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辈子能读多少本书?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辈子能读多少书?
这里要看三个数据:一分钟读多少字?一本书多少字?以及,读多少年?
熟练的阅读者每分钟平均可读250字左右。认知心理学家将成年人的注意力分成三类状态——专注、走神以及介于两者之间。成年人保持专注的时间在25-45分钟,绝大多数阅读需要的专注程度是中等以上。
这么来看,难点儿的书,如果每小时能保持注意力25分钟,每小时可读6250字;容易点儿的书,若每小时能保持注意力60分钟,每小时可读15000字左右。
假设一个成年人一天能挤出4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已经很多了!)——意味着他一天合理的阅读能力是2.5万-6万字。
照此强度,每天4个小时,一年坚持365天,大约可以阅读912.5万-2190万字。一本书按照平均10万字来算,一年的阅读极限就是92-219本书。
假设阅读的黄金时间是50年,一辈子能读的书大约是:4600-10950本。
是不是少得出乎意料?
那些值得我们从头到尾读完的、需要较高专注力的好书,只能容纳5000本左右!
以上计算,来自阿信家的新书《聪明的阅读者》。作者阳志平是个“怪人”,他是学者、作家,也是企业家;他写了20多年博客文章,每年开设的书单、读书札记被上万人转发,却给自己规定“40岁前不出个人专著”。
如今,40+的他,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将自己多年的读书心法系统奉上。《聪明的阅读者》一站式解决阅读的三大难题:何为读?如何读?读什么?
文本细读:与作者对话
阅读的神奇之处在于让你打破时空限制,与智者对话。
文本本身就是你与作者对话的最好窗口。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字面表达,到背后深意,顶级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在向你传递信息。
一个聪明的阅读者,不只是让作者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一圈,而是运用“文本细读法”,与作者对话。
什么是文本细读?即逐字逐句地慢慢读、反复读。它侧重从文本自身出发,发现作者真正的观点、言外之意与矛盾之处。
细读,都“细”在什么地方?到底该“细读”什么?
阅读信息型文本(如大众科普、学术专著等),字词级别,重点在于核查作者讨论的“术语”或“概念”;句子与段落级别,重点放在作者的主题句与论证结构;篇章级别,重点是理解作者提出的观点或理论模型。
阅读叙事型文本(如小说、传记等),字词级别,重点在于核查作者提到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时间线;在句子与段落级别,重点放在关注书中的主人公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与他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冲突;在篇章级别,重点是理解作者的叙事结构。
阅读美感型文本(如诗歌等),字词级别,重点细读作者使用了哪些“新异词汇”。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用词习惯,印象深刻的作品,常常是作家使用了一些他首次发明的词汇,或者创造性使用某个熟词的语言现象。
文本细读,不是形式上的一字一句,机械灌输,而是与高手对话,增加见识。
与高手对话,长此以往,你也容易成为高手。
抽样阅读:带着假设去读
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文本细读。步入社会,需要阅读的读物越来越多,涉及学科越来越宽广,这时候我们需要抽样阅读。
抽样是统计学中最为伟大的发明,抽取的样品单位要能充分代表全体的特性。正是因为有了“抽样”,我们才可以做到“既要”与“又要”——既要以偏,又要概全;既要快与省,还要多与好。
为什么不将“抽样”应用到阅读领域呢?我们既要读得少,还要读得好。
抽样阅读,就是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
那么,如何进行抽样阅读呢?
四个关键操作:确定样本章节、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
确定样本章节,这是关键的一步。
拿到一本书,先看看全书的结构,包括边角料(封面、封底、版权页、推荐序等)、作者对图书的介绍(图书目录、作者的自序与后记、致谢、注释、参考文献等)、图书的正文(篇、章、节、目。它们代表一本书的整体框架)。
了解完书的结构后,再对书的专业性进行分类。越是面向大众的书,你可以采取较快的阅读速度,阅读时无须聚精会神,保持较高的专注力。
读多少字才有代表性?经验法则是:至少读整体字数的20%。
集中火力,一周读完一本书最精华的20%。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随意翻翻,或是毫无目地被动输入,“百遍”也不一定能“见其义”。
聪明的阅读者会采取抽样阅读,带着假设去读,一轮又一轮提出假设,快速吃透一本书。
结构阅读:用作者的认知方式为你导航
很多人习惯用同一种方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读学术大部头与读网络小说大体类似;读张爱玲与读鲁迅无甚区别;读道金斯与读萨克斯几近相同。
聪明的阅读者,针对不同的读物类型,会匹配相应的阅读策略。
这里的关键在于:找到不同作者的认知方式。
世界无限,知识无限,怎样以有限的人生掌握无限的知识?
捷径是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
结构阅读正是通过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来快速理解行文重心,把握阅读重点,进而改善阅读质量。
主题阅读:不读一本书,读一批书
如果说文本细读帮我们把书读厚,抽样阅读帮我们把书读薄,结构阅读帮我们把书读懂,那么主题阅读就是帮助我们把一个领域中的书读透,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什么是主题阅读?
即围绕同一主题,阅读一批图书,快速找出书本间的相同与差异,相互参照,识别出关键知识。
具体如何做呢?
第一步,确定主题阅读的层次,究竟是掌握一个大学科,还是掌握一个子学科或某个专业领域,还是只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了解一个作者。不同层次的主题阅读,决定了不同的选书方向、数量。
第二步,确定主题阅读的范围,找到相应的书目。
第三步,确定阅读的次序,先读哪一本,后读哪一本。
第四步,也是主题阅读最重要的一步,将知识点整理为树形结构。通过“目录对比”等具体实操方法,结合前文所述文本细读、抽样阅读、结构阅读等方法,获取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并将其整理出来。推荐“树形结构”是因为这是一种最符合人类大脑认知习惯的知识结构。
显然,是时候更新我们的阅读习惯了。
你可以:
在杰作神作上从头读到尾,采取“文本细读”,把书读厚;
在那些不够重要的著作上,采取“抽样阅读”,把书读薄;
对不同类型的书,采取“结构阅读”,快速抓住重点,把书读懂;
想弄懂某个领域,采取“主题阅读”,从读一本书到读一批书,把书读透。
愿我们都能成为聪明的阅读者,读聪明书,做聪明人!
原标题:《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辈子能读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