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之行——2018“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

2018-07-29 21:03
湖北

本文原标题:《点亮心灯之行——2018“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支教活动》

7月29日,2018“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支教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历时24天,共分为台湾和湖北两个阶段。

【台湾阶段】7月5日至7月16日,校长助理林更茂带领华中师范大学支教团队19人赴台湾偏乡参与教学活动。

【湖北阶段】7月18日至7月29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33所高校组成的支教团队180人分赴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州宣恩县及来凤县开展教学活动。

「“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支教活动 」旨在为偏乡的儿童传递知识与温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丰富的文化、体验趣味的课堂,同时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青年学生沟通交流,增进情感,互相深入了解地区文化。

台湾段支教队员破冰活动

湖北段支教队员在佑铭体育馆举行破冰活动

启动

7月19日上午,2018“阳光支教·孔子行脚”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湖北支教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共有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等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33所高校的180名师生参加。

启动仪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为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州宣恩县及来凤县的12个支教点协办单位颁发致谢状。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颁发致谢状

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王云清、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覃红共同为各支教组代表授旗,并与支教组代表合影。

王云清、覃红共同为各支教组代表授旗

覃红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在艰苦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同学们海纳百川,包容文化差异,深入感受大陆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期望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校的老师同学能更加真切深刻的感受到大陆(内地)的文化与发展;期待同学们在支教活动中同舟共济,携手并进,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覃红致辞

实践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主任郭俐彣发表讲话,郭俐彣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与实践大学“力求实践,修齐治平”的校训,鼓励队员们“做中学,学中做”。并对支教活动提出新的展望与要求,希望支教队员们不仅致力于教学,更要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之间情谊与合作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期盼着这些种子成为未来的大树。

实践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主任郭俐彣发表讲话

前往

7月21日,16个支教小组分别前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嫘祖文化广场、恩施州宣恩县贡茶基地及来凤县仙佛寺参访,感受当地文化传统与民族风俗。

7月22日,各小组负责人奔赴支教社区、学校报到,与支教点进行沟通接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身着黄、蓝队服的支教队员成为支教点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

宜昌组支教队员参访嫘祖文化广场

恩施组支教队员参访贡茶基地

支教进行时

7月23日,各支教点教学工作如期开展。支教队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特长,精心准备手工、绘画、汉字、地区文化等趣味优质课程,帮助孩子们深入领略不同的文化风采。

每一天课程结束,各个支教小组返回酒店后进行集体总结与备课,为第二天课程准备。五天的课程,每一堂课都凝聚着支教团队所有支教队员的努力与心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集体总结与备课

“京剧脸谱课”了解中国国粹文化京剧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创造、实践。孩子们用超轻彩泥自己创作京剧脸谱,实现“乐中学,学中乐”。

“刮画课”,小小的刮棒承载着孩子的想象,支教队员们用心设计课堂,帮助偏乡的孩子们接触到新颖的教具,激发创作的灵感。

京剧脸谱课

刮画课

“你是我的眼”,孩子们在活动室通过体验视障者生活的不便,真正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信任身边的朋友。

“七月火把舞”,孩子们站在彩虹伞上跟着节奏舞蹈,既训练节奏感,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力,整个课堂洋溢着童真与快乐!

孩子们感受视障者的世界

七月火把舞合影

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支教队员把知识与实践结合,为支教点的小朋友带来各地的习俗文化、语言文化、饮食文化,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五天的支教课程,承载着支教队员对孩子们满满的爱心与希望。临近结束时,孩子们不舍地写着给老师的信,那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回忆,亦是老师心中最珍贵的礼物。最后时刻,师生互写的龟背卡,既是祝福,也将是他们未来努力的动力!

师生互写龟背卡留言

家访

支教期间,支教队员还对部分儿童家庭进行了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生活与家庭状况,给孩子们更多温暖与关心。

通过家访体验,支教队员也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影响,真实感受当地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家访的路上

短短几天的时间,让支教队员与孩子及家人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结业仪式和汇报演出中大家都留下不舍的眼泪,许多家长也纷纷向支教队员表示感谢,希望支教活动明年能够继续延续。

结业仪式掠影

诉真情

180名支教队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揣着同样的理想和热忱,他们以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作为行动宗旨,奔赴于湖北省宜昌和恩施的12个支教点。在短短几天的支教之行中,支教队员们由陌生到熟悉,团队变得越来越默契;支教点的老师与学生在磨合的过程中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分别在即,他们诉说着自己的队友情,师生情,期待再相遇。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但我却用它完成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在这一个月中,我结交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伙伴,完成了支教的梦想,拥有了一段独家记忆。是支教地的学生构成了我这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也许我教不了他们那么多深奥的课程,我也给不了他们长久的陪伴,甚至我给不了他们任何承诺,但我们却在彼此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心心之火,不求燎原,但求点亮心灯。

—— 华中师范大学 董一娇

炎热的夏天

我们相遇

我们初见时

天正湛蓝

 

旅程中最重要的事

便是能和大家一起努力

一起讨论、修改、进步

这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回忆

 

我们来自各地

但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有对教育的热忱

孩子们的笑容

让我们不忘初衷

—— 台湾政治大学 李姿娴

五天的时间不算长亦不算短,但足够我们建立一份深厚的师生情谊。一声“老师”,一切便都值得。即使我们的课程他一句也记不住都没关系,至少我们的行为影响了他,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我们每一个都来自五湖四海,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这一点一滴都会成为我们之间无可取替的珍贵回忆,永藏于我们心中。纵使以后再没有相聚的时光,我们也会永远记得彼此曾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而努力。

—— 香港教育大学 周嘉欣

我努力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姓名,让每一个孩子都留存于我的心底。孩子的一句“老师你真漂亮”,便足足让我整整开心一天;孩子们课堂上满怀期待却又略有闪躲的目光,便值得我努力备好每一节课。每一堂课前,我多么期待课后能有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从你的课中,我学到了........” 很幸运,我收到了孩子们的回应。感谢这里,让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还有一起奋战的的队友们。

—— 澳门科技大学 陶佳妮

总结

华中师范大学“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湖北支教活动始终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加强港澳青少年的交流交往,增进同胞感情,使‘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等重要讲话精神,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著名高校青年师生来鄂参加支教活动,鼓励有教育梦想的青年学子在荆楚大地上绽放光芒。

从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连续六年主办“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湖北支教活动,累计已组织37所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校的710余名大学生共同深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州宣恩县及来凤县,向当地3900余名学子传播知识与快乐。活动受到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及支教地等各方高度重视及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8年该活动得到教育部港澳台办、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州宣恩县及来凤县相关部门以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多所高校的大力指导与支持,各项参与规模均创活动举办历史之最。

7月28日的总结分享会

往期回顾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罗子莹

文字:宋汉涛 陈星宇 汪亭亭

信息来源:阳光支教·孔子行脚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