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荣光的人:崔益军镜头中院士、文化名人、教育家、农民工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2023-05-22 09:00
来源:澎湃新闻

广泛传播的名人肖像通常是那些自带巨大流量的明星或红人,但摄影师崔益军镜头对准的名人却没有这些特质,面对这些近三十年前的照片,许多人也从未知道他们的模样。但若要说起李国豪、苏步青、钱伟长这些名字,相信读者不会陌生。1995年开始,崔益军为当时的108位上海的院士拍摄了肖像,并集结成系列《院士风采》,这些照片与他的另外三个系列《文艺大家》《教育名师》和《城市建设》一道,构成本次展览《城市与人》的主题,将于2023年5月23日在上海三山会馆开幕。

《城市与人》摄影展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商埠之一,已成为经济最活跃和发达的城市,而上海所呈现的不仅有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更为精彩的是近现代以来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崔益军看来,城市真正的主角,是成长于斯、生活于斯的上海人。“这些院士是创造上海历史,为这座城市,乃至共和国贡献荣光的人,同样的,文艺大家、教育工作者、城市建设者也在各自领域发挥光和热。”他说。

李国豪,桥梁力学专家。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40年、1942年先后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留德期间,在桥梁工程界以“悬索桥李”闻名。1946年回国参加建设。曾任同济大学教授、校长,领导创办了桥梁工程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一次国际性的专家研讨会上,我讲的就是自力更生造桥梁,在场的人都为我鼓掌。” (1995年11月22日 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苏步青。数学家、教育家。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计算几何学研究,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1995年11月17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钱伟长。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我姓钱,但我没有钱,就是一心一意想把学校搞好。”(1996年9月18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谷超豪(左)。数学家。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0年,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和生。数学家。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活中相濡以沫,事业上携手共进。40多年来,数学成就了两人的爱情梦。(1996年5月13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叶叔华(左)。天文学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建立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从事地球自转研究,促成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等多国研究所科研合作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叶叔华家做客时,椅子竟然突然散了架。一旁的老伴忙着整修,叶叔华抱歉地说:“家里坏了的东西实在没有时间修。”(1995年9月14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杨福家。核物学家。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教授、校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2001年起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让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扎根于讨论。”(1996年4月2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1995年,崔益军时任《解放日报》摄影记者。《院士风采》是他忙里偷闲,利用工作之余拍摄的一个长期项目。他用了三年,以一种不同于新闻报道的方式,记录下院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回忆拍摄往事,崔益军说,他一般会事先联系这些院士,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去到他们的家里或者研究室进行拍摄。“拍李国豪那次,当讲到桥梁的时候,李老变得手舞足蹈,他夫人很担心,那时候李老心脏不太好,他做动作有些费劲,但他又非常开心。”崔益军说。他说,他当时秉承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地捕捉到院士们自然状况下的瞬间。这个原则有时也给他带来了难题。“拍苏步青的时候,我发现苏老很警觉,我一拿相机,他就知道有相机对准他,便露出不太自然的神态。最后,我假装说自己要走了,苏老放松下来,他让他的秘书递给他一份报纸,就在他翻看的那一刻,我回身按下了一张照片。”崔益军笑着形容自己的灵机一动。

张香桐。神经生理学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理系,1946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创办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是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我这里,一分钱都不能乱用”。(1996年10月14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张涤生。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1941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整复外科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从医70年,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整形外科的医生,成熟起来肯定比别人晚,看的书也要比别人多,要从头看到脚。”(1996年7月30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叶可明。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针对不同对象的施工技术体系。直接参与并指挥的工程近百个,参加主持、审定的工程项目数以千计。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们习惯地称他为 “出自工地的院士”。(1996年5月3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谢毓元。药物化学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在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等领域长期研究、研制新药。在天然产物领域合成了降压生物碱莲芯碱及抗生素灰黄霉素。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正为学之道,贵在勤奋;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戒骄戒躁,求博求深;锲而不舍,终能有成。”(1996年3月12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谢希德。物理学家、教育家。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4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史密斯学院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才,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1年我和曹天钦结婚,1956年我们又在同一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0月17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吴浩青。物理化学家。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也对中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做过系统研究,在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成果浩海上,有苗青天下”,可谓是他教学生涯的写照。(1996年2月1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崔益军曾当过兵,在空军服役。35岁转业进了《解放日报》摄影部。他说他们那代人没有系统性地学过摄影,只是以前在部队当过宣传干事,接触到一些美术知识。但他同时强调,自己不健全、零碎的知识理论体系也造就了他。“在摄影上,我没受过其他摄影师的影响,更多的是社会影响了我。”崔益军说,“我们那个年代,感觉人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好像都希望为国家留下什么,为社会做点什么。”

在一张照片里,张香桐用手指比了个“1”。“当时,张老说,在我的研究所,不能乱花一分钱。”崔益军指着相片说。他希望照片能靠生动的自然的瞬间,去讲述一个具体的形象。拍摄钮经义的时候是这位院士生命的最后时刻,钮老在弥留之际依然关心着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问题。“这张照片很特殊,是钮老生命里的最后一张照片,我开始有些担心,担心他们家人不同意拍摄。但他们非常宽容,允许我去拍摄。”崔益军说。

钮经义。生物化学家。上海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3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等职。在国内开创了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的分离、分析工作,并为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等研究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弥留之际,钮经义关心的仍是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问题。(1995年11月30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翁史烈。热力涡轮机专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组织建立了我国首批热力涡轮机博士点和重点学科,是我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思维要从娃娃抓起。”(1996年9月5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1948年获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癌肿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进行治疗而不损伤正常细胞提供了成功范例。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不是单位没有配车,是我自己喜欢骑车。”(1996年1月31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王应睐。生物化学家。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期间,完成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为发展中国生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在上班途中。(1995年11月15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汪猷。有机化学家。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工业化学科。193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在甾体化学、抗生素化学、糖类、多肽、蛋白质、核酸化学和生物催化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199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一旦成功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 (1995年2月13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汤钊猷。肿瘤外科专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从事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最早对小肝癌进行系统研究,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亚临床肝癌”理论被国际权威称为 “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献在做科普报告。(1996年4月5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谈家桢。遗传学家、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70余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为遗传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家,个人生活的幸福,离不开温馨的家。” (1995年11月25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崔益军在拍摄过程中,与一些院士结下忘年交,其中陆熙炎院士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媒体拍照,身边的人告诉摄影师,或者可以去老人每天锻炼的漕溪公园碰碰运气。于是崔益军带上长焦镜头,骑着脚踏车,来到漕溪公园,躲在树丛后拍下陆熙炎院士的风采——日常平淡自然的一瞬。他后来把照片寄给了陆老,几天后,一个电话打进报社,老院士并没有生气责问,说小崔啊,你拍的好,怎么摄影记者还有这样的专研精神,你不要这么累了,到我这里来拍吧。陆熙炎院士50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他先后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40多名。

陆熙炎。有机化学家。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化学》主编。早年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后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讲授研究生课程20余年,先后培养博士和硕士共40余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有的人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奖,而且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才能得奖,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功的。要想真正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你必须对它有兴趣,必须做好进行艰苦的工作和遇到挫折时不泄气的思想准备。”(1996年9月20日 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系列完成后,崔益军征得了所有院士许可展出他的这批摄影作品。“95%的院士都同意了,只有少数几位说:‘我有张更好的,你要不要?’,也有提出是否可以换个背景,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些。”崔益军二十多年前曾在上海图书馆展出过这些照片,当天开幕式有72位院士来到现场。多年以来,该系列也在其他场合展出过。“前年,虹口区的一家机构做展览的时候请来了一位院士,我不认识,后来,我与他讲解照片时,他在一张照片前停了下来,对我说:‘这是我的老师。’”

“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厚厚的一本书。”崔益军说,“我是带着崇拜的,也有开始被拒绝的情况,但真正接近他们了,我发现,他们谦虚、随和、令人尊敬。他们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为人还是很低调。很多院士家里十分简朴,他们不是没有改善生活的能力,而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很强大。”

马在田。地球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提出的“突出地震反射标准层方法”为发现华北盆地油田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地震偏移成像原理和方法上取得重大成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当镜头对准这简陋的办公桌时,马在田指着隔壁办公室的研究设备说:“不是没有钱,而是不能浪费钱”(1996年4月3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江欢成。土木结构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主持设计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设计方案在12个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其设计打破了世界电视高塔单筒体构造的惯例。 1995年,总负责设计的558米世界最高塔雅加达塔,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进入高规格的国际市场走出了第一步。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照相机镜头,江欢成连连摆手,“不要拍了。”(1995年12月21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陈竺。分子生物学家。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卫生部部长。长期从事血液学研究,提出肿瘤“靶向治疗”观点,使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可治愈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难得星期天有时间陪儿子看书、聊天。”(1996年10月17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黄维垣。有机化学家。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有机化学哲学博士。早期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后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领域,是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1995年12月24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黄宏嘉。微波电子学家。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光机所教授、研究员,上海大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创立了“超模式”概念,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为我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做一个纯粹的真正搞科学的科学工作者是我的目标。”(1996年3月9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陈中伟。医学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曾任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副院长。在国际上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获成功,并创“断肢再植和断指再植”等六项新技术,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平日,他总是骑助动车上下班。他说:“习惯了,简单。”(1995年12月11日摄)
《院士风采》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除了《院士风采》系列,崔益军另外所拍的两个系列《文艺大家》《教育名师》则将镜头对准了上海滩上的那些艺术家以及教育工作者,他以同样生活化的影像作为切入,展现了这些人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性格。而《城市建设》系列则是崔益军拍的一系列关于上海的都市风光和城市的建设者们。整体上,展览《城市与人》如其名称所示,让观众了解这些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以及为我们这座城市创造和贡献荣光的人。5月27日是上海解放纪念日,本次展览由上海市黄浦区文明办、黄浦区总工会、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各方借纪念上海解放74周年之际,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可触及的回忆,激发人们去思考上海的未来发展。

刘海粟。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70余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学贯中西、艺通古今。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等。
在百岁大寿晚会上挥毫题字。(1994年3月16日摄)
《文艺大家》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白杨。电影、话剧演员。1936年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二厂,以电影《十字街头》成名。抗战期间,随上海影人在内地演出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1946年回沪,在昆仑影业公司主演进步电影。1949年11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主演《一江春水向东流》和《祝福》时,艺术成就达到顶峰。著有《电影表演探索》等。
在军舰上和海军战士共进午餐。(1989年12月15日摄)
《文艺大家》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张乐平。漫画家。从事漫画创作60余年,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1983年和1991年分别将《三毛流浪记》与《三毛从军记》的原稿赠予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收藏。
虽因病住院,但张乐平说:“我还能握笔,我离不开我的画笔。”(1991年6月10日摄)
《文艺大家》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廖昌永。男中音歌唱家。199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曾师从声乐教育名家周小燕和男高音歌唱家罗魏,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极少数杰出的中国歌唱家之一。发行的音乐专辑有《绿树成荫》、《诺言》、《俄罗斯经典歌曲》、《山丹丹花开》等。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老师让做什么,我就真的按那个要求去做到。”(1998年4月26日摄)
《文艺大家》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何金娣。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至1995年担任卢湾区黄陂南路第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95年起任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率先提出了残障学生生存教育理念。曾获“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在经营教学设备的一家小公司,何金娣变得“斤斤计较”。 (2004年6月26日摄)
《教育名师》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袁瑢。特级教师。1947年肄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以来,历任上海市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潜心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形成了“细、实、活、深、严” 的教学风格。著有《崇高的岗位》、《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曾多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最大的乐趣是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2004年4月26日摄)
《教育名师》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杨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1999年起,任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致力于“开放教育”的研究,在全市第一个推行了小学网络教学试点研究。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及“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等称号。
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杨荣不仅是校长,更是朋友。(2004年5月10日摄)
《教育名师》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城市建设》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城市建设》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城市建设》系列之一。崔益军作品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3年5月23日—6月25日 

展出地点:上海三山会馆一楼临展厅,上海市中山南路1551号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