨瑶津津有味地在开幕会上介绍这一别具特色的菜品。她取其寓意,表达“多样性”之义——风味浓烈的不同食材融为搭配绝妙的谐和佳肴。

第六届“风汇”亮点仪式

 “风汇”正是这样一个能够聚集多国青年,巧妙牵引不同文化的独特又美妙的亚洲风味。在“风汇”,语言、习俗、宗教和文化的差异不是艰难的隔阂,而是像Rojak一样,在激情与活力的相遇中,搭配出难忘又精彩的亚洲风味的希望。

也正因此,在中国—东盟青年风汇,无论是代表之间的谈判模拟,还是青年之间的友谊联结,你都不会看到战阵的火光、无情的争夺。在谐和友好的背景下,各国青年和代表们都在全体一致的基本线上,努力通过不同的视角弥合分歧、追求共识。

这次“风汇”的参会代表有一半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青年学生,参会代表们必须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进行妥协、达成共识、拟定宣言。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然而,“风汇”模拟谈判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每位同学不能代表自己的国家”。这就让本有挑战性的工作变得更具难度。

“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命运。”无论有着怎样个性化与不同的考量,但“命运共同”的现实构成着一切追求的基底。在极具挑战性的目标与机制设定中,代表们必须主动寻求理解、包容和体谅,才能期待成果与意义的产出。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东盟各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每个国家毕竟都有自洽独特的认知、理念与习惯。因此,为了能够在“其他国家的青年”面前扮演好“其他国家的代表”,每位代表都必须在会前查阅各种资料,尽可能地全面了解这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付雪川分享他参加风汇的收获时说道,风汇提供一个生动且深入的这样一个切面,能够让我们从这从中获得对东盟直观与深入的了解。

揭开一个国度的面纱,需要好奇和探索,更需耐心与坚韧。“风汇”中的各国青年,正是在北大这片“常为新”的学术高地上,以国际关系的议题与活动,形塑走向世界的视野与追求。 

第六届“风汇”开幕式圆桌论坛

第六届“风汇”开幕式结束后,代表们还对四个地点进行了访问——菲律宾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ICG)和中国—东盟中心中心(ACC)。“风汇”的挑战,从参观访问开启,希望能够助力参会代表们,从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中,寻求关于建立联结、走向互信的经验。

参观菲律宾大使馆

参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参观中国—东盟中心

参观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风汇”植根“中国—东盟”的现实土壤,服务“中国—东盟”的无限可能。因而在议题设置上,“风汇”更加重视贴近生活、直接地气的话题。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平台,让参会的青年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化为实践,思考中国和东盟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风汇”创始人北京大学新加坡留学生佘雯雁回忆道。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今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风汇”以“韧性与潜力:绘制中国—东盟合作蓝图”为主题,覆盖了“竞争性军事能力获取时代的预防性外交”、“金融数字化:实践共享和框架构建”、“加强疫情后非正规经济复原力的多维方法”、“打击中国—东盟区域武器走私”、“面向气候友好未来的智能城市网络”以及“加强妇女和儿童的权利”等具体话题。

第六届“风汇”会场代表讨论现场,图源马义明

5月21日上午11点15分,风汇“东盟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级会议”第八个会议期正在进行,这也是最后一个会议期。已经收到中山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中国学生彭思源正通过流利的英文同线上的11个代表推进会议流程。同为学术主席的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本科生小花(匈牙利留学生)在一旁用电脑记录会议文件,每一次的会议文件都将提交至组委会审核复校,以确保公平性。

东盟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级会议

“风汇是基于全真模拟的讨论现场,实际运行的规则和模联是不一样的。提议无论是程序、内容还是实质都需要全体代表同意,更加符合东盟真实的外交情况,蛮贴近真实场景。”对于曾参加过17场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思源来讲,他认为这是这次会议令他印象颇为深刻的独特之处。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自新加坡的参会代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泓恺告诉我们,虽然各国代表偶有“争辩” ,但初心都是为东南亚地区谋发展。秉持这样一种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大家才能在同一场“风汇”中,从“陌生”渐渐走向“互信”。也正因此,我们的联合宣言才更能彰显合作的光辉。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有意识主动参与这个活动的学生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代的中国—东盟未来领军者,如果能在他们心中留下印记,对于未来也会产生正向作用。我们写的报告并不只为了取得什么特殊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大家行动意识的激发,构建和强化更加强烈的‘中国—东盟青年共同体’的情感。或许在未来某天,现在的与会同学真的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第二届风汇秘书长邓世轩表示。

来自马来西亚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本科生邝子晴表示,对修习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专业的自己而言,参加“风汇”的体验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外交工作的乐趣,坚定了未来深入研究探索的信心。

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代表”并非母国的国家,但这群同样来自东南亚,同样心系“中国—东盟青年共同体”情感的青年人们,正是心怀如此真挚地情感,踊跃而积极地投身于东盟事务讨论与东盟相关研究。在风云际会的北大,这群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共同跻身于地区与时代的鲜活热点,携手共脉搏、交心同跃动。

小花和思源在“风汇”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接通青年思想的湖泊

“‘风汇’的创意最早来自留学生,组织全过程也是由留学生主导。这是我们支持的特色,这一点不会变。”在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开幕式上,翟崑教授的热望掷地有声。

历届“风汇”负责教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

现任东南亚协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胤兆也表示,“风汇组委会主要由留学生组成,在筹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在多元情境中寻找共性,亲力亲为,善作善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5个组委会共46名成员中来自东盟国家的同学占比高达百分之60%。

第六届“风汇”组委会成员合照

“‘风汇’更多是文化和学术意义上的,希望大家能够经由这一平台,感受兼容并包的文化,以交流、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好地尊重他人,更多地探索世界。”这是北京大学东南亚协会首届会长、首届“风汇”创始人李豪老师在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与朋辈创始“风汇”的初心。

正是传承着这份初心,作为北大东南亚协会的旗舰品牌项目,一代一代的“风汇”才有了不断探索、不断成长、不断传承的故事。

“当时第一、第二届风汇还属于草创阶段。在我们看来,这个活动如果至少能带来与会代表思想上的补充和更新,就是成功的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小处做起,我们当时主要是希望打造一个平台,使得北大能够在‘中国—东盟青年共同体’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尽管六年前的活动细节多少略有模糊,但第二届“风汇”秘书长邓世轩清楚地记得,“第二届风汇的参与人数是中国学生一半,东盟国家的学生一半”,这个目的也是增进东盟学生和中国学生的认识。同样是在第二届,“实地参访+模拟会议+文化晚宴”的三角架构基本形成,成为了后续“风汇”议程的基本框架。

“我很开心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圆满成功,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带着这份热忱,继续深化中国—东盟青年的合作与交流。”雯雁讲道。

美食琳琅、海娜手绘、扇面书法……5月20日晚,“小满融融”主题文化晚宴在新太阳学生中心九一剧场举行。馨瑶说,这表达了中国与东盟青年共同的美好祝愿——希望中国—东盟的关系和我们一起举办的“风汇”,都能像小满时节的雨水和麦粒一般不断充盈,终致圆满。

第六届“风汇”文化晚宴

在胤兆看来,“东盟国家当前有个普遍的国情特征——青年人口比例的明显上涨。青年的世界观处于非常开放的状态,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朋友,在中国看过、体验过、交流过,这种就更容易帮助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青年,一起发现双方身上其实具有非常多的共性。因此,我们都希望‘风汇’越办越好,以此推动中国—东盟青年网络的拓展,既可以方便大家找朋友,还可以促进大家找共性。”

第六届“风汇”文化晚宴

来自中国台湾的黄柏谚,正在书法体验摊位上一笔一画写下“友”字,直到占满整个扇面。他是“风汇”组委会的一员,主要负责活动宣传工作。“就像我在扇面上写的‘友’字一样,中国和东盟是最好的邻居和伙伴,中国和东盟的青年也在这次活动中成为最好的朋友。”黄柏谚笑着说,“我真诚期盼无论是国家间还是我们青年间,我们的友谊都能天长地久,我们一起发展,共同向前。”暨南大学2021级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陈露娴认为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她对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认识,并从中收获了许多深刻的友谊。

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如意是本次文化晚宴压轴舞蹈的领舞,这是她第一次穿着老挝的传统服饰,将老挝传统节庆舞蹈带上中国的舞台。“来到中国、来到北大之后,我发现除了自己以外只能接触到一位老挝同乡。但是“风汇”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大家在更大的集体里团聚在一起,成为一个非常亲切的共同体。”“我就想借助这次“风汇”文化晚宴的机会,让大家更多了解老挝。就像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样,我很想让大家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第六届“风汇”文化晚宴齐舞环节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终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风汇”上的这群青年人,正是在团结协作与亲密互动的共同行动中,谱写着从相识相知、文化互鉴,再到心意相通的点点滴滴。

第六届“风汇”文化晚宴大合照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在东南亚研究领域深厚的学术传统是“中国—东盟青年风汇”及学生东南亚协会得以创办的重要支撑。

北大是国内最早开展东南亚研究的学术阵地之一,从20世纪初北大老一辈学者在中国古代史、中外交往史研究中追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历史,到新中国成立后以季羡林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建立东方语言文学系、培养东南亚语言和文化、政治等各领域的研究人才,一代代北大人深耕东南亚研究,为推动中国与东南亚情谊持续深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基础上,北大与东南亚各国有了更加深厚的联结。北大的历史优势也成为了一种当代的职责使命。

为此,面对构建“中国—东盟青年共同体”的时代风向,面对继续深化中国学者在东南亚领域学术研究深度的使命,作为北京大学的青年,必然会感受到责无旁贷的感召,也应当在行动中,作出不负韶华的作为。

锚定时代的风向标

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与东盟启动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伙伴关系稳步发展,树立了地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植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坐标体系,含括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维度,而在将蓝图铺陈到底的行动中,各国青年群体无疑最具青春活力。

青年人的力量在于明天,而积蓄这股力量的行动早已悄然迸发。

2016年12月,中国—东盟青年第一届风汇成功举行。自此,中国—东盟青年命运共同体的一粒种子埋进了未名湖畔的沃土,并在对时代温度的感知中,温柔地抽芽吐穗。

首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现场

历届“风汇”议题的设定均紧随中国—东盟关系研究与实践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历程。从明确强调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将“中国东盟关系:我们共同的未来”作为总议题的首届“风汇”,到在东盟成立50周年关键时点以“迎接变革,携手并进:庆祝东盟成立五十周年”为主题的第二届、聚焦“东盟模式:21世纪深化全球联系”的第三届、着眼“青年携手,创想未来”的第四届、关注“打造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的第五届,再到围绕“韧性与潜力:绘制中国—东盟合作蓝图”的第六届,六届风汇主题一脉相承,传递出一个鲜明的讯息:中国与东盟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而汇聚青年、凝聚力量的青年“风汇”,正是双边深厚情谊的一个传承者、先行者和建设者。

在第六届“风汇”东盟+3财政部⻓和中央银⾏⾏⻓会议前,孔涛老师为代表们开展学术主题讲座

在历届“风汇”的主题之下,还有围绕东盟“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三大支柱设置的诸多子议题。从经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到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从打击网络犯罪及区域内毒品贸易的雷霆之势到以贸易便利化推动蓝色经济的合作发展……七年来,中国—东盟青年风汇紧紧围绕中国—东盟机遇与挑战,以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与活跃的青年视角,为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青年智慧、发出青年声音。

第六届“风汇”会场代表讨论

汇聚季风流动的力量

一粒种子,历经七年成长,已初显郁郁葱葱之貌。

2023年5月21日,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的联合宣言正式公布。

那一刻,望向共同鼓掌的人群,馨瑶发现,“中国—东盟青年命运共同体”已从记忆中口耳相传的远方,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此刻。

第六届“风汇”闭幕式现场

第四届“风汇”闭幕式上,当时形成的青年宣言被正式递交给中国—东盟中心、中国外交部、北京大学的相关嘉宾。如此庄严地将一份共同的青年宣言正式递交,这在同类活动中尚属首例。

虽然这些青年也必然明白,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每个国家都有个性化的利益考量,每一个区域问题更是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尤为困难。然而即便如此,凭借交流取得的新知与基于情谊的互信,青年人们的参与和思考仍在努力探索“向未来”的纵深意义。

青年人或许不能拿出一份能够直接解决现有问题的具象化方案,但来自不同地方的青年,在同一场“遇见”中相识相知、相互理解、共同表达、携手前进的过程,还是会将来自各国“不一样的想法”汇成各国青年“共同的声音”。在利益与现实的另一岸,由青年人们携手建设的未来,或许需要等待,但一定值得期待。

第六届“风汇”模拟会议现场

中国—东盟青年风汇,汇思想,汇青年,汇未来。

笔墨自行流淌,浸润未来的蓝图,呈现出“遇”的轮廓。结体茂密、内敛而外舒,稳凝而不沉滞,透露着命运与共的期望。

眺望中国—东盟的未来,我们看到这样一群青年,

他们的相遇,是以“风汇”为名:

汇聚季风流动的力量

吹动文化海洋的潮汐

创造独一无二的气象

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代表大合影

作者:何佳倍  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黄元亨  法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钟舒铃  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周天涵  光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张宗宇  法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覃夫杰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北大青年”公众号,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